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島海戰,日本航母8艘軍艦200艘,美國3艘航母軍艦23艘,爲何日軍慘敗?

大熊影視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小日本以八艘航母二百多艘戰艦這樣輾壓式的實力,竟反被只有三艘航母,二十多艘軍艦的美國佬,打得落花流水,自此使得太平洋上敵對二方的軍事力量,產生根本逆轉,使得日本以後再沒能力,主動發起與美軍的海上對決,這是個值得探討的話題,也是軍事系統的圈內人士,更應該認真分析,直面正視的話題。

目前我們國人,對日本中途島大海戰失利的原因分析,大多認為是美軍先破譯了日本密碼而制訂了完善的對敵措施,而日本盲目自信產生的輕敵的緣故,或者什麼美軍的戰機其實超過了日本,日軍沒有將八艘航母集中發動等等的原因。應該說,以上的種種分析,不能說沒有一點道理,也確實是日本失敗的無法忽視的原因之一,因而被很多人認可,並津津樂道。

然而愚從不喜歡人云亦云,這裡以個人的認知,說些完全不同的言語。

不錯,美軍是早早地獲悉了日軍襲擊中途島的信息,但哪又如何呢?至多有了個準備的時間罷了!當然這個準備,是美軍獲勝,必不可少的。但如果公平合理來計較日、美二軍的對敵態勢,美軍儘管已獲取了戰爭信息,有了相應的準備,但依然改變不了敵強我弱的狀況!事實上,日、美雙方的偵察機,幾乎是在同一時間,發現了敵艦隊----------也就是說,二者交手之際,戰機是公平的!不存在誰,佔得了先機。故而說日本失敗,美軍獲取了情報是關鍵,這樣的道理,似乎並不充份。而說到日軍的輕敵,山本五十六制訂的戰役設計,其實並沒有什麼錯。試想既然有輾壓敵方的力量,當然不會把所有的力量,全放在正面對敵上了,分散一部分力量去旁敲側擊,去牽制封鎖,何錯之有?至於說到美軍的戰機,並不比日本少,這只是拿美軍所有的戰機,去與南雲忠一四艘航母上的艦載機作比較,得出的結論而已,若日本八艘航母上的所有戰機加在一起,畢竟還是日本多!而且人們還忽略了一個事實,這就是美軍在戰爭初期,其實是在一種倉促應戰的狀態,當時所有的”野貓"式戰機的性能,遠沒有日本“零式"戰機來得先進,飛行員的水平,也遠沒有日本那些皇牌飛行員,來得厲害。那一波又一波的美戰機,數量雖多,但無不勞而無功,沒有一彈,砸中日艦,並且有來無回,無一例外全部被日機揍下,就是明證。

那麼,日艦隊在如此之大的優勢面前,怎麼反被人家,揍得從此一蹶不振呢?

這就不能不佩服”怕死"的、“紙老虎"的美軍,他們的民族凝聚力,他們的睿智自信,以及勇敢機智了,愚敢說,除了美軍,在當時,世界上任何國家,在那樣的局面下,可以打出這樣的戰果!

我們現 在知道,中途島自被轟炸後,美軍的戰機,不管是艦載機還是陸機,無不前仆後繼,發瘋一樣去轟炸日航母,儘管無一奏效,但無疑讓南雲手忙腳亂,致使他神經錯亂,昏招迭出。而斯普魯恩斯,從中途島被轟炸的時間,推算出日機回航母的大致時間段,抓住這一稍縱即逝的有利戰機,置自己航母的安危於不顧,毫不猶豫出動所有的艦載機,去搜尋轟炸日艦隊,算是為美軍最終獲勝,作出了唯一正確的保證。

反觀日艦隊,南雲可說是此次日海軍,戰敗的第一罪人!他的首先一個錯誤,是將四艘航母的艦載機,一艘出動一半,去炸中途島,致使後來回機的時候,既要先收回中途島的戰機著艦,不使其掉到大海里機毀人亡,又急著要出動另外一半的艦載機,以對付美機的來襲,委實讓他後悔死了!而對於偵察機發現敵艦隊的報告,又想繼續轟炸中途島,又想對付美航母,也是一忽兒裝炸彈,一忽兒裝魚雷,弄得甲板上炸彈亂放,遍地都是。加上與美“騷擾"戰機作戰的飛機,時間長了必須回艦要加油,想想吧,此時的日航母,簡直成了個露天大炸藥庫!

