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 “微”不“治”守護群眾“獲得感”——呼倫貝爾市紀委監委整治“微腐敗”工作紀實

呼倫貝爾市四屆紀委四次全會將2019年確定為全市“微腐敗”專項整治年。年初以來,全市紀檢監察機關以解決基層突出問題為導向,聽民生、抓基層、嚴執紀,關注人民群眾利益訴求,嚴肅查處“微腐敗”問題,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利益,以零容忍的態度推進各個專項工作,讓人民群眾充分收穫“微腐敗”治理帶來的幸福感。

重拳出擊嚴查典型問題,讓“蟻腐蠅貪”無處遁形

通過從嚴監督基層幹部履職用權等行為,全方位、多層面遏制群眾身邊“微腐敗”問題,確保基層黨員幹部履權用權不任性、不越規,有效助推權力操作“暗箱”變“明廚”,堵塞借“微權力”打“小算盤”的漏洞。一是加大問題線索排查和處置力度,注重從信訪舉報、專項巡察、監督檢查中發現問題線索,緊盯矛盾突出、問題嚴重、群眾反映強烈的重點領域和環節,堅持線索、案件集體分析研判機制,實行立案審查調查“一案一指定、一案一授權”制度。二是建立民生領域、掃黑除惡、扶貧領域、人防領域等十類專項整治問題線索臺賬,每月進行跟蹤督辦。三是在案件查辦上綜合使用指定管轄、提級管轄等方式整合辦案力量攻堅克難;實行組長負責制,深化模塊化辦案,取得明顯效果。

劍指扶貧領域“微腐敗”,掃除扶貧路上的“絆腳石”

始終堅守職責定位,不斷加大監督執紀問責力度,緊盯扶貧領域貪汙侵佔、截留挪用、騙取、套取扶貧資金等六個方面問題進行異地交叉明察暗訪,推進扶貧領域作風建設常態化制度化、長效化。牽頭推進市委脫貧攻堅作風整治專項組工作,與13家成員單位建立扶貧領域問題線索月報告制度,及時溝通協商、信息共享、移送線索。加強與審計、財政、扶貧等部門溝通協調,積極排查相關問題線索。認真落實“高質量辦案年”“微腐敗懲治年”工作要求,從自治區審計廳對我市6個貧困旗市專項審計報告中,梳理、研判出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線索184個,有效提升問題線索處置能力水平。2019年1-10月,全市共處置問題線索241件,立案87人,已做出黨紀政務處分72人,組織處理34人,移送司法機關6人,通報曝光9期17件。嚴肅查處了一批在扶貧領域吃拿卡要和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不正確履行職責等典型案件,切實增強警示震懾作用,進一步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鞏固深化“三務”公開,用好基層政治生態“淨化劑”

始終把落實基層“三務”公開作為預防基層腐敗的治本之策強力推進,通過完善機制、強化宣傳、搭建平臺、開展培訓、定期督導檢查、鞏固拓展紮實推進“三務”公開工作。全市795個嘎查村全部成立村務監督委員會,充分發揮“前哨”和“探頭”作用,實時監督村務決策、執行、公開等情況。各地區充分發揮基層首創精神,運用互聯網、手機APP、微信平臺、廣電網絡等信息化手段,不斷創新公開方式,做到“三務”公開工作既“上牆”又“上網”,在最低生活保障、社會救助、扶貧等工作精準服務上做實做細。通過創新便民方式方法,群眾可通過互聯網、手機客戶端隨時隨地獲取村務重大信息,實現對本村人、財、事、權的全方位立體監督。同時,創新監督方式,通過明察暗訪、隨機抽查等方式,重點對公開平臺建設,公開內容,蘇木鄉鎮、街道社區、嘎查村(居委會)公開主體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嚴肅查處不公開背後的腐敗問題。今年以來,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受理問題線索156件,立案46件,已給予黨紀政務處分29人,組織處理11人,通報曝光5期11件。嚴肅查處了一批“三務”不公開典型案件,形成強大震懾,有效解決了一些吞噬群眾利益的“微腐敗”問題,用實際行動淨化基層政治生態。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義是最強的力量。黨的十九大以來,反腐敗增強了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和支持,贏得了民心,增強了力量。隨著正風肅紀的持續深入和懲貪反腐的高壓推進,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將進一步夯實反腐敗鬥爭的群眾基礎,重拳施治,為基層群眾享有美好生活清除“路障”,向“微腐敗”亮劍,無“微”不治,守護好群眾的幸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