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末期日本的鬆根油計劃

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彈丸島國,在其國家發展過程中始終存在著市場規模有限等難以克服的問題,為此日本試圖通過對外擴張來轉嫁自己的發展危機:1869年日本明治政府設置北海道開拓使,加大向北海道移民、屯墾的力度,不斷蠶食當地阿依努人的土地;1875年日本從英國手中取得了小笠原群島的所有權;同年通過與沙俄簽訂《庫頁島和千島群島互換條約》獲得千島群島;1879年日本吞併琉球王國,將其改為日本治下的沖繩縣;1895年日本在甲午戰爭後通過《馬關條約》侵佔我國寶島臺灣;1905年日俄戰爭後日本擴大在我國東北的勢力範圍並取得了南庫頁島;1910年日本通過《日韓合併條約》正式吞併朝鮮半島;一戰中日本對德宣戰,佔據了德國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1931年日本關東軍制造九一八事變,開啟侵華戰爭序幕;1937年日軍發動七七盧溝橋事變,對中國展開全面侵略。日本在朝鮮半島以及我國的臺灣、東北等地大肆掠奪當地資源,在通過侵略亞洲鄰國的方式攫取陸地資源的同時日本也致力於獲取更多的海洋資源:1875年的《聖彼得堡條約》允許日本在俄國的北太平洋海域捕魚,日本漁民隨即在鄂霍次克海沿岸地區遍佈作業。1875年條約簽訂時鄂霍茨克海海域的日本漁船數量在300艘左右,然而到了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時已增長了10倍之多。從1906年起日本開始使用摩托化的金槍魚船在距離本島近700英里外的小笠原群島捕撈鰹魚。到了20世紀30年代日本漁船的蹤跡不僅遍佈南海、東海、日本海、白令海等周邊海域,甚至遠達墨西哥的太平洋沿岸、阿根廷的拉普拉塔灣以及阿拉伯海。與此同時日本在被其佔領的中國東北的土地上扶植起偽滿洲國這一傀儡政權並計劃將本國三分之一的農村人口遷移到中國東北地區,截至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為止一共組織了共計14批次、總數為7萬戶、20萬人的集團式開拓移民團。

二戰末期日本的松根油計劃


由此可見日本為攫取資源可謂無所不用其極,事實上日本發動侵略戰爭本身就有掠奪資源的圖謀,然而這就使日本陷入到一個惡性循環的怪圈之中:出於掠奪資源的目的而發動戰爭,然而卻需要更多的資源支撐戰爭進行下去。佔領中國東北後日本得到了大量的鐵銅礦產、煤炭、大豆等資源,金銀外匯儲備也得到了極大的補充,這更堅定了日本當局以戰養戰的決心,然而在這一過程中有一種戰略資源卻遲遲得不到補充——這就是石油。日軍的飛機、坦克、戰艦無不需要石油,然而這種關鍵性的戰略資源卻恰恰是日本所缺乏的。在二戰前日本本土的石油產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在侵華戰爭的過程中日本也沒得到夢寐以求的石油資源——直到1959年大慶油田發現之前我國還一直頂著貧油國的帽子。為此日本試圖通過進一步擴張攫取對戰爭至關重要的石油資源,於是日本在繼續侵略中國的同時制定了北上和南下兩種作戰計劃:所謂北上是指入侵戰略資源豐富的蘇聯;所謂南下則是佔領盛產石油、橡膠等戰略物資的東南亞及南太平洋地區。1939年日本關東軍曾在諾門罕地區與蘇聯紅軍發生衝突,然而在見識過蘇軍的戰鬥力後南下的主張日漸抬頭。1940年日本趁法國在歐洲戰場敗於納粹德國的良機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今越南、老撾、柬埔寨),以此為標誌日本正式開始執行南下計劃。日本對東南亞的野心引起了美國的高度警惕——表面上看:美國在東南亞只有菲律賓這一處殖民地,可實際上美國看重的是東南亞在國際航運貿易中的戰略地位,美國真正所不能容忍的是日本對亞太航線的壟斷。這時的美國已通過羅斯福新政逐漸從經濟危機中走出,歐洲列強正飽受戰火摧殘,美國已實際成為全球第一大國。以羅斯福總統為首的美國政治精英們此時正準備放棄長期以來的孤立主義,積極準備謀求世界範圍內的霸權,而日本在亞太地區的擴張極大地妨礙了美國在這一地區的利益。同時日本強大的侵略擴張野心也使美國擔心一旦日本確立了在亞太地區的獨霸地位之後會威脅到美國本土的國防安全。從1940年起美國開始對日本實施石油等戰略物資禁運、凍結日本在美資產等制裁措施,日本作為一個資源匱乏的彈丸島國有七成以上的是由是需要通過美國進口的,在遭受制裁後日本的石油只能維持半年時間。這樣一來日本實際上只剩兩條路可走:其一是順應美國的要求停止向東南亞擴張並從中國撤軍;其二是南下奪取東南亞的戰略資源並以此為依託與美國交鋒。儘管日本在中國和東南亞的擴張是野蠻的侵略行為,可在當時的日本決策層眼中這就是自己已到手的東西,要他們放棄這些侵略所得無疑是心不甘情不願的。況且在日本看來:美國在採取制裁行動後是否會進一步加大對日本的打擊力度呢?如果美國主動進攻日本,那麼以日本的國力是完全無法與之對抗的。既如此,不如索性對美國採取先發制人的打擊,從而爭取戰略主動權。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使珍珠港事件成為順其自然之事。

