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賦能百業推動高質量發展 中國企業在行動

11月3日,第三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論壇“5G融入百業 促進高質量發展”平行論壇在山東濟南舉行。該論壇由中國移動承辦,山東省國資委、濟南市人民政府、中國移動山東公司協辦。論壇上,各界嘉賓碰撞思想、分享觀點、謀劃未來,共同探討中國企業如何利用5G技術加速改革、轉型升級,探索以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模式。

5G驅動中國產業升級

5G時代的到來,將對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產生全面而深刻的影響,5G技術的深度滲透,也將給各行各業帶來全新發展空間。這一點已在與會嘉賓中形成高度共識。

國務院國資委科技創新和社會責任局副局長袁雷峰指出,預計至2030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佔GDP比重將達到一半以上,數字經濟將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其中,以5G為代表的新一代關鍵信息技術正成為引領數字經濟的核心引擎,作為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生產要素,對加快推進各行各業數字化、網絡化與智能化進程,保證我國在新一輪科技革命中處於領先地位,推動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同時,5G也是大國爭奪科技發展高地的主戰場之一。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趙大春表示,5G已經成為引領融合創新、激發新型信息消費的新動力,成為促進產業升級、驅動經濟持續增長的新引擎。預計到2035年,5G將驅動全球各行業產出值達到12.3萬億美元。5G將開啟數字經濟的新時代,作為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5G具備超高速率、超高時延和超大連接量的特性,與4G相比具有革命性的變化,也高度契合垂直行業的需求。同時,5G將促進信息化與產業深度融合,為這一融合提供重要基礎設施的支撐,充分釋放數字化應用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

趙大春強調,5G最重要的直接作用體現在對社會發展的放大、疊加和倍增。一是5G將成為社會信息流動的主動脈,進一步突破人與人、物與物、人與物之間的空間限制,提供萬物永續互聯的超強連接能力,推動各領域離散私網向統一架構的公共網絡轉變。通過一張網使人、物、資金和信息“四流”匯聚、高效協同,打破時空邊界,創造智能化為核心的新業態和新模式。二是5G將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的加速器,以5G為代表的新興信息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促進智能連接、雲網融合,深入貫穿到各行各業的生產環節,將全面加速千行百業的網絡化、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從而有效提升全要素生產率。三是5G將成為構建數字社會的新基石。5G與人工智能、雲、區塊鏈等技術相結合,將充分發揮乘數效應,實現深度融合與系統創新,從而構建集傳輸、存儲、計算、感知於一體的新一代的泛在智能基礎設施。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副理事長呂廷傑介紹了學界對於5G未來發展方向的探索。他認為,為工業互聯網而生的5G,其最終應用,一定不會侷限在消費領域,而是會踏入廣闊的工業生產。因為現階段實現連接的三種手段——WIFI、光纖和4G,均不能同時實現大帶寬、廣連接與低時延的要求,而這正是5G技術最重要的三大特性。5G將跳出消費應用的狹窄領域,最終走向所有的實體經濟,這也是中國在未來進行數字化轉型,提高綜合國力的一個重要契機。

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徐鵬則重點闡述了5G給製造業帶來的全面變革。他指出,高端裝備製造業要實現數字化網絡連接,智能發展,必須要有強大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這既是工業資源配置的核心,更是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製造業深度融合的關鍵。5G技術的出現,實現了萬物互聯和人機深度交互,打通了無人世界與數字世界的通道,驅動整個社會完全移動互聯。5G可推動高端裝備製造業更高效發展,通過5G等新一代信息通訊技術,為現代製造技術融合,實現數據的全面感知,動態傳輸,實時分享,形成科學決策與智能控制,將極大提高企業生產資源的配置效率。5G可助力高端裝備製造業更智能發展。5G技術將使得高危數據的傳輸和獲取變得更為容易,從而在生產製造更加接近全面智能化。同時,5G可推動高端裝備製造業創新發展。5G技術的出現,將可能帶來產業鏈和生態鏈的變革。5G可促進製造業融合發展,根據國家大力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計劃,要加快建設5G工業互聯網等新型智能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型通用技術的引領帶動作用,培育發展網絡化,協同研發製造,雲製造等智能製造新業態,新模式。

