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火遍全球的香港電影,《黃飛鴻》“一去不復返”了嗎?為什麼?


換個角度來說。雖然不能就此斷定,《黃飛鴻》一去不復返,但一定時期裡,《黃飛鴻》為代表的的古裝武俠片、或者說古裝動作片確實不再是市場的寵兒。

下圖是我自己整理的最近三年、國內票房榜(19年數據截止到10.28,類型材料取自豆瓣)

1、表中來看,動作電影雖然還是最賣座的電影類型,但三年來,動作電影在榜單中的比重是逐漸降低的。17年票房TOP30中有21部含動作因素的片子,18年減少到18部,19年到目前為止只有10部。

2、細分到動作電影領域,動作+科幻的比例正在提升,意味著傳統動作片市場已經萎縮。17年榜單上有1/3的動作片屬於科幻類(21部有7部),18年這個比重增加到1/2(18部有9部),到19年80%的上榜動作片是科幻類。

3、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古裝電影快速地在榜單上消失。17年有《西遊降魔篇》和《悟空傳》兩部古裝片上榜,18年有《捉妖記2》、《西遊記女兒國》、《影》、《狄仁傑之四大天王》四部上榜,19年到目前為止只有《誅仙》一部,並且隨時會被擠出前30名(排名第29)。


古裝片和動作片集體式微,市場替創作者做了選擇。院線市場上很難有製作公司和團隊來投入大製作,倒是網絡電影消化了一部分生產力,或者消化武俠IP,比如《霍元甲》(譚旭主演),或者消化從業者,比如梁小龍參演的《功夫小鎮》。只是目前的形勢,還多是撈錢的動作,對於武俠片的回暖並無用處。


《黃飛鴻》值得再多說一點。作為中國最有特色的類型電影,《黃飛鴻》系列(其中幾部)堪稱武俠片演進歷史的最高峰。

時間點上,九十年代正值中國經濟崛起,民眾的民族自豪感油生,對民族文化有需求;而武俠電影是“民眾重溫民族根性的方式”;

對於生在視像時代的青年觀眾,美國留學回來的徐克,在電影視聽語言上,遠比本土導演要更受歡迎,之前他主要操刀的《笑傲江湖》已被視為“新派武俠片”的開山之作;

更重要的是,他引進了中西文化衝突,開闢了尋寶、復仇等傳統武俠元素外,構成新的武俠環境。

將人物置於多種文化的矛盾中,去思索人存在的價值,文化取向嚴重到——等於人生取向。現代生活就是多種文化並容,人們對他的影片產生強烈共鳴,雖然
影片最吸引人的還是視覺奇觀,但這是溝通的基點。
他的影片營造了古代氛圍,人物卻是現代思維,對觀眾有親和力——這都是他良好的分寸。 —— 徐皓峰《刀與星辰》

這一立意,使得黃飛鴻從葉問、蘇乞兒、方世玉一眾武俠人物中超脫出來,更隱隱有了“俠之大者”的味道。西方勢力不再是民族大義的天然對立面,英雄的成長和頓悟,不再是“和他拼了”以及“我要打十個”這樣簡單的以力相搏。

題材是東方的,但是從拍攝手法、畫面呈現以及人物塑造都是西方的;兩方勾兌恰到好處,就成了經典。後來,陳可辛做類似的嘗試,《武俠》中他讓西方科學去解釋每一個武打動作,連反派的死也用了雷擊這樣方式,明顯勾兌過頭,觀眾接受不了。


以上。


臺灣綜藝集合


如今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看著那些金典的作品只能空悲嘆。雖然時過境遷,但也留下了美好的作品和回憶,例如《黃飛鴻》。

