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患者為什麼容易摔跤?清楚這6個影響因素,避免意外傷害

吳婆婆患帕金森病十多年了,由於小碎步、腿部僵直等症狀,很容易摔跤。最厲害的一次摔傷,導致股骨頸骨折,讓本來打算接受帕金森病手術治療的她不得不擱置下來,先進行骨折手術治療,但是由於吳婆婆本身的帕金森病症狀,導致骨折後復位難度增加,並且由於骨折手術材料問題,無法進行DBS術前核磁共振檢查,吳婆婆失去了帕金森病手術治療機會,只能依靠藥物維持現狀。

專家提醒:帕金森病患者日常應該避免摔傷。

帕金森患者為什麼容易摔跤?清楚這6個影響因素,避免意外傷害

事實上,帕金森患者由於姿勢異常、平衡障礙、凍結步態等問題,常出現跌倒現象。比如走路、坐下後從椅子上站起來時,感覺一下子被卡住了,無法動彈,這就是常說的凍結髮生。再比如,帕金森患者遇到轉角、障礙物,或需要穿過一扇門,也容易摔倒,在疲勞、壓力或焦慮時更容易發生。

帕金森患者為什麼這麼容易摔倒呢?

1、姿勢異常

隨著帕金森病情進展,肌張力增高,走路時因貓著身子而使重心前移,帕金森患者會呈現彎腰前屈的行走姿勢,此外,由於帕金森患者的碎步和整個腳掌著地,使得步頻越來越快,再加上沒有擺臂動作,就形成這種彷彿在追逐自己重心的“慌張步態”,直至遇到障礙,才能被動地停止步伐。這就使得帕金森患者很容易跌倒。

2、平衡障礙

帕金森容易累及患者控制行走、保持平衡的腦部區域(基底節和腦幹),使得患者難以完成正常的姿勢調整反射。而且,由於重心不穩和碎步前衝,加上沒有手臂的協調和平衡動作,帕金森病人常常容易跌倒。

3、凍結步態

凍結步態主要表現為運動的短暫性阻滯,步態常呈非對稱性,單側下肢偶發起始,帕金森患者起始猶豫,不能行走或行走時感覺自己的腳像“粘”在地板上或被地板吸住,抬腳、邁步困難,一般持續數秒,偶爾也可長達30秒,最嚴重時,患者任何時候行走均出現,需要他人或柺杖輔助,可伴有一定程度的雙腿顫抖。隨著病情進展,凍結步態越發頻繁並致跌倒。

4、肌肉無力

肌肉無力會導致患者前屈前傾的更為厲害,因此也間接增加了跌倒的風險。在平時生活中定要堅持力所能及的鍛鍊,避免肌肉萎縮無力,也可進一步避免關節僵直攣縮。

5、體位性低血壓

正常人從躺著或坐著改變體位至站立時,血管可通過自主神經系統進行自動調節,從而維持血壓穩定。但帕金森患者在這種情況下,容易造成頭部血供減少,帕金森患者會覺得頭暈,甚至會導致暈厥或跌倒。因此在改變體位時一定要慢慢來,切莫突然站起、開始行走。

6、視力障礙

一些帕金森患者會出現視力問題,如視物模糊或辨距困難。這會增加帕金森患者越過障礙物或穿過狹小空間時的危險性,造成摔跤。

帕金森患者為什麼容易摔跤?清楚這6個影響因素,避免意外傷害

帕金森患者瞭解了容易造成摔跤的6個因素,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多注意,避免出現意外傷害:

① 避免明顯已知的觸發因素。摔跤往往是由空間過分狹小引起(例如,一個擁擠的地區或狹窄的門口),或在旋轉或接近目標時發生。為避免這些情況,可以先行等待,等人群走過去後你再開始走路。可以嘗試走個大圓圈,而不是非要走個點。

② 提醒自己邁步的“暗號”。帕金森病患者有時很難自己提示,可以使用一些外部提示有助於結束步態凍結困境。可以是物理、視覺或聽覺(如一個可以邁過的物體、地板上的線、或有節奏的行進曲)。

③ 練習邁步。緩慢的動作有些誇張的邁步,就好像是做慢動作,帕金森患者也需要練習。

另外提醒帕金森患者,預防跌倒還需要堅持進行平衡鍛鍊,如果帕金森患者頻繁出現跌倒,建議前往醫院就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