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在阿里巴巴年會上痛哭的心理學博士,如今成了中國工程院院士

導語:每年的雙十一,都是消費者的狂歡節。不過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雙十一剛推出來的那幾年,淘寶的支付頁面簡直就是一場災難,好不容易搶到的寶貝,最後卻付不了款,讓人抓狂。好在2016年之後,這種情形就很少出現了。實現這一技術的突破,要仰仗阿里巴巴的一位傳奇人物——王堅。

那個在阿里巴巴年會上痛哭的心理學博士,如今成了中國工程院院士

心理學博士做阿里巴巴的CTO

王堅畢業於杭州大學,是心理學博士。原本王堅一直在高校任教,30歲成為浙江大學心理學教授,31歲晉升博士生導師,32歲任系主任。

不過一路順風順水的王堅,卻在37歲那年,放棄了別人眼中高大上的教授職位,轉投微軟亞洲研究院。之後,王堅一直在那個號稱互聯網界的“黃埔軍校”默默錘鍊技術,直到他遇到了馬雲。

那個在阿里巴巴年會上痛哭的心理學博士,如今成了中國工程院院士

大家都知道,馬雲是英語老師出生,不懂技術。不過馬雲非常聰明,經常“忽悠”別人,別人卻很少能夠“忽悠”馬雲。但那個時候的王堅卻成功的“忽悠”了馬雲,讓馬雲將更多資金用於技術上的研發。

那個在阿里巴巴年會上痛哭的心理學博士,如今成了中國工程院院士

就這樣,在2008年,王堅離開了工作十年的微軟亞洲研究院,加入阿里巴巴,成為阿里巴巴首席架構師。次年,王堅升任阿里巴巴CTO,主要負責阿里雲的構建。

年會上的痛哭

不過由於阿里雲的技術太過複雜,不易出成果,導致研發成本非常高,以至於成為了拖累阿里巴巴成長的一個部門。所以很多阿里巴巴的內部員工對於王堅非常不滿,認為王堅是一個騙子,一個心理學博士憑什麼成為阿里巴巴的CTO。

王堅對此也壓力非常大,連續幾年,阿里雲的KPI都是阿里巴巴最差的,員工的離職率也一度達到了恐怖的80%。2012年阿里雲年會上,王堅當著全體員工的面,哭得像個委屈的孩子。

那個在阿里巴巴年會上痛哭的心理學博士,如今成了中國工程院院士

阿里雲的成功

好在阿里巴巴是馬雲說了算的。儘管阿里雲的進展一直不太順利,但是馬雲卻一直相信王堅,曾在高層會議上力排眾議,讓大家再給王堅一點時間,同時堅持每年給阿里雲投入10個億。

那個在阿里巴巴年會上痛哭的心理學博士,如今成了中國工程院院士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3年12月,阿里雲獲得全球首張雲安全國際認證金牌。2014年12月,阿里雲幫助一家遊戲公司,抵禦了全球互聯網史上最大的DDoS攻擊。2015年3月,阿里雲美西數據中心投入試運營,向北美乃至全球用戶提供雲計算服務。

時至今日,阿里雲估值超過700億美元。在全球範圍內,阿里雲的市場佔比僅次於亞馬遜的AWS和微軟的AZURE,亞太地區市場份額佔比第一。

百鍊成鋼,終成院士

過兩天就是雙十一了,相信消費者在淘寶或者天貓購物時,再也不用像前幾年那樣,一直在等待那個“付款完成”的頁面跳出來。幾乎可以說,雙十一的付款體驗和平時購物沒什麼區別,這一切都有賴於阿里雲強大的計算能力。

2019年11月7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名單出爐,阿里巴巴的王堅名列其中。作為名單中唯一一名來自民營企業的員工,王堅獲得院士實至名歸。

那個在阿里巴巴年會上痛哭的心理學博士,如今成了中國工程院院士

時代的進步依賴少數人的堅持,以及多數人的支持。王堅的成功,不僅僅是阿里雲的成功,也不僅僅是馬雲慧眼識伯樂,而是這個時代的成功。

恭喜王堅博士!哦不,是王堅院士!

那個在阿里巴巴年會上痛哭的心理學博士,如今成了中國工程院院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