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之子》帆高選擇了陽菜,而放棄了整個東京,這“瘋狂”的選擇,新海誠要表達什麼?

野格說動漫



一、關於帆高的行為

你的第一和第二個疑惑其實是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帆高這個角色在影片的行為顯得如此“自私”和“任性”。

首先,這肯定是新海誠的鍋,他為了主題表達的需要刻意放大了這些角色的行為,在動漫番劇裡問題不大,因為大家都是動漫迷,不會傻到在動畫中求真實。但在電影作品上這就有點越線了,因為你的觀眾不止漫黨,還涵蓋了社會的各個層面,有學生、上班族、家裡蹲,甚至還有陪孫子的老人,他們的寬容度不會太高,這種與常識、現實相去甚遠的藝術加工,飽受非議完全是情理之中。

其次,我們再看看為什麼新海誠寧可走極端也要做這樣的藝術加工,僅僅是因為他“中二”嗎?——不完全是,全片其實有兩個關鍵主題:“警惕物質化的非人社會”和“呼籲人們對情感關係的重視”

1.物質化的非人社會

影片在日本強勢登頂年度票房冠軍,而在國內卻飽受詬病無人理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大部分人對日本的社會環境不瞭解,所以影片內容無法引起國內觀眾共鳴。為此我做了一些功課,先來看看:

目前為止,東京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圈,總人口超過3800萬。下攜23個特別區、26個市、5個町、8個村,創造的GDP佔據了日本全國的一半。它還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鐵道交通樞紐、全球第二多的世界五百強總部數量、日本全國三分之一的大學和全國半數以上的大學生。此外,到2013年為止東京還一直是世界上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英國EIU的報告),直到2018年仍排在第11位。

在日本,以前通常婦女都是不工作的,一個家庭的全部生活壓力都轉嫁在唯一的男性身上,他們往往揹負著鉅額的房貸以及品類繁多的保險。偏偏大部分日企都是終身僱傭制,很少有員工中間跳槽,企業也通常僱傭應屆大學生。所以,在日本一旦失業,就面臨著無法再就業的風險,因此只能在崗位上拼命工作。偏偏很多企業的工作時間又特別長,有的甚至要勞作到晚上11點到12點。好多員工趕不及回家,就在辦公室將就一晚,次日又得連軸轉。

現代工業文明帶來社會繁榮,對於日本普通民眾,特別是東京的市民來說,已經成了一座壓在頭頂的大山,榨乾擠扁了每一個日本社畜,在日本工作過的朋友肯定有所體會,每條街的居酒屋裡都充斥著男人們對社會的控訴。

現在,再回看影片中“物質化社會”的一些象徵。

(1)帆高隻身來到東京,還未靠岸就在琢磨“工作”,被圭介救了一命卻立馬被敲詐啤酒,沒有收入只能食不果腹露宿街頭;陽菜和弟弟相依為命,每天為了生計拼命打工,甚至不惜擔當陪酒女郎;大學畢業的夏美每天都在面試,卻一次次被拒絕——每個角色都在社會的重壓下苟延殘喘。

(2)而帆高得知陽菜的能力後第一反應是靠它賺錢,這種思想也導致陽菜的身體逐漸透明,最終迎來不可挽回的悲劇。事實上,在立花家為婆婆祈求晴天的時候,瀧說“很感激你們為婆婆做的這些事”,而此時帆高的回答是“哪裡哪裡,只是工作而已”。真的只是工作而已,初來東京的帆高,也立刻被東京異化了。

(3)面對一直不停的雨和永不放晴的天,東京的市民卻習以為常,只有圭介一行會關注“晴女”的線索。而圭介的“晴女”企劃卻遭到諸多媒體的拒絕——因為沒人關心天氣,都忙著工作呢。

物質化的壓力必然導致精神自由的缺失,自我迷失和道德泯滅充斥著影片中的東京,每個人都對初來乍到的帆高惡言相向,只有陽菜在黑暗中為他遞上一個漢堡。社會集體的精神失常才最終引發了天氣的異化,暴雨和黑雲不過是整個東京、日本社會的病徵。

2.理性和情感

法國著名數學家帕斯卡(就是壓強單位的那個帕斯卡)說過一句名言“理智的最後一步就是意識到有無數事物是它力所不及的”

都說日本是個理性社會,其實他們自己也無奈地被綁在這輛失控的汽車上狂飆,看著很爽,實則瘋狂。影片中,圭介、夏美、警察這些大人的行為所體現的,正是在現代社會中被奉為宗旨的“理性至上”主義。

圭介大叔為了獲得女兒撫養權,而將帆高趕走;夏美為了天氣放晴,暗示陽菜獻身;警察為了凪的成長,強行將姐弟二人分開;探長為了調查案件,將帆高關押審訊——理性的講,他們有錯嗎?

