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退休,40年工龄,养老金比37年工龄的同事少400元,为什么?

前天,两位年纪相仿的老师傅来到退休审核窗口,其中的一位非常气愤地朝着工作人员大喊,给我解释解释为啥我多干了3年活,同时退休,退休金比他还少?我们单位劳资员说了,是你们负责审批的,让你们单位管事的来,让你们领导的看看下边是怎么工作的?

企业退休,40年工龄,养老金比37年工龄的同事少400元,为什么?

工作人员接待了这两位同志,了解了相关情况:

其中说话的这位我们就称为甲先生吧。甲先生与同来的另一位是发小,两人同龄,一同工作于我市某国有电铝解厂。

甲先生于1979年参加工作,那位没有说话的我们称为乙先生吧,乙先生则于1979年进了技校学习,毕业后也分到了甲先生的单位,发小成了同事。而且,由于甲先生参加工作早,乙进厂后成了甲先生的徒弟。

企业退休,40年工龄,养老金比37年工龄的同事少400元,为什么?

两人退休前都分别为单位的基层车间领导,工资基本相同,岗位一致,唯一的差别为甲的工龄要比乙相差3年,且甲还曾是乙的师傅,所以甲对自己养老金反比乙少十分不解,带着乙来人社窗口要个说法。

当甲陈述完情况后,工作人员也比较纳闷,因为正常而言,确实不应出现甲比乙养老金少的情况。无奈,调出两人的退休审批表,发现了问题。

企业退休,40年工龄,养老金比37年工龄的同事少400元,为什么?

虽然甲说两人工作期间的工资相同,但通过查阅审批表发现,甲在缴纳社会保险期间,甲的缴费基数,在最近12年一直少于乙。换句话说,就是该铝电解厂为甲申报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远低于乙。

我们知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多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及过渡性养老金(中人专享)三部分组成。影响这三部分的参数有:退休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历年缴费系数、个人账户存储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等因素。

企业退休,40年工龄,养老金比37年工龄的同事少400元,为什么?

1、与退休上一年度所在社会平均工资相关。由于两人在同一单位参保,在同一地退休,该项数据相同。

2、计发月数,两人同为男性,均为60岁退休,计发月数均为139,该项相同。

3、与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相关,缴费年限越长,则养老金越高。甲乙两人的实际缴费年限相同,甲的视同缴费年限比乙多出三年。如果其他所有条件相同,确实是应该甲的基础养老金要高、过渡性养老金也要高。

4、与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相关,缴费基数越高,则历年缴费系数越高,那么养老金越高。同时,该基数也会影响到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存储额,个人账户存储额越高,则养老金越高。

企业退休,40年工龄,养老金比37年工龄的同事少400元,为什么?

经与甲与乙确认,虽然两人退休前的工资相同,且都超过社会平均工资一倍以上,但甲一直认为每月缴纳养老保险个人承担的费用太多、到手的钱太少,所以甲与单位劳资人员弄虚作假,一直按较低的工资申报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

至此,真相大白。

企业退休,40年工龄,养老金比37年工龄的同事少400元,为什么?

​首先,要据实缴纳养老保险。退休时养老金的多少,不是看在职时的工资,而要看工作时缴纳养老保险的基数。多缴多得。眼光要放长些,不能为了眼前利益而因小失大。

第二,把这个案例写出来,主要是因为在很多老同志心中认为,工龄长养老金就一定多,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正好借此案例进行说明。

第三,也提醒用人单位,虽然可能是“好心”为员工工作时少交一些钱,其实用人单位降低劳动者的社保缴费基数,单位则省下了更多,也损害了国家社保基金的利益。最为最重的是,该行为客观上已经违反了《社会保险法》等相关法规。

由于甲先生为找回个人权益,向人社稽核科举报了用人单位的行为,这不,同事们已经开始对该单位开展稽核了。

相信,如果情况属实,该单位受到处罚是免不了的了。同时,如果用人单位无法举证,恐怕对甲先生养老金的损失,用人单位也要承担一定责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