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中臺技術架構--實踐與思考

From 阿里技術方案總監--謝純良

01

阿里巴巴IT架構示意圖

阿里巴巴中臺技術架構--實踐與思考

我們從下往上看:

基礎設施服務層,也就是機房設備,提供硬件底層支持。

中臺技術支撐平臺,包括分佈式服務框架、分佈式數據庫、分佈式消息、分佈式存儲、分佈式事務、實時監控服務等等。

阿里巴巴業務中臺,包括各服務中心的抽象出來的各種業務能力,包括交易中心、支付中心、營銷中心、結算中心、用戶中心、賬戶中心等等。

各業務板塊應用,就是前臺用戶使用的各個端,如新零售、金融、物流、營銷、旅遊等。

02

阿里巴巴業務中臺是什麼?

阿里巴巴中臺技術架構--實踐與思考

阿里業務中臺,從整體上來講分為:實踐方法論、技術產品、業務能力。

實踐方法論。包括中臺如何建設、如何管控、如何進化,對阿里的中臺建設思路、方法進行了總結。

技術產品。也叫技術中臺,包括許多中間件產品,公共技術產品,是阿里技術底座的產品化。

業務能力。是將阿里10幾年沉澱的對行業的理解,形成了標準化的業務能力,如積分、會員、抵用券服務等等,它們很好的支撐了各業務線的快速發展。

03

阿里中臺架構演進路線

阿里巴巴中臺技術架構--實踐與思考

阿里中臺架構演進路線,經歷了去IOE、分佈式架構、服務平臺化、以及中臺化。

04

IOE階段----業務快速上線

阿里巴巴中臺技術架構--實踐與思考

IOE,主要是優化了我們的IT成本,將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已手裡。當時我們單一JAVA應用,代碼有600M之大,幾百人共同維護,寫代碼的同學可以腦補一下這個畫面。當時的系統架構已經無法職場,業務增長量、巨大的訪問量。

05

全棧分佈式

阿里巴巴中臺技術架構--實踐與思考

分佈式階段,是架構的服務化拆分,形成了大型分佈式服務架構,解決容量、性能的問題。遇到的問題是開源框架不成熟,比如沒有好的RPC框架,許多領域基本都是空白,只能架構的同學自己硬著頭皮搭。也就是這個階段,沉澱了一批技術基礎設施,如:分佈式文件存儲、服務治理、MQ、數據庫等。

06

平臺化----技術拓寬商業邊界(秒殺、創新)

阿里巴巴中臺技術架構--實踐與思考

平臺化,是把架構各層進行很好的分層、治理的過程,具備了異地多活、服務高可用的能力。包括業務熱啟動、持續優化的領域建模、服務的全鏈路監控、容量預估、灰度發佈。

07

中臺化----提升組織協同效率、研發效率

阿里巴巴中臺技術架構--實踐與思考

中臺化。使大規模協同得以優化、降低成本,這個階段阿里在業務能力方面,能夠統一業務能力認識、可視化能力地圖、需求結構化。技術平臺方面,具備了業務能力的OneID體系、業務能力SDK、業務快速測試驗證等。

08

阿里業務發展實踐的持續沉澱、優化、升級

阿里巴巴中臺技術架構--實踐與思考

基於業務中臺,阿里的業務在持續沉澱、優化、升級,賦能更多的領域及客戶。

09

阿里巴巴業務中臺沉澱物(部分)

阿里巴巴中臺技術架構--實踐與思考

業務中臺的建設過程中,沉澱了超穩定和實用的技術底座,將運行、維護、升級一體化。

同時也提煉出中臺實踐方法論,包括中臺的建設、治理、監控、能力進化。

10

阿里巴巴業務中臺方法論

阿里巴巴中臺技術架構--實踐與思考

阿里中臺方法論,包括:

第一,如何建設中臺?即,領域建模、服務拆分粒度、關鍵業務的抽取原則、組織文化適配等等。

第二,如何管控中臺?就是中臺的運營平臺,它主要由協議標準、能力地圖、業務需求結構分解、全局業務身份、業務全景圖、業務度量等構成。能讓我們有一個地方縱觀全局,把控細節。

第三,如何進化中臺?跟任何一種技術架構的演進一樣,中臺也需要不斷迭代、進化,中臺思想深度融合到企業日常經營當中,形成強大的後臺炮火群,更好的支持前端業務快速反應。

11

幾百個業務應用,共享一個技術平臺底座

阿里巴巴中臺技術架構--實踐與思考

在阿里集團內部,所有業務中臺、前臺,共享一個技術平臺底座,將阿里多年技術沉澱的價值最大化,提供運行更穩定、架構更靈活的技術支撐。

12

阿里業務中臺如何在企業中實施?

阿里巴巴中臺技術架構--實踐與思考

阿里建議企業實施中臺戰略的4個升級:

1、戰略升級。通過中臺建設,落地企業數字化戰略。

2、組織升級。組織架構需要與中臺架構相匹配,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優化組織效率。

3、流程升級。將企業現有流程進行梳理,優化及固化企業流程,提升企業運作效率。

4、技術升級。通過互聯網技術,對企業基礎技術設施進行升級,降本增效。

13

典型業務中臺建設路徑

阿里巴巴中臺技術架構--實踐與思考

阿里對業務中臺建設路徑進行了總結提煉:

1、決心變革。企業內達成戰略共識,一把手牽頭,做總體規劃、分步實施,找準切入點,解決具體業務問題。

2、成功試點。通過分析調研,明確業務目標和範圍,完成技術平臺引入、中臺建設方法論宣導,進行試點,梳理標杆,積累經驗。

3、持續融合。總結出適合企業自身的理念和規範,優化組織、提升中臺效率。

14

幾點實踐體會:

阿里巴巴中臺技術架構--實踐與思考

1、不是所有項目都是中臺項目,中臺解決大規模複雜系統治理的問題,有其特定的使用場景。

2、要選擇成熟的技術平臺,關注穩定性和未來。如果選擇開源框架,要看框架的成熟度、社區活躍度。

3、中臺是一把手工程,全員共識是關鍵。需要如同企業文化宣貫那樣,將中臺戰略思想注入到企業靈魂當中。

4、中臺本身不能解決所有問題。跟任何的方法論一樣,只適用於特定場景、特定問題。

5、中臺是一次變革,避免急功近利。企業要有中長期投入的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