就這樣,一彈著艦,連鎖反應,那加油的飛機,甲板上的烈性炸彈、魚雷,跟著引爆,“黑色五分鐘",日艦隊原有的所謂優勢,瞬間破滅!

南雲忠一如果真的是位老到的航母指揮者,他如果不是先平均放一半的艦載機出動,而是先出二艦的全部艦載機,他至少不會讓轟炸中途島的回機,只能一架接一架往大海里掉。而即使面對二難的窘況,他也應該象”飛龍號"航母艦長指揮的那樣,不去心疼回機的機毀人亡,果斷地先發出戰機,來與來機作戰,這樣多多少少也是對自己航母的一種保護,而且起飛的戰機,也是攻擊敵航母的唯一力量-----------也幸虧”飛龍號"不顧南雲的命令,果斷出機,才有了炸沉美一航母的戰果。而要是他一聽到敵艦隊的信息後,堅定原定的掛魚雷以防敵航母的萬一--------擊沉敵航母與炸中途島的重要性,弱智也明白了!他也不會弄得臨時手忙腳亂,甲板上到處都是炸彈,航母獲救的機會,無疑會大大增加!

南雲忠一併不是日艦隊失敗的主要責任者嗎?事實上,就連指揮偷襲珍珠港的日機隊指揮淵田美津雄,親眼目睹了當時的情況,也對南雲,發出了深深的失望!

而美海軍,其實在早一些時候的對日珊瑚海大戰中,儘管力量看似不敵,但就已經給了小日本,當頭一棒,顯示出了不可小覷的實戰實力!


愚公侃道



1942年6月4日,日本海軍對美國位於太平洋中部的中途島發起進攻,由此點燃了“中途島海戰”。

航母對航母,看誰是猛虎。

日本方面在中途島海戰中的戰略部署中,總共安排了8艘航母,120餘艘戰艦。美國方面則只有3艘航母,40餘艘戰艦。自從表面的兵力部署看,日軍兵力幾乎是美軍的3倍,然而在日軍碾壓性的兵力面前,美國最終以付出1艘航母、1艘驅逐艦與147架飛機的代價戰勝了日軍,創造了太平洋戰爭中以少勝多的奇蹟。

中途島海戰是太平洋戰區的轉折點,太平洋戰爭的戰略主動權開始落到美國人手裡,卡住了日本海軍伸到太平洋上的觸手,並逐漸將它絞碎。



日軍擁有碾壓性的兵力優勢,但是最終為何還是在中途島海戰中慘敗?

事實上,對於日軍投入到中途島海戰中的兵力,我們很多人存在認知誤區。誠然,日本方面在中途島海戰的戰略部署中,確實是部署了8艘航母,但是實際參與到中途島海戰的航母並沒有8艘,只有4艘,分別是赤城號、加賀號、飛龍號、蒼龍號。美國方面則有3艘航母,因此中途島海戰中日軍雖有優勢兵力,但是並不足以碾壓美軍。

更有意思的是,指揮中途島海戰的日本海軍將領山本五十六與南雲忠一,正是1941年12月7日的珍珠港事件的指揮將領,這兩貨偷襲成癮,所以在中途島海戰中也採取了偷襲的戰術。美國珍珠港被偷襲後,美國空軍還曾於1942年4月18日以牙還牙地偷襲過日本東京,當時將日本嚇壞了,這也催發了中途島海戰。



日本偷襲珍珠港,引起美國人的報復,於是有了美國杜利特爾航空隊偷襲東京,然後又引發了日本進攻美國中途島海軍基地。戰爭便是如此,誰服軟誰輸。

日本為進一步掌控太平洋戰區的主動權,位於太平洋中部的中途島成為日本的必攻之地。但是,日本進攻中途島的計劃已經在1942年5月為美軍所破解,而日本仍不知道美軍已經知道己方的計劃,美軍也正是利用這點制定了將計就計的計劃。因此日本仍然按照原來的計劃行事,或者說仍然沉浸在珍珠港事件的美夢裡,1942年5月初的珊瑚海海戰日本也取得了戰術性勝利,殊不知美國已經擺好架勢等著他們來了。雖然日軍先派1艘航母去進攻阿留申群島以聲東擊西,但是美國已經不可能上當了。

