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圖層混合模式 五種變暗模式你都掌握了嗎?詳解變暗組工作原理

大家好,我是好色之圖,從本節開始,盡我所知的為大家講解PS軟件中的"

圖層混合模式"。以前簡單籠統的介紹過,不夠詳細,現在重新整理一下,詳細解讀。我也不想用那些看著就頭大的官方語言來說明,只是用我自己的理解,儘可能使用大白話來與大家分享。對錯與否,請大家選擇性吸收。

由於內容比較多,可能要用很多節來完成,請大家耐心觀看。相信或多或少總會有點用處。"圖層混合模式",這個名稱雖然有些陌生,但是我發個圖片,你一定就會覺得:"哦,原來是它啊!"

當我們用PS軟件打開一張圖片時(RAW格式除外),在"圖層"面板上,會有一個文字顯示為"正常"的下拉菜單,此時菜單是灰色的,不可選擇狀態:

PS圖層混合模式 五種變暗模式你都掌握了嗎?詳解變暗組工作原理

當我們按照慣例,使用CTRL+J複製一個圖層後,這個菜單就被激活,"正常"的字樣處於高亮狀態,鼠標點擊,就會彈出菜單中的內容:

PS圖層混合模式 五種變暗模式你都掌握了嗎?詳解變暗組工作原理

這個菜單中的所有內容,就是我們要聊的"圖層混合模式"。為啥先要開篇囉嗦這幾句呢,其實只為了告訴小夥伴們一個信息點:圖層混合模式在單獨一個背景圖層的情況下不生效,無法選擇,只能在兩個以上的圖層時,才可以選擇。

圖層混合模式是PS中非常強大、非常實用,也比較高級的工具,往往對照片會產生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以前寫過的很多實例教程中,我們都使用過圖層混合模式,比如常見的"正片疊底"、"疊加"、"柔光"等等,但是很多小夥伴只聽過這些名稱,或者是跟著教程稀裡糊塗的使用過這些混合模式,卻不知道這些混合模式的原理是什麼,為什麼不同的圖層混合模式,會對攝影照片產生不同的影響,就這些問題,我們較為深入的去聊一下。

圖層混合模式的算法挺複雜的,不容易理解,它的原理是用Photoshop的程序算法,提取一個圖層中的像素,與其他圖層的像素混合,以得到全新的效果。聽起來比較頭大吧,那我就用大白話來理解,其實

就是選定的圖層與它下方圖層的一個色彩疊加過程,我們先把這個名詞梳理清楚,再去深入研究。

圖層混合模式一共有27種之多,所以必須先說明一下,這些混合模式中,有很多效果都非常相近,看起來區別並不大,但是由於計算方法的不同,得出的結果也是略有區別的。每一種都有其獨特的效果特點。我儘量去說明他們的特性和不同之處。雖然數量多了點,但是不必擔心,這些混合模式是有著分組的,只要把這些分組的特性記住,就容易操作了。先來看張圖片:

PS圖層混合模式 五種變暗模式你都掌握了嗎?詳解變暗組工作原理

從圖片上可以看出,菜單頂部有一個組。裡面包含"正常"和"溶解",我們可以稱之為"正常組"沒啥可說的,"正常"就是啥改變都不做,"溶解"我從來就沒用過,也不知道怎麼用,在筆刷中倒是常用,所以這個組略過不說。

其他25種混合模式被分為五組,之所以這樣的分組,是因為每一組都會產生相似的效果,下面我們就來依次的看一下:

第二個組裡面,有五種混合模式,分別是"變暗"、"正片疊底"、"顏色加深"、"線性加深"、"深色",這個組,可以稱之為"變暗組",因為這一組的最終結果,都會比原圖更暗一些。今天咱們就來逐個看一下這五種模式的效果。


我製作一張亮度卡,有黑色、白色和中性灰,並且從深到淺以10%的數值遞減。現在我把亮度卡放在圖層最上方,以便後面說明問題:

PS圖層混合模式 五種變暗模式你都掌握了嗎?詳解變暗組工作原理

首先是"變暗",將亮度卡的圖層混合模式修改為變暗,現在看看照片變化:

PS圖層混合模式 五種變暗模式你都掌握了嗎?詳解變暗組工作原理

變暗不會將兩個圖層完全混合,它只會去比較當前圖層的像素和下方圖層的像素,然後顯示兩者中更暗的像素。既然是如此,那麼從圖中就可以看到,白色已經完全看不到了,而黑色則完全顯示出來。從黑色到白色的過渡,也會因為亮度不同,而顯示不同的透明度。因為黑色是兩個圖層之中,最暗的顏色。這就是"變暗"模式的計算方式。如果你沒看懂,也彆著急,最後我們還要單獨總結每個組的特性,先穩住情緒,慢慢看下去。再給大家找個更易懂的例子,比如你想把兩個圖層中的內容放在一起,又不想摳圖,這時候,混合模式就能派上用場:

