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背起爸爸上学”的李勇,如今已是大学副教授

“这两张是我和父亲的生活照”

“这张是我的学生照”

“这张是我给学生讲课”……

李勇翻开一个老相册

目光在每一张按时间先后排放的照片上

都会停留一会

这一张张照片正是他坎坷人生的写照……

庆阳“背起爸爸上学”的李勇,如今已是大学副教授

1979年5月

李勇出生于宁县瓦斜乡永吉村

6岁那年,父亲瘫痪

家里的重担要靠瘦弱的母亲

和年幼的李勇来承担

1995年

李勇获得了全国初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

甘肃赛区一等奖

被保送到庆阳师范学校上学

那年,母亲因脑溢血去世

开学那天

他背起父亲来到庆阳师范学校

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求学之路

庆阳“背起爸爸上学”的李勇,如今已是大学副教授

李勇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子

将父亲安置下来

每天上学前

他都要给父亲放好接尿的瓶子

支好大便用的凳子

把收音机放在父亲能够得着的地方

每天一放学

他就匆匆赶回出租房

生火做饭,给父亲接屎接尿

周末逢好天气

李勇除了蹬三轮车拉着父亲上街散心

还要上街蹬三轮车挣零花钱

庆阳“背起爸爸上学”的李勇,如今已是大学副教授

《背起爸爸上学》电影截图

1996年,“背起爸爸上学”石娃原型李勇“名满全国”,也是从那时起,李勇受到了全国各地的爱心帮助。1997年1月,李勇获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首届“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受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同志的亲切接见。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被共青团甘肃省委、甘肃省青联评为“甘肃省十大杰出青年”和“甘肃省五四青年奖章”。1999年9月,李勇报考西北师范大学并被录取。

庆阳“背起爸爸上学”的李勇,如今已是大学副教授

荣誉的背后,是“难以承受之重”。李勇迄今仍然觉得,那段背着父亲上学的日子,只是一个为人子的本分。“父亲养育了我,我就要成为他的依靠,哪怕这肩膀当时并不宽阔。”



当年的李勇从西北师范大学毕业后,他又努力考上了硕士、博士,现已成了西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破茧成蝶的过程中,李勇始终牢记自己得到了太多人的的关心、激励和帮助。

庆阳“背起爸爸上学”的李勇,如今已是大学副教授

在日常的教学中,李勇总是以身作则,倾其所学帮助学生成长,只要一有空闲,他就深入学生中间,与他们谈心,帮他们排忧。当时年级曾有学生,因为生病住院,花销较大,导致学期结束没钱回家,李勇就拿出自己的钱,并以校方补助的名义送到学生手里。李勇还特别注意家庭困难的学生,当他听说一位家庭困难但各方面表现都比较突出的同学,因为没有申请到困难补助后很沮丧,他主动找到学校相关领导做工作,为这名学生申请到了特殊补助。在李勇担任班主任期间,他的班级考研率创造了该专业有史以来最高。“就像当年老师帮助自己一样,我也要帮助我的学生。”李勇说。

庆阳“背起爸爸上学”的李勇,如今已是大学副教授

在做好教学和科研本职工作的同时,李勇没有忘记社会各界对自己的关怀和支持,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他连续多年带领学生深入西部基层做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响应甘肃省青联的号召,捐款并捐赠价值5000多元的书籍,呼吁并同社会各界一道赴甘南藏族自治州为当地希望小学服务。



前些年,当他回到老家庆阳宁县听说还有许多边远山区品学兼优的学生上高中经济有困难,他便各方奔走,成立了“宁县春晖助学金联谊会”,并在宁县二中设立“春晖班”,为经济困难但成绩优异的学生提供奖学金,并灌输给学生得知恩图报的感恩意识。



如今,李勇已经实现了

从为人子到为人父的角色转变

“我除了教书育人

还有一项任务

那就是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李勇说

希望孩子不要忘记父亲来时的路

并沿着这条路走得更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