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老菸民“點支菸壓壓驚”的煙盒警示圖片,真的有效?

讓老菸民“點支菸壓壓驚”的煙盒警示圖片,真的有效?

文︱老佛@佛系戒菸。《戒菸這點事兒》專欄作者,戒菸三年的“前老煙槍”。宣傳戒菸,推廣戒菸方法,用親身經歷總結的經驗和科學知識幫助更多朋友成功戒菸。關注老佛,迴歸健康生活!原創文章,今日頭條首發,轉載請獲授權!

讓老菸民“點支菸壓壓驚”的煙盒警示圖片,真的有效?

老菸民旅行到一個新地方,都喜歡買點當地煙。一來換換口味嘗試一下不同風格;二來也可以買一些帶回家作為伴手禮分給煙友們嚐嚐新鮮。這不,朋友老李最近從泰國旅遊度假回來,帶了幾包泰國煙來參加朋友聚會。

老友見面寒暄、散煙自不必說,抽完之後朋友們反饋卻也各不相同:有的說泰國煙太淡,沒啥煙味;有的卻說這種淡味的剛剛好,不會太嗆。反正各有各的愛好,各有各的口味,眾說紛紜。

讓老菸民“點支菸壓壓驚”的煙盒警示圖片,真的有效?

“老李,這泰國煙盒咋花花綠綠的?”朋友見老李散完煙躲躲閃閃地趕緊把煙盒用手機壓上了,不禁起了好奇心,非要拿過來看看。不過這一亮相不打緊,朋友們無論煙癮大還是小,都一致表示接受不了。不僅是吸菸的朋友們,連老佛這個“前菸民”看完之後整個人都不好了。

難道這泰國煙有問題?其實也並不是,問題在這煙盒上。

1. “悲慘”的泰國菸民

說起煙盒,由於國人喜好吉祥如意、華麗喜慶的畫風,在數十種包裝印刷工藝的加持下,我們中國煙盒一般都質地精良,非常精緻漂亮。

而這泰國煙一眼望去,十多釐米長的煙盒上超過3/4都是各種人體結構和疾病的照片,看完之後讓人喉嚨發乾,腿肚子轉筋。為了不顯得過於驚悚,老佛在網上找了幅圖片給菸民朋友們刷刷眼睛。

讓老菸民“點支菸壓壓驚”的煙盒警示圖片,真的有效?

泰國香菸包裝展示。圖源:網絡

原來,為了降低國內吸菸率,從2005年起,泰國開始要求在境內銷售的香菸煙盒上必須印刷圖片警告信息,用來向菸民傳遞吸菸有害健康的信息,從而促進菸民戒菸。

顯示內容主要是吸菸所致疾病的圖片細節。簡單來說,大家能想到的吸菸引起的疾病都齊了:不僅包括喉、口腔、肺等各類惡性腫瘤,還包括心力衰竭、中風、性功能障礙、肺氣腫和慢性口臭等慢性疾病。

看到這些圖片老佛都覺得,菸民們能活著都是個奇蹟。

讓老菸民“點支菸壓壓驚”的煙盒警示圖片,真的有效?

這還不算完,悲催的泰國菸民沒有最慘,只有更慘:

從2013年開始,泰國公共衛生部宣佈擴大圖片警告的面積,從55%擴大到85%。泰國將成為世界上煙包圖片警語面積最大的國家,超過澳大利亞(82.5%)、烏拉圭和斯里蘭卡(80%)、文萊和加拿大(75%)。

老李,下次去泰國別再帶煙回來了,不然把腿打斷,再把你去看人妖表演的事情告訴你老婆。

讓老菸民“點支菸壓壓驚”的煙盒警示圖片,真的有效?

2. 趕緊點上支菸壓壓驚

看完這些恐怖圖片,老菸民們啥感受?

我相信除了極個別膽肥的老煙槍,一般人的反應都是“哎呀媽呀,嚇死我了,趕緊點上支菸壓壓驚”。包括曾經的老菸民老佛也是如此,“害怕”正是面對“吸菸有害健康”的信息時,菸民最真實的心理反應。

讓老菸民“點支菸壓壓驚”的煙盒警示圖片,真的有效?

這些圖片太嚇人了。不說癌症、惡性腫瘤啥的,那玩意就是絕症,得了病不死也得脫層皮;就是普通的慢性病中風、肺氣腫也夠難受的。啥,還有性功能障礙?事關男人尊嚴的大事,這更可怕。

有朋友說了,這麼驚悚的圖片,真的有用嗎?