PS圖層混合模式 五種變暗模式你都掌握了嗎?詳解變暗組工作原理

現在要把飛鳥圖層融入到背景的天空裡去,就來使用"變暗"的混合模式,彆著急動手,先回想一下,"變暗"的特性是什麼?只保留圖片中最暗的地方,對不對?素材中,飛鳥是剪影形態,無疑是最暗的部分,那就用"變暗"來試試吧:

PS圖層混合模式 五種變暗模式你都掌握了嗎?詳解變暗組工作原理

圖片中最亮的地方,也就是白色區域,被隱去了,不再顯示,剩下的就是黑色的鳥群,和中性色的天空。這效果也不行啊,太明顯了,沒事沒事,因為修圖從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咱們還有後手。白色不是被隱藏嘛,黑色不是被留下嘛,那就用色階(CTRL+L),把圖片亮度提高,這樣亮的地方就會被隱去,而鳥群是黑色,受到影響不大,自然就保留下來了,試試看:

PS圖層混合模式 五種變暗模式你都掌握了嗎?詳解變暗組工作原理

隨著加強色階的高光與中間調,飛鳥素材中的天空背景幾乎被隱去了,同時飛鳥剪影也因為大幅提高亮度而變成藍色,沒關係,使用"色相飽和度"(CTRL+U)工具,降低一下藍色青色的飽和度就行了:

PS圖層混合模式 五種變暗模式你都掌握了嗎?詳解變暗組工作原理

現在飛鳥顏色正常了,僅剩下一點殘留的天空,使用橡皮擦工具(E),調整大小和透明度,隨便擦幾下,溶圖作業就完成了:

PS圖層混合模式 五種變暗模式你都掌握了嗎?詳解變暗組工作原理

這就是"變暗"模式一種很典型的用法。素材圖片明暗反差越大,亮部就會被隱去的越多,暗部則被保留的越多,上述實例中,鳥群在兩個圖層中相對更暗一些,所以被保留下來,而鳥群素材背景的天空比風光片的天空暗,也被保留,沒有被完全去除,所以才會使用色階等工具進一步處理。如果你使用的是一張白色背景的素材,那麼只通過"

變暗"一個步驟,就可以完全處理好。

"變暗"混合模式只保留更暗的像素,就是把相對最暗的區域保留下來,請大家一定要牢記這個特點。

別看我演示起來挺麻煩,做教程必須寫的詳細一點,實際操作就兩三步,十秒之內搞定的事情。


好了,進行下一個混合模式的介紹:"正片疊底",這也是Photoshop中最常用的混合模式之一,先說說"正片疊底"原理:基色+混合色=更暗的結果色。不好理解?沒事,大白話翻譯一下:我們已經知道,圖層混合模式是在兩個以上的圖層時才會起作用,對吧,那麼在PS軟件中,在背景圖片(基色)的上方,放置一個新的素材圖層(混合色),在對上方圖層使用正片疊底模式後,兩個圖層相加所得到的顏色,都是比較暗的顏色(結果色)。看圖:

PS圖層混合模式 五種變暗模式你都掌握了嗎?詳解變暗組工作原理

下方藍色圖層是基色,上方紅色圖層是混合色,對紅色圖層做正片疊底,得到的深紫色就是結果色,結果色比上面兩個圖層的顏色都暗。這就是"正片疊底"的原理了。

如果你的背景圖層是黑色,也就是基色為黑色,上面圖層為任意顏色,也就是混合色為任意顏色,無論你怎麼正片疊底,得到的結果也一定是黑色。

也就是說,任何顏色的圖像,與黑色以正片疊底的模式進行混合時,得到的結果永遠是黑色。因為基色是黑色,加任何混合色,得到的只能是更暗的結果色,還有比黑色更暗的顏色嗎?沒有了,所以得到的結果,只能是黑色。這段挺繞的,我盡力去說明白,大家能理解嗎?