這導致日本在戰略上已經輸了。



山本五十六策劃珍珠港事件時很冒險,在中途島海戰的部署中實際上已經顯得相對保守,但是保守中又透著對日本海軍的自信甚至自負。不過,南雲忠一仍然偏向保守,在珍珠港事件中,雖然日方補給跟不上,但是美方的船廠、油廠等並沒有遭到破壞性襲擊,但是南雲仍然以補給不足撤軍,放棄對美軍航母的搜索。在中途島海戰中,南雲犯了類似的問題,過於謹慎,在偵察機發展美軍蹤跡並有航母時,南雲竟然保守地選擇讓正處於戰鬥狀態或者備戰狀態的戰鬥機返航,甚至命令海軍艦隊向北撤,這無疑是主動脫了褲子讓美軍打自己屁股。

南雲的指揮不當導致日本損失慘重,參加中途島海戰的4艘航母全部被美軍擊沉,1942年8月5日,山本五十六不得不選擇結束這場海戰,下令撤軍。美國則繼續追著日本打,在後續的追逐戰中,美軍再次擊沉日軍1艘重巡洋艦。

在南雲的指揮下,日軍在戰術上也輸了。



中途島海戰的影響。

在這場海戰中,日本海軍在珍珠港事件所創造的神話被徹底打破,當然日本海軍實際上在珊瑚海海戰中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美軍在中途島海戰中擊碎了日本妄圖掌控整個太平洋制海權以完成對南太平洋侵略的戰略目標,所以後來日本為了翻盤才有將戰略重心轉移到瓜達爾卡納爾島,試圖從瓜島扼住美國在南太平洋的“脖子”,結果又被美國掀翻了。更不要簡單地認為日軍在珍珠港事件中摧毀了美國的太平洋艦隊,但是在美國的航母完好無損的情況下,這只不過是皮外傷而已,在美國強大的生產力面前,重建太平洋艦隊也不過是美國國會上的幾張投票罷了。

日本耗資源耗不過美國,比生產力也比不過美國,這也是日本為什麼這麼重視太平洋戰場的原因,想到南太平洋掠奪資源,結果被美國踹出去了。

日本在中途島海戰中失敗,對於整個二戰戰局有著積極的意義,甚至也可以說美軍的勝利是二戰的轉折性勝利。


吾與吾國


關於中途島海戰一直被認為是一個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日本被認為是由擁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把仗打輸了,而且把鍋都甩在南雲一個人身上,南雲表示:關我屁事?計劃是你們搞的。

中途島海戰從戰略目標、戰役規劃、戰術思想、情報各個方面都存在問題,所以失敗是必然的,雖然表面上有8艘航空母艦,但是正面與美軍對抗的只有南雲忠一指揮的4艘,並沒有佔據什麼優勢,在加上大家熟悉的日本情報被截獲,美軍在戰前做出了相應的準備等著日本來,所以最後日本慘敗。

我們來看下日軍的兵力分配:

機動部隊(南雲忠一中將):赤城、加賀、蒼龍、飛龍號航空母艦,艦載機261架。任務是空襲中途島並消滅島上航空兵,攻擊增援中途島的美國艦隊。

主力部隊(山本五十六大將):鳳翔號航空母艦、大和、長門、陸奧、日向、伊勢、山城、扶桑號戰列艦,艦載機50架(含水上飛機)。

任務是戰役後與美國海軍進行大決戰,徹底摧毀美國海軍艦隊。

登陸部隊(近藤信竹中將):瑞鳳號航空母艦、比叡、金剛號戰列艦,艦載機40架(含水上飛機)。任務是運送登陸部隊登陸中途島,在登陸過程中實施海上火力支援。

北方部隊(細萱戍子郎中將):龍驤、鷹隼號航空母艦,艦載機92架(含水上飛機)。任務是空襲並佔領阿留申群島。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到,實際上只有南雲的4艘航母是跟美國海軍正面交手,艦載機261架。而美國3艘航母上攜帶了233架艦載機和中途島127架岸基飛機。所以南雲並不佔優勢,而且南雲被賦予了轟炸中途島和消滅美國艦隊的雙重任務,兵力根本不夠,這就讓南雲並不能專心對付美國航母或專心對付中途島。

從戰略目的上看,中途島-阿留申作戰計劃目標性不唯一,除分出一部分兵力企圖空襲並伺機佔領阿留申群島外,對待中途島問題上也存在兩個大的目標:攻佔中途島、消滅美國艦隊。所以就憑8艘航母想同時完成這三個任務,明顯存在兵力不足的情況。而且僅中途島行動中同時出現兩個不分主次的目標,這種選擇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冒險性,中間一旦出現變數應該怎麼選擇?

