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幫助美容失敗女子成功索賠,為110家商戶每年減少158萬元損失

記者是這樣一群人:不論發生什麼事,糾紛也好,災難也罷,永遠衝在最前面,為讀者提供最快最新的資訊,為一個又一個投訴人化解矛盾糾紛,為社會的進步貢獻一份力量……

一聲“感謝”,很平常,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感謝”二字的分量很重,因為它是每一位受訪者對新聞媒體發自內心的認可,是廣大讀者多年相伴的支持與厚愛,是記者奔走在路上時收穫的一份成就感。作為新聞工作者,我們懂得,記者這份職業不僅是一項榮譽,更是一種責任,每一聲“感謝”,都是我們前行的動力。

我們幫助美容失敗女子成功索賠,為110家商戶每年減少158萬元損失

吳顯林

助力消費者維權

今年3·15我們收穫無數個“謝謝”

每年臨近3·15消費者權益日,消費維權就格外受到關注,也是記者幫助消費者維權的“忙季”。其實,對維權記者來說,天天都是3·15,而除了日常的幫市民維權外,今年3·15期間,晨報全媒體聯動,五路記者一齊出動為百姓維權。

3月1日,晨報向全社會發出“徵集令”,徵集3·15消費線索。

其後,記者對雨季乾洗行業的消費糾紛進行了揭露,並幫助南昌青山湖區消費者熊女士、紅谷灘新區消費者方先生成功維權,不但免了乾洗費用,還獲賠衣服的相關損失費用。與此同時,記者聯繫消保委人士與律師,作了洗衣經濟的消費提醒與法律方面的普及。

“謝謝上次你們幫我維權成功,我還打算去正規美容機構修復好鼻子。”今年入秋後,南昌消費者龔女士再次聯繫記者,想要諮詢如何尋找正規的醫療機構。

龔女士與記者相識於3·15期間的一次維權,她曾在南昌芭比夢醫療美容門診部花6000元做了隆鼻手術,但“美夢”破滅,兩次修復手術導致鼻樑紅腫未消且是歪的。記者介入後,經過一番調查,晨報刊發了《女子隆鼻失敗紅腫難消索賠受阻》一文。美容門診部所在轄區的南昌東湖區衛計委工作人員經現場調查,發現該門診部確實有些地方不合乎規範,遂對其進行了處罰。最終,經過雙方協商,該門診部退還6000元手術費給龔女士,並賠償5萬元相關費用。龔女士對此協商結果表示滿意:“如果不是記者介入,我們可能還要跟美容機構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協商,可能還沒有任何結果,真的感謝媒體的力量。”

因受腿部靜脈曲張困擾,去年,82歲的肖老先生在江西九三關懷醫院花595元購置了一款“醫用靜脈曲張壓縮襪”。然而,這款襪子卻讓老人腿部疼得下不了地,他想更換型號大一點的靜脈曲張襪,卻遭拒。肖老先生撥打晨報熱線反映了此事。3月14日,在記者的介入下,院方原價退還了老人的595元購襪款。事後,肖老先生十分開心,他的那句“謝謝你們幫老頭子我這個忙”讓記者記憶猶新。

我們幫助美容失敗女子成功索賠,為110家商戶每年減少158萬元損失

▲《江西晨報》2019年3月15日6版版面

3·15期間,晨報多路記者奔走在各類維權一線,成功幫助了另外一名美容失敗的90後女子索賠5萬餘元;幫助協調紅谷灘萬達星城小區居民與物業之間的矛盾;車輛未過質保期,噴油嘴就壞了,車主卻被告知需付費更換,記者介入後,汽車4S店承諾免費更換;揭露教育培訓行業消費糾紛致退款難的現象,提醒廣大消費者擦亮雙眼;幫助消費者陶女士在一家茶館重新辦了一張預付卡……

每次維權,不管成功與否,均能收穫投訴人的一聲“謝謝”,這兩個字,是投訴人發自內心對新聞媒體的認可。

外地演藝明星感慨:

“我再一次見識到了媒體的力量”

記者奔走在維權的道路上,憑藉一篇篇客觀公正的報道,既能幫助普通群眾成功維權,也能幫助明星名人維權。

今年6月,晨報記者曾接到一位來自外地的演藝明星的求助。投訴人王先生是一名特型演員,打算退休後與家人在南昌生活。此前,王先生與愛人一起來到南昌新旅明樾臺樓盤銷售中心看房,其間看中了一套面積為126平方米的洋房,可是,在購房期間,他們與樓盤開發商產生了糾紛,導致1個月後他們被通知“30萬元定金將被開發商沒收”。無奈之下,王先生向南昌本地媒體求助。

