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學者第一人”楊守敬,書法被贊“直逼漢魏,蓋世無雙”

學者書法,在民國之前,都值得一觀。如此看來,那被贊為學者“第一人”的,估計也差不到哪去。


“晚清學者第一人”楊守敬,書法被贊“直逼漢魏,蓋世無雙”


楊守敬,1839年出生,湖北省宜都市陸城鎮人。一生勤奮治學,博聞強記,長於考證著名於世,是一位大學者。他一生著述達83種之多,被譽為“晚清民初學者第一人”,代表作《水經注疏》,是酈學史上的一座豐碑。

“晚清學者第一人”楊守敬,書法被贊“直逼漢魏,蓋世無雙”

楊守敬先生的書法在其眾多的成就中,位列第三,但這絲毫不影響其在中國書法史上“亦足睥睨一世,高居上座”(虞逸夫)的地位,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晚清學者第一人”楊守敬,書法被贊“直逼漢魏,蓋世無雙”

首先,對於書法理論,他有創新。楊守敬主張書法要“變”,變即是創新。他闡述後人的書法與前賢的書法“筆筆求肖,字字求合,終門外漢也”。

“晚清學者第一人”楊守敬,書法被贊“直逼漢魏,蓋世無雙”

他認為“品高則下筆妍雅,不落塵俗”,“一要學富,胸羅萬有,書卷之氣,自然溢於行間”。應該肯定,這是其數十年對書法、對人生的感悟。

“晚清學者第一人”楊守敬,書法被贊“直逼漢魏,蓋世無雙”

楊守敬於書法,真草隸行篆諸體皆擅,文從沈夢認為,最具特色的當推其行楷。其門人熊會貞稱楊守敬“傳世書法古茂,直逼漢魏,蓋世無雙”。雖有些過譽,但仍可窺見一斑。

“晚清學者第一人”楊守敬,書法被贊“直逼漢魏,蓋世無雙”

在書文之時,楊守敬不作憑空臆造,不作無稽之談,而是身體力行去實踐自己的理論,並使之光大。這樣,促成了他的書法風格獨特,有異人之趣的筆意。同時,也讓人們看到了其書法高古、深遠、質樸、秀逸的一面。


“晚清學者第一人”楊守敬,書法被贊“直逼漢魏,蓋世無雙”



“晚清學者第一人”楊守敬,書法被贊“直逼漢魏,蓋世無雙”



“晚清學者第一人”楊守敬,書法被贊“直逼漢魏,蓋世無雙”


“晚清學者第一人”楊守敬,書法被贊“直逼漢魏,蓋世無雙”


第一通 行書尺牘

一八八〇年任清政府駐日欽使黎庶昌之隨員,東渡日本凡四年,致力於蒐集國內散佚書籍,並影印摹刻大量碑拓,日本稱為“楊守敬旋風”,對日下部鳴鶴、巖谷一六、松田雪柯等啟發極大,渡邊寒鷗在《論書百絕》中讚頌道:“齎來拓本萬餘通,復古思潮撼日東。鳴鶴喻霞開耳目,一新明治舊書風。” 作為書家,楊守敬楷、行、隸、篆各體俱能。《清史稿》稱其“摹鐘鼎至精”。確實,他的篆書饒有金石之氣。中年宗法蘇東坡,後廣學北碑,晚年潛心於顏魯公,尤致力於行書。博採眾長,化為己有。

楊守敬學書早年就教於鄉賢朱景雲(字槐卿,湖北江陵人),從楷書歐體入手,得其穩健遒實之致。《楊守敬學術年譜》(宜昌、宜都市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湖北人民出版社二〇〇四年十一月版)謂:“楊守敬就讀朱先生館,六年如一日,臨禊帖,習正書,常以苦楝紙、古墓磚練字。”三十年後(1891),朱景雲謝世,楊以楷書撰《清故歲貢生文敬朱先生墓誌銘》,該墓誌銘既有歐體之平中寓險、剛中見柔之意,又有北碑蒼勁之韻。師古法而不泥古法,中鋒運筆而兼側鋒取勢。其行書同樣在歐體基礎上參以北碑之體勢,縱肆而成。同時融會宋代蘇東坡行書筆意。