從戰略目的引出戰術規劃,上面我們也提到日本的中途島-阿留申計劃中至少有3個大目標:佔領中途島、消滅美國艦隊、攻佔阿留申,所以表面上集合了8艘航母、11艘戰列艦、23艘巡洋艦,但是都被分散了。特別是關鍵的南雲忠一,手上只有4艘航母要同時完成壓制中途島和對付美國艦隊,兵力明顯不夠。中途島海戰本來還計劃五航戰參戰,結果五航戰在之前的珊瑚海海戰被打殘,所以南雲更是呵呵了。山本自己坐在大和號戰列艦率領一票戰列艦在後面,還企圖帶著戰列艦痛痛快快來個海上大決戰?雖然日本人親手策劃了以航母為核心的珍珠港事件,但是日本人似乎並沒有開竅,仍然還是寄希望於傳統的戰列艦。

至於情報方面,大家也都知道那個AF缺少淡水的梗,美軍在中途島海戰前的1942年1月從被擊沉的日本伊124號潛艇找到了JN-25B密碼,所以其實日軍的動向美軍一直很清楚,而日本原本計劃1942年4月前更換為JN-25c密碼,實際上直到6月1號才完全更換,此時美軍已經掌握了日軍之前的部署和動態,而3天之後的6月4號中途島戰役爆發,日本在請報上自己給自己挖了個坑。至於其他方面包括偵查出現問題、日軍雷達的配備也在影響整個戰局,但是這些問題並不是南雲一個人就能控制的。

最後就是南雲背鍋的問題,南雲一直被認為是中途島海戰的罪魁禍首,從頭到尾一系列智障命令親手葬送了那4艘航母。但實際上南雲的作戰決策並沒有網上說的那麼不堪,決策智不智障要看當時的戰場形勢和環境,以南雲手上的航空兵想要一波帶走經過兵力加強的中途島美軍是根本不可能的,而山本又勸南雲留下一半航空兵對付可能出現的美軍,所以南雲從一開始就很被動。

對於南雲下令魚雷換炸彈的問題,結合當時的戰場形勢就明白了。由於南雲手上兵力不足,第一波次轟炸並沒有成功壓制住中途島美軍航空兵,在此期間南雲的航母編隊不斷遭到中途島航空兵B17、B24轟炸機攻擊,隨時都有危險,而友永丈市在7點給南雲發消息要求派出第二波航空兵繼續壓制。綜合考慮南雲決定派出第二波次攻擊機轟炸中途島,所以已經掛著魚雷的攻擊機開始卸掉魚雷換上炸彈,這個決斷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由於7點45分甘利洋司報告發現美國艦隊,7點47分南雲下令停止換彈等待情報。7點55分,中途島的美軍航空兵再次光臨南雲的艦隊,直到8點35分日軍才完全驅離美軍來襲飛機。這個時候日軍第一波出擊的飛機已經回來了,在先放飛第二波機隊和先回收第一波機隊的問題上南雲選擇了後者,因為第一波機隊已經飛行時間已經長達4小時,燃油幾乎耗盡,而且第二波機隊即便起飛也沒有戰鬥機護航,去了就是送死,這個選擇也沒什麼問題,因為之前美軍沒有護航的攻擊機都被日軍幹掉,沒有任何戰果,所以南雲很清楚這一點。第一波飛機回收直到9點12分才完成,但是從9點20分開始,美軍企業魚雷攻擊機VT8號和9點40分出現的大黃蜂號航母魚雷攻擊機VT6開始攻擊日本航母,但是都失敗。但是10點10分出現的美軍機隊,包括魚雷攻擊機VT3和轟炸機VB/VS-6、VB-3中隊對日本航母發動攻擊,結果赤城、加賀、蒼龍相繼被命中,飛龍號下午也被命中沉沒。

所以說,中途島戰役的失敗並不是南雲一個人過錯,在當時南雲確實執行了山本的命令,包括山本讓他留下一半機隊隨時應付美國艦隊,這就導致第一波攻擊中途島的兵力不足,轟炸效果不佳。在情報上,日軍從一開始就因為密碼問題被美軍一直追蹤,根本就逃不出美軍手掌心,之後的偵查又有問題。在兵力分配上,原本佔有優勢的兵力硬是被山本強行拆成幾個編隊,最後成了兵力劣勢。所以中途島海戰從戰略層面就已經註定要失敗。

