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專家遇上乳山牡蠣,分分鐘被圈粉!

高品質、原生態的山東乳山牡蠣,品牌“蠣”久彌堅,不斷超越,邁上了國際化的舞臺。11月6日,第八屆國際牡蠣研討會在青島開幕,來自中國、美國、澳大利亞、日本、英國等國家和地區的中外嘉賓300餘人,共襄牡蠣發展大計。

外國專家遇上乳山牡蠣,分分鐘被圈粉!

第八屆國際牡蠣研討會在青島開幕。

本屆研討會在乳山設牡蠣產業交流分會場,將於8日在乳山開展牡蠣產業考察活動。在世界鎂光燈之下,乳山牡蠣熠熠閃光,受到各國嘉賓的高度評價。“小牡蠣”發展成連結世界的“大產業”。

黃葉匝地,金色滿城,海濱城市青島以一片絢爛爍金之色,歡迎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嘉賓。位於青島黃海飯店的會議現場,學術氣息分外濃郁,操著不同語言的各國牡蠣“大咖”,對牡蠣“可持續發展和種質資源保護”話題各抒己見,熱烈討論。

會議的另一個熱鬧之處,則是乳山市的牡蠣品牌展示區。“這個牡蠣的標準已經達到了國際化。”“個頭碩大,肉質肥滿。”“rushan oyster,very good!(乳山牡蠣,非常好!)”……乳山博士生蠔、半殼牡蠣等新品甫一亮相,就吸引著國際嘉賓們的眼球,讓他們不斷髮出溢美之詞。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專家喻子牛對乳山牡蠣不吝讚美,他說乳山牡蠣有著得天獨厚的成長條件,一方面乳山海域有著豐富的藻類天然餌料,另一方面水質清潔,溫度、鹽度都很適宜,原生態自然條件下生長的牡蠣自然擁有高品質和好質量。

外國專家遇上乳山牡蠣,分分鐘被圈粉!

Dennis Hedgecock接受媒體採訪。

美國南加州大學文理學院教授Dennis Hedgecock認為,乳山牡蠣品牌的飛躍式發展,得益於產、學、研的全面結合,科研人員的先進技術支持和成果落地,為乳山牡蠣插上了翅膀,成就了“金牡蠣”的世界招牌。

“我幾年前去過一次乳山,受到了乳山人民的熱情接待。”來自香港大學的Thiyagarajan Vengatesen 說,乳山把牡蠣作為城市發展的特色經濟產業並卓有成效,非常少見。尤其在乳山市政府的整體推動下,把牡蠣做成了全產業鏈的“大經濟”,走上了可持續發展的路子,更是彰顯出眼界的開闊。希望乳山在更多國際化的平臺宣傳高品質牡蠣,讓更多國內外人士認識乳山牡蠣,愛上乳山天然牡蠣。

助力乳山牡蠣品牌叫響世界

此次國際牡蠣研討會上,世界牡蠣學會向乳山市政府伸出了“橄欖枝”,雙方於6日下午正式簽署《推進牡蠣高端發展的戰略合作協議》。能夠憑藉自身硬實力“打動”世界級別的牡蠣學會,不僅意味著乳山牡蠣就此站上了國際化的發展高地,更給下一步的發展規劃提出了更高目標、更嚴格的要求。

外國專家遇上乳山牡蠣,分分鐘被圈粉!

森勝義接受媒體採訪。

世界牡蠣學會理事長森勝義儒雅健談,胸口處一枚牡蠣徽章顯示出他的獨特身份。早在2005年,森勝義就與乳山牡蠣結緣,並見證了乳山牡蠣從粗放養殖到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的蝶變之路。為保證產品質量,乳山牡蠣建立了全國首個牡蠣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在森勝義看來非常有必要,而乳山牡蠣下一步要在國際市場贏得品牌認同,必須做好產品的源頭質量把控,把綠色健康的產品奉獻給世界人民。

各國專家對乳山牡蠣下一步的發展,都充滿了關注和期待,希望這種富含高蛋白的天然食品,能夠在乳山市的精心籌謀、精細管理、全產業鏈條的推動之下,為人類造福。

外國專家遇上乳山牡蠣,分分鐘被圈粉!

郭希明做學術報告。

美國羅格斯大學哈斯金貝類研究實驗室的郭希明教授,有世界“貝類四倍體”之父美譽。他表示,乳山擁有天然優質的海洋資源,海水水質清澈無汙染,而牡蠣是靠濾食海水藻類生長,一定要做好海區的自然生態保護,保證“金牡蠣”的質量安全,這是乳山牡蠣揚名世界的發展根基。

中國海洋大學、世界牡蠣學會理事李琪一直關心、參與著乳山牡蠣產業的發展,他與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專家喻子牛的觀點不謀而合,“乳山牡蠣的品牌已經在國內全面叫響,但要合理做好規劃,不能為了短期經濟利益而盲目擴大養殖密度和數量。”李琪同時認為,乳山牡蠣下一步要在國際化平臺施展拳腳,打出品牌影響力,要進一步延長髮展產業鏈,在原有的深加工產品如牡蠣肽、牡蠣精華素等基礎上,瞭解世界市場需求,實現更高層次的精耕細作,打造世界級中國名片。

來自澳大利亞、英國、日本的行業專家,都立足於專業視角,為乳山牡蠣可持續發展、品牌叫響世界提出了中肯意見和建議。

外國專家遇上乳山牡蠣,分分鐘被圈粉!

中外嘉賓齊聚一堂,共襄牡蠣發展大計。

做大牡蠣產業 建設海洋生態牧場

乳山是“中國牡蠣之鄉”。獨特的地理位置、海水水質和豐富餌料,成就了乳山牡蠣“個大肥美、肉質鮮嫩、爽滑適口”等特點。目前養殖水域面積達20萬畝,年產量30萬噸,養殖產值24億元,養殖面積、產量、產值均居全國縣級單位首位。

外國專家遇上乳山牡蠣,分分鐘被圈粉!

肥美的乳山牡蠣自帶網紅體質。

海洋強國,藍潮湧動。乳山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海洋強國戰略,努力在發展海洋經濟上走在前列,真正將小產品做成大品牌,把資源優勢、環境優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發展優勢,探索並實踐出一條靠牡蠣提升城市發展的特色之路。目前,牡蠣全產業鏈產值達百億元,成為乳山漁業經濟支柱產業和富民產業。

站在新的發展高度,乳山有新的發展動作。乳山市市長宮本杲表示,將以此次國際牡蠣研討會為發展契機,再接再“蠣”,與世界牡蠣學會接軌,今後將從育種、現代化養殖、採收、加工、深加工及市場營銷等各個領域進行全方位的合作。同時,全面提升專業技術能力,吸收全產業鏈規範化發展的國際優秀經驗,打造現代化海洋生態牧場,在世界範圍內叫響中國牡蠣金色品牌! (常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