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常常和老板聊天的人升职了:会刷存在感的人究竟有多赚

分享职场故事,交流职场经验,欢迎关注"闫湘”。

前几天,身为高中老师的闺蜜讲起的一个故事,让我深有感悟。

五年前,小王和小张都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来到闺蜜学校应聘英语教师。两个小姑娘都是闺蜜手底下培养出来的,论资质,品格两个人都差不多,可如今五年过去了,两人差距就拉开了一大截。

那个常常和老板聊天的人升职了:会刷存在感的人究竟有多赚

原来,小张的性格比较温吞,她所在乎的是把手头的教学任务完成好。而小王呢,她同样在工作上踏实努力,但她不好面子,有困惑的地方就抓紧时间找闺蜜求助和交流。

两人最明显的不同处事方式体现在对副校长的态度上。小张和小王结伴而行碰见副校长时,小王一瞧见就热情打招呼问好,并试着攀谈几句。而小张神情会有点不自然,跟着小王轻轻问声好。副校长擅长英语,爱好英文书籍阅读,小张乐意跑去和副校长交流相关方面的见解。虽有点投其所好,但小张确实磨炼了胆识,人缘也越来越好。

那个常常和老板聊天的人升职了:会刷存在感的人究竟有多赚

如今,小王已经升职成为英语年级组组长,而小张仍然在高一高二年级上课,连带高三毕业班的机会都没轮到。

明明两个人起初的资质和能力都差不多,为何五年下来差距如此大?

躲开领导的员工表面上表现为向领导问好忸怩,不主动找领导沟通交流,反馈想法。外露的不自信、胆怯实则是由于自卑心理在作祟。初入职场的小白没有实践经历和经验,适应起来会遭遇诸多挫折,自尊心受到打击后会有恐惧消沉的心态,从而导致自卑。因为领导身在高位,在学识能力上到达的高度也让员工产生距离感,敬而远之地躲避领导能获得安全感。并且,领导掌握着员工去留、升职、奖罚等“生杀大权”,所以员工为了避免在工作和交谈上犯错,索性回避与领导接触。

那个常常和老板聊天的人升职了:会刷存在感的人究竟有多赚

自卑心理实质是由僵固思维模式造成。这种思维模式的人会认为智商、技能都是天生的,不会通过后天的努力和学习得到提高。他们会固步自封以确保完成工作任务。害怕出错所以不敢改变自身和探索新事物,所以在此过程中会错失很多机会。用安于现状的方式来进行自我保护和防御侵害。所以,被自卑心理和僵固思维控制的员工永远是个员工,成不了大器。

而哪怕会碰壁仍拼命刷存在感的员工呢?他们拥有的正是一种有效上进的思维模式——成长性思维模式。他们认为失败不可怕,失败后总结出的经验教训会成为争取成功的垫脚石。

那个常常和老板聊天的人升职了:会刷存在感的人究竟有多赚

这类员工看重的是通过自身的坚持和付出,在工作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和提升,而不仅仅着眼于结果。工作方面应敢于和领导交谈,表达想法。职场上的成长是靠一次次硬仗历练出来的,很多人不敢挑战甚至逃避的事情才是职场蜕变的机遇。对自我职业生涯的负责和为公司长远利益着想的举动,会让领导渐渐熟悉员工并青眼相加。

分析出了造成两类员工境遇不同的原因,那我们现下该如何在职场中正确发展呢?

身处职场,学会“邀功”,要勇于表现自己。

那个常常和老板聊天的人升职了:会刷存在感的人究竟有多赚

首先,要在恰当的时机勇于展现自己的才能和发表真知灼见,特别是在领导能看得见的时候,比如像委派重责大任时,有真才实学的员工应停下手头的埋头苦干,毛遂自荐主动胜任工作。

勇于表现自己是为了更好的“邀功”。

在职场中前行,只存在相对平等,没有绝对平等。现实就是如此,得到领导赏识的人和默默努力的人相比,总归是升职更快,加薪更多。当员工通过充分展现自己,发挥必要技能,也就自然而然的的和领导混了个脸熟。当有晋升的名额和良好的发展机会,领导更多的是想到熟悉的员工,而不是连名字都记不得的员工。

职场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固步自封的自保方式只会让自己更加自卑抑郁,勇于表现自己,学会“邀功”才能在职场上如鱼得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