溫和的顛覆-劉慶和藝術的意義

作為在中國當代水墨藝術領域扮演重要角色的劉慶和而言,他以自我真誠而又真情的視覺描述,並以一個視覺知識分子敏感而又細膩的心靈,在對激變的社會、激變的現實做出洞察性表達的同時,也折射出中國社會在全面進入市場經濟時代,特別是全球資本、文化一體化的衝擊下的深刻變化,揭示出了都市化進程中人們的一種真實的處境和生存實境,特別是反映了物質主義時代人們的一種生存心理——對現實的無奈、虛妄與妄想這個中國當代文化的特定層面,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劉慶和以其獨有的視覺感知方式和極具個性風貌的視覺描述,在當代藝術界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跡。

溫和的顛覆-劉慶和藝術的意義

限行 300×150cm 紙本水墨 2015

劉慶和是位有著曲折從藝經歷的藝術家,他出生於上個世紀60年代初期,在其生命的早期歷程中無疑有著苦痛的“文革”經歷,他亦曾入工廠,盡享工人階級領導一切的豪情,但他又生逢其時,幸運地融入了思想解放和改革開放的大潮,因而他能夠擁有良好而又系統的學院教育,這賦予他一種開放的文化視野和一個視覺知識分子的文化擔當,也為其能夠在藝術探索的道路上不斷突破超越與顛覆提供了可能。

溫和的顛覆-劉慶和藝術的意義

雙方 150×220cm 紙本水墨 2015

從劉慶和的視覺圖像世界中不難發現,他帶給閱讀者的實則是一種都市化的詩學,都市化的視覺敘事和文化關懷,而在其都市化的視覺實踐中,雖然不斷帶給人們的是一種視覺閱讀的新體驗,但伴隨而來的質疑與爭議也如影隨形般而來,漫長而又艱難的藝術探索,孤獨中夾雜著失望、憧憬與期盼,劉慶和激情的講述,驚人的速度,和帶有強烈表現主義情愫的視覺敘事風格,成為他在當代藝術領域建立自我標誌性敘事的發端。

溫和的顛覆-劉慶和藝術的意義

深深的 150×220cm 紙本水墨 2015

劉慶和展示的是純粹的個人世界,其視覺敘事的表現主義情境,強烈的可辨識性語符及遠離現實生活的精神傾向,完全又是直覺和個人生活經驗的延伸,他用意向性表象進行著非現實和超現實般的話語實踐,他又能夠透過天方夜譚般的藝術虛境來象徵自我在激變的社會發展進程中的生活實境,把非現實的景象和真實的願望粘合在一起的精神上的想象,他反映的是這個時代普遍存在的對奢華與時尚的追求及在消費主義和物質時代人們的心理變化和精神面貌。他選擇的是一種與社會和自我心靈相親近的表達方式,他用瀰漫著時代氣息和中國元素及帶有顛覆性的敘事品格和極富個性化的視覺描述,迴歸到一種對藝術的孤獨體驗,迴歸到一種心靈的意象才可能實現形式的自由,因而他喚起的也許是一種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憧憬,然而這種憧憬與期盼卻只能在心的一隅,只能在夢想時的一瞬。透過其異彩紛呈的激情講述,不難發現劉慶和自由自在的心靈所極力排斥的現實世界。

溫和的顛覆-劉慶和藝術的意義

牆頭兒 300×150cm 紙本水墨 2015

他是在大量的擬夢境中追述自己的夢幻呢?還是試圖喚起閱讀者對自身夢境的回憶、期待與浪漫懷想?由此我們也看到一個不斷自我營造在場經驗的劉慶和,一個融入了青春激情的想象和都市化生活中的劉慶和,劉慶和的視覺敘事從對美好人生的嚮往,到對現實生活的體驗與焦慮,再到融入理想化的生活,體驗非現實的、虛幻般的生活,這其實是劉慶和的心路軌跡。劉慶和遵循著自我內心的感受,將自我對當代社會和藝術人生的激情想象注入畫面,使畫面中的直覺和非理性的成分增多,從而營構出劉慶和所特有的夢幻般的詩性空間。期間亦可清晰地洞察到都市化的社會現實及都市化進程中複雜的人性,劉慶和不動聲色地觸及到了繁華生活表象下的隱秘,反映了後工業文明時期大眾文化興起的視覺經驗,這也是為什麼劉慶和始終能夠遠離繪畫的優美與崇高,但他的確又表露出大眾文化氾濫和消費主義流行人們對當代生活的嚮往與幻想,只不過他把人們對物質世界的誘惑與幻想消融在自我敘事的空間中。

