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房企融资跌至冰点,只能拼降价、抢客源

国家加大收紧房企资金的背景下,一些房企明显加快海外发债节奏。据人民网报道,进入11月仅一周,房企已发布的海外融资计划规模超过23.5亿美元。

  国内融资受限严重,房地产市场下滑,房企回款难度不断加,从银行贷款到发债、再到信托融资,房企境内融资渠道几乎全面被限。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资金压力加大,房企目前唯一快速回款的方法就是变相打折销售,比如:送精装、送车位、送家电。最近有楼盘打出广告,买房送奔驰车。可见资金短缺程度的严重性,毕竟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年底房企融资跌至冰点,只能拼降价、抢客源

  同策研究院陈朦朦认为,融资金额下滑的原因,一方面是年关将至,房企开工意愿减弱,也因财务需求减少相应投融资行为;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前期政策监管作用初显,市场出现了相应的反应。

  与此同时,银行的房地产开发贷款也明显收缩。央行数据显示,9月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为11.2万亿元,同比增长11.7%,增速比上年末回落10.8个百分点,为连续14个月回落。前三季度,新增房地产开发贷款为1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7.7%,占比与去年全年占比相比低了3.9个百分点。

  在国内融资难度加大的背景下,房企不得不加大资金成本较高的海外融资力度。中原地产数据显示,10月房企海外融资井喷,13家房企累计发布总额高达50亿美元的融资计划,仅10月30日当天就有5家企业发布接近20亿美元的计划。这一态势还在扩大,截至目前,进入11月仅一周,房企发布海外融资计划已超23.5亿美元,这些房企包括弘阳地产、旭辉控股、绿城中国等。

年底房企融资跌至冰点,只能拼降价、抢客源

  房企回款压力加剧

  除了市场融资不尽如人意,在房地产市场整体下滑的背景下,房企资金回款也问题重重。利润率下滑的房企占比超过一半。

  克尔瑞房地产研究中心报告也显示,设定了年内销售目标的房企中,今年仅有37%的房企目标完成率达到75%以上,去年该比例为59%;今年23%房企目标完成率未达到65%,去年该比例仅为5%。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从三季报来看,房地产企业整体虽依然处于利润和规模上涨期,但利润率明显下滑。同时房企规模带来的分化明显加剧,房地产行业的高峰已逐步过去。

年底房企融资跌至冰点,只能拼降价、抢客源

  张大伟说,除了少数资金成本占优势的企业外,2019年房地产行业进入秋天的趋势非常明显,龙头房企涨幅也明显放缓,绿地、万科、保利营收涨幅均在20%左右。

  融资成本提高、去化周期延长,对中小型房企冲击颇大。据人民法院网站消息,截至10月27日,宣告破产的房企已经增至408家。

年底房企融资跌至冰点,只能拼降价、抢客源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姚方说,从销售端来看,结合今年“金九银十”落空来分析,四季度虽临近年末,大部分房企会加大推盘力度冲业绩,但调控不放松下市场降温态势难以扭转,商品住宅成交量恐难以大幅增长。此外,就目前形势来看,土地市场仍较低迷,资金链较强的也只是少数龙头房企。

  融资困境料将持续

  “房住不炒”基调下,监管部门对房地产融资业务的监管仍在加码。北京银保监局、人行营管部近日发布《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授信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从加强授信管理、防范过度融资、审慎评估担保、监控资金用途四个维度,对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授信业务管理进行规范。

  标普全球评级此前发布报告称,中国房地产开发商正在换挡变速,也要接受融资环境前所未有的收紧的现实。标普全球评级分析师廖美珊表示,今年以来,受评开发商已发行了超过650亿美元的境外债券。这波境外发债潮提升了开发商的流动性,为他们进一步扩张提供了支持。然而,债务“到期墙”已升至新高,债务即将到期而再融资能力有限、实力较弱的开发商,其面临的风险正在上升。

  姚方表示,房企融资难或是长期性的。无论是千亿房企还是中小房企,当下更重要的是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以及稳发展,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融资能力将成为房企能否长久发展的主要因素。融资渠道比较弱的开发商,只能通过降价回款,降价势必引起连锁反应,不降价的楼盘,就会很难销售出去,从而回款更困难,最终还是要降价,和市场价保持相当。

年底房企融资跌至冰点,只能拼降价、抢客源

2020年房地产企业很多债务到期,情况比2019年要严峻很多,所以明年地产商之间的降价潮会更猛烈。2017年由于多地实行满2年才行交易的政策,所以明年将会有大量二手房满两年上市交易,新房的降价,也会带动二手房市场快速下滑,急于变现只能以更低的价格快速抛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