最後說一點,不要試圖以上帝視角來看待這些事,因為我們是已經了知道過程和結果,但是在當時只能靠指揮官自己的判斷。


雛菊西瓜Peterpan


中途島海戰,美軍以少勝多,擊沉了日本4艘航母,一舉奪得了太平洋戰場的戰略主動權,日軍從此一蹶不振,損失慘重,一步步走向滅亡。而中途島美軍如此佳績,也一直為世界軍迷所津津樂道。

時值日本剛剛對美國宣戰,偷襲珍珠港,重創了毫無防備的美國太平洋艦隊,珍珠港內的艦隊幾乎全軍覆沒。與此同時,日軍還兵分多路,大舉進犯東南亞。不到半年,菲律賓、香港、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緬甸等東南亞和西南太平洋的廣泛地區幾乎全部淪陷。日本海軍還在珊瑚海海戰中重創了美國艦隊,擊沉航母一艘,重創航母一艘,似乎沒有什麼能阻擋他們。

但是日本人擴張的美夢在中途島捱了一記響亮的耳光,中途島戰役也成為了太平洋戰場的重要轉折點。

那麼,日本究竟為什麼在如此有利的形勢下輸掉了這場戰役呢?

首先,盲目自信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日本人在太平洋戰爭取得的一次次的勝利,尤其是偷襲珍珠港的成功衝昏了日本人的頭腦,指定的計劃大意而漏洞百出。在艦隊出發後,曾經27次彙報發現美軍發送緊急電報和調動各方艦隊,而盲目自信的日本人根本不相信自己的行動目的被美國人發現了,固執己見的繼續進行行動。但是其實美軍早就截獲了日軍的電報密碼,破獲了日本進攻中途島的全部情報,其對日軍行動的預測只有5海里的偏差,對日軍行動了若指掌。中國有個成語叫“驕兵必敗”,不可一世的日軍被嚴陣以待的美軍擊敗也就不奇怪了。

另外,日軍沒能集中所有力量投入到中途島海戰,日本海軍中2艘航空母艦正在維修,2艘航空母艦被分配到阿留申群島做毫無意義的佯攻,真正投入到戰鬥的只有4艘航空母艦,共有261架艦載機。而美國則在中途島集中了其能集中的幾乎所有力量,飛機達到了354架,超過了日本。

還有技術上日本也落了下風,美國在1937年就實驗安裝了搜索雷達,而日本則主要靠偵察機進行偵查。戰役進行中,日本艦隊沒有進行雙相搜索,進行單相搜索的飛機中有2架出現故障,延誤了起飛時間,進行搜索中的水上飛機也時常更改戰報,造成信息延誤,影響了南雲忠一的判斷,導致作戰失敗。


利刃軍事


雖然從數量上講,日本方面似乎佔據絕對優勢,但實際上的情況卻完全不是這樣。





首先,當時海戰已進入航空母艦時代,戰列艦統治大海的時代已經結束。 所以日本軍艦雖多,但是起不了多大作用。日本飛機也佔據優勢, 但是作戰計劃兵分多路,真正起作戰主力的是南雲忠一的那四艘航空母艦。



還有美軍通過破密碼早已得知日本的詳細作戰計劃, 所以並未被日軍攻擊阿留申等地所迷惑, 而是將主力3艘航母集中在中途島東北方向進行伏擊。 因為已經知道了日本的主攻方向是中途島,就在中途島這個小島上佈滿了飛機,總數達到122架,大致相當於兩艘航空母艦的載機量。這樣美軍有大約五艘航母的作戰飛機,相比日本來說還佔據著優勢。






再就是信息的不對稱,美軍完全知道日軍的佈置和動向,作了有針對性的佈置。而日軍對美軍一無所知,起初猛攻中途島,接著發現美軍特混艦隊,一下子措手不及,結果就出現了換彈這荒唐的命令,被美軍抓住機會一舉擊沉3艘航母。飛龍號反擊,重創約克城號,隨即也被擊沉。當4艘航母被擊沉後,日軍雖然軍艦數依然佔優,也只能敗退而去。


平安讀史


1942年6月,在中途島海域,美日之間進行了一場決定性的一場戰鬥,決定這場戰鬥取勝的關鍵不是軍艦上的巨炮,而是航母上艦載機。

山本五十六擔任日本聯合艦隊總司令,因在之前珍珠港的偷襲中取得重大的成功,以致之後的戰略抉擇越來越冒險。這也與他喜歡賭博的習性相符,因為他在美國留過學,並且擔任過駐美武官,他深知美國的工業生產能力要比日本大的多,只有進行一次大決戰,消滅美國的航母艦隊,才能延緩日本最終要失敗的命運。