沒錯,每個人似乎都做了最優選擇。

但有了“理智”這個擋箭牌就可以為所欲了嗎?這我想起一部美劇——《難以置信》,年僅18歲的瑪麗在自己家中慘遭歹徒性侵,而面對警員、警探、不同的調查部門,她被要求一而再再而三地回憶、重述事件經過,例如如何被綁住,如何受到性侵,有沒有用手指……一切細節都不能遺漏,甚至在口述完成之後,還要她完整寫一遍。

——警方的行為有錯嗎?沒有,甚至可以說這是伸張正義的必須。但因“正義的暴力”而受傷的瑪麗,又該找誰去哭訴?因為她是受害者就活該承受這些嗎?

同樣,《天氣之子》中的大人們有沒有更好的處事方式呢?——當然有,圭介完全可以在趕走帆高之前好好和他談一談,在一個屋簷下生活了幾個月,都不關心一下孩子為什麼離家出走嗎?幾張萬元大鈔就把一個16歲的孩子粗暴地趕進暴雨中。

“大人”和“孩子”不過是一種象徵,他們分別代表“理性”和“感性”兩種社會關係,就目前東京和日本的狀態而言,感性幾乎快被理性趕盡殺絕了,人與人之間只有利益關係,沒有情感聯結,冷冰冰的人也造就了日本冷冰冰的社會。

所以才有了影片中看似任性、衝動的帆高,和理智、穩重的大人。新海誠把“理智”放在了主角的對立面,不是他很“中二”,而是他想借此喚回社會的情感和溫暖,以避免日本一直在“理性”的絕路上越行越遠,最終無法回頭。

影片結尾,在帆高因為自己的選擇自責時,圭介對他說:“別太自負了,這個世界本來就很瘋狂,不是哪一個人能夠輕易改變的”。

誰又能保證犧牲了陽菜之後,第二年夏天東京不會繼續連日暴雨?

退一步講,假如帆高沒有發現陽菜的能力,那東京就完了嗎?哪怕下了三年暴雨的東京,人們不也好好的生活著嗎。瀧的奶奶甚至在洪水中失去了房屋,但她卻很坦然的說“這裡本來就是海洋,是人類改變了它,不要為失去的東西而遺憾,也許一切只是回到了最初的模樣。”

世界從來都不需要被拯救,真正需要被拯救的是人類自己。

二、關於圭介的行為

經過我之前的分析,大家應該明白了,一直以理智的大人自居的圭介和夏美,被帆高和陽菜之間純真的感情所感動,兩個純真的靈魂不講利益和得失,只是單純的關心對方,愛慕彼此。這種久違的真摯情感,隨著劇情的推進逐步融化著圭介和夏美的心。

尤其是看到帆高為了陽菜而不顧一切,以及警察探長的冷漠無情,這種強烈的對比導致了他最後的爆發與倒戈——理智、對錯、利益,能不能放下這些自欺欺人的包袱,真誠的為你關心的人做點什麼,哪怕騎著摩托被警察追捕,哪怕為了帆高攔住警察,至少他們重新拾回了關心他人的能力,而不是僅憑一句“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懂事”,就將別人踹翻在地。


凡人看電影


從劇情來看,帆高選擇了陽萊,而放棄了整個東京。這種三觀任何人都會鄙視之。但是細細品味期其中細節,會發現不一樣的地方。

第一個細節,3年後,大叔說東京200年前原本就是海洋。也就是說過去200年有無數的陽萊通過犧牲換取了東京的晴天,所以人們才得以在此安居。

第二個細節,大叔和夏美在在屋頂有條龍壁畫的寺廟和老和尚的談話。老和尚說天氣女巫犧牲來修復天氣。對比大叔說的話,東京原本就是海洋。老和尚說謊了,或者他也只是謊言的搬運工。犧牲女巫不是為了把天氣修復成原本的樣子,而是改造成為適合人類居住的樣子。仔細體會其中的差異,非常的大。那個老和尚代表了說謊的政客。恰恰形象也是整部劇最差的一個。