其實一個時代的金典影視作品往往跟那個時代社會背景是有關係的,相當於天時。

這樣的天時正好籠罩在了八九十年代的香港。香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候,治安並不是太好,街上也時常會有現實版的古惑仔上演。因此一個充滿俠義和快意恩仇的熱血"江湖"時代便應運而生。一時間好像重複了清末明初的年代,社會不安定,百姓安寧之日,整個民族都盼望著能有一位英雄救人於水火之中,就像清末時代出現的愛國愛民的英雄霍元甲黃飛鴻那樣的人物。

雖然不像清朝末年那樣出現了真人版的黃飛鴻,但是這種人物出現在了像金庸,古龍,徐克這樣的武俠小說作家的筆下。像金庸作品《神鵰俠侶》中的楊過和郭靖,其實就是黃飛鴻的形象代表。還有古龍作品《楚留香傳奇》等等。最直接的代表就是徐克的作品《黃飛鴻》。有這些文學大家的作品,可謂是佔了地利。

談到功夫電影,我們必須得提到功夫巨星李小龍。李小龍先生出生在香港,是最早一批去美國發展的武術家,那時候就將中國功夫以電影的形式亮相在了美國,從此開創了功夫電影,讓世人更加了解中國功夫。之後,便有功夫明星李連杰,成龍等人打進好萊塢。在好萊塢的發展也給這一批功夫明星夯實了功夫表演的基礎,此後回國發展的李連杰便受到了徐克的邀請,出演黃飛鴻。可謂是人和。

香港的影視年代在天時,地利,人和的籠罩下,豈能不出現膾炙人口的作品。因此,《黃飛鴻》第一個系列在播出之後,反響特別強烈,作品的優秀程度至今無法超越,隨後《黃飛鴻》其他系列陸續播出,將香港影視的黃金年代推向了巔峰,最終成為一代金典。

回顧這些金典之時,不妨帶著對今天的香港影視作品的審視,反觀今天香港電影的衰落,讓人悲嘆。如今的香港也變了,國際金融,紫醉金迷,民心浮躁,金錢至上,如何能拍出堪稱金典的影視作品,又豈能與金典時代相比!比不了,也比不得!

雖然有新一代的功夫明星出現,像趙文卓,彭于晏,張晉等。但是時代變了,背景變了,人心變了,作品的味道焉能不變?

致敬金典,無法超越!





BlessingTE


《黃飛鴻》一定還會出現經典,只是沒有遇見好的演員和好的幕後團隊結合,像李連杰和徐克這樣的,主要是現在的新生演員機會太少了,競爭又比以前激烈了,新的幕後團隊歷練的機會也少了,現在的電影都喜歡用老牌明星,因為拍電影需要資本,而資本需要明星,明星把握著資本、資源,像成龍都演了幾十年還在演,劉德華也是,洪金寶大把年紀了也還在做武術導演,新生代的演員和幕後團隊沒有資本資源的支持,自然也沒有機會歷練,好演員是練出來的,試問,沒有好演員,哪裡來的經典電影???


首席娛樂產品官


首先,必須要說明的是,電影題材的轉變,本來就適應著不同歷史時期,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狀況,黃飛鴻系列電影從輝煌走向沒落也無法免俗。

一、黃飛鴻承載了“大國崛起”情懷


其實早在1949年,香港就已經開始了黃飛鴻系列電影的拍攝

關德興作為第一代黃飛鴻,從第一部1949年到1981年,平均一年兩部,出演了數十部黃飛鴻系列電影,但這一時期,因為香港電影還沒有大面積進入當時還比較封閉的內地市場,所以內地觀眾大部分對其比較陌生。

這個時期的黃飛鴻系列電影,主要針對的是香港本土市場,帶著濃厚的粵語文化氛圍,而且由於投資的關係,格局總體來說也不大,可以說這一時期的黃飛鴻還是地域性比較強的民間英雄。

從90年代開始,內地觀眾所熟知的李連杰開始重新主演了黃飛鴻系列。

這一時期,由於市場和投資的擴大,徐克導演也對黃飛鴻的形象做出了大刀闊斧的改編。以前的黃師傅是一個儒俠;徐克的黃師傅,除了有儒家思想外,更多的,卻走進了時代變遷的衝突中。黃飛鴻正式晉升為“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式的民族英雄。

