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懿宗李漼——身在禍中不知禍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號稱“小太宗”的唐宣宗李忱病逝。接替皇位的是他的長子鄆王李漼(原名李溫)。這是一個相貌出眾、器宇軒昂的皇子。唐朝是個看臉的朝代。早些年唐憲宗登上皇位的時候就因為氣度不凡,被大臣們給予厚望。而且唐懿宗李漼不但面相好,甚至在他周圍總有奇異的事情發生。比如臥室有龍出沒啊,或者是天上下大雪只有他的院子沒有落雪啊等等。一般而言,在封建時期,這種類似於神話色彩的故事往往發生在國家首任君主的身上以證明其得位的正統性。唐懿宗已經是唐朝第17位皇帝,為何會有如此多的神話色彩呢?

唐懿宗李漼——身在禍中不知禍

唐懿宗李漼

帝姿貌雄傑,有異稠人。藩邸時常經重疾,郭淑妃侍醫藥,見黃龍出入於臥內。既間,妃以異告,帝曰:"慎勿復言。又嘗大雪數尺,而帝寢室之上獨無,人皆異之。——《舊唐書》

01、繼位風波

如果我們想知道為什麼唐懿宗皇帝為何經歷如此多的奇異色彩的話就需要了解一下唐懿宗繼位的風波。李漼的父親唐宣宗共有12個兒子,其中二兒子李渼早年夭折。唐宣宗生前並未立皇后,這是唐憲宗後唐朝皇帝們的習慣,也就是說,皇帝生前,已經沒有嫡子這麼一說了。李漼年齡最長,按照宗法制度,理應為太子,但是宣宗皇帝並不喜歡這個兒子。主要表現在這三個方面:

1.1、長期不立儲。雖然大臣時常有意無意的提醒皇帝立太子,可宣宗皇帝一直迴避立太子的話題。雖然皇帝的意思是怕立了太子自己就無事可做了,但這麼說顯然是託辭,太宗李世民早早就立太子了也沒見得無事可做。所以筆者認為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很可能是對長子李漼並不滿意。

上曰:若建太子,則朕遂為閒人——《資治通鑑》

1.2、皇次子李渼在大中六年夭折後,宣宗皇帝追封其為靖懷太子。這種追認太子(特別是追認次子)的事情在唐朝並不常見,唐宣宗以精明著稱,這麼明顯的政治動作不可能隨便做出,肯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如果把宣宗沒有立儲君歸結為宣宗希望自己牢牢掌控權力的話那麼立夭折的次子為靖懷太子顯然是“打臉”李漼了。宣宗很可有可能是想表達兩層意思,一層是寧可立次子也不立長子,讓他也不要有做太子這份心。第二層也是警告滿朝文武,不要輕易插手立儲事務。

1.3、很早就把李漼遷出十六宅。相較於其他兄弟被養在皇宮內院,長子李漼很早就搬出了十六宅(皇親居住地),這說明皇帝無意與他親近。

唐懿宗李漼——身在禍中不知禍

唐宣宗李忱

另外,還有一些學者認為唐懿宗並非宣宗之子,只是偏支王室,筆者認為這種說法臆測的成分大一些。不過在當時的社會,確實有些流言蜚語,至少這可以說明李漼並不受重視。

基於以上幾點,宣宗皇帝臨終前不會選擇長子李漼為帝是合情合理的。實際上,唐宣宗很喜歡夔王李滋,他覺著這個兒子和自己很像。臨終前,他找來了身邊的幾個親信宦官(兩位樞密使和宣徽南院使),並向他們託孤。只是此時宦官集團並非鐵板一塊,神策軍左中尉王宗實卻不買他們的賬。這幾位宦官設計假借皇帝之命把王宗實調走。這確實是個好辦法,因為樞密使就是傳遞皇帝的旨意的,他們的確是有這麼做的空間。只是這些人沒想到王宗實會假借向皇帝辭行的名義刺探虛實,最終的結果就是王宗實發現宣宗早已去世。氣急敗壞的王宗實立刻派人迎接李漼為皇帝,是為唐懿宗,並處死了這幾位宦官。

不受寵,加上宮廷政變,讓懿宗皇帝名位看似不是得位太正,名不正則言不順。如何能讓自己更加名正言順呢?也許,為自己裝飾點神話色彩比較好。所以,無論是郭淑妃說見到李漼的臥室有龍的出沒還是李漼院子周圍沒有雪的情況在筆者看來可能都是李漼的宣傳。證明自己得位正而已。