二戰末期日本的松根油計劃


珍珠港事件後日本迅速席捲了香港、新加坡、馬來亞、泰國、緬甸、菲律賓、荷屬東印度、關島、威克島等地,然而以1942年6月4日的中途島海戰為轉折標誌著太平洋上的制海權轉入美軍手中。1944年6月20日馬里亞納海戰結束後日本本土直接面臨從馬里亞納群島起飛的美軍B-29轟炸機的空襲,同時美軍獲得了在中太平洋上繼續進軍的前進基地,至此日本大本營劃定的“絕對國防圈”已面臨崩潰的局面。1944年6月16日美軍B-29轟炸機從中國成都起飛轟炸日本九州,戰火直接燒到了日本本土,這樣的戰略轟炸一直持續到戰爭結束,日本主要城市除京都、奈良等外均被摧毀。美軍的戰略轟炸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並造成850萬日本城市居民逃往農村,一時間工人缺勤率節節攀升,日本的戰時經濟遭到了嚴重破壞:煉油工業生產下降83%;飛機引擎生產下降了75%;飛機機體生產下降了60%;電子裝備生產下降了70%;600多家主要軍事工廠不是炸燬就是破壞嚴重。這一時期的日本發生了很多光怪陸離之事:東京市內的汽車放棄了內燃機,改成燒柴火的蒸汽機來驅動;日本的理髮店規定不能夠燙捲髮超過三個卷,甚至直接在店門口發告示說請天然卷的女性不要經過本店門口;在戰爭最關鍵的時刻和戰時經濟滿負荷運轉的情況下養寵物被視為是可恥的浪費行為,事實上這時絕大多數日本家庭所飼養的貓狗都已成為飢腸轆轆的主人的食物。在日本的動漫作品《哆啦a夢》中有一集是反映戰爭時期日本軍官強迫動物園處死大象的,事實上這一情節並非作者虛構——從1943年夏季開始日本為節省成本開支供給戰爭而對上野動物園的動物進行有計劃的殺戮,這其中包括埃塞俄比亞皇帝贈送給日本天皇的獅子,也包括從前線退役後轉入動物園展覽的軍馬等軍用動物,而在戰前這些動物是軍國主義用來炫耀帝國強盛繁榮的談資。從1941年到1945年日本的伐木工處於戰事需要砍伐了全日本近15%的林地,其中絕大部分是被徹底砍光的。森林的破壞使水土流失現象日益嚴重,同時由於化工廠必須優先滿足軍用化工產品,於是農業化肥的產量直線下降,在一系列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日本的農業產量越來越低,有的地區已出現了餓死人的現象。

二戰末期日本的松根油計劃


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軍國主義者仍不忘宣揚所謂”一億玉碎“的口號,整個日本列島瀰漫著所謂“竭誠奉公”、“殊死必勝”的氛圍。當時日本執行了嚴格的金屬回收制度:日本民眾家家戶戶將自家的金屬製品悉數上交,直到最後一家一戶只能保留一口鍋,其餘金屬器皿都必須全數捐獻出來。各個城市紛紛拆除金屬路燈支架、鐵軌、金屬交通指示牌以及建築上的各種標誌牌,就連靖國神社的銅製大門也被拆除。神社獻出了銅製神龕;佛寺獻出大鐘……日本官方給出的說法是要用這些材料煉造鋼鐵,製成飛機、大炮,可事實上這些四處搜刮來的雜七雜八的材料能煉出什麼呢?最終日本人看著自己煉出來的那玩意,在看看天空中美軍戰機身上的高精純度鋁材,於是在瞬間感到了絕望。和這場全民獻金運動一同執行的還有松根油計劃:早在珍珠港事件之前日本就因為美國的石油禁運政策而面臨石油儲備枯竭的局面。這時也不知是哪位磚家宣稱:松樹根裡能提煉出替代石油的油料。既然如此還說啥呀?於是日本當局立刻發動全國男女老少挖松樹根,甚至喊出了“200個松樹根可以使飛機在空中飛行一小時”的口號。當時全日本建立起34000個蒸餾器,以期從僅剩的森林資源中提取70000桶松根油。頗具諷刺意味的是:這樣做除了使日本的森林資源遭到嚴重破壞之外並沒帶來任何效果,實際上日本戰機和戰艦的發動機真正燒松根油的少得可憐,因為直到戰爭結束日本人也沒真正完善所謂松根油的提煉方法。不過千萬不要低估了日本人的瘋狂——在戰爭的最後關頭一切油脂都被用來替代石油作為戰爭機器的驅動力,事實上大和號戰列艦最後一次出擊所攜帶的2000噸的油料中有一半並非石油,而是日本居民勒緊褲腰帶省下來的食用豆油。事實上戰爭進行到這種程度已不難看出:日本帝國已然走向了窮途末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