溫和的顛覆-劉慶和藝術的意義

向前 300×150cm 紙本水墨 2015

熟悉劉慶和的人都知道,他雖然有著一個溫和的外表,但在溫和的外表下卻難以抑制其旺盛的創作激情,他在詼諧幽默中暗藏著思維的機敏,玩世不恭中又透露著對自我人生規劃的精謹與精細,低調含蓄不事張揚的同時,時時又流露出才華的橫溢。劉慶和雖然身在學院,面對體制,但追求原創的勇氣和激情,也使他的視覺講述瀰漫著強烈的當代的情理與韻致,這也導致他的視覺敘事路徑,既能擺脫學院體制的束縛,又沒有不食人間煙火的虛空,既能自覺抵禦商業因素的侵襲,又能擺脫意識形態的困擾,他以充滿著濃濃情慾的青春期少女圖像,帶給閱讀者的是一種對傳統中國畫的久已習慣的認知標準的震盪,實則是帶給人們一種思考,是一種關乎中國畫教育評價體系和認知標準的討論,儘管對劉慶和的藝術充滿著激烈的討論質疑,甚至有強烈的反對聲一片,但瀰漫視覺圖像中人物的情感宣洩,禪意的似有似無,東方意蘊的纏綿悱惻,離經叛道的粗放與大膽,交織幻化成一番迥異於中國傳統審美情操的特殊質感,奇異怪誕的視覺圖景在挑動閱讀者感知的過程中,極富動態地完成了情緒或情慾的反思與釋放,貫穿其間的則是一種對自由心境的追求和對自由心靈的嚮往。

溫和的顛覆-劉慶和藝術的意義

高遠 300×150cm 紙本水墨 2015

其視覺圖像中的青春期少女不厭其煩地出現在國際國內多個展場,並引發一股青春美少女的圖像風潮和無數小劉慶和的誕生,美少女們或曖昧,或慾望,或表現出一種漫不經心的挑逗,既鮮有強烈傷感的個人情緒,也沒有一味地去追求一種和諧,但映入人們眼簾的卻又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一種生存現實,生存處境,有一種難逃慾望的誘惑,又有一種試圖逃出慾望束縛的無能與無望,及在慾望的誘惑下人性所彰顯出的一種無知或軟弱,於是在情慾、慾望這種人類本能的驅使下,在一個個青春期少女和繁華表象背後,伴隨而來的則是無盡的關乎道德、性、慾望、過度消費的思考,人物透過劉慶和率性的表達,因而也終止於畫面之外的現實世界,而充斥其間的少女們的慾望的眼神,痴迷的神情,及流淌著慾望的黑色,撲面而來的曖昧激情,帶給人們的是對已逝青春的留戀,和對生命的焦慮體驗,而那些少女,那些曖昧的神情及未可盡知的激情又是對人性深層的一種解放和釋放。

溫和的顛覆-劉慶和藝術的意義

一年之計在於春 65×55cm 紙本設色 2014

劉慶和的視覺圖像極富新的中國性和東方元素,溫和中難隱內心躁動的激情,含蓄中又時時流露著浪漫情懷的表達,激情的講述中又透露著逝者如斯式的生命感懷,水色的妖嬈,墨色的交融,線色的混搭,強烈的東方情調和中國意境,意蘊深遠的縹緲背景,引人遐想令人痴迷的神情,慾望即將獲得滿足的釋放和激情的衝動,筆觸表現的強烈,偏愛用線和追求壞畫的境界,偏愛在其特有的皮紙上的撒野與放縱,這種野性侵透在他的視覺形象中,寓簡潔的形象中又有一種觀念的延伸,彌散在他整個的敘事空間,釋放出的是一種不受束縛和追求自由的人性,更是對學院體制和來自各種非議的抗爭。

溫和的顛覆-劉慶和藝術的意義

向上 67×51cm 紙本設色 2014

在劉慶和帶有絲絲的挑釁意味的視覺講述中,我們洞察到他那不甘平庸的品格,不甘各種非議的勇氣和自信,而勇氣和自信無疑又來自自我敘事風格的建構和學界的認同。他的極富穿透力的視覺表達,與其說是對當代繁華表象的呈現,毋寧說是對繁華表象背後慾望的一種揭露,但難能可貴的是劉慶和既沒有迴歸傳統,又沒有以激進的鋒芒挑戰當代藝術,而是以一種當代性的視覺講述並結合傳統文化的境界與東方文化特質進行當下的轉換表述。

溫和的顛覆-劉慶和藝術的意義

報告 68×50cm 紙本設色 2014

他在觀念形態、語言材料諸元素中進行多重實踐,在全球化語境中,為西方提供了一個認知體會中國藝術精神的可能,也為傳統的中國藝術在當代語境下走向國際提供了一個視覺範例。劉慶和一手伸向傳統中國的人文精神,一手又用當代視覺經驗的精神表達去連接我們今天的生存現實,從而在歷史與現在,傳統與當代,本土與全球化之間穿行遊走,去書寫著一個視覺知識分子對當代社會現實的激情想象和象徵性表達。這正如羅丹所言“藝術也是趣味,藝術家一切的製作都是他們內心的反映,是人類靈魂的微笑,是滲入一切供人欣賞與使用的物品中的感情和思想的魔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