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物价上涨,居安思危的中年人关于衣食住行的反思

当我的生活费控制在五百块钱以内,我自己和朋友都难以置信,这其中当然包括手机号的月租费49和交通费50元(中国移动的是10元,中国联通的是39元)我的体重终于从60公斤稳定在57公斤,离我的目标55公斤还有两公斤需要减掉,迈开腿管住嘴行之有效。

对于中年人来说,收入在减少,赘肉在增多是无比痛苦的事情。

面对物价上涨,居安思危的中年人关于衣食住行的反思

无论市场怎样吵嚷猪肉的价格涨的如何离谱,我都无动于衷,即便不涨,我也吃的很少,对幼时一种纯正的记忆被唤醒以后,对现代肉食必须要靠调味品来掩饰腥臭的味道已丧失兴趣,既然市场上的肉食是我所不喜好的,我可以改变我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样的改变我并不认为失掉了生活品质,我的所谓的生活品质并不是靠吃肉多少来衡量,我也曾在这种改变中怀疑维持健康所依赖的营养是否能够保证,但我很快就确认,我反而比过去更感到康健。我身上的一些长久折磨我的老毛病消失了,譬如中耳炎,腿上的湿疹,腰椎疼,脸上的疙瘩,头疼,脖子上的皮炎,我不知道跟我的改变的生活方式是否有关。更让我欣慰的是我的眼睛黑白分明了,眼白不再是过去那种时而黄,时而红,浑浊不明的样子。

所以猪肉价格38也好,380也好,引不起我的恐慌和烦闷,但我能理解那些好肉而缺钱的人的苦恼,相反这波猪肉上涨成为一股强大的推动力把我推向自己一直崇尚的素食主义的方向。这样的改变跟我阅读一些佛和道的文字也许有潜移默化。

我的房租暂时是没法压缩的,跟房东签了一年的合同,如果我毁约意味着我那一千五百元的押金,房东心安理得的扣下。

我过去的一个邻居光头吴偶尔在路上碰见问起我的房租,听说是一千五,他说这有点高了,一个人没必要住二十平米的公寓,他依然住在十平米的没有洗手间和厨房的简陋的平房里,房东这两年只给他涨了一百。四年前我和他一样都是六百五,现在他住的是七百五,我的房租整整比他高了一倍,当然面积也多了一倍,他住的是我在柿园住的房东的对门,我觉得自己在居住条件上稍微提升了品质,让我回到从前恐怕有点痛苦。

光头吴是自由职业,做物业中介服务的,炒餐饮摊的,我把这一行也看成跟炒房,炒股,炒墓地一样挣差价,因为有他们这类人的存在和炒作,我把他看成是二道贩子或者三道贩子,觉得他们这个职业既没价值也没有意义,只是为了挣钱,挣的很轻松,动动嘴跑跑腿而已,是不用下苦力气的,他曾经是学装饰设计的,来北京改行了,东北人,70后,非常节俭,长期一个人过生活,看他外表是那种养尊处优的体面人,靠脑力謀生计的人,不是那种进城卖苦力的农民工,他红光满面,乐观派,我很不能理解,像他这样受过高等教育的有专长何以住在这没有洗手间和厨房的深巷陋室里,一住就是十几年,我知道钱难挣了,他大概也是抱那种不能为了安逸舒适而陷于经济危机的中年人。

面对物价上涨,居安思危的中年人关于衣食住行的反思

不知为啥,忽然喜欢穿起旧衣服旧鞋子来,十五年前的千鸟格的妮子外套,七八年前的洗的发白的休闲青裤,鞋带子系乱了扔掉的骆驼牌棕色牛皮鞋,记得是儿子上高中时陪我去买的,现在他已大学毕业两年了,断码鞋,小号,特价160元购得,当时我穿了一条军绿色休闲裤,这双鞋试穿时我一下子觉得自己精神多了,便毫不犹豫的买下,穿了若干年,很舒服,那一年我做仿古砖,做欧式田园风格设计,总之,我的衣着和我主管的店面以及经营的仿古瓷砖都是协调一致的。

但仅仅三年的时间,市场的风向标变了,现代简约时尚国际范席卷大陆,店面装饰风格变了,我的服装也跟着变了,我的穿着打扮也跟房屋装修一样,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和仿古砖配套的衣服压在箱底了 。

面对物价上涨,居安思危的中年人关于衣食住行的反思

然而进来不知怎么啦,突然就有了怀旧的情绪,喜欢穿起那千鸟格的呢子外套,那军绿色休闲裤,那骆驼牌棕色牛皮鞋,到杂货店配两根同色的合适的鞋带却没有,我忽然觉得穿着没有鞋带的皮鞋更有个性,走路实在舒服极了。

在这样一个满大街年轻人穿着破洞牛仔裤的奇装异服的多元化时代,我也没有觉得我穿着十年前的衣服走在大街上有什么不体面的感觉,我的自我个性并不刻意张扬,我反而不在受所谓时代潮流的影响,而一味的做我自己,我的衣装随我自己的心情而变幻,时而复古,时而简约,时而鲜艳,时而朴素。

面对物价上涨,居安思危的中年人关于衣食住行的反思

走路慢下来,做事慢下来,说话慢下来,写文章也慢下来,改变了我以往的雷厉风行,风风火火的急躁脾气。真是除了生死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年轻时所在乎的东西现在都淡然了。

慢节奏的慢生活使我能更多的沉湎于思考。

我是个车盲,有些朋友见笑,我的家人出过两次重大意外交通事故,我完全对车丧失了兴趣,上班不远,安步当车,出去办事就是公交地铁,很方便 。我觉得车对于我是不能驾驭的,心理素质既然承受不了那份麻烦,便索性不去理会关于车市的变化,也落得清静自在。

2019.1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