第三個細節,麥田裡的守望者。原本孩子們應該被守護,而現在卻需要犧牲孩子們來讓大人們安居樂業。結合大叔的話和老和尚的謊言。翻譯過來就是為了讓大人們生活得更好,孩子們,請你們犧牲掉吧。而且還編制了一個所謂責任的謊言來達到這個目的。這不就是軍國主義嗎?這和大人們守護孩子的正確三觀是相反的。

再說說日本這個國家,日本是高度重視群體的國家。日本也是個天災嚴重摧殘的國家,自身資源也欠缺。在絕大多數日本人的觀念裡,犧牲掉個人來成全群體是理所當然的。但是星海成卻倒行逆施,說明他認為這個觀念是錯誤的。

所以我認為天氣之子的立意非常高,不只是為了講好一個愛情故事。


用戶1800490027843


說實話,我看到那一幕,我個人很反感和討厭豬腳的選擇。人間值不值得我不知道,但是為了一個人而毀掉一座城,我是幹不出來的,也不會去想,如果這玩意兒叫愛情,那麼這樣的愛情不要也罷!如果死了一個人,而拯救一座城,那我會去做,無所謂值不值得,反正,我覺得值得就好。


K3-詭刺


《天氣之子》正在熱播之中,繼《你的名字》後,新海誠又一次給我們帶來了視覺盛宴。但是對比與《你的名字》的火爆,這部動漫就要平淡得多,很多人對它表示迷茫,也有很多人對於它表現出來的觀念表示不理解。尤其是最後森島帆高選擇了天野陽菜而放棄了整個東京,讓東京大半部分淹沒在了雨水中,表示不能理解,甚至不能接受,甚至很多人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抨擊它。那麼新海誠為何會讓天野陽菜做出這樣的選擇,他到底要說明什麼呢?小編認為,他只是想告訴大傢什麼是“愛情”!

故事簡介

十六歲的帆高因為父母的壓抑、學校的苦悶和青春的躁動,選擇了離家出走,孤身來到了東京。由於手頭錢財用盡,又找不到工作,最終在從事都市傳說等奇聞異事報道的須賀那裡打工。帆高在尋找“晴天少女”的過程中遇到了具有暫時改變氣象能力的女主角陽菜,即真正的“晴女”。

帆高和陽菜利用“晴女”的能力,在久雨不晴的東京,開始了接單賺錢,在一次次的改變天氣中,帆高了解了天氣對於人們的重要,也慢慢的喜歡上了陽菜。陽菜卻在一次次改變天氣中,付出了代價,最後瞭解到了“晴女”是獻身者的本質。選擇了獻身,換來了東京天氣的正常。

但是帆高在痛苦自責和思念陽菜中不能自拔,最後排除萬難在陽菜成為“晴女”的神社中,登上了天空,選擇換回了陽菜,然後東京整整下了三年的雨,而且還在一直下。

整個故事,前期非常平淡,後期帆高為了陽菜克服一切、放棄一切的場景加上唯美的畫面和動人的音樂,還是非常感染人的。這裡面最讓人感動的,就是帆高和陽菜的愛情。

帆高的選擇,最本質的愛情

帆高和陽菜的愛情,如果沒有後面“晴女”獻身的一幕,估計這個故事就更加平淡了,但是這恰恰就是愛情最本質的顏色。沒有其他亂七八糟的東西,就是我喜歡你,你也喜歡我。很乾脆也很美好,然而如今的社會這種本質的愛情,也許真的只有在15歲左右的少年少女中才能發生了。帆高為何如此選擇,我認為有下面幾個方面。

第一,因為他人對陽菜付出的漠然。陽菜最開始明白“晴女”需要獻身才能換回東京正常的天氣時,她雖然猶豫了很久,不過最後還是選擇了獻身的。很多受過她幫助的人,都在夢中看到了這一個場景。但是還有更多的人,選擇了默然,他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就是這一個態度,一下子刺激到了帆高,選擇一定要再見陽菜一面,見到後,又義無反顧的選擇了帶回她,因為他不能再一次失去陽菜了。

第二,因為愛情。這是帆高最內心的答案,因為他愛著陽菜。

“即使,再也沒有晴天也沒有關係,比起晴空,我更需要你!”

