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的孟和尚烧鸡听名字就能让你驻足思考


提起熏鸡,山海关人马上会想到“孟和尚”。孟昭义,北京通县人,16岁起在石家庄饭庄学徒。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孟昭义来到山海关,在南门外开了个卖熟食的门脸,很快人们就发现这个有着亮亮光头的中年人做出的熟食是难得的美味。孟昭义有个小名叫“跳墙的和尚”,他为人诚恳实在,严谨规矩,大家于是尊称他为“孟和尚”。

建国后实行公私合营,孟昭义被安排到中心食堂饭店加工熟食。1963年,山海关区食品公司成立熟食加工厂,孟昭义坐镇,带领几位学徒制作,当时全区二三十个门市部出售的熟食都是孟和尚风味。1972年,孟昭义被山海关车站劳动服务公司邀请担任列车熟食师傅,往来的旅客将孟和尚的口碑传诵到四面八方。

孟昭义从车站离职后,古城南门外“转角楼”南侧成了孟和尚熟食爱好者们会聚的地点,每天下午3点,孟和尚推着装满喷香肉制品的小车来到这里。孟和尚有个特别的规定,每人每天最多只能买一只熏鸡,除非你家中办事前日多预订几只。也难怪,孟和尚平常每天只做二三十只鸡,一个人买几只,别人恐怕要眼巴巴地白等了。


孟和尚上了年纪,得到真传的孟宪有接过手推车。他像父亲一样,不管刮风下雨,不论烈日飘雪,都会出现在老地方。

食客有增无减,孟宪有上午9点就出摊,这样他每天必须凌晨2点起床,宰剖,浸烫,整型,卤煮,熏烤,涂油……

孟和尚熏鸡曾被评为秦皇岛地方名菜名吃,这鸡有什么特别之处?孟宪有说:“主要还是传统风味吧,祖传的投料标准很精确,13味中药,既提味去腥,又不留药味儿。

从毛鸡到下锅要过5遍水,里边东西全掏干净。最重要的是‘烂乎’,从下锅到开锅都是大开水,至少煮5个小时,把筋全煮开了。”

嚼菜可分脆嚼与柔嚼,熏鸡自是归入柔嚼,火候到位,则烂而连丝,具有韧性。孟和尚熏鸡的确烂乎,干松而不湿,香浓入骨。王景愚有个著名的哑剧小品《吃鸡》,在孟和尚家你可吃不到那样的皮筋或塑料。

孟昭义2001年过世,他留下了老汤,也留下了叮嘱。孟宪有牢牢记得父亲的规矩:“做粉肠必须用好的猪后鞧肉,一点儿血脖也不能要。

老汤要保持清亮,绝不可随便煮,别说烂肉了,狗肉、鸭肉都不能煮。调料全用一等的。

更多民间美食即将为您推荐,如果您有美食推荐请与我们联系,关注我们私信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