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人”小夥近半年持續發燒 醫生髮現這病原來和“羊”有關

“牧羊人”小夥近半年持續發燒 醫生髮現這病原來和“羊”有關

“牧羊人”小夥近半年持續發燒 醫生髮現這病原來和“羊”有關

近日,西安市第九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收治了一例特殊的發熱病人。

患者小蔣今年33歲,是個牧羊人。他近半年斷斷續續地出現了不明原因的發熱,主要表現為午後發熱,體溫最高達到38.5℃,伴有咽部疼痛,偶有左側睪丸痛,發熱時伴頭痛、腰痛、乏力、盜汗不適。無咳嗽、咳痰,無腹痛、腹瀉,無尿頻、尿急和尿痛等不適症狀。曾前往外院就診,進行了胸部CT檢查未見明顯異常,予以“阿奇黴素”治療後未好轉。

入住西安市第九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後,魏霞主任醫師和許淑娣主治醫師詳細瞭解病史,建議按發熱待查進一步明確病因。但是小蔣的檢查結果陸續回示,風溼三項、甲狀腺功能、輸血前檢查、男性腫瘤標誌物,結核和真菌相關檢查竟均無異常。

檢查結果沒有異常,那麼導致發熱的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就在診斷陷入膠著的時候,患者來自於牧區這一病史特徵引起了魏霞主任的注意。

由於患者較年輕,且來自牧區,與羊群有密切接觸史,考慮到可能是少見的布魯氏菌病,於是送相關抗體初篩,並與微生物室積極溝通臨床疑診情況,後續回報初篩抗體陽性,達到臨床診斷標準,給予抗布魯氏菌治療,隨後的血培養結果回報:檢出布魯氏菌。答案昭然,患者布魯氏菌病確診。經調整治療後,患者體溫高峰明顯下降,已於11月5日恢復出院。

醫生介紹,布魯氏菌病簡稱“布病”,是由飼養羊或加工羊肉、羊奶製品的過程中,接觸或者進食被布魯氏菌汙染的水和食物,或吸入帶菌的飛沫而感染的急性或慢性傳染病。

該病人和動物都可能罹患,但人與人之間不傳染。人類在患病後會出現反覆發燒、多汗、頭痛、肌肉關節疼痛、乏力、食慾不振、精神倦怠等症狀,易被誤以為是感冒而延誤。

建議大家在接觸羊時,要做好個人防護,配戴防護衣帽、手套、口罩和防護靴,尤其是在給羊接生和處理流產時要做好防護,及時消毒。其次,不食用可能被汙染的水和食品,各種羊乳和製品,要加熱消毒後食用,同時避免生食拌羊肉或未熟透的羊肉。

華商報記者 李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