這是帆高的回答,這是害怕失去所愛之人的吶喊。對於帆高於陽菜的愛情來說,真是不驚天也不動地,但是他們改變了整個東京。當然這個責任確實不應該由他們來唄,這不過是因緣際會罷了。

新海誠的表達

現在很多人拿新海誠和宮崎駿做比較,說實話他們兩個人確實沒有太多的可比性。宮崎駿的動漫思想是開發性的,是更加符合這個世界發展的,是普世的。而新海誠,真的很簡單,沒那麼複雜。他要表達的只有“愛情”。

在《天氣之子》中,我認為他表達“愛情”要比《你的名字》更加前進了一步。雖然故事沒那麼好看,但是他表達的只不過是最本質的愛情罷了。

沒有太多的曲折波瀾,沒有太多的世俗偏見,有的只有兩個人的真心相愛。帆高最後為了陽菜放棄了整個東京,看似天真,但是不恰恰說明了愛情的純粹嗎?不夾雜任何東西,簡單、乾淨。這才是愛情應該有的本質。

很多人站在道德的制高點評價這個選擇。

那麼,憑什麼要求新海誠犧牲對於他來說很重要的表達,而去附和別人的看法?憑什麼要求一個人犧牲對於他來說很重要的東西,去讓別人高興?憑什麼要求一個人最重視的不是自己,而是別人?愛情本來就是自私的,不是嗎?

現在的愛情,夾雜了太多不應該有的東西,相貌、家世、房子、車子、票子、親戚朋友的看法等等,讓最本質的愛情早就消失殆盡了,當然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沒有辦法讓大家去選擇本質的愛情,那麼也請大家不要得不到就要去毀掉它。我們內心不應該還有那麼一點點的憧憬和期盼嗎?

以上是個人的看法,有什麼不同的觀點請留言交流!


星星風鈴


歷時三年新海誠的另一部大作《天氣之子》與大家見面了,跟《你的名字》一樣讓人心曠神怡的精美畫面,一樣以愛情為主導的故事,卻給人很不一樣的感覺,你的名字中跨越時空的瀧追逐拼盡全力去救回三葉,同時救回了村子裡的所有人,而天氣之子中卻是男主角帆高為了救回獻祭的陽菜選擇將她帶回來,東京因此再無晴天成了東方威尼斯,新海誠心中的愛情變了嗎?其實他想表達的並沒有改變,愛情在新海誠心中應該是那種可以為了對方奮不顧身、即使與世界為敵,也會選擇在你身邊守護你。而這不正是我們少年時期對於愛情的幻想嗎?

愛情在每一個人眼中都不一樣,從少年懵懂之時到長大進入社會之後,愛情的樣子對於我們來說一直在變,最美好的不正是少年時期那種:可以沒有負擔地為了所愛之人與世界為敵,除了你之外的所有都不重要

天氣之子讓觀眾有爭議的點就是帆高為了救回陽菜,卻把東京犧牲了,新海誠描寫這一種愛情到底是想要表達什麼?從故事來看,有點俗套,不願意困住家鄉的男主帆高出來東京闖蕩,在落魄的時候遇到了女主陽菜,與陽菜的朝夕相處之間,男生女生之間開始情竇初開,帆高跟陽菜利用陽菜之間晴女的能力,開始在一直下雨的東京接單賺錢,帆高在一次次的任務中對陽菜日漸傾心,而陽菜在不斷改變天氣之中付出了代價,最後得知自己的晴女體質就是讓東京天氣恢復正常的唯一辦法,陽菜選擇獻祭自己,當帆高意識到陽菜是因為自己而選擇獻出生命之後,帆高在痛苦自責之中選擇救回陽菜。

帆高最後排除萬難,追著將陽菜帶走的雲走了半座城市,最後在將陽菜救了回來,這一段劇情配上新海誠的特色精美畫風與BGM是很感人的,在許多人看來救回自己心愛的人而選擇放棄東京的所有人是很自私的,帆高的舉動跟他的年齡是相對的,只有十幾歲的少年少女才會為了自己心愛的人不顧一切,那個時候的我們不也是如此嗎?覺得愛情就是兩個人的事情,除了彼此之外就沒有什麼更重要的了,我們這個現在回想起來有點幼稚的想法是在什麼時候改變的呢?是在我們長大之後,我們開始知道兩個人要在一起需要物質基礎的,是需要考慮到彼此家庭的,很多事情即使你想做,但是你需要考慮的不再只是兩個人,而是外界的很多因素,以前身上沒有那麼多責任的時候,對於追逐愛情與夢想,誰都會如此奮不顧身吧。