唐懿宗李漼——身在禍中不知禍

夔王李滋

02,共參國政,互相鄙視

一日,兩樞密使詣中書,宣徽使楊公慶至...公慶出斜封文書以授悰,乃宣宗大漸時宦官請鄆王監過奏也。且曰:“當時宰相無名者,當以反法處之。”悰反覆讀良久,曰:“聖主登基,萬方欣戴。今日所文書,非臣下宜窺。”...公慶去,悰復與兩樞密坐,謂曰:“內外之臣,事猶一體,宰相、樞密公參國政...”...(樞密使)慚悚而去——《資治通鑑》

在鹹通二年初,樞密使和宣徽使(宦官)來到了宰相辦公的地點,並找到頗有資歷的宰相杜悰。宦官的目的是希望讓他簽署一份具有回溯性質的奏疏,奏疏上寫的大概的內容是當宣宗得病時期宰相支持時為皇長子的李漼為儲君。拒不簽署的人應該按照違法罪論處。當時的宰相杜悰拒絕了宦官的要求,並表示在英明的皇帝登基這刻,所有人都歡欣鼓舞。實在不該看這樣的奏疏。並告訴樞密使,宰相和樞密使應該公參國政。不該讓皇帝養成隨意殺害大臣的作風,那樣對內外廷都不好。宦官們慚愧、恐懼不已,並恭維了杜悰一通。

宦官為什麼要拿這麼個詔書給杜悰。筆者認為,原因有兩點。首先,因為懿宗繼位的種種外界的議論已經影響到了中樞決策層,作為把唐懿宗推到前臺的宦官以及懿宗李漼本人,都不希望這種反對聲音的存在。其次,三十年前文宗在位的時期,宦官通過甘露之變已經可以徹底的掌握朝政大權。但武宗和宣宗雖然沒有從更本上解決宦官問題,但都不同程度的遏制了宦官的勢頭。宦官當然想找回當初的榮光。所以,皇上的詔書應運而生。

杜悰是個聰明人,很快就看透了宦官的意圖。但是身為宰相又不能太失去尊嚴,因此才告訴宦官們“聖主登基,萬方欣戴”,目的是告訴宦官們皇帝登基的合理性沒有問題。接下來又說道,“宰相、樞密公參國政”,意思是未來的帝國宦官可以名正言順的進入帝國的決策中心。杜悰雖然保住了宰相的尊嚴,但也僅僅是保住了尊嚴而已,宦官的目的最終達到了。至於《資治通鑑》上說的宦官的慚悚而退云云,筆者認為無非就是想找回些文人的尊嚴而已。至此以後,宦官走到臺前,與宰相共參國政。

唐懿宗李漼——身在禍中不知禍

懿宗朝宰相杜悰

雖然宦官的權力更上一層樓,完全壓制了朝廷的正式官員,但朝廷的大臣們對這些宦官很是不屑。雖然不敢公然反對宦官,但是對於當眾和宦官交往密切的同僚充滿怨恨,哪怕是與相識的宦官互相致意,也會極其整個階層的憤怒。例如建州進士葉京。他有一次在宣武節度使的宴會上結實了當時的監軍,當進士及第時,遇到了當時的故知,雙方只是在馬背上互相致意,此事立刻掀起軒然大波,葉京從此宦途黯然,沉廢終身。

是時士大夫深疾宦官,事有小相涉,則眾共棄之,建州進士葉京嘗預宣武軍宴,識監軍之面;既而及第,在長安與同年出遊,遇之於途,馬上相揖;因之謗議喧然,遂沉廢終身,其不相悅如此——《資治通鑑》

由此可見,在唐懿宗時期,帝國的上層矛盾重重,各方僅僅能夠維護者微弱的平衡而已。這樣的朝廷,效率必然會大大降低,也為後面發生的很多事件埋下了伏筆。

03,多事之秋

唐懿宗繼位之初,國家整體形勢不錯。不過隨後卻發生了三次動亂,而這三次動亂,足以說明很多問題。

唐懿宗李漼——身在禍中不知禍

中晚唐藩鎮示意圖

3.1裘甫起義。起義發生在大中十三年底,此時的唐懿宗剛剛繼位,還沒有改元。這場起義時間並不長,作亂的地域與後來的黃巢相比也小的多。但是影響太深遠了。

首先,起義的位置是在財稅重鎮江浙一帶。這個地帶的人民在唐朝一向純良,一直默默的向國家貢獻賦稅錢糧,像裘甫起義這種比較大規模的叛亂還是頭次發生。其次,起義僅僅發生幾個月,裘甫的起義軍就由幾百人迅猛的發展到了三萬人。不但如此,這些人的成分還都很複雜;主體還是那些失去了土地的農民們。

“所在群盜,半是逃戶——《資治通鑑》”

