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軍神巴頓將軍離奇死亡之謎

二戰軍神巴頓將軍離奇死亡之謎

巴 頓

二戰軍神巴頓將軍離奇死亡之謎

美軍第三集團軍總司令巴頓將軍(中)與他的部下一起等待艾森豪威爾前來開會

軍神之死

美國四星上將喬治·巴頓有句名言:一個士兵最好的歸宿,是在最後一仗中被最後一顆子彈打死。但他本人卻不是死在對德戰場,而是在二戰硝煙散去後的1945年12月21日,死在德國海德堡醫院;肇因則是此前12月9日,星期天,他在德國曼海姆所遭遇的一場車禍。

若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著名將領的知名度,美國四星上將喬治·巴頓肯定名列前茅。這大半要拜1970年的美國影片《巴頓將軍》之賜。

這部史詩式傳記片榮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7項大獎,美國影星喬治·斯科特出神入化地塑造了這位桀驁不馴的軍神,進入銀幕經典形象的系列。

不過,斯科特藐視權威、特立獨行,拒絕領獎,倒是跟他飾演的巴頓高度相似。

離奇車禍

1885年出生於美國加州豪門、畢業於西點軍校的巴頓,早已是一個傳奇人物,作戰天才,創造過很多軍事上被視為不可能的奇蹟。他隨潘興將軍赴法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組建了美國第一支坦克部隊。

1939年,他受命組建裝甲旅,晉升為准將。1942年任第一裝甲軍少將軍長,同年8月率4萬鐵騎渡大西洋登陸北非。1943年與蒙哥馬利聯手肅清了北非德軍後,晉升為中將。任第一集團軍司令,指揮了西西里戰役。1944年任第三集團軍司令,作為第二梯隊參加諾曼底登陸,並率軍打到奧地利。他的部隊9個月殲敵140萬,相對傷亡最小。戰勝德國後,擢升為四星上將。

巴頓有句名言,一個士兵最好的歸宿,是在最後一仗中被最後一顆子彈打死。但他本人卻不是死在對德戰場,而是在二戰硝煙散去後的1945年12月21日,死在德國海德堡醫院;肇因則是此前12月9日,星期天,他在德國曼海姆所遭遇的一場車禍。

關於這次車禍,現存檔案中最權威的,只有給巴頓開車4個月的司機伍德林的證詞,可這份證詞上有明顯的被塗改痕跡,用詞造句的能力,在一些人看來也超出了這位司機當時的文化水平。

後來,人們關於巴頓車禍的說法,多來自於這份寫得還算詳細的證詞。人們早就知道:在他將搭乘艾森豪威爾將軍的專機回國前一天,巴頓和他的參謀長霍巴特·蓋伊少將最後一次去打獵。

伍德林開車,蓋伊坐在左後座,巴頓坐在右後座,車上就是他們3人加一條獵狗,另一個軍士開著一輛吉普隨行。

一輛卡車從對面開來,離他們車不到6米時突然轉彎撞過來。巴頓被慣性向前甩去,頭部重重地撞在司機座後面降得很低的隔板玻璃上,前額的頭皮掀起,創口在眉骨上方大約3英寸處,頸椎斷裂。

這時,大約是上午11時45分。

重建現場

那天車上究竟發生了什麼,至今是個謎。美國作家羅伯特·威爾考克斯(Robert K. Wilcox)在2008年年底出版的《目標:巴頓——刺殺喬治·巴頓將軍的密謀》一書裡描繪了車和道路的情況:

這輛1938年出廠的卡迪拉克高級轎車,是專為在歐洲駕駛設計的,車內可坐7人——前排2人,後排3人,還有兩個活動座椅,所以後排坐2人十分寬敞,和前排座位之間有一個可以搖下來的玻璃隔板。

他們行進的公路有兩條車道,星期天上午,路上車輛不多。道路筆直,19歲大兵伍德林可以看到半英里遠。車禍發生時,巴頓和蓋伊都各自往車窗外兩邊看,路邊都是戰後廢墟、棄物,巴頓說:“戰爭多麼可怕,看那些破車,看那堆垃圾!”