那麼考考大家,把剛才舉例的基色和混合色顛倒過來,當基色為白色,混合色為黑色時,會得到什麼結果色?答案仍然是黑色,因為正片疊底的原理就是得出一個更暗的結果色,沒有比黑色更暗的顏色了。

黑色無法替代,而白色則正相反,它會被任何顏色所替代。因為它的暗度為0%,根本就不顯示,所以直接會顯示出下方圖層上的內容。這個我們一會兒做個實例來說明。

經過上述文字介紹,我們知道了,在攝影照片中,正片疊底的混合模式會使照片變得更暗。它是依據是當前圖層的暗度來進行計算,注意哦,是暗度。我們還是看一下先前做好的亮度卡:

PS圖層混合模式 五種變暗模式你都掌握了嗎?詳解變暗組工作原理

前面說過,亮度卡中有黑色白色中性灰,亮度卡上方是從暗到亮以10%遞減,到了白色就是0%的暗度了。因為0%的暗度根本不會讓圖層變暗,所以正片疊底中的白色是完全看不到的,也就是不起作用。除了不起作用的白色,其他區域都變得暗了,這就是上面介紹的

基色+混合色=更暗的結果色。

現在我們來研究一下,"正片疊底"的特性可以怎麼加以利用。

PS圖層混合模式 五種變暗模式你都掌握了嗎?詳解變暗組工作原理

我隨便找了兩張素材,一張橫向線條的背景圖,一張墨跡的素材,現在要將兩張圖片溶合在一起,墨跡素材摳圖的話就要了命了,所以選擇正片疊底模式,看看效果:

PS圖層混合模式 五種變暗模式你都掌握了嗎?詳解變暗組工作原理

直接就融為一體了,因為在"正片疊底"混合模式下,白色不起任何作用,直接被隱藏,露出下方圖層中的內容。以後但凡遇到白背景的素材,你不想摳圖,就這麼做。

是不是和前面講的"變暗"很像?確實如此,同一組中的混合模式,因為計算方法的差異,效果都很接近卻又不同

,這個大家自己慢慢比較。

正片疊底還可以為圖像進行著色,比如這張人像照片:

PS圖層混合模式 五種變暗模式你都掌握了嗎?詳解變暗組工作原理

新建一個圖層,填充上任意你喜歡的顏色,然後將新圖層的混合模式設置為"正片疊底",看看效果吧:

PS圖層混合模式 五種變暗模式你都掌握了嗎?詳解變暗組工作原理

甚至你還可以這樣玩:

PS圖層混合模式 五種變暗模式你都掌握了嗎?詳解變暗組工作原理

大家舉一反三,比如設計版式、封面,都可以使用這種方法。

在這裡引用官方術語,介紹一下今天學到的"變暗"與"正片疊底"的區別:

變暗:查看每個通道中的顏色信息,並選擇基色或混合色中較暗的顏色作為結果色。將替換比混合色亮的像素,而比混合色暗的像素保持不變。

正片疊底:查看每個通道中的顏色信息,並將基色與混合色進行正片疊底。結果色總是較暗的顏色。任何顏色與黑色正片疊底產生黑色。任何顏色與白色正片疊底保持不變。當您用黑色或白色以外的顏色繪畫時,繪畫工具繪製的連續描邊產生逐漸變暗的顏色。這與使用多個標記筆在圖像上繪圖的效果相似。

簡單的說:變暗不生成新的顏色,而正片疊底則會生成新的顏色。


接下來的三種混合模式,分別是"顏色加深"、"線性加深"和"深色"。從字面上就能看出,幾個混合模式的結果,全都是加深,那麼我們結合上一節的內容,重新看一下這個分組:

PS圖層混合模式 五種變暗模式你都掌握了嗎?詳解變暗組工作原理

變暗組

紅框標記處,就是第二個分組,我們去從字面上理解,大概都是各種變暗,加深。總之就是對深顏色起作用,或者說是隻針對黑色起作用,那麼,這個組,就可以整體總結為"變暗組",它的特性就是"去掉亮部,暗部混合",請大家一定要記住這一組的特點,以後很多時候會用上。

PS圖層混合模式 五種變暗模式你都掌握了嗎?詳解變暗組工作原理

這個圖,我只截取了第二個分組,就是讓大家看到後面總結的特性。接下來從"顏色加深"開始。"顏色加深"也會使圖像變暗,但是會比"正片疊底"模式的飽和度更高。

在我們PS軟件的工具欄中,有個"加深工具

":

PS圖層混合模式 五種變暗模式你都掌握了嗎?詳解變暗組工作原理

"加深工具"的原理與圖層混合模式中的"顏色加深"是一回事。它是一個對圖片整體增加飽和度的過程,我們都知道,正常的攝影照片的顏色組成,是由RGB複合通道、紅、綠、藍通道,一共四個通道共同組成。

PS圖層混合模式 五種變暗模式你都掌握了嗎?詳解變暗組工作原理

"顏色加深"這種模式的作用,是在保留了白色的情況下,通過軟件計算每個通道中的顏色信息,以增加對比度的方式,使背景圖層變暗,再與上方圖層混合。顏色加深也是有公式的,我不想寫,相信大家也不想看。請大家記住一點,"顏色加深"在調整攝影照片時,應用率並不高,只適合處理曝光較亮的照片,而且還要搭配著圖層的不透明度使用。當強行處理曝光不足的照片時,就會出現色階斷層的現象。除了白色,"顏色加深"把每一種顏色或者說暗度,都增加了對比度,就是它的特點了。