尼米茲海軍上將擔任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他是一位天才的戰略家和指揮家,他對包括在珍珠港吃敗仗的海軍各將領充分信任,為後面中途島決戰中取到了關鍵作用。而且尼米茲儘管事先知道日本要對中途島發動進攻,但他為了保密,並沒有將消息通知相關艦隊,只是安排日常巡邏和部署兵力。

戰鬥開始前,日本派出了潛艇編隊對中途島周邊進行偵查,但美國事先知道了情報,將航母艦隊事先撤出日軍的搜索範圍之外,導致日本軍隊誤判。由南雲率領的航母艦隊沒有任何隱蔽措施,在距離中途島700多海里的位置即被美軍的水上飛機發現,提前暴露了目標。

而此時美國的第16、17特混艦隊正在中途島的東北側約320海里的位置,並且在準確的情報支撐下,正確的判定了日本艦隊的攻擊路線,提前做好了戰鬥準備,並且使用從島上起飛的轟炸機對日艦進行了第一次轟炸,但戰果不佳。

而日本南雲忠一首先的攻擊目標是中途島上的美軍機場,儘管也派出了偵察機進行周邊偵查,但搜索的範圍過小,未發現美軍的航母,但美軍的偵察機卻發現了日本的航母。美軍採取的戰術是,在日本對中途島進行轟炸後,回到航空母艦進行加油裝彈時,發動襲擊,這是完全正確的決定。

而南雲忠一此時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就是將在航母甲板上準備起飛的攻擊機移到飛行夾板下面,而讓返航的飛機降落。就在返航的飛機進行裝彈時,美軍的魚雷重炸機就出現了,但被日本的零式戰鬥機及防空炮擊落,但之後躲在雲層中的俯衝轟炸機對日本的航母發動攻擊,“加賀號”、“赤城號”、“蒼龍號”相繼被擊中,只有“飛龍號”倖免,並且兩次轟炸了美軍的“約克郡”號航母,導致“約克郡”號被炸沉。但就在當天下午,“飛龍號”被美軍的轟炸機炸燬。隨後第二天,美軍又出動艦載機炸燬了日本的兩艘巡洋艦。

山本五十六在南雲艦隊全軍覆沒後準備以戰列艦與美軍進行決戰,但未找到目標,因未有戰鬥機護航,不得不下令總撤退。於是這樣戰鬥以美軍的全面勝利而告終。

雙方的主要損失:

美國:航母1艘,飛機147架,官兵307名

日本:航母5艘,飛機253架,官兵3500名。

美國能取得這場戰鬥的勝利的關鍵有兩點:1、準確的情報來源(美國已經提前破譯了日本的通訊密碼);2、指揮官的正確決策。而與雙方投入的艦船數量沒有直接關係。

謝謝!我是騎著毛驢看歷史。敬請關注、留言、點贊、轉發!


騎著毛驢看歷史


很遺憾,這個數字對比其實只是一個假象。日本海軍的8艘航母、200艘戰艦、近700架飛機是用於整場戰役的力量,但在戰役策劃上,日本人犯了經常會犯的毛病——把整個行動計劃搞得無比複雜龐大,以至於任何一點失誤都會造成行動的徹底失敗。在這個計劃中,日本海軍把自己這支龐大的力量給拆分成了若干個部分,而且每個部分之間相隔的距離少則上百公里,多則上千公里,基本無法互相支援,只能各自為戰,這就是兵法中典型的“備多而力分”,無意義的分兵。

日本人的作戰計劃中,要實現的目標也過多,既包括了消滅殘存的美國海軍艦隊,又包括佔領中途島,而且還沒有區分主次,這一方面在戰時造成南雲忠一的舉棋不定,另一方面也讓各支不同的部隊同樣左右為難,不知所措。