換一種想法,帆高跟陽菜之間是有感情聯繫的人,晴女體質本身不是陽菜想要的,一個被動賦予的技能卻要讓她為了東京的天氣恢復正常需要付出生命,易地而處,如果你是她的家人或者戀人會讓她獻祭嗎?而作為在東京生活的人,如果一個跟自己毫不相干的人犧牲自己就能讓天氣恢復正常,自然是希望陽菜獻祭的,天氣之子中對於這兩者通過帆高跟須賀大叔說出了這兩種聲音,正如救一人跟救百人的問題一樣,兩者之間的對錯很難爭辯清楚。

回到愛情這個新海誠的主題,帆高與陽菜之間的愛情很純真讓人羨慕,在你危險或者脆弱的時候,心愛的人能站出來為你對抗世界,即使與世界為敵也會選擇維護你。這不也是許多人幻想過的愛情嗎?新海誠的想法一直沒變,瀧為了三葉奮不顧身回到過去讓她活了下來,帆高為了陽菜奮不顧身從雲裡將她搶了回來,兩者唯一的不同就是帆高的行為伴隨著他人的好壞而已。

喜歡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你的關注轉發評論收藏都是我最大的支持。


寶嵐說動漫


電影《天氣之子》劇情略顯平淡,如果夜深了看可能容易睡著,但看完回味時會發現正是電影結尾的這個“瘋狂”選擇昇華了主題,以往這類題材都是以主人公犧牲小我,完成大我劇終。這次一反常態,新海誠大概是想告訴人們:在不愛你的人眼中,你不過是他生命中的過客,而在愛你的人眼中,你就是全世界。


結合電影劇情,男主帆高作出選擇女主陽菜,而放棄整個東京的行為合情合理,毫不突兀。對男主帆高而言,他其實有充分的理由這麼做。

01 男女主是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在氣候失控的時代,離家出走獨自來東京打拼的高中生帆高,沒有經濟來源,很快就落魄不堪,時常飢寒交迫。他連續幾天到一家店躲雨,在這家店打工的陽菜看他每天只點一杯飲料,知道他沒錢吃飯就送了他一個漢堡。

孤獨、落魄的帆高感動不已,感受到溫暖的他又重新燃起鬥志,努力之下找到了一份工作,為超自然雜誌社撰稿。在雜誌社他聽說一個傳聞,有個女孩有超能力,可以讓持續多雨的天空放晴,人們稱這個女孩為晴女。

因緣際會之下,帆高再遇陽菜,陽菜把自己就是晴女的秘密告訴了帆高。陽菜是在一個偶然的機遇下擁有了使天空放晴的能力。
在帆高的建議下,陽菜開始在網上出售預訂晴天的服務。如果誰有事需要在某個日子讓天空放晴,下單付款,陽菜就會實現此人的願望。

由於這個夏季,天天暴雨不斷,大家都期待晴天到來,他們的生意特別火爆,在暴富之餘,收穫了非常多的感謝和讚譽。陽菜很喜歡晴女這份工作,覺得很有意義,幫助了那麼多的人,也讓帆高那麼高興。

天氣逐漸惡化,變得越來越冷,8月的天空下起了雪,洪水淹沒了許多地方。預訂晴天的人也越來越多,帆高不想陽菜那麼辛苦,就商量著把網上預訂晴天的服務停掉,帶著弟弟,三個人好好過日子。

帆高、陽菜、陽菜的弟弟三人跑到一家豪華酒店去休息。那晚帆高得知,每次讓天空放晴,陽菜都在消耗自己,她的身體會逐漸變透明。陽菜問帆高希不希望夏天重新回來,她有辦法改善氣候。

此時帆高和陽菜已經深愛彼此。帆高痛哭,不肯陽菜犧牲,說只要他們能在一起怎麼都好。待帆高和自己的弟弟睡著,陽菜決定用自己換回夏天。一覺醒來,帆高發現陽菜不見了,而天空放晴,夏天又重新回來,氣候變得正常了。