除了失去了土地的農民以外,還有小知識分子、小手工業者、失去土地躲進山林的強盜、小商人等等。可見,唐朝在此時期、此地區已經部分的失去了各個階層的民心。

3.2南詔入侵。安南大體在今天的越南一帶,當時這裡是唐朝的地盤,唐朝此處設立安南都護府進行管理周邊的羈縻州。但是到了大中晚期,安南局勢開始惡化,主要因為朝廷派去的長官李涿的很殘暴,並且不斷欺壓當地的土著,致使這些土著依附南詔,隨後為了節約開支,撤掉了安南西北的駐軍,從此局勢徹底失控。到了唐懿宗時期,南詔派軍隊曾兩次攻破安南首府交州。當唐朝奪回交州后帝國的西南又不斷的遭受南詔的威脅,唐朝為了防禦南詔耗費人力、物力無數。

唐懿宗李漼——身在禍中不知禍

安南

3.3桂林兵變

桂林兵變與南詔入侵一脈相承,當時唐朝在帝國的西南與南詔的邊境不太平,朝廷於是派軍隊到桂林擔任守衛工作,這些軍隊按例三年一換。但當時管理士兵的人員為了節約開支。長期不允許士兵輪換,終於使這些思鄉的士兵譁變。此後,士兵們一路回鄉到了徐州,爆發了規模巨大的叛亂,這就是著名的龐勳之亂。這次叛亂規模很大,朝廷為了平叛派兵無數。最終,甚至動用了外族的沙陀士兵才將叛亂平定。因為這場叛亂已經動搖了唐朝的根據,所以史書評價到

唐亡於黃巢,而禍基於桂林(《新唐書》)。

唐懿宗李漼——身在禍中不知禍

桂林兵變示意圖

04,深層原因

實際上,此時的唐朝已經達到了一個臨界點。自安史之亂以來,戰亂激增。戶口減少的同時軍隊卻比以前倍增。如唐憲宗元和初年時,上交賦稅的人口僅122萬戶,但所養士兵卻達到八十萬之眾,相當於兩戶人家養一個士兵,而上交賦稅的主要還是淮南、江南地區的農民。這種情況直到憲宗取得元和中興後戶口的增加才緩和一些。

當憲宗皇帝駕崩後,宦官開始走向臺前,擁有神策軍軍權的宦官們甚至可以自行擁立皇帝,屠殺大臣。同時,外廷的黨爭也是越演愈烈,牛黨上來,排斥李黨;李黨上來,貶謫牛黨。當時大多數朝臣和宦官心裡只有門戶之爭,而沒有國家的概念。國家自此內耗相當嚴重。

唐之諸臣,皆之有門戶而不知有天子者也——《讀通鑑論》

唐懿宗的父親宣宗一向以精明著稱,可是就在這位精明強幹的帝王的執政時期,淮南、江南地區軍變頻繁。經常上演士兵驅逐地方長官觀察使的大戲。那麼,為何國家的相對安靜的淮南、江南地區會在如此英明的君主下動亂頻頻呢?這事兒還得從“羨餘”說起,“羨餘”原意是指盈餘。當時唐朝地方把的盈餘進獻給皇帝。

大曆末......晏以羨餘相補,人不加賦,所入仍舊,議者稱之。——《舊唐書》

唐德宗貞元開始,下級為了得到皇帝的垂青開始過分的向皇帝貢獻“羨餘”,更有甚者達到日進“羨餘”,而窮怕了的德宗皇帝則全部笑納。這種模式說好聽點就是皇帝接受下級的進奉,說的難聽點就是皇帝直接向下級索賄。

唐懿宗李漼——身在禍中不知禍

唐德宗李適

先是興元克復京師後,府藏盡虛,諸道初有進奉,以資經費,復時有宣索。其後諸賊既平,朝廷無事,常賦之外,進奉不息。韋皋劍南有日進,李兼江西有月進。杜亞揚州、劉贊宣州、王緯李錡浙西,皆競為進奉,以固恩澤。貢入之奏,皆白臣於正稅外方圓,亦曰"羨餘"。——《舊唐書》

而這些額外的稅收自然轉移到子民的頭上,其中,大多數額外的賦稅都是由長江中下游流域的人民來買單。

唐宣宗繼位後,英明強幹,手下手下的州長官刺史調動時必須覲見皇帝陛下。皇帝甚至經常直接越過宰相親自任免州刺史。然而,正是因為宣宗皇帝的精明,導致下級爭相向皇帝進奉“羨餘”,並且“羨餘”的多少往往被看作官員的政績是否優秀。張潛曾批評過宣宗皇帝的這種做法,認為這會增加南方的軍隊的譁變以及百姓的動亂。事實證明張潛是正確的。

858年陰曆七月,皇帝的私人隨從張潛堅決反對政府以大量國庫收入的“羨餘”作為估價每年政績及將來任命長江下游各地節度使的依據,這種“羨餘”是上交給皇帝的內藏庫的。...公開收取這些額外收入必將引起兩方面不安;一是會引起削減了餉金的地方戍軍的動亂;二是普通百姓會惶惶不可終日,因為他們將被迫承擔更多的賦稅——《劍橋中國隋唐史》