事實上,真正的中途島戰役開打的時候,直接參與戰鬥的只有南雲忠一的第一航空艦隊,包括4艘航空母艦、2艘戰列艦、2艘重巡洋艦、1艘輕巡洋艦、12艘驅逐艦和5艘補給船,一共26艘艦艇而已。實際參戰的飛機也只有第一航空艦隊搭載的272架艦載機。相對的,美軍實際參戰兵力包括3艘航空母艦、7艘重巡洋艦、1艘輕巡洋艦、17艘驅逐艦和2艘油船,一共30艘艦艇。參戰飛機除了233架艦載機以外,還有中途島上的120架岸基飛機,總數達到353架。因此,從實際參戰兵力上來看,美軍在艦艇數量上略勝,飛機數量上甚至還大大超過日軍。這就意味著美軍通過集中兵力,使得自己在局部戰場上,反而相對嚴重分兵的日軍佔據了兵力的優勢。

至於其他的日軍艦艇呢?跟在南雲忠一後面近百公里外的主力艦隊有7艘戰列艦、1艘輕型航空母艦、2艘水上飛機母艦、3艘輕巡洋艦、21艘驅逐艦和4艘補給艦;預定登陸中途島的艦隊在南雲忠一西南方向數百公里以外,包括1艘輕型航空母艦、2艘水上飛機母艦、2艘戰列艦、8艘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21艘驅逐艦、14艘運輸艦和8艘補給艦;至於遠在數千公里以外的阿留申群島準備吸引美軍注意力的北方編隊,則包括了1艘航空母艦、1艘輕型航空母艦、1艘水上飛機母艦、3艘重巡洋艦、3艘輕巡洋艦、12艘驅逐艦、6艘潛艇、5艘掃雷艦、3艘運輸艦和3艘補給艦。其兵力分散程度簡直令人髮指。

當然,除了兵力對比之外,日軍在戰役前和戰役中還犯了太多錯誤。比如密碼被破譯、比如低估美軍修理船隻的速度、比如戰前偵察時模糊不清的結論、比如有名的“換彈命令”……但總的來說,至少在戰場上,日本海軍的優勢並不是全局的優勢那麼大。T


聯合防務


用兵從來都是一件大事情!軍事攻防更有其基本原則和規律!二戰中途島之戰就是典型案例:

1)日軍情報戰完敗!這是日軍戰敗於中途島的最主要原因!

戰略層面,戰前美方已破譯日軍密電並因此掌握了日軍此戰的全部作戰計劃,美軍可以在最合適的時間和地點對日軍發起決定性進攻。而日軍對美軍兵力部署和動向基本是一無所知,卻主觀臆斷美軍航母不會出現在中途島方向。這使日軍分兵到阿留申群島的其它作戰艦隻,既不能誘騙美軍分兵又使自己難以集中優勢兵力 ……

戰術層面,美軍已掌握戰略情報時仍派出相當數量偵察機並及時發現敵方動態,日軍卻在前線延誤派出偵察機,且回收情報既不及時又不準確,造成艦隊主官嚴重誤判當前敵情……

2)日軍犯了分兵大忌!整體看聯合艦隊實力很強,而在中途島主戰場卻因分兵使日軍實力與美軍差別不大!

因為戰略誤判,日軍竟將強大的聯合艦隊各種得瑟拆分派遣,使日美雙方在中途島主戰場的大型艦隊航母兵力對比只達到 4 :3( 日方赤城、加賀、蒼龍、飛龍,美方企業、約克城、大黃蜂)。具體到中途島方向,當時日美一線主戰實力已相差不大 ……

3)日軍各級艦隊主官的指揮失誤!

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仍有鉅艦大炮理念殘餘,竟讓大和號等主力艦與前線航母編隊保持相當的安全距離,以致無法及時支援一線作戰,這等於在中途島方向再次分兵,使各作戰單位實力更加受損且難以協同作戰……

日軍野心和實力並不匹配,希望航母編隊既奪佔中途島又誘殲美國艦隊,雙重任務使航母群陷入本就兵力優勢微弱還要魚熊兼得的尷尬境地……

山本在掌握重要情報時後,卻為了不被敵方發現,既不及時共享情報又讓前線航母群繼續保持無線電靜默,此舉無疑是讓其航母編隊成為睜眼瞎 ……

前線航母編隊司令南雲忠一,在整體戰略部署已錯之時又在具體戰術安排上既未重視情報蒐集又無力做到靈活應變,以致其作戰命令一錯再錯造成嚴重危害,出現了眾所周知的 “ 炸彈魚雷來回換,航母變成活靶子 ” 的危險局面,使其航母既不能及時攻擊敵方航母又極易遭受敵方毀滅性攻擊……

4)日美雙方工業實力的客觀差距!