大家的生活恢復到正軌,除了帆高和陽菜的弟弟滿世界找陽菜,誰也不記得陽菜是誰,為拯救東京做出了什麼犧牲。

警察來抓離家出走的帆高,帆高堅持要去找陽菜,在千鈞一髮之際,帆高跑到陽菜獲得超能力的屋頂,跨越一道門,來到另一個世界。那裡有正在沉睡的陽菜。
帆高把沉睡的陽菜喚醒,要帶她一起回去。陽菜不肯,說她回去,氣候又會變得惡劣。帆高告訴陽菜,她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在好天氣和她之間,他要選擇她。



02 一切不過變回了原來的樣子

帆高聽一位老奶奶說,現在被水淹沒的哪些地方原先就是海洋,是人類的干預才把海洋變為平地,建起高樓大廈,供人使用。天氣變得惡劣,水淹沒了人類的許多活動區,不過是讓一切變回了原來的樣子。

帆高這一下釋懷了,他知道雖然陽菜有超能力改善氣候,但犧牲自己,拯救人類並不是陽菜的義務。人各有命,大家應該有勇氣面對自己的生活。



03 在愛你的人眼中你就是全世界

陽菜做晴女工作的時候,幫助大家實現願望,大家敬她如女英雄。可當她犧牲,除了帆高和陽菜的弟弟沒有人在乎她好不好,是否消失。

在不愛陽菜的人眼中,她不過是自己生命中的一個過客,分別了便無關緊要,再也記不起,而在帆高和陽菜弟弟的眼中,陽菜是自己的至親,是自己的全部。帆高選擇讓世界恢復本來面貌,換回自己的世界,又有什麼錯呢?

帆高和陽菜是芸芸眾生的一對普通戀人,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選擇自己的世界。
新海誠也許是想通過《天氣之子》表達另一種觀點吧,英雄也是普通人,也有選擇愛和被愛的權利,不僅僅只有自我犧牲這一條路。


湘女追劇


非常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我也是非常喜歡這部電影。下面就來說一下我的觀點,供大家參考。

這部《天氣之子》我開始也覺得很納悶,但是,仔細想想,後來也釋然了。

愛情的本質其實是自私的

愛情,一定不是中央空調,它一定是一個人的暖寶寶。這個我相信大家都能理解。

如果帆高選擇了忍下思念,選擇保護大家的利益,選擇成為一個悲情英雄,那麼,他一定會很難受。為什麼呢?因為沒有人知道,沒有人理解啊!其實在劇中已經有過很多的暗示了,當天氣好的時候,大家都很開心的慶祝,但是,根本沒幾個認為是晴女(陽菜)做到的,更不要說帆哥是哪個路人甲了。這其實是非常非常難受的,不符合人性。人之所以無私,其實是因為這也是一種巨大的“自私”,因為這樣的奉獻可以帶來巨大的成就感、滿足感、自豪感以及名聲,但是,如果這些都沒有,那麼,這種“無私”其實很難受的。做好事,一定要留名!

但是,陽菜對於帆哥來說,就是這個冷漠的世界中為數不多的溫暖,而且還是最炙熱的那一個。要知道,哪怕是成年人,都會因為自私而拋棄了他。所以,兩個互相取暖的人,想要再次擁抱對方有什麼不對的呢?——說句實話,如果兩情相悅,最後不得不離開,我的內心一定不會有祝福,而是默默的希望對方,在沒有我的日子裡,夜夜哭泣!

愛情,就是自私的!如果是我,我也會這樣選擇。反正,幾百年前的東京也是這樣的,只不過一切回到原點罷了。


宇悅有言


其實帆高的選擇並沒有對錯,是他自己選擇的。

這部電影並非是一部純粹的愛情電影,誠哥還想表達別的。帆高是因為家暴逃離小島到東京打工的,由於未成年,在東京的最初遭遇就如同下雨般苟活,直到陽菜的出現才有了第一頓像樣的飯…陽菜的放晴能力後來成為帆高,陽菜收入的重要來源,對於他來說,陽菜在某種程度來說就是在東京的依靠了。

陽菜遭遇也跟他一樣,最初開的這一槍只不過是為了解救陽菜,只是後來牽扯到警方,不得不對抗…到了後來,由於擔心大叔被牽扯進來,把他們隔離開,第二槍又成為與成人世界對抗,追求自由的標誌…

這是介紹了一個不成熟青少年的本能,在極端命運條件下釋放天性,追求生活的成長故事,有一定的思考。也跟所謂的"政治正確",追求集體主義相對立。

當自己"苟活"的時候,還執念什麼呢?

