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上有哪些“硬碰硬”的战役呢?怎样评价这些战役?

史学达人


提起项羽大家会想到的战争里一定会有垓下之战,因为这是项羽参加的最后一场战役,这场战争由汉军韩信、楚军项羽作为代表,双方旗鼓相当,通过巨鹿之战就能看出项羽的实力,以少胜多,大胜章邯,并以此名声大震,因为这章邯也不是省油的灯,在遇到项羽之前也是一路顺利过关斩将,但遇到项羽后还是被项羽以少胜多打得章邯缴械投降,所以说,强者遇到更强者也会变成弱者。

那么项羽和韩信两位强者谁能赢也是悬念,不过这场战争可不是这两个人的事,这场战争的开始主要是刘邦的原因。起初是汉军对楚军是处于弱势,眼看弹尽粮绝,而彭越、韩信带领的军队还没到来,刘邦没有办法只好签订了一条合约,划分了天下,意思是井水不犯河水,各自管理各自的国土。可刚签订没有多久,就有人向刘邦提议违背条约发动偷袭,刘邦听信了这番话,背信弃义,发动了偷袭但没有得逞,韩信和彭越等人没有赶来,刘邦带领的军队还是被包围,这是张良进言,将大片领土分给韩信、彭越,在“加封土地”的诱惑下,韩信、彭越等人奋力赶到,要包围项羽,垓下之战就这样开始了。

本来处于优势的楚军,因为汉军的“救兵”们的大力进攻而不得不向东南方向撤退,后来退到了垓下,驻扎在垓下重整旗鼓,不过这时候楚军已经所剩不多,只有十万人左右,而以韩信、彭越、刘邦等人率领的汉军大概有三十万人一同包围了楚军,这种情况下项羽很难胜利,韩信带队把项羽逼得无路可走,这战争的结局已定,那就是项羽战败,最后只剩二十八骑,“四面楚歌”这个词就是由此产生,可项羽并没有缴械投降,而是带着仅剩的二十八骑杀出重围。

只是在杀出重围之后,一路骑马南走,但在乌江边上时项羽深觉自己的失败没有颜面回去,所以下马搏斗,这场搏斗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人数上根本不占优势,但是项羽以一敌百,没有逃走,最后只剩他一人,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自刎而死,刘邦提着项羽的头颅使鲁人投降,最后以刘邦的胜利告终。这场战役不仅在历史上是一重大转折点,而且这是一场精彩的王者对决,项羽最终失败的原因也会令后人钻研、探索,这场战争虽以韩信胜利告终,但不能说明项羽是弱者,而是在天时地利人和上面处于劣势。


张可乐趣读历史


首先是刘备同曹操在汉中的一场大战。

此战双方投入巨大,共计80余万人参战,

刘备率黄忠,魏延,张飞,马超,赵云等大将共计40余万。

曹操率许褚,张郃,夏侯渊,夏侯惇等大将共计45万人马。

双方弑杀十五日势均力敌,最后以曹军损失较大,而撤出战场。以刘备获小胜而结束。



巨鹿之战,

双方主要的统帅,秦军是章邯、王离。诸侯联军主要是项羽。 双方参战士兵,秦大军有40万,诸侯军分为两部,其他诸侯军有10万,楚军有5万

秦军善战,而章邯王离都是名将,在围攻巨鹿之前,秦军是不断的获得大胜,士气高涨。而诸侯军作战能力显然吃力,尤其是其他诸侯对章邯所率的秦军不但没有足够勇气对战,更是吓破了胆,只有项羽是敢于大战, 结果,项羽率楚军过河,破釜沉舟,全军仅带三日之粮,恶战秦军,九战九胜,秦军大败。之后章邯率领秦军20万投降,但后来全被项羽斩杀。



潼关之战,

战斗开始安禄山大军一路杀到潼关的时候,遇到了阻碍。当时唐朝方面启用的统帅将军是哥舒翰,哥舒翰也是唐朝著将领。哥舒翰率领20万大军镇守潼关,来到潼关时,对潼关进行了进一步的强化,所采取的战略是固守,等待耗尽安禄山叛军高涨的士气,再等时机出战。按道理这种战法应该可行,是因为当时的名将郭子仪、李光弼都认为固守潼关是最佳战法。但唐玄宗是个无脑的皇帝,听信奸臣所言,逼迫哥舒翰主动出击,哥舒翰出战前大哭,结果20万大军被安禄山叛军伏击围困,死伤惨重,仅存活八千余人,潼关失守。


秦赵长平之战,

参战双方,秦国和赵国。双方统帅:秦国为战神白起,赵国为,纸上谈兵,的赵括。 双方参战兵力约,秦国为60万,赵国45万。

秦军虽然作战勇猛,但是远征,在粮草补给方面处于劣势。赵军虽然在兵力上处下风,确是防守方,以有利的地理优势,粮草运输也很方便。 但赵军的统帅赵括却放弃了自己的优势,想很快取得战事上的突破,他的这一行为在战术上就已经输掉了。白起号称一代战神,不但善于统兵作战,而且还善于使用各种战术,结果赵括带领数十万赵军进入了白起设计好埋伏圈中,死伤无数,最后以纸上谈兵的赵括失败而结束战斗,赵国因此大战元气大伤 ,后被秦吞并。


晨汐聊三国


损失之惨重,伤亡之多,投入之多当数曹操和刘备之间的汉中之战。此战可以说是三国最豪华战争之一,其中又包含了一系列的小战役,而且也是名将云集:曹操方有:夏侯渊,曹休,曹真,曹洪,张郃,徐晃,郭淮等。刘备方:张飞,赵云,马超,黄忠,法证,黄权等。

此战役打了两年,最终刘备略胜一筹。但双方都已消耗得差不多了。此战中,夏侯渊战死,王平投降。最终刘备获胜,奠定了“汉中王”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