戰術層面,前次日美珊瑚海大戰,使日軍翔鶴、瑞鶴兩艘大型艦隊航母嚴重受損,無法參加此次中途島大戰。同樣嚴重受損於珊瑚海大戰的約克城號航母,卻被美軍成功強力修復並及時參加此次大戰!這麼重要的戰力變化,日軍事先竟毫無察覺!日美航母的一出一進,已極大縮小了雙方一線航母實力差距 ……

戰略層面,即便中途島大戰日軍完勝,美國的工業實力還是能夠保證其造艦速度大於戰損速度,美軍最多也就是推後反攻並戰勝日軍的時間而已!但日軍中途島大戰損失了四艘大型艦隊航母,就已一蹶不振難以翻盤直至最後徹底失敗 ……

5)日美中途島大戰揭示了很多問題,更證明了很多道理:

集中優勢兵力並強調發起攻擊的突然性和隱蔽性,使日美兩軍在珍珠港和中途島各贏一局。先進的理念結合揚長避短的執行,使日軍得逞於珍珠港;落後的理念結合以短擊長的執行,使日軍戰敗於中途島 ……

戰術級戰役拼的是具體軍力,戰略級戰爭拼的是整體國力!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施政靠自身的實力 ……


所有的戰爭都是由人規劃和執行的!一個人的現代化能夠帶來一群人的現代化,一個民族的現代化才能帶來一個國家的現代化 …… 說到底,人的因素永遠都是最重要的事情!


一條波浪大河寬


我看過電影中途島海戰,感覺米國勝利與運氣分不開1:日本派的偵察機發報機壞了,發現的米軍航母卻發不出報,使日本陷入混亂,導致米軍喘了口氣。2米國無畏轟炸機攻擊的時候正值赤誠,加賀,蒼龍給飛機裝彈加油,甲板上都是炸彈,魚雷,汽油桶,一擊就是一艘航母(我看加賀號就中了4顆炸彈就成了火海肯定與這個分不開)電影裡那些無畏轟炸機好像彈藥所剩不多,而且另幾批攻擊組未到,那些飛行員都不想打,但是指揮官還是下令攻擊,那個指揮官真心是先知,如果他遲了米國即使勝利損失也會很大。3米國當時的P-40性能不及零式戰鬥機,而且只有3艘航母,而日本有赤誠加賀蒼龍飛龍四艘,且米軍約克城珊瑚海戰役受了傷。米軍實力其實比日本弱。電影裡山本五十六說米國的工業讓人仰慕,如果打持久戰日本是必敗的。但是那是日本軍力的確比米國強。


小馬哥論歷史


日軍的慘敗完全是自找的,從一開始就是犯了多個錯誤,整個計劃制定的一廂情願。

日軍根本沒有想好,為什麼要發動中途島戰役?日本的思路相當小組亂,一場以攻佔一個島的目標的行動,最終變成了一場戰略決戰,幾乎將自已的全部兵力都投入進去,而且制定的計劃幾乎就是一個混亂來形容,看似安排周密,其實任何一個地方出現差錯,都會讓整個計劃失敗。

日軍給自已編了一個劇本,先在阿留申方向上發動進攻,引美軍主力艦隊整體來援,再突然在中途島開新戰場,把出援的美國艦隊吸引進來,從而進行一場決戰。如果這中間出點問題,日本就沒有勝算了,美軍行動不在日軍計算之內,那怕出點誤差都是大問題。

為了演好這大劇本,日本進行周密的安排,其實是怎麼不利,怎麼來,原本強大的艦隊被分開了,相互間根本支援不了。而且給各部的任務也相當複雜與混亂。中途島要派航母主力去攻擊,其實這個島本身的防禦力量並不高,這有點殺雞用牛刀,可是日軍的航母編隊還有一個殲滅美軍艦隊的任務。

沒等開演,日本先在情報戰中失敗了,作戰意圖,甚至大體的作戰方式為美軍所知,這讓美軍有了機會按自已的劇本開戰的機會,而不是日軍的計劃。日本一系列作戰安排,在日艦隊發現美軍航母之前,全部是失敗的。美軍艦隊在在最合適的時間和地點出現,然後對日軍發起致命的進攻。既便當時,日本偵察機及時發現美艦隊也一樣,因為美軍的艦載機群的出擊不會被改變,日本艦隊被一通轟炸的命運不變。

由於雙方的航母兵力相當不大,以4 :3,日本依然沒有勝的把握,既便日本指揮官沒犯,對於戰局也不會有什麼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