一張曝光正常,且高調的照片,是這樣的:

PS圖層混合模式 五種變暗模式你都掌握了嗎?詳解變暗組工作原理

當你複製圖層後,對上方圖層使用"顏色加深"的混合模式後,你會看到照片的變化:

PS圖層混合模式 五種變暗模式你都掌握了嗎?詳解變暗組工作原理

除了白色,其他所有的顏色都被增加了對比度,那麼就印證了前面的說法,這是一個為圖層增加對比度的混合模式,雖然不常用,但也不是不能用,當你想為當前圖層增加對比度的時候,可以選擇這個混合模式,經過混合,得到的結果是比較誇張的,沒事兒,我們還可以調整圖層的不透明度,經過適當調整,再看看結果:

PS圖層混合模式 五種變暗模式你都掌握了嗎?詳解變暗組工作原理

不透明度設置的低一點,同樣能做到適當增加對比度的效果,而且沒有什麼負面現象,這不是也挺好的嗎?你可以使用"亮度/對比度"工具來進行調節,但是這個工具是針對圖像整體進行調節,對於白色,增加對比度,就會使白色曝光過度,而使用"顏色加深"則不會,因為它對白色不起作用。

"顏色加深"還有一個奇妙的用法,我們大多數時候拍色的風光片,審美層次高一點的時候,會追求光影效果,使用顏色加深的圖層混合模式,可以很輕易的做到自己手動添加陰影的效果,而且還可以為陰影填上色彩,我們還是看圖說話:

PS圖層混合模式 五種變暗模式你都掌握了嗎?詳解變暗組工作原理

一張下午海邊的照片,我們若是想手動烘托黃昏的氛圍,就該讓礁石和沙灘的顏色更加暖一些,確定了方向就好辦了,新建一個空白圖層,將圖層混合模式設置為"

顏色加深",使用畫筆工具,將畫筆不透明度設置為10%,再把前景色設置一個暖一點的顏色,橙色紅色都隨你,然後就在背景上塗抹吧:

PS圖層混合模式 五種變暗模式你都掌握了嗎?詳解變暗組工作原理

看一下對比,是不是更深更暖的顏色舒服一些呢?這就是"顏色加深"混合模式的另一種用法了。好了, 總結一下,此種混合模式就是為圖層種除了白色以外的所有顏色增加飽和度,記住這個就行了。


"線性加深"和"顏色加深"混合模式非常接近,會根據不透明度和填充改變。你可以調整試試,找到最好的效果。我們不必過多贅述,大家只需要明白,它們同樣屬於變暗模式,不同的是它們的計算方法。不同的算法,會得到不同數值的變暗結果。


"深色"的效果與"變暗"很像,二者的混合結果基本是差不多的。雖然結果很像,但也不完全一樣,因為前面我們說過"變暗"的混合模式,會在紅綠藍三個通道里分別進行對比,然後產生更暗的結果。而"深色"混合模式則會在紅綠藍三個通道的混合結果中進行對比,然後產生更暗的效果。選擇當前圖層和下方圖層中更暗的像素。

我們打開先前的亮度卡,在圖片中觀察一下。這是變暗混合模式:

PS圖層混合模式 五種變暗模式你都掌握了嗎?詳解變暗組工作原理

再看看深色混合模式:

PS圖層混合模式 五種變暗模式你都掌握了嗎?詳解變暗組工作原理

可以看出二者的結果稍有不同,最黑的部分基本上是一樣的,最亮的白色同樣也是被過濾掉,變成完全透明。只有中間部分存在不同之處。這就是我們前面說過的那樣,因為兩者對比像素的方法不同,所以得到的結果也略有區別。總體來說,差別不大,大家都可以嘗試使用。

那麼介紹完了五種變暗模式,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這個變暗組,整個組的特點,就是變暗,去掉圖層中的亮部,將暗部混合。這個道理我們經過上述實例也都一一印證過了。

PS圖層混合模式 五種變暗模式你都掌握了嗎?詳解變暗組工作原理

變暗組裡面所包含的"變暗"、"正片疊底"、"

顏色加深"、"線性加深"、"深色",這五種混合模式,不管名字如何花哨,其結果都是讓你的照片變得更暗。在這些混合模式下,白色將會變得完全透明,這就是整個變暗組的特性。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演示PS這個軟件,做起來很容易,幾下就搞定了。可是要用文字和圖片把原理說明白,真的不容易,混合模式,今天只介紹了“變暗組”,就已經5700多字了,我站在自己對於軟件的理解上,盡力去說明,不一定對,所以以上內容只代表我自己,希望小夥伴們包容,並選擇性的吸收,謝謝大家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