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拼音學不好,易混淆?你只需這4個方法...

前兩天我推薦了我家弟弟喜歡的拼音發聲翻翻遊戲書和一些教材之後,發現大家對英語的拼讀和漢語的拼音這兩者之間,還是有一些不太理解的地方。所以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觀點,以及跟大家推薦一些我跟孩子玩過的拼音遊戲和資料。

這些素材我都放在了文末推薦裡,一共長達40頁的拼音資料,都是這幾年我跟孩子們玩過的資源啊~這裡分享給大家,週末不妨結合起昨天的書本一起來看看。

01

什麼是自然拼讀?什麼是漢語拼音?

首先明確一下什麼是自然拼讀?自然拼讀又稱“Phonics”, 就是通過讓孩子辨識字母及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律,在字母(letters)與發音(pronunciations)之間建立直接聯繫,做到見詞能讀,聽音能寫。

相關統計表明,英語作為一種拼讀文字,70%左右的單詞是符合發音規律的。只有掌握這些發音規律,才能夠幫助孩子更好地進行單詞讀寫。例如:看到“ant(螞蟻)”這個單詞,反應出a、n、t三個字母的發音,將三個音進行快速連讀,得到單詞的發音,反之亦然。所以孩子只有學好自然拼讀,才能做到“見詞能讀”,“聽音能寫”。

孩子拼音學不好,易混淆?你只需這4個方法...

接著,我們再來認識一下漢語拼音。漢語本身是沒有拼音字母的(拉丁字母本來就是西方的產物),漢字自己就是音、形、義的結合,也就是說每個漢字本身,就代表著它的讀音,根本無須拼讀。

但是,從1955年~1957年開始,國家語言委員會為了規範和統一發音,才漸漸發展出“漢語拼音方案”來的。例如:“老鼠”一詞,拼音讀:lǎo shǔ,孩子需要學聲母、韻母和音調,拼出lǎo shǔ的讀音,但漢字“老鼠”,則需要不斷地抄寫、練習,去反覆識記。

漢語拼音最大的作用之一,在我看來是幫助孩子更流暢地掌握髮音、認字和學習標準普通話。舉個例子,單從文字來看,“十”和“四”我們是很難看出發音區別(特別對於南方口音來說),但是從研究拼音的角度,“shi”和“si”,便可以讓我們清晰地識記漢字,讓自己的普通話更標準。

孩子拼音學不好,易混淆?你只需這4個方法...

所以對於孩子來說,學習漢語,等於要學習兩套語言系統,一個是文字,從象形文的來源和歷史演變開始;另外一個是注音,作為學習語言的重要輔助工具,可以讓孩子學業上更輕鬆。

02

生活中何時引入拼音學習比較好?

從語言規範角度來說,其實拼音啟蒙的時間不應該太晚。我其實很早就開始針對孩子的發音不規範,而進行拼音的植入學習了,幾乎是從孩子開始說話,但是又說不大標準時。

舉個例子,有段時間我家孩子經常把“kun”發成“ken”,這個時候其實我就會跟他們做很多u和e的區分練習,在孩子面前動動嘴巴、注意我的嘴型,這些都會幫助孩子糾正他的語言發音錯誤。

這麼做的好處是,你會發現孩子能夠在最早期的時候,就規避掉自己的發音問題,這對孩子以後系統學習拼音時,會特別有幫助的。

比如,當我跟孩子討論“kun”和“ken”、“u”和“e”的時候,我會很喜歡通過一些遊戲的方式來幫助孩子親近漢語拼音。

孩子拼音學不好,易混淆?你只需這4個方法...

結合前兩天我推薦給大家的遊戲書和教材,再分享幾個我很喜歡的拼音小遊戲給大家:

1. 猜猜猜

根據相關的聲母或韻母資料,來跟孩子深入討論發音。比如:“看看我的口形,猜猜我發的是什麼音?”(u),然後讓孩子來猜,舉起自己手裡相對應的卡片,並說:我猜,我猜,我猜猜猜,uuu。

2. 手指遊戲

跟英語字母一樣,漢語拼音也有手指遊戲。讓孩子在遊戲中記住字母的形狀,如:左手拇指和食指一彎就成o,鬆開一點就是c,再加上右手食指和拇指就成g,兩個食指交叉就是x,c中加右手食指就是e,等等。

孩子拼音學不好,易混淆?你只需這4個方法...