擁抱5G中國企業在行動

面對5G時代的到來,中國企業正在積極行動起來,全面擁抱5G,致力於企業的轉型和技術升級,全面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袁雷峰指出,國務院國資委高度重視並積極推動有關中央企業參與5G發展,從規劃、投資、人才等多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引導企業提升創新能力,同時加強與工信部等部門的配合,努力為中央企業營造良好的5G發展環境。一是加強頂層設計,明確企業發展方向。國資委在中央企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要求相關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集中投向通信設備等產業鏈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積極推動5G標準化進程,同步開展5G相關設備研發和產業化。同時,引導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信科集團等企業加大對5G基礎研究、產業短板、應用創新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堅持以應用促發展,全力支持中央企業發展5G產業。二是發揮中央企業整體優勢,加強協同創新。積極引導中央企業相互間開展協同創新,推動相關中央企業參與北京、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利用地方創新資源優勢,開展5G技術協同研發和產業應用研究。三是推動建設綜合性創新平臺,提高創新能力。國資委積極引導相關企業建設開放、共享的5G創新平臺,聚集創新資源,探索新的商業模式。

趙大春介紹,中國移動正全力推進5G高質量發展,力爭實現“五個領先”,技術領先、網絡領先、能力領先、應用領先和生態領先。中國移動的5G+計劃,就是以5G+4G協同發展,5G+AICDE融合創新,5G+Ecology生態共建,5G+X應用延展為關鍵路徑,打造5G精品網絡、鍛造5G新型能力體系,構建5G創新生態,促進5G融入百業、服務大眾。目前,中國移動面向14個垂直行業聯合業界共同創新,正在打造100個示範應用場景創造多個“第一”,目前已經在各行業具備多個場景的實際使用。

徐鵬介紹,東方電氣五業協同,冷熱加工,多地佈局,集成一體的高端裝備製造器,具有5G技術應用的最佳場景和內需動力。據介紹,東方電氣與中國移動進行了戰略合作,正在共同建設5G+先進製造業技術聯合重點實驗室,並在此基礎上制定了5G技術應用2019至2023年規劃,準備用先進的新一代互聯網技術來推動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營造5G發展良好環境

如何更好地推進5G賦能百業,加快推動生產方式升級,與會嘉賓也提出了各自的建議。袁雷峰提出了三點倡議:第一,加快推進技術創新。以行業需求為導向,聚焦5G產業鏈關鍵技術環節,推動創新要素投向核心技術攻關,全力解決技術瓶頸和短板問題。第二,加快推動5G應用。特別是在工業領域各行業企業,要創新思維,大膽開拓,積極擁抱5G大勢並大力支持5G應用場景建設,增強高質量發展新動力。第三,營造良好環境。各級政府要加強政策支持、資源扶持,為全力迎接5G新技術與新變革做好準備,營造良好政策環境。

徐鵬表示,5G技術的發展,已經超越了通訊行業本身,建議將5G應用全面上升為國家戰略,實現規劃引領,政策支持,需求驅動。徐鵬指出,應推進5G在高端裝備製造業的創新應用,並提出四點建議:首先,加大財政支持,鼓勵示範應用。對優先開展5G技術應用示範的重大項目,給予必要的財政補貼,鼓勵5G技術在工業領域先行先試。第二,出臺專項政策,給予平臺、項目、經費等政策支持,打造產業新優勢,形成5G應用創新生態鏈。第三,優先支持在高端裝備製造業的應用創新,建設高端裝備製造+5G產業創新中心和重點實驗室。第四,加快複合型人才培養,以需求為導向,以應用為重點,交叉培養ICT、IOT方面的複合型高端人才,為5G技術與高端裝備製造業融合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山東省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孫述濤則指出,要加快佈局和建設5G網絡,促進5G融入百業。從終端用戶的使用來推廣和部署包括5G在內的新一代網絡技術使用,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打造真正的5G先鋒城市,把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好。(記者 吳黎華 羅逸姝 濟南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