“晚清學者第一人”楊守敬,書法被贊“直逼漢魏,蓋世無雙”


“晚清學者第一人”楊守敬,書法被贊“直逼漢魏,蓋世無雙”


“晚清學者第一人”楊守敬,書法被贊“直逼漢魏,蓋世無雙”


“晚清學者第一人”楊守敬,書法被贊“直逼漢魏,蓋世無雙”


第二通 行書尺牘


“晚清學者第一人”楊守敬,書法被贊“直逼漢魏,蓋世無雙”


“晚清學者第一人”楊守敬,書法被贊“直逼漢魏,蓋世無雙”


“晚清學者第一人”楊守敬,書法被贊“直逼漢魏,蓋世無雙”


“晚清學者第一人”楊守敬,書法被贊“直逼漢魏,蓋世無雙”


“晚清學者第一人”楊守敬,書法被贊“直逼漢魏,蓋世無雙”


“晚清學者第一人”楊守敬,書法被贊“直逼漢魏,蓋世無雙”


“晚清學者第一人”楊守敬,書法被贊“直逼漢魏,蓋世無雙”


“晚清學者第一人”楊守敬,書法被贊“直逼漢魏,蓋世無雙”


第三通 行書尺牘


以上三通行書尺牘,是楊守敬的代表性書體。通篇用筆老辣生澀、豪邁遒勁,氣息渾厚古樸、淋漓恣肆,明顯地反映出其長期浸淫漢魏六朝碑版的成果。筆筆實又筆筆虛,筆筆厚又筆筆奇,通篇又是隨心所欲,一氣呵成,系晚年不可多得的精彩之作。

辛亥革命後,楊守敬避居上海。一九一四年,也就是去世前的一年,大總統袁世凱雅重楊守敬,商之副總統黎元洪,將楊聘為顧問,一再致書,敦催上道,而楊“以年老無意出山”,袁旋覆函催他上道,有“請趁早扶杖北行為京華光”之語。楊終亦不便深拒而赴京。袁對他優禮有加,復以“參政”相屬,楊謂“政治學非所長,力辭不獲”。寫給“小川宗兄”的三通尺犢,正是記述了楊於一九一四年從上海赴北京擔任參政期問的故事,內容反映出楊守敬嗜書如命、潛心學問及對待學問、藝術的嚴謹態度;同樣也反映出他在艱難時勢下迫於生計,為家奔波、操持,又精於經商的複雜人格。於書法理論,楊守敬在著名的《學書邇言》中十分強調學書的字外功,在前人提出“天分”、“多見”、“多寫”三要的基礎上又增以“品高”和“學富”兩項,謂“胸羅萬有,書卷之氣,自然溢於行間,古之大家,莫不備此,斷未有胸無點墨而能超軼等倫者也”。又提出“自來學前賢者,未有不變其貌而能成家”。

楊守敬的書法實踐正是上述理論的最好註解。因此,楊守敬的意義正在於他的創造性。生活在碑學籠罩的時代,他的書法同樣也以超邁峻峭的北碑意趣打底子,又博採顏魯公、蘇東坡、黃山谷等家,然後食古而化,自成家數。同樣,豐富深厚的學養、慎獨高貴的品行也成就其厚重、質樸、渾穆的藝術情趣。這種高境界非凡夫俗子所能為。一九一五年一月,楊守敬無疾而逝。四月,由政府派專車從北京護送回湖北宜都,歸葬祖塋。



楊守敬 行書尺牘三通


“晚清學者第一人”楊守敬,書法被贊“直逼漢魏,蓋世無雙”


“晚清學者第一人”楊守敬,書法被贊“直逼漢魏,蓋世無雙”


“晚清學者第一人”楊守敬,書法被贊“直逼漢魏,蓋世無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