這是第一部不相信專業影評人,而是相信b站用戶解讀的電影…個人評分7.2分。


醛哥915


以下都是作者在小說中寫到的。

想到這個故事的契機,是因為上一部電影《你的名字。》成了遠遠超乎製作者預期的賣座電影。雖然「超乎預期地賣座」這種說法感覺滿討人厭的,不過對我來說,真的是很懸殊的差異。在《你的名字。》上映的半年多期間,我是第一次受到那麼多人矚目、受到那麼多樣的評論。在家吃飯時,電視上有所謂的知名人士在評論這部電影(感覺好像被鄙視了),在居酒屋喝酒時也聽到有人在談論感想(被鄙視得滿嚴重的),甚至連走在路上時,都聽到電影的名字(還是被鄙視了)。社群網站上充斥著大量評論,雖然有很多人喜歡,不過我也看到滿多人表達激烈的憤怒。在那半年當中,我一直在思考讓那些人生氣的理由是什麼,而那半年正是我寫《天氣之子》企畫書的期間。

雖然沒有從這樣的經驗得到明確答案,不過我自己內心做出了決定,那就是「電影不是學校的教科書」。我到這時才重新體認到,電影(或者更廣義的娛樂)不需要是正確的、模範的,反而應該談課本沒有談的東西,譬如讓人知道了會皺眉的秘密願望。我要使用和教科書不同的語言、和政治家不同的語言、和評論家不同的語言來談,要以不同於道德或教育的標準來寫故事。這才是我的工作。如果因為這樣受到斥責,那也沒辦法。我只能將真實的感受寫成故事。這樣的決心或許來得太晚,不過《天氣之子》就是基於這種心情寫出來的故事。



風雪裡悠悠長白


耗時三年,1700個鏡頭,精美絕倫的畫面,充滿玄幻感的故事。一個少年為了一個女孩子,讓整個東京成為了東方威尼斯。毫無疑問,新海誠在“救一人,還是救一船人”的時候,選擇了“救一人”。這個選擇僅僅是為了表達“愛情”嗎,小黑覺得除了愛情應該還有別的。

愛情是《天氣之子》的主旋律,少男少女純真的愛情令人心馳神往。

不要以大人的思維去理解純真的感情,摻雜了太多是非對錯的主觀判斷做出的選擇可能是符合大多數人利益的,但是未必就是最適合當事人雙方的。

帆高從警局衝出來,向著那片雲奔跑了“半個城”,以莫大的勇氣曾經的救命恩人圭和他人,最後終於邁過那道門,把在天上孤單的陽菜拉回人間。

因為愛情的驅使,他的本心指引他那麼做下去,即使救回陽菜宇宙毀滅,只要能和陽菜重逢,那仍然會那樣做。

愛情,真的會讓人奮不顧身。

除了愛情,新海誠還想表達的就是責任,一個少年的成長。

一個與父母不辭而別,離家出走的少年能有多成熟呢,雖然少年為了一個陽菜不顧東京的安危,但是在東京的那麼多天,與陽菜和圭的相處讓他學會了承擔責任。

是帆高讓陽菜成為了真正的晴女。為了賺錢,為了養活弟弟,帆高把陽菜設計成了讓人心想事成的晴女。如果不是帆高,陽菜不會成為的晴女,也就不會為了他和別人獻出自己的生命。

等到帆高認識陽菜是為了自己而獻出生命的時候,對陽菜的愧疚感和責任感讓他為了拯救陽菜義無反顧。

難道這不是一個少年的成長嗎,終於不再是一個人的任性,即使只是學會了為另外一個人“任性”,也是成長的過程。

面對商業和議論,新海誠已經做出了最大的讓步,但是他還是要表達自己認為對的東西,那就是堅持本心。

《你的名字》獲得好評無數,但是也經受了很多批評。為了讓《天氣之子》叫好又叫座,新海誠已經做了很大讓步,比如影片最後為了“洗白”男主說東京曾經本就是海,甚至借他人之口安慰男主並不是你的錯,歷史必然要這樣進行下去。

實際上,新海誠還是堅持了自己的本心,在他心目中少男少女本應如此,為了愛情不顧一切,時刻保持純真。

陽菜為了他人,獻出了自己;帆高也因為救了陽菜導致東京淹沒而自責;直到最後,看到陽菜以後,什麼都不重要了,只要和她在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