縱觀黃飛鴻系列電影,時間點通常都設置在清末民初,中國遭到內憂外患,喪權辱國的年代。這個時候,黃飛鴻正是作為一個民族英雄的代表與試圖侵略中國的洋人進行對抗。而當時尚處在殖民統治下的香港面臨97迴歸節點,中西方政治制度、經濟、文化的衝突,港人對未來的未知與迷茫,這樣的社會環境催生了具有時代特色的新黃飛鴻的誕生。

尤其以《黃飛鴻之獅王爭霸》裡的這段話最為經典,深刻反映了黃飛鴻的思想境界,已經超出了傳統打打殺殺的武俠電影。

黃飛鴻:”李大人,所謂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剛才天炮一響,如果沒有天燈擋槍的話,勝負歸誰,還真沒人知道。現在金牌在我黃某的手上,並非我贏了。大人為了大顯我民神威而舉辦的這場“獅王爭霸”,死傷這麼多人,在世人面前,其實我們都輸了。
依小民之見,我們不只要練武強身、以抗外敵,最重要還是廣開民智、智武合一,那才是國富民強之道。區區一個牌子,能否改變國運?還請李大人三思。這金牌,留給您做紀念吧!~告辭了!“

而這一時期,中國內地也正好進入改革開放初期,當時中國人面對著和西方的巨大差距,內心渴望在國際舞臺上重新站立起來,振興中華。而黃飛鴻這樣的民族英雄代表自然也契合了當時內地觀眾的心理需求。


二、黃飛鴻成為了中華武俠文化對外輸出的“icon”

當時也是正逢“東方好萊塢”香港電影對外輸出的黃金時期,具有中國特色的武俠文化深受西方人歡迎。李連杰也藉由黃飛鴻在國際上走紅,開啟了國際巨星之路。但好景不長,90年代中期,以《侏羅紀公園》為代表的好萊塢特效大片席捲全球,香港電影走向了衰退期,李連杰之後,趙文卓出演的黃飛鴻系列均反響平平。固然有趙文卓不如李連杰契合角色的緣故,但本質上還是因為市場環境的變化。

三、大國崛起的時代,我們沒那麼需要黃飛鴻了

隨著香港電影的衰落,內地市場的崛起,華語電影的製作中心也隨著香港迴歸轉向了祖國內地。

隨著市場的擴大,電影的投資也水漲船高,再加上為了迎合西方市場的口味變化,

臥虎藏龍、英雄、十面埋伏這樣的古裝大片開始取代了黃飛鴻這樣的傳統武俠片。

而到了2010年之後,內地電影市場迅速膨脹,成為了僅次於北美的全球第二大市場,這個時期,中國電影不需要再仰好萊塢鼻息,另一方面,隨著祖國越來越強大,黃飛鴻系列這樣苦大仇深式的電影似乎越來越不受觀眾青睞。

我們可以看到,現在佔據中國電影票房前十的只有復聯4一部好萊塢電影,而其他九部國產片,去掉哪吒這部動畫,其他八部無一例外都是現代題材的電影,更多觀眾把視角轉向當下,甚至幻想未來,已經沒有了古裝片的生存空間。

最近的一部黃飛鴻電影已經是2014年由彭于晏出演的《黃飛鴻之英雄有夢》,但同樣反響平平,可以說不光是黃飛鴻,傳統的武俠片、和古裝片在當下都失去了市場空間。

某種程度上這也正契合了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老百姓精神娛樂需求的變化。


薛定諤的猹


《黃飛鴻》系列絕對是世界級別的,到目前為止,圍繞黃飛鴻的影視劇達150多部之多,這在世界範圍內是絕不僅有的。扮演黃飛鴻的演員也非常多,最早是由“關德興”老爺子扮演的,那個時候的武打動作哈市硬橋硬馬,不像現在這麼靈活,但是看起來還是非常精彩,那個時候的大斗都是真功夫,所以打起來非常漂亮。