3. 摘蘋果遊戲

跟孩子做許多個可愛的紙蘋果,將音節一一寫在蘋果的後面,掛在紙板樹上上。讓孩子跟你輪流摘下一個蘋果,然後把蘋果後面的音節大聲地讀出來,如果讀得對,其他人就跟著他把音節讀兩遍;反之則大聲說:“再來一次。”

4. 找朋友遊戲

在孩子學會了“d.t.n.l”之後,我們可以把4張相關的卡片發給孩子,跟孩子一邊拍手一邊說:“找朋友,找朋友。”媽媽可以說說:“我在找個d。我的朋友在哪裡?快快快,告訴我。”讓孩子就可以找到d的卡片並舉起來說:“我是d,我在這裡。”

03

孩子會不會發音混淆?

每次玩拼音遊戲,我都發現孩子會非常好奇地感受到不同語言之間的對比和有趣之處,其實這也是很常見的。

像南方也有粵語等方言,雖然也是漢語的分支,但是跟普通話的發音可以天差地別,所以當孩子們在學習不同語言的時候,一定會出現一段時間,讓我們看起來好像“發音混淆”了。

孩子拼音學不好,易混淆?你只需這4個方法...

但實際上,這是相當正常的。只要孩子開始步入語言學習,不管先後順序如何,孩子一定會出現兩種語言共存同時應用的時候,這個時候就會出現看似混淆的狀態,哪怕放到小學生才開始學多門語言,孩子也同樣會出現這樣子的階段。

孩子沒有對某一種語言形成內化的認知,這正需要孩子去不斷地積累和學習這兩種語言。所以只要保持一定的頻率和規劃,比如把學自然拼讀的時間,和學漢語拼音的時間區分開來,時間久了,慢慢熟悉之後,孩子就能區分並同時掌握不同的語言發音了。

04

資源推薦和下載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資料,是我之前跟孩子們用過的拼音輔助工具,主要分為以下這兩個方面:

1. 拼音手指操

學齡前兒童學習拼音,主要是學習認識拼音字母,為以後讀小學真正學會用拼音打下基礎。這份ppt一共有16頁,每一頁包含兩個拼音手指姿勢,通過手指操運用“動作記憶”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幫助孩子形象識記字母的形狀,讓孩子將字母的發音和動作結合起來。

孩子拼音學不好,易混淆?你只需這4個方法...

2. 拼音卡片

漢語拼音是孩子正音、學習普通話的工具,也是識字、閱讀的柺杖。這份拼音卡片資料包一共有24頁,裡面包括了聲母、韻母、前後鼻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大家可以直接打印出來,平時在家多跟孩子玩指認遊戲,幫助有效加強鞏固孩子在這方面的學習。

孩子拼音學不好,易混淆?你只需這4個方法...

上面這兩份資料我都整理好在一個文件夾裡了,大傢俬信我關鍵詞“拼音學習”就可以直接獲取下載打印。

我聽過一些擔心是拼音學習很枯燥無味,但是又怕孩子上小學後跟不上進度,所以很頭痛拼音如何在生活中引入,但我覺得這些包袱其實並不需要。

對於任何語言,學習一定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而且如果沒有足夠大量的輸入,的確不會有足夠良性的輸出。所以不要把時間猶豫在擔心自己英語不好、資源短缺等一些硬件條件上,而是要敢於嘗試藉助一些工具,先學著如何跟孩子開始第一步,逐漸優化語言學習過程,讓孩子也能慢慢感受到語言與語言之間的魅力。

像我在2歲多有對孩子分辨發音的需求,我就很早在生活中跟孩子普及漢語拼音的知識,讓孩子逐漸內化到自己的發音規範裡,這對孩子的溝通長遠來看也是好的。因為孩子對發音更敏銳,所以這也反過來促進孩子認字的速度

,去辨別一些文字上相似但發音不同的地方等等,都是良性影響。

所以如果孩子手頭上要結束的語言超過一門,就不妨先整理出自己的一個語言啟蒙計劃表,然後就分門別類地跟孩子好好開始學習計劃~你肯定需要在跟孩子相處的過程中調整這個計劃,所以早開始,才能讓你有機會多積累。

希望今天的拼音學習能給你更多的啟發,我們明天見!

【END】

作者萌芽,學齡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啟萌】創始人,全球婚姻療法和情緒訓練權威機構約翰戈爾曼的首位中國實習治療師。 公眾號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專注於早教啟蒙和親子溝通,是百萬媽媽信賴的育兒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