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头黄精人工栽培技术

鸡头黄精人工栽培技术

鸡头黄精的适应性很强,能耐寒冬,喜阴凉,耐瘠薄,对土壤适应性强,在凤凰县的红壤及黄壤土地均能正常生长。种植地要求排水好,上层透光性强的林缘、草丛或林下开阔地带均可种植。栽培于没有遮荫的地块也能获得高产,但人工栽培投产周期较长,需要 3~4 年。

1 种苗选择及处理

鸡头黄精可采用种子繁殖或块茎繁殖。块茎繁殖生长周期短、产量高,是种苗繁殖的主要方法。挑选生长 3~4 年的种苗,选其有顶芽、大小均匀、重量 20~50 g 的新鲜根茎作种。栽种前,用咪鲜胺或多菌灵将种苗块茎浸洗 2~3 min 消毒,捞出后沥干即可栽种 。

2 选地整地,深施有机肥

种植地应选择土壤肥沃、不积水、排水好、地势较高的地块。土壤深翻 30 cm 以上,整平耙细后做畦,一般厢面宽1.2 m ,高于地平面 10~15 cm 。清除杂草后,在厢内施足底肥(优质腐熟农家肥或磷钾肥),结合深耕整土深翻 30 cm ,使肥土充分混合,将有机肥翻耕至土层下。据笔者种植观察,在烤烟田内种植黄精更便于后期管理,每行烟垄密植 2 行黄精, 2 行之间的空间便于除草、施肥,值得推广应用。

3 适时栽种,合理密植

块茎繁殖以 9 — 12 月为最佳栽种期。合理密植的株距为25 cm ,一般需用块茎 6.75 万 ~9.00 万株 /hm 2 。栽种时,将块茎顺垄沟摆放,有顶芽一端向上,根须向下,与地面呈一定角度排入栽种,深度一般为 8~10 cm 。栽后及时覆土,厚度一般为 4~5 cm ,再用稻草、秸秆、玉米秆及树叶等覆盖,厚度为6~8 cm ,以便黄精种芽破土 。

4 栽后管理

一是水分管理。栽种后如遇久旱应适当浇水,如久雨不晴,应开沟排水。二是中耕除草。每年春季在新苗尚未出土前采用除草剂除草。实践表明,栽植后覆盖秸秆的地块一般杂草较少,可不喷除草剂。三是合理施肥。栽种后的第 1 年春季无需施肥,因其地下根茎正在长芽生根,无法吸收肥料;秋季撒施复合肥 225~300 kg/hm 2 。第 2 年春季地下根须较多时,可施复合肥或菌肥 75~150 kg/hm 2 ;秋冬季撒施复合肥 375~450 kg/hm 2 。第 3 年施肥与第 2 年相同。四是病虫害防治。本地栽种鸡头黄精还未发现病虫害,无须防治。

5 采收加工

野生鸡头黄精全年均可采挖。家种以秋季采挖为好,一般根茎繁殖的于栽后 3~4 年采收,种子繁殖的于栽后 5~7 年挖收。挖取根茎后,用清水洗净即成商品,也可放在蒸笼内蒸 2 h ,蒸至透心后,晒至全干,或反复蒸晒 9 次后,即成九制黄精,是养生保健抗衰老首选佳品。

鸡头黄精人工栽培技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