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孔镜解决脊柱血管瘤大难题

两次去外地大医院就诊,都被告知要摘掉一节脊柱,换成人工椎体

小孔镜解决脊柱血管瘤大难题

“主任,我能开车回家吗?”

“能,扛麻袋都没有问题!”

10月24日,在油田总医院骨外科高级专家病房内,患者吕洋穿着一件碎花上衣,化着淡妆,兴高采烈地和妈妈一起收拾东西准备回家。骨外科高级专家病房主任史峰军微笑着叮嘱她今后要注意的事宜。

谁都不敢相信,这个患了脊柱侵蚀性血管瘤,两次去外地大医院都被告知要摘掉一节脊柱换人工椎体的女子,在油田总医院术后第三天竟然可以出院回家了。

●总是腰疼,被确诊为脊柱血管瘤

“外地医生给出的方案是做脊柱切除术,换人工椎体,听到手术可能出现的风险,我都要吓死了!”今年33岁的吕洋是我市一名企业职工,老家在吉林省松原市。近两年,她总是腰疼,站久了疼,坐久了也疼,膏药没少贴,理疗也没少做,可最近还是从偶尔疼发展到了持续疼,“早上起来疼得尤其严重,得缓一会儿,要不起不来。”怀疑自己的腰间盘出了问题,今年9月,吕洋去松原的医院做了检查。

“被确诊为脊柱血管瘤,而且是侵蚀性脊柱瘤!”影像检查显示,吕洋的血管瘤已经把一节脊柱的骨头侵蚀掉一块儿了,剩余的骨头都是蜂窝状,不堪重负,如果意外摔倒或遇到重击,随时有脊柱坍陷的危险,那将面临着高位截瘫的厄运。

接下来,在网上预约挂号,经历度日如年的煎熬,等了近一个月,吕洋去了外地的大医院就医,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是将损坏的椎骨全部切除,用人工椎体替换后,用钉子固定上。

这种传统的手术切口大约30厘米,出血量一般在4000至5000毫升,相当于把人体的血换一遍。在手术过程中,还存在着损伤神经,导致截瘫等较高风险,而且还要面临着高达30万元的手术费用。

“我才33岁,真的不敢去冒这样的险。”那段时间,吕洋经常睡不好,她想到大庆的医院再问问。“如果大庆治不了再转院。”吕洋说。

吕洋到网上查大庆的骨外科专家,查到了史峰军教授,看到他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她有些激动。

●实施介入微创手术,保住椎体

“腰三血管瘤,血管将椎体破坏,传统手术方法就是将椎骨切除,用人工椎体替换。这种方案术后患者可能出现神经麻痹,手脚活动不利,大小便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综合评估,带领医疗团队研讨方案,史峰军决定对吕洋实施介入微创手术,用骨髓泥将血管全部堵塞,这样能保住椎体,避免大切口,而且术后恢复快,对身体损伤也小。脊柱附近错综复杂分布着的都是神经,伤到哪一根,后果都不堪设想。为了防止堵塞的骨髓泥损伤到神经等组织,史峰军决定术中对吕洋实施局部麻醉。

“主任,我真的太害怕了,你还是给我全麻吧!”

“不能打,你必须保持清醒!”这是术前两个人的对话。就这样,吕洋清醒着接受了对她来说“致命”的手术。

●术后三天出院,后背只留下两个“针眼”

手术一个多小时,很成功,尽管之前知道是微创,吕洋还是没有想到,自己的后背上仅留下了两个针眼大小的创口,术中出的血只有5毫升。

术后的吕洋当天就能下地行走,第二天就张罗着回家。其实,她不知道,这看似无碍的两个针眼,考验的是整个医疗团队的技术水平。做了脊柱手术,术后三天就能出院,病区里的病友都不相信,纷纷到吕洋的病房里一探究竟。这么快就出院了,病友们争相扩散着这一传奇的故事。本报记者 沈艳茹

小孔镜解决脊柱血管瘤大难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