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乡城的招商理论和实践

乡城县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位于四川省的西南部,面积5016平方公里,人口3.3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地广人稀、可耕地少、干旱缺水、高山峡谷为主要特征的高原藏区县,经济发展基础薄弱,2018年全县GDP10.6亿,在全州18个县中排名中等靠后,社会发育程度低,财政收入低,主要靠国家财政转移支付支持。面对地理环境差、经济基础薄弱等诸多不利因素,乡城县委、县政府不畏艰难,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和抓手,在实践中摸索出了适合本县特点的一条路子。

一、明确了招商引资的三大原则,解决了“怎么招”指导思想问题

没有正确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在今年5月9日召开的乡城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上,县委书记曹建奎作了《“五位一体”理论在乡城的实践》中心发言,其中就明确提出了乡城招商引资三大原则:

(一)生态无损害。坚守维护青藏高原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历史使命,把生态优先放在招商引资首位。

(二)发展可持续。引进企业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

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群众能受益。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过上幸福生活。

二、明确了文化旅游、特色农牧、清洁能源三大类别八个领域重点招商方向,解决了“招什么”问题

乡城高原藏区高山峡谷的地理环境特征和现实情况,决定了乡城不可能像经济发达地区那样发展工业企业经济、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开发水电、矿山等。乡城必须围绕州委对我们南部地区发展定位,立足我县地理环境、生态、气候、物产等优势,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因此,县委、县政府经过慎重研究,统筹考虑,确定了以下三个重点招商类别,并且明确了招商原则:

四川乡城的招商理论和实践

白藏房——-乡城独有的地理标志,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一)文化旅游。甘孜县县皆天堂,乡城处处是景区。乡城的文化旅游要突出“文化”二字,不搞低层次的景点旅游,要“去景点化、去西洋化、去城市化”,要“田园化、生活化、精致化”,要充分认识、发现、尊重乡城本地的优势资源,即“浓郁的康巴文化、悠久的发展历史、独特的白色藏房、宜人的气候”,要让乡城的资源优势变成文化旅游的产业优势,要让“田园白藏房、净土香巴拉”的理念深入人心。

(二)特色农牧。乡城属半农半牧高原藏区,要按照“南种(种植青稞、小麦等农产品)北养(养殖耗牛、藏香猪、藏鸡等)”规划布局进行实施,重点要在传统农牧产业、特色中藏药开发拓规模、搞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方面开展招商引资。农业开发要坚持绿色生态环保,不搞大棚产业,坚持“四去”(即去地膜、去大棚、去化肥、去农药)。

四川乡城的招商理论和实践

乡城县正斗坝子光伏电站的建设, 为当地百姓增加收入、脱贫致富找到了一条新路子

(三)清洁能源。要根据乡城县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太阳能充足的特点,大力发展以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主的新能源开发利用,同时根据乡城县年平均风速达5.5m/s的特点,开发以风电为辅的工业园区。大力推进城镇管道燃气运用。

三、采取多种措施,着力解决招商项目“能落地、落好地”的问题

(一)完善组织机制。建立“一个项目,一个县级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套工作专班”的项目会商制度,强化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

(二)实施优惠政策。实行“基础设施、厂房由政府建,设备技术企业投”,“5年免租金,3年免物管”等优惠措施,降低企业营商成本。2016年以来,乡城县投入厂房、圈舍建设资金1.2亿多元,兑现各类补贴企业资金约2600万元。

(三)做好服务保障。

完善营商制度,出台招商引资十大机制,将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招商引资优惠办法、企业优质人才引进及培养办法纳入政策保障;实施县级领导和部门对口联系企业制度,多为企业跑腿服务,让企业不为投资环境操心。近年来,乡城县近一半的招商引资企业是通过“以商招商”的模式引进,反映了企业对乡城县投资环境的认可。

(四)建立三种机制,确保群众能共享招商引资成果

1、建立政策扶持机制。围绕招商原则,将带动群众增收作为招商引资的前提条件,把企业获得支持力度与带动群众致富的成效挂钩,带动大、支持就大,带动小、支持就小。像乡城县亚丁红葡萄酒厂、藏青兰药业、藏乡味道、蓝莓公司企业在吸纳本地群众就业、增加群众收入方面作用显著,经常获得政府支持。相反有一家企业,对外宣称藏鸡蛋卖几十元一个作为噱头,但关起门来生产经营,对当地老百姓一点帮助也没有。对这种企业,县委曹书记说,即使它发展得再好,也不可能得到政府一分钱的支持。

2、建立利益链接机制。养殖上,实行“集中+分散”养殖模式,由企业负责技术和市场。限制集中养殖规模,有效保护环境,扩大分散养殖规模,最大限度带动群众。种植上,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方式,让群众的土地入股、出租或以定单农业、保底收购等方式确保群众稳定收益。2018年通过企业带动,我县酝酒葡萄和菩提种植户户均增收分别达1.06万元和5376元,正斗乡勒斗、普龙两村群众土地流转光伏园区收入45万元,务工收入500余万元。

四川乡城的招商理论和实践

皈院精品民宿 ——将白藏房、藏乡田园风光和现代设计完美结合的典范

3、建立利益协调机制。乡城县通过“公司+专合组织+农户”模式,培育专合组织66个,让专合组织成为上联企业,下带群众的纽带,由专合组织按企业的技术和质量要求组织群众生产,并适当收取管理服务费,既实现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又有效解决了企业生产组织难题,协调了企业和群众利益。

四川乡城的招商理论和实践

近年来,乡城县委、县政府按照自己的理念和方式方法,招商引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到目前为止,已成功招商24个。在文化旅游方面,引进了非梵酒店、北京文旅基金、大理云觉七舍、北京有糖有蜜公司等参与民宿及文创产品开发,乡城“田园白藏房,净土香巴拉”的旅游形象和影响力正逐步显现;在特色农牧方面,引进了藏猪养殖企业3家,藏鸡养殖企业1家,引进了葡萄酒、苹果酵素、藏梨果茶、芫根饮料、松茸包子、青稞饼干、树椒等加工企业,目前正在积极洽谈土豆、核桃加工企业,传统农特产品有望全部实现精深加工;在清洁能源方面,在州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引进了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光伏常州投资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四川电力有限公司、甘孜州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五家企业入驻正斗坝子工业园区,2018年光伏园区160兆瓦装机并网发电,与四川川油工程技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乡城县恒普天然气有限公司,开启使用清洁管道燃气的序幕。

四川乡城的招商理论和实践

松稞茶、葡萄酒、松茸酱、蓝莓酱、松茸包子…… 乡城的企业在走一条农牧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的路子

在近年来招商引资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中,县委、县政府深切地感受到,资源优势是招商引资的基础,政策服务是招商引资的保障,理念认同是招商引资的核心,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是招商引资的最终目的。同时,也深切地感到,目前,乡城县还存在配套基础差、人才招聘难、要素保障弱等困难,极大影响了引进项目的落地落实和投产实效。下一步,乡城县将继续将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进一步抓好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工作,在全州“六大战略”、“三创联动”、“乡村振兴”实践中作出自己的贡献。(作者系四川省甘孜州乡城县副县长 申剑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