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親”倫交所的港交所發財報了,花費1.3億港元

“提親”倫交所的港交所發財報了,花費1.3億港元

時代週報記者:黃嘉祥

11月6日,港交所(00388.HK)披露三季報,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九個月,公司實現收入及其他收益125.65億港元,同比增長2%,創九個月新高;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為96.63億港元,同比增長3%;股東應占溢利74.12億港元,同比下降1%;基本每股盈利5.92港元。

從第三季度單季來看,港交所實現收入及其他收益39.87億港元,同比下降3%,較第二季下降7%;EBITDA為30.38億港元,同比下降1%;股東應占溢利22.07億港元,同比下降10%;基本每股盈利1.76港元。

淨利出現下滑,與“倫港世紀聯姻”的失敗有一定關係。9月11日,港交所宣佈擬向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以下簡稱“倫交所”)作出可能要約,但遭到倫交所的拒絕。歷經近一個月的嘗試後,港交所依然說服不了倫交所管理層,最後“不得不忍痛放棄”。

“世紀聯姻”的浪漫在遭遇現實無情碾壓的同時,港交所也為之付出昂貴代價。財報顯示,建議收購倫交所的開支達1.3億港元,主要包括應付專業顧問的費用1.28億港元及其他成本200萬港元。。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儘管地緣政治環境極具挑戰,香港交易所在2019年前九個月仍有不俗表現:滬深港通收益創新高、新股市場再度暢旺,再加上投資收益取得不俗回報,抵銷了在宏觀環境影響下略見回軟的現貨市場成交量。不繼續對倫交所提出要約,我們雖然失望,但我們仍會繼續專注實現三年戰略規劃,嚴控成本,抓緊進一步發展增長的機會。”

截至11月6日收盤,港交所收漲0.4%,報251.2港元,最新市值3168.14億港元。

“提亲”伦交所的港交所发财报了,花费1.3亿港元

業績創新高

從收入來看,港交所2019年前三季度的業績再創新高。對於業績增長的原因,港交所在財報中表示,主要源自投資收益淨額增長,包括集體投資計劃的公平值收益及利息收益增加,以及來自滬深港通的收入及其他收益創新高紀錄;現貨市場、衍生產品市場及商品市場成交量減少令交易及結算費收入下降,已抵銷了部分增幅。

具體來看,2019年前三季度,港交所現貨市場收入27.5億港元,同比下滑9.33%;EBITDA為23.06億港元,同比下滑11.61%;股本證券及金融衍生產品業務收入23.48億港元,同比下滑9.38%;EBITDA為19.3億港元,同比下滑11.1%。

根據財報,港交所現貨市場2019年前三季度交易費較2018年前三季下跌18%,但低於股本證券產品平均每日成交金額的跌幅22%,主要是由於滬深港通的北向交易的交易費創新高。交易系統使用費則因股本證券產品成交數目減少而下跌 7%。

滬深港通表現十分搶眼。2019年前三季,滬深港通的收入及其他收益為7.58億港元,創九個月新高(2018年前三季為5.21億港元),當中 5.29億港元(2018年前三季為3.19億港元)來自交易及結算業務。

“滬深港通日均交易量分別同比增加98.1%及135%,推動來自滬深港通的收入創九個月新高,部分抵銷港股現貨交投減少的影響。”11月6日,中泰國際分析師顏招駿對時代週報記者分析,一年來外資以互聯互通渠道進入A股有加速的趨勢,隨著大型國際指數將進一步增加A股的納入因子,為A股帶來增量的主動及被動資金。港交所在引入外資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相信未來北向資金買入量將會加速,帶動港交所在這方面的收入。

而從第三季度單季來看,港交所營收和淨利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尤其是淨利同比下滑幅度為10%。

港交所在財報中稱,2019 年第三季的整體收入及其他收益較第二季下跌 7%,主要是由於存管、託管及代理人服務費季節性減少以及交易及結算收入下降。

11月6日,方正證券(香港)互聯網金融部董事林子俊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第三季度香港新股上市數目和規模大幅減少,同時貿易戰帶來的負面影響集中爆發,拖累港股下跌,交投減少。

