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二胡琴碼的選擇和認識

二胡琴碼的選擇主要是根據二胡聲音的追求而定,這與每個人對二胡聲音的鑑賞相關。從二胡聲音品質的角度分析,選擇的琴碼對二胡聲音要具有:通透,均勻。內外弦協調,上下把位均衡作為標準。音色應該追求二胡固有的圓潤優美的聲音取向,並且要求音質純淨。

由於二胡材料、工藝和新琴、老琴的不同以及氣候環境的影響,將會產生各種不同特點的聲音狀態。在選擇琴碼時,更注重在基本聲音要求下對琴碼的調整和確定。

其實對二胡琴碼的選擇和調整是一門學問,主要是根據琴碼的結構、規格、尺寸不同,材質不同來調整。以達到二胡滿意的聲音效果。如何選擇和調整:應該是因琴而宜,因人而定。一碼只有適合它的琴,不可全包,也不是萬能的。

根據二胡專業演奏發展的歷程以及長期的藝術實踐,合理選擇和調整琴碼,首先要具有一定主觀聽覺審美能力和正確的演奏基礎,並根據自己對二胡聲音的鑑賞喜好來選擇調整琴碼。

目前專業演奏界主要選用以下幾種材料和結構以及工藝的琴碼:

1、 圓形底油煎楓(色)木碼

2、 圓形底楓(色)木碼

3、 長圓形上烏(紅)木條下楓(色)木碼

4、 為了減少新琴或氣候乾燥聲音尖噪的不足,部分採用老松節碼。

5、 根據聲音風格特點要求,選擇特殊性琴碼,如:鉛筆碼等。

二胡琴碼是二胡琴絃振動發音的傳導體,琴絃架壓在碼的上端,碼的底面平壓在二胡琴筒皮膜面的中央。當琴絃摩擦振動後波動傳遞到琴碼,這時琴碼就是聲波的傳導載體,通過它將琴絃的振動傳導到皮膜,產生諧振。再通過皮膜激振琴筒空氣柱和琴筒腔體,產生耦合共振,最後導致全琴振動,從而產生二胡的整體音響。

既然琴碼的主要作用是琴絃振動的傳導以及與皮膜的諧振,它的好壞就要看對二胡聲音音質、音色、音量是否有利。

從音響學角度分析,琴碼對二胡琴絃振動的傳導在整個頻響範圍內越均衡越好,有利於二胡聲能(音量)的放大。並且根據二胡音色特點對各音頻段進行適度的調諧。

對二胡琴碼的選擇和認識


在二胡演奏藝術實踐中,目前使用較為普遍的琴馬具有以下幾個:

1、 圓形底油煎楓(色)木碼

2、 圓形底楓(色)木碼

3、 長圓形上烏(紅)木條下楓(色)木碼

根據琴的正常狀態和演奏專業人士的主觀鑑賞:

1、油煎碼

整體聲音較為均衡,音色圓潤秀美,音量適中.但最高音區聲音穿透力和亮度略弱.

2、楓木碼

聲音比較透亮,音量略大。音色圓潤性稍差,聲音不夠統一。

3、上烏下楓碼

聲音均衡宏亮,高音區明亮穿透力好,音量大。音色圓潤性欠佳,音質略有噪雜。

琴碼主要起到對琴絃振動的傳導作用,為了有利於二胡演奏琴絃全音域的傳導:頻率響應越寬越好,並且傳導的聲音能量越均勻越好,這就是對琴碼傳導性能的要求。對音色的影響主要取決於低頻、中頻的豐滿度,傳導越豐滿,圓潤度就越好;反之高頻較強時,明亮度較好,如果過強容易造成聲音尖硬噪雜的現象。

早期二胡琴碼主要採用毛竹、油松木為材料。前人在借鑑小提琴碼子材料的基礎下,又採用了色木、楓木等硬木材料。因此作為天然木材製作的材料中目前主要以油松木、色木、楓木為主。其實對二胡聲音效果的影響主要是材料的質量(密度),內部細胞組成、結構,含水率以及傳聲性能、速度和傳導頻率響應所決定。

因此目前網上所宣傳的“極品”碼並沒有脫離天然木材的侷限,因此不得不懷疑有誇大忽悠的嫌疑。

實話實說:“一個碼子半把琴”

