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老糧站,一抹難忘的鄉愁


雄安老糧站,一抹難忘的鄉愁

國家大本,食足為先。糧食儲備問題關係國計民生,是古今中外執政者皆關注的大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興,糧食供給問題至關重要。尤其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我國面對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向全國人民提出“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號召,鼓勵那個時代中國軍民總動員,共克時艱。全國開始備戰備荒,加強糧食儲備,以備不時之需。

當年,雄安新區所在地幾乎每個鄉鎮,都根據轄區糧食產量和儲備需要,在交通便利,融貫商農,地勢優越處建有或大或小的糧站。在之後的三四十年間,糧站作為國之重地,為國家建設和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糧食收儲政策改變,這些糧站大多完成歷史使命,退出歷史舞臺,或閒置,或改作他用,繁華和喧囂成為歷史記憶。

雄安老糧站,一抹難忘的鄉愁

張市糧站。

在本次雄安鄉愁調查時,我們共登記老糧站10餘座,多建於新中國成立初期,建築風格具有時代特色,佈局科學合理,防火通風排水設施齊全,統一質量和標準,一般為灰磚或紅磚布瓦硬山頂單層建築,外觀樸素大方,倉房高大寬闊,建築質量上乘,堅固而莊嚴,歷經數十年風雨剝蝕,至今基本保存完好。

曾幾何時,每當五月麥熟和八月秋收之後,成千上萬憨厚朴實的農民兄弟,駕著牛車、驢車或人力車以至後來的拖拉機,滿載著豐收的喜悅,在糧站外排起長龍般的隊伍,爭相把自己親手種植的最好的糧食送到這裡,而往往把質量差些的留做口糧。糧站內工作人員一邊和四里八鄉的鄉親打著招呼,一邊驗糧、稱重、開票、交糧,忙得不亦樂乎!這人聲鼎沸、摩肩接踵,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成就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毗鄰糧站,往往有一家或幾家小飯店,完成繳糧任務的農民們,常常會聚上三五好友,或帶上一家老小,在小飯店裡飽餐一頓,一碗或葷或素的炒餅,一盆豬肉燉粉條,一籠蒸餃,樸素實惠的美食,作為對親朋好友一年辛勤勞作的最高犒賞,這種舌尖上的鄉愁,足以使遠離家鄉的遊子終生難忘。

張市糧站,建於1952年,位於容城縣大河鎮張市村,佔地約25畝,為雄安鄉愁調查過程中發現的面積最大、建築年代最早的糧站,該糧站位於一條東西大道的南側,建築佈局嚴謹,朱漆大門尚存,紅色門楣上書“張市糧站”4個大字,現有糧倉和職工辦公用房十多座,大多保存完好。院落西側的一座糧倉上赫然書有“寧流千滴汗、不壞一粒糧”的大紅標語,昭示著當年糧站的幹部職工愛崗如家、愛糧如命的工作精神。

王家寨(公社)老糧站,位於安新縣白洋淀目前唯一不通旱路的村寨——王家寨,建於1959年,由兩個主倉庫以及職工宿舍組成四合院,現糧站已失去原有功能改做民宿。當時,老糧站由安新縣糧食局直管,供給王家寨、寨南等王家寨公社7個村的口糧。

鄚州鎮中心糧站,位於鄚州鎮二鋪村中心大街,上世紀七十年代由原畜牧場改建而成,直到2004年仍在使用,糧站佔地約15000平方米,規模僅次於張市糧站,主要建築為紅磚砌築的6座人字頂庫房與3座穹頂糧倉。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這些老糧站作為幾代人的集體記憶,成為留住鄉愁的載體之一。如今,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正在著力謀劃打造,老糧站將會承載新的歷史使命,煥發歷史建築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