顏招駿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港交所前三季度整體業績都符合預期,而第三季純利大跌主要受因收購倫交所而產生1.3億港元一次性開支及應用HKFRS 16會計準則造成折舊大增所影響。如果單看第三季EBITDA同比只微跌1.26%,我們認為第三季港交所表現還是較為堅挺。

對於港交所第四季度的走勢,林子俊認為,隨著第四季度新股復甦,為大型新股選擇香港上市帶來信息,同時中美貿易戰擔憂舒緩,美股創下新高,都為港股交投帶來提振作用。由於香港上市公司尤其是恆生指數成分股的企業大部分都和內地相關,因此本地經濟下滑對於港股交投影響較少,因此預計港交所第四季度業績表現預期會企穩。

集資額坐三望二

作為全球IPO市場冠軍寶座的常客,港交所今年的新股市場表現不盡如人意,上市企業的數量和募集資金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

財報顯示,2019年前三季有108家公司來港上市,總集資額達1339億港元。其中,百威亞太是2019年前三季全亞洲最大型的新股,亦是全球第二大新股,首發融資額近400億港元。

相比之下,2018年前三季度,港股共發行上市158家公司,總集資額達2427億港元,首發融資額最高的3只新股分別為中國鐵塔(588億港元)、小米集團(426億港元)、美團點評(331億港元)。

顏招駿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港股第三季日均成交量同比減少13.5%,第三季新股市場幾乎停頓,直到9月下旬百威亞太及滔博兩隻大型IPO支撐IPO市場。

相比之下,今年A股IPO市場表現不俗。根據畢馬威中國報告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上交所和深交所共錄得127宗IPO,募資總額為人民幣1403億元。其中,2019年前三季度共有33家公司登陸科創板。

H股和A股之間的競賽由來已久,市場認為,科創板的推出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兩者之間的競爭。對此,顏招駿認為,暫時來看,科創板對港交所的影響不大,始終兩地面向的市場也有不同,而在港交所上市的難度比上交所容易,都是公司的考慮因素。

“即使是科創企業,如人臉識別公司曠視科技都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還有生物科技公司如復宏漢霖、翰森製藥等都在港上市。從公司經營或財務策略層面來看,選擇來香港上市還是有可取之處,至少資金自由流動,面向國際投資者及完善的金融軟硬件配套等。” 顏招駿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

近一段時間以來,港交所為吸引更多內地與海外企業來港上市,可謂動作頻頻。

10月25日,港交所與陝西省在西安簽署合作備忘錄,以加強溝通合作,共同推動培育陝西省企業利用香港資本市場,引導和支持更多符合條件的陝西省企業在香港上市融資。

10月29日,港交所宣佈,提升有關海外公司尋求於香港上市的指引,以配合推進集團的戰略規劃,便利其他市場發行人來港上市以及簡化申請流程。

針對新股市場方面,11月1日,李小加表示,現時巿場平穩,新股市場仍然非常強勁,今年至今有約128間公司已上巿,暫為全球第一,而集資額1400多億港元,為全球第三。

“企業會否來港上巿,都是企業自己決定。港交所僅負責將大門打開,做好自己工作。”對於會否以爭取成為全球最大新股巿場為目標,李小加如是表示。

值得關注的是,近日有消息稱,阿里巴巴可能在11月底或12月底登陸港股,擬籌集100億-150億美元資金。阿里的迴歸,無疑將有助於進一步刺激市場活性,提振港股市場信心。

“是秘密就不在這裡說。”對於阿里巴巴來港上市的傳聞,李小加如是回應。

在顏招駿看來,相信在阿里登陸港交所後,將進一步帶動新股市場推向高峰。未來港交所的增長壓力主要在於現貨市場的成交量及新股集資金額,隨著中美貿易談判出現正面信息,相信有助帶動港股的投資氣氛,而阿里有機會在11月或12月來港上市,亦能帶起港交所上市費用及交易費用的增長。未來,富時指數、MSCI等國際指數相繼增加納入A股的比重,這方面有提升滬深港通額度的使用量,帶動相關收入。

“假如阿里巴巴成功上市,全年香港新股集資排名預期可以坐三望二。”林子俊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