這是稱讚碼子作用的讚美之詞。

也讓並不完全懂二胡演奏的人進入誤區,跳入大坑。

作為碼子的作用大家基本已明白。但很多人並不知道一些規律性的問題,所以就容易入迷。並且形成碼子可能會對二胡具有神奇的作用,因為只能指望它了。

從理論上而言:只要結構、材質、規格略有變化,琴碼均會按照自己的特質去傳導聲音。

什麼是好的效果?這才是根本的追求。 假如一個連演奏方法都成問題的玩者,怎麼去評判呢?再則空絃音乾淨了,上把位好聽了。 中高把位是否也通透了呢?二胡聲音的均衡性是否體現?音色是否基本統一?聲音振動傳導下的靈敏度如何?這才是一把好琴應該表現的優勢。

如果在演奏上都無法正確的完成基本發音,又談何鑑賞評價。更別說研製琴碼了。純屬玩玩而已。

最可怕的是自我感覺良好,大肆製作,到處兜售。所以才使很多不明真相的胡友花了冤枉錢。

二胡琴碼在結構、規格、尺寸上應該注意的是:

1、總體高低;

2、底盤大小、厚薄;

3、中部導音孔大小、位置;

4、弦橋的寬窄;

5、底面的平整、與皮膜面的虛實(建議採用平面為好);

6、內外弦之間的實際高度差(一般內弦略高於外弦為好)……

以上幾點供胡友們調試中體會。

根據現有材料的單位密度分析約為:0.45-0.65克/立方厘米。基本在松木與色木的密度範圍。關鍵是這類材料密度適中,對皮膜產生的附加質量影響基頻的變化有限,有利於較自然的彈性振動,另外這類材料都屬於同等密度下,彈性模量最大的木材材種。

根據實驗和分析:松節碼唯一的優點就是比較純淨。然而它的缺點就很多了,音量較小;全音域通透性差;音色偏陰暗;高頻衰減大;傳導振動遲緩;靈敏度差。適合自我欣賞型的業餘追求者。對音質幹噪不好的琴具有補救藥的作用,但無法徹底改變本質問題。

從實木與油煎碼的差異來比較,在主觀聽覺下確實具有音量的不同,準確的說應該用對振動的釋放性和頻率傳導響應的均衡性來評價。正因為油煎碼振動釋放性好,頻率響應寬,而且靈敏度強。在一些業餘者的演奏水平有限以及演奏操控駕馭能力不足的情況下,而且演奏基礎不紮實,會有聲音“空”的感覺。因為業餘者最薄弱的就是右手運弓的平穩、均勻、紮實度較差,發音容易虛空不實,正好油煎碼振動釋放性好,反而將弊病充分暴露放大。

因此要想在演奏水平不足的基礎下,讓二胡聲音略純淨些,這時實木的松節碼等較為適合。因為這類琴碼由於是天然材料,木材管胞中還有一些殘留的水分和油性以及膠質狀樹脂,將會對振動產生一定的波阻抗,並且對高頻傳導損失較大,造成主觀聽覺下的所謂潤度,這也就是自我欣賞型的追求。

對二胡琴碼的選擇和認識


如果是音樂會表演,這類碼就要靠邊了。

如果要全面的評價琴碼的好壞,一定要綜合考量:

1、音色

2、音質(聲音的清晰度,全音域的均衡通透)

3、音量(能根據演奏力度的需要釋放聲音,特別是高音區不能有較為明顯的衰竭)

4、靈敏度

然而在二胡產品配套使用上由於木材的特殊材性特點(各向異性),很難保證琴碼材料的均勻性以及批量琴碼的一致性。並且根據專業人士認為:油松碼中低頻較好,但偏悶暗;色木、楓木碼卻是中高頻好,聲音又發硬。而且天然材料的琴碼在發音的靈敏度上都有所不足,具有反應遲鈍的缺點。因此在專業演奏以及教育界的要求下,王瑞泉大師才根據油松木和色木的特點進行優化組合,採用色木、楓木做材料基礎,運用松香和石蠟做油煎熔劑。通過大量實驗和專業溝通交流,最後確定油煎碼的工藝方案。使琴碼木質炭化,增加木材內部細胞腔的空松度,減小振動傳導阻抗,加強琴碼對振動聲音傳導的能力。使二胡發音更為明朗松亮,結實圓潤。聲音傳導頻率響應寬,發音靈敏度強。當今二胡琴碼基本以油煎碼為主。

然而琴碼的輕重對琴聲也會有影響。

所以千萬不要盲目,需要理性面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