同時,在唐朝中晚期,因為國家財稅緊張,陷入危機當中,甚至已經到了寅吃卯糧的地步。很多擁有大面積土地的人因為種種關係或者採取些手段就可以避免納稅,土地少的人承擔不起高額的稅只能變賣土地,做了“逃戶”,這種逃戶成了唐朝末期最不穩定的因素。

宣宗既復河、湟,天下兩稅、榷酒茶鹽錢,歲入九百二十二萬緡,歲之常費率少三百餘萬,有司遠取後年乃濟。——《新唐書》

以上的這些條件相互結合,導致了在唐懿宗時期的大爆發。此時的唐朝可以說到了非常危險的地步。如果懿宗可以認清現實,雖然未必可以中興,但是守住小康還是有可能的。但唐懿宗的表現,顯然是讓所有人失望了。

05,身在禍中不知禍

實際上,唐懿宗滿心認為自己接手的是一個強大的盛唐。既然皇帝陛下認為自己接手的是一個“盛唐”,那麼他就覺得自己接下來完全可以隨心所欲了。唐懿宗的show time即將到來。具體說來,唐懿宗一共做了六件事;

5.1任性使氣。懿宗剛剛繼位,就因為禮法問題與南詔國新國王世隆發生衝突,年輕氣盛的唐懿宗拒絕冊封南詔新任國王,致使南詔國王自立為皇帝。至此,雙方大打出手十餘年,國力消耗嚴重。

5.2、遊宴無度。唐懿宗繼位後特別喜歡旅遊,每次出遊都要有數萬人陪同,不但如此,因為皇帝巡遊的不規律,所以沿途州縣必須歲時準備皇帝到來時食物、酒水、舞女等,這成為了一筆數目龐大的開銷。

5.3、任意賞賜。懿宗皇帝對手下的人出手闊綽。懿宗手下有500名樂工,皇帝經常對他們大加賞賜,動輒上千緡錢。皇帝的愛女同昌公主出嫁,懿宗皇帝竟然打開府庫,賞賜愛女500萬緡錢的財物,這在當時絕對是一筆鉅款,500萬緡錢,相當於比國家半年的收入還要多。

5.4、識人不清。懿宗皇帝所任命的宰相絕大多數不是尸位素餐,就是貪汙腐化。這些大臣具體貪汙腐化的什麼程度呢?當時的百姓為懿宗朝曹確、楊收、徐商、路巖這四位宰相編了一首打油詩;“確確無論事,錢財總被收,商人都不管,貨賂(路)幾時休”。由此可見,懿宗朝的宰相們是多麼不得人心。唐懿宗選擇這些人入朝為相顯然是識人不清。

5.5、閉塞言路。唐懿宗對詆譭自己的寵臣的大臣非常敵視動輒貶官,有一個陳蟠叟的官員看不慣宰相路巖的腐化,因此像皇帝按時路巖親信的貪汙行徑。唐懿宗非常生氣,認為攻擊路巖就是攻擊自己,於是把陳蟠叟流放。懿宗的愛女同昌公主病故,懿宗皇帝竟然斬殺了二十餘位御醫,宰相劉瞻看不過去替太醫求情結果也被皇帝罷免相位。

5.6、敗壞科舉。唐朝的進士科錄取比例非常低,一年大概也就三四十人,可見競爭的激烈程度。不過唐懿宗的親信們向來不用擔心考試不中的問題。因為懿宗會給他們“特敕賜及第”的方式讓他們高中。所以當時民間流行一句話:“禁門就是龍門,聖主永為座主”的說法。唐太宗開設科舉目的就是把人才聚攏到國家。懿宗皇帝關閉了這條道路,那麼人才失去上升通道,後來的黃巢放棄考試投身起義其實就是看不慣朝廷對科舉的這種黑暗而心生不滿的結果。

唐懿宗李漼——身在禍中不知禍

最終打破晚唐平衡的黃巢

06,後續。

唐懿宗是幸運的,因為他雖然驕奢淫逸,但國家至少沒毀在自己手裡,他還是可以在長安夜夜笙歌。唐懿宗更是不幸的,因為他的子孫將為他的驕奢淫逸而買單。懿宗死後,宦官很快殺了他的四個比較年長的兒子,立第五子李儇為皇帝,是為唐僖宗。七年以後,對朝廷科舉制度失望的黃巢攻進長安。唐僖宗病死後,唐懿宗第七子繼位,是為唐昭宗。結果在公元904年,唐昭宗被朱溫所殺。三年後,唐朝走向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