隨後,記者立即來到南昌新旅明樾臺樓盤銷售中心瞭解情況。經調查,記者發現王先生預定的房屋室內挑空層被隔成兩層樓,屬於違規行為。對此,開發商一名負責人解釋稱,雙方還在協商過程中。《購房者竟要被沒收30萬元定金》見報後,引發相關職能部門與社會的廣泛關注,最終開發商妥協,將30萬元定金退還給了王先生。

我們幫助美容失敗女子成功索賠,為110家商戶每年減少158萬元損失

▲《江西晨報》2019年6月18日8版版面

“太感謝你們媒體了。”事後,王先生對記者說,平時他很少因個人私事求助媒體,也很少因個人私事見諸報端,“經過這一次,我再一次見識到了媒體的力量”。

助力解決社會難點

新聞,也可通過個體遭遇為切入點,報道真實發生的社會現狀,從而引起相關部門重視和關注,或促進新的法規政策出臺等。

市民吳先生在南昌市東湖區租用了一個場地,準備開辦一家文化企業,前期投入大量資金並已順利通過市場監管局、文化局等相關主管單位的查驗,辦理了相應的許可證照,卻遲遲無法辦理消防審批驗收,致開業困難。而在這期間,不僅是吳先生,南昌許多新開辦的企業、門店、幼兒園等均無法辦理消防審批驗收。

記者調查發現,原來,今年4月1日,根據住建部和應急管理部要求,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驗收工作將由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承接。其中,我省要求4月23日至6月30日為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驗收職責移交承接期。

7月1日,是我省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接手消防審核驗收的首日,記者走訪了省城南昌多個城區,發現多地消防審驗工作因專業性強、人才少,導致辦理難的尷尬局面,就此報道了《南昌多地消防審驗工作遇尷尬》,並反饋給了南昌市城建局與江西省住建廳。

我們幫助美容失敗女子成功索賠,為110家商戶每年減少158萬元損失

▲《江西晨報》2019年7月2日6版版面

報道引發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抓緊時間制定出臺相關實施意見。就在報道後的第二天(7月4日),此事有了最新進展,省住建廳正式制定出臺《關於開展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消防設計審查驗收工作實施意見(試行)》,有力解決了消防審驗工作遭遇尷尬的現狀。

“報道太及時了!有關注,才有可能解決問題。”就晨報報道的這一社會熱點,許多需要開辦企業的網友紛紛為媒體的擔當點贊。

我們幫助美容失敗女子成功索賠,為110家商戶每年減少158萬元損失

周明

一篇報道為110家商戶

每年減少158萬元損失

責任意識強、敢於擔當,是優秀新聞工作者必須具備的素質。

今年6月12日,江西晨報新聞部接到讀者來電,反映南昌某商場沒有根據江西電網最新銷售電價表規定收取電費。記者接到投訴後立即趕到該商場,並採訪了商場1~4層20多位商戶代表,核實情況。

據商戶們反映,商場已入駐110家商戶,商場物業管理人員每月向商戶收取電費,每度按1.1元收,高出國家規定的商業用電收費標準。

記者查閱國家最新出臺的有關商業用電政策後瞭解到,“自2018年以來,國家為扶持一般工商業發展,先後5次出臺措施降低工商業用電價格”。然而,這一紅利政策,該商場的商戶們卻並未足額享受到。商戶認為,商場在轉供電環節存在違規操作。

記者隨後採訪了商場負責人,並將商場違規收取“電費服務費”的情況向江西省發改委商品價格管理處以及南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價格監督管理處進行了反映。

6月13日,晨報報道了該商場違規收取“電費服務費”一事,引起南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高度重視,該局價格監督管理處執法人員立即前往該商場核查。

我們幫助美容失敗女子成功索賠,為110家商戶每年減少158萬元損失

▲《江西晨報》2019年6月13日6版版面

6月14日,商戶代表向本報記者發來一條短信:“非常感謝你們晨報的介入,現在商場表示會對電價進行降價調整……”商戶代表說,商場工作人員在微信工作群裡發佈了一則關於下調電價的通知。

一週後,該商場把電費收取標準降到了國家規定的商業用電收取標準,入駐商場的110位商戶喜出望外。商戶代表給晨報送來一面錦旗,還寄來一封致晨報的感謝信,信中開頭寫道:“江西晨報傾聽民聲、關注民生,是江西百姓的貼心朋友,非常感謝晨報記者為我們商戶維權,你們刊登一篇充滿正義感的報道,為我們110家商戶每年減少至少158萬元的電費損失……”


來源:晨報首席記者 吳顯林 記者 周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