跟卡迪拉克車同行的還有一輛敞篷吉普,載著獵槍、獵禽狗和其他打獵用具。獵狗後來從吉普車換到暖和的卡迪拉克車裡了,大概是趴在巴頓騰出來的前排座椅上。

吉普本來跟在卡迪拉克後面,這時超過卡迪拉克,在前邊領路,因為伍德林沒去過那個打獵的地方。

伍德林一邊盯著前面的吉普,一邊聽身後巴頓說話,沒太留意對面車道上過來了一輛卡車。

那輛兩噸半軍用卡車,突然幾乎九十度急轉彎,車身一下橫到卡迪拉克前面。伍德林事後說,他只來得及踩了一下剎車,一邊試圖把車向左打。但說時遲那時快,與卡車幾乎迎面相撞。

伍德林沒受傷,但當他回頭,看到的景像讓他心驚肉跳:蓋伊沒有大礙,可巴頓將軍在後座上倒臥在蓋伊身上,從鼻樑到頭頂的一道裂口血流如注。巴頓說他脖子很痛,接著又說:“我喘不過氣來。幫我活動活動手指頭。”

蓋伊做了,可巴頓繼續要求“活動活動我的手指頭”——他麻痺了。

附近一家咖啡店為紅十字會工作的一位婦女目擊車禍,跑過5條街口,到第290工兵營部求助。工兵營指揮官塔克少校和辛德上尉帶著醫務人員趕到現場,把巴頓送到位於海德堡的第130駐地醫院。

軍警也很快趕到現場。巴頓的傷口是怎麼造成的,蓋伊和伍德林都沒看見。軍警推斷說:巴頓被向前甩,頭部撞上了前後座位之間的隔離板。那個年代,座位上都沒有裝設安全帶。

一位在對德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的上將出了嚴重車禍,從杜魯門總統到艾森豪威爾將軍都表示關切和慰問。但在同時,各種說法也冒出來了:車況正常,路況正常,為什麼突然撞車?撞車力度大嗎?若大,為什麼蓋伊少將和伍德林都沒有前翻後仰?若不大,巴頓何以受了這麼重的傷?那輛領路的吉普哪裡去了?

最關鍵的是卡車為何會突然撞向巴頓座車。匈牙利出生的前美國海軍調查人員法拉格寫過一本《巴頓:磨難與勝利》,這是影片《巴頓》所依據的兩本書之一。

法拉格後來到德國勘察了車禍現場,1981年又寫了一本書《巴頓最後的日子》。在第一本書中,他說卡車司機湯普森發出了轉彎的信號,要轉上一條小路;而在親自調查之後的第二本書裡,他改變了說法,說卡車司機並沒有發出轉彎信號,也並沒有要轉到任何小路。

湯普森在車禍中的角色令人格外生疑:他沒有正當理由星期天上午開車出去,法拉格說,“湯普森違反規定,那天他也沒有任何外出任務……他是和兩個夥伴喝了一晚上酒之後,出去兜風的……他們三人都坐在駕駛室裡——這又是一項違規。”

儘管湯普森是肇事者,車禍之後被人拍下了照片。但他本人、兩個不知名的夥伴和那輛卡車,都被莫明其妙地放走了!

死亡謎團

巴頓並未當場殞命。當天中午12點30分,被急救車送往離得最近的位於海德堡的第130駐地醫院。

最先接診巴頓的是急救室的希爾軍醫。事後,他寫道:將軍失血很多,臉色蒼白,但人是清醒的。

希爾對巴頓“鼻子,前額和頭皮上的嚴重傷口”的描述是:“一道又長又深的Y字型傷口”,“從鼻樑橫過前額”,直到頭頂。

而1945年12月12日一份無人簽字的“病情簡介”則說,巴頓的“頭皮翻下來到鼻樑上”。這顯然和希爾醫生對傷口的描述矛盾了。

這些細節,對於確定巴頓到底是怎樣和被什麼擊傷,可都至關重要。車禍後,人們給兩輛車和兩位司機都拍下了照片,但唯獨沒有人給巴頓將軍拍下照片——或許拍了但消失無蹤?——以致人們至今都無法對證。

