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皇帝面对藩镇割据的死局,为何