有沒有用還要看研究數據。目前世界上有超過45%的國家和地區都採用了煙盒圖片警告這樣的方式來作為控煙措施,總體來說,效果還是有的。

讓老菸民“點支菸壓壓驚”的煙盒警示圖片,真的有效?

部分國家警示圖片的使用情況。圖源: 菸草製品包裝和標籤履約情況綜述及對我國捲菸包裝影響的思考

其實理解起來也不復雜。

對於老菸民來說,雖然偶爾接觸這樣的恐怖信息,會出於懼怕的心理刻意躲避甚至選擇視而不見。但如果每天都要面對這樣的信息呢?菸民每天都要買菸,一天抽20紙菸,就要被“刺激”20次,久而久之,對於那些“惜命的”以及“煙癮不是那麼大”的菸民來說,戒菸的想法就會被激發出來了。

有研究顯示,從菸民群體層面來說,在使用圖片警示之後總體吸菸率會有所下降。主要原因在於“一圖勝千言”原理,大面積的圖片警示信息給菸民帶來的直觀刺激太強烈了,傳達吸菸危害的效果比文字描述效果好的多。

讓老菸民“點支菸壓壓驚”的煙盒警示圖片,真的有效?

比如加拿大是最早採用圖片警示的國家之一,超過84% 的菸民認為圖片警示給出了健康提示;而在只採用警示語的美國,只有47%的吸菸者這樣認為。從控煙效果上來看,不僅能夠刺激菸民戒菸,還能讓尚未吸菸上癮的人望而卻步(例如青少年),還可以防止戒菸的人復吸。

真可謂是一舉多得,一箭多雕。

3. 這是個重磅炸彈

毫無疑問,在煙盒上印刷圖片警示信息絕對是個重磅炸彈,會讓大量菸民產生戒菸的想法。

讓老菸民“點支菸壓壓驚”的煙盒警示圖片,真的有效?

2002 年巴西開始實施圖片警示後,54%的菸民對吸菸有害健康有了更直觀的認識,67%的菸民產生了戒菸的想法; 2004年新加坡開始使用圖片警示後,28%的菸民減少了吸菸量;14%的菸民吸菸時會刻意避開小朋友及孕婦;8%的菸民表示不再在家裡抽菸。

正因為效果太好,在煙盒上印刷圖片警示信息遭到了菸草公司的強烈抵制。例如在美國,Reynolds菸草公司在2011年以“違反憲法第一修正案”的理由將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告上法庭,抗議並要求停止使用圖片警告。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菸民群體和菸草消費國,我國早在1992年就開始了煙盒標註“吸菸有害健康”的信息。隨後在2009年1月,對健康警語的位置、大小進行了詳細的規定。但直到今天仍然只是使用警語,警示圖形一直未能實行。

讓老菸民“點支菸壓壓驚”的煙盒警示圖片,真的有效?

未能使用圖片警示的“理由”有很多,例如有悖我們的傳統文化,不能將菸草妖魔化,與當前國情不符等等。但總體上來說,是和菸草管理部門在國內的強勢地位密切相關的。

好在事情正在悄然發生變化。

隨著“健康中國2030”目標的正式提出,人群總體吸菸率降至20%以下成為了國家進行菸草控制的一個“硬指標”。這就意味著包括提高菸草稅、公共場所禁菸、強有力的控煙宣傳、菸草包裝警示等等各項控煙政策有望陸續實施並形成合力,共同服務於總體吸菸率的控制目標。

如果說提高香菸稅和香菸售價能夠有效控制青少年和低收入群體的吸菸問題,那麼煙盒圖片警示就是“惜命”、“煙癮沒那麼重”之類普通菸民退出吸菸行列的“靈丹妙藥”。無論是自願也好“被迫”也罷,越來越多的菸民會受益於控煙政策,退出吸菸的行列。

從這個角度來說,菸民其實也沒那麼慘:看似“悲慘”的背後,收穫的是戒菸之後的健康生活。

參考文獻:

1. 胡群, 王黎, 李萬珣, et al. 菸草製品包裝和標籤履約情況綜述及對我國捲菸包裝影響的思考[J]. 中國菸草學報(2):102-106.

2. 陳濤. 國產香菸包裝設計中的警示性圖文研究[J]. 齊魯藝苑, 2013(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