巴頓頭上臉上這麼重的傷是怎麼造成的?按說到車上查看一下就明白了,可醫生沒有這麼做。醫生的任務不是調查受傷的原因,而是治療不管什麼原因受的傷。

車禍現場清理得很迅速,撞得一塌糊塗的卡迪拉克給拖走了,從此下落不明。

巴頓好幾天生命垂危,醫護人員日夜搶救。這麼重的傷,他居然恢復得挺快。醫生說出現了奇蹟,家人和部屬臉上的愁雲也慢慢散開了。

美國當局一直要求讓巴頓回國治療。到車禍之後第10天,12月18日,鑑於他好多了,他的夫人貝翠絲(Beatrice)也想讓他回美國過聖誕節,醫生便同意了將他送回美國加州他老家的醫院。

就在他動身的前一天——又是一個“動身前一天”——12月19日,巴頓的病情忽然惡化,出現了血栓。

貝翠絲一直擔心會出現血栓:巴頓有過出現血栓的病史。1937年他們夫婦騎馬,他被馬踢斷了一條腿而住院那次就出現過。巴頓的病情急轉直下,感染了肺部,12月21日下午,巴頓去世。

屍體沒有解剖。有一位醫生提出要解剖,但貝翠絲拒絕了——這也無可指責:丈夫死在異國他鄉,她不想把痛苦拖延下去。再說,一位有過血栓史的患者受到重創之後又一次出現血栓,這有什麼可疑呢?

不過,聯繫車禍等等一系列反常現象來看,沒有解剖,成了一個無法彌補的過失。《目標:巴頓》敘述說,巴頓將軍死後幾小時就有傳言,說他不是死於事故,而是死於謀殺。

他的不少部下、親屬聽到噩耗,第一個反應就是“他被害了!”

巴頓夫人後來也對丈夫的死感到懷疑了。

2006年,FOX電視“戰爭故事”系列節目,以“巴頓將軍卓越的一生與離奇的死亡”為題製作了專輯,巴頓的外孫、家族發言人詹姆斯·巴頓·特坦,對著鏡頭說:“我的外祖母(即巴頓夫人)曾僱了幾個私人偵探調查死因。結果沒有發現能證實那些傳言的證據。”

美國國家檔案館中關於巴頓車禍和去世的記錄都付諸闕如。這太令人震驚了。威爾考克斯到處詢問原因,有一種解釋是:1945年底,正是數年血火廝殺結束之後的混亂時期,所有情報、調查人員都歸心似箭,無心做什麼記錄。檔案的混亂和丟失,都不是不可理解的。

《光榮與夢想》一書中就記載,當時在歐洲的幾百萬美軍鬧著要退伍回家與妻兒團聚,鬥志和軍紀渙散得不成名堂,群體事件此起彼伏,讓杜魯門總統焦頭爛額。何況,官方也不那麼在意巴頓了,和平了,戰將還有什麼用武之地呢?

不過,巴頓將軍的死亡疑雲讓不少人念茲在茲:“飛鳥盡,良弓藏”還可以理解,如果是“兔死狗烹”呢?巴頓很有性格魅力,一邊對著血肉橫飛的戰場吟誦詩篇,一邊逼迫千萬士兵超越體力極限贏得勝利;一邊在傷員床邊為他默默祈禱,一邊用他極富個性的粗話俚語激發全軍鬥志……他的“粉絲”成立了“巴頓歷史協會”等多個民間社團。

在巴頓去世半個世紀後有了互聯網,“粉絲”更建立了多個以巴頓為中心的網站。多年來,“巴頓死於暗殺”一直是討論不已的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