而最有代表性的《黃飛鴻》非李連杰莫屬了,李連杰是百年難得一見的練武奇才,他的每一招每一式都是非常優美,具有非常高的觀賞價值。天下第一武指:袁和平曾評價過李連杰,他說:只要你和他說武術上面的知識,沒有他不知道的,他就是一部武術字典。每一種拳術,每一個招式,他都能給你說出來一二來。

現在提起黃飛鴻,我們都會想起李連杰,可以說李連杰就是黃飛鴻,黃飛鴻就是李連杰。李連杰之後,很多導演都想捧出第二個李連杰,所以也去過北京什剎海學校去找武術冠軍。雖然吳京、吳越的功夫也非常好,但是要打出李連杰的氣勢來,還差一些火候,無論功夫也好,別的也罷,都是要靠天分的,雖然都說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分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是就因為那百分之一,你永遠也超越不了他。況且人家更加的努力。

李連杰的最高紀錄應該是一年排了10部功夫片,有人說很正常,如果是別的電影,努力一點,勤奮一點能忙的過來。但是功夫片就不同 ,拍功夫基本都是每天受傷,今天鼻子被打骨折,明天腳被踢扭了,這都是常有的事,所以說一年拍10部功夫片,李連杰基本都是在各種傷痛中度過的,這本身就是常人無法忍受的,這樣的艱辛對於我們現代的“小鮮肉”是無法體會出來的。

有點扯遠了,會說黃飛鴻,電影版當然以李連杰為主,李連杰之後能挑起大梁的也就剩下趙文卓了,近兩年趙文卓的功夫片拍的也很多,但就是火不起來,趙文卓的功夫當然是不錯的,但是和李連杰比起來就差一點,這一點就是天差萬別。這就像跳舞一樣,同樣一個動作,郭富城做起來就好看,你做起來就生硬。功夫也是如此。

香港電影不是“黃飛鴻”一去不復返,而是未來真的後繼無人,李連杰、成龍真的是後繼無人。成龍的特技毛線,李連杰的武術藝術,甄子丹的拳拳到肉。未來真的看不出任何希望。而且現在好的武術指導也非常少。有幾人能設計出像袁和平,程曉東那樣天馬行空,觀賞性非常高的動作呢?會武術和設計武術是兩個概念。

雖然現在吳京、張晉、吳越還在功夫圈混,但是我個人認為都沒什麼潛質,雖然吳京的戰狼2票房大賣,但是戰狼2 不算是純粹的功夫片,之所以取得高票房,有很多別的因素。

未來香港電影、武俠片、功夫片都不會再有往日的輝煌了。取而代之的事大陸的新生代導演的影片、仙俠網絡小說改編影片、以及各種特技形成的功夫片吧。

香港電影的輝煌:我們只能在回憶中感動。


源少—瀋陽小程序


經典是無法超越的,因為他已經在觀眾的心裡紮根,就算現在拍攝,最多是在動作、特效、化妝超越,但人物的表現或許略遜色一些。別毀了經典。


經典劇中計


李連杰之後,再無黃飛鴻![個人觀點],李連杰的黃飛鴻早已深入我心,一個人沒事幹,無聊的時候總會翻來覆去的看。

現在的電影已經沒有了當初的味道,左一遍右一遍看的都是看片子


小人物128512055


一. 李連杰只有一個,而且他老了。

二. 徐克和李連杰如果再碰頭也不會做黃飛鴻了。

三. 香港電影巔峰時期已經過去,現在是內地市場爆紅。


嘴強王者Timo


精髓不在了😥


輝煌WEN


以前的電影電視都好看、現在不知道都是些什麼、還是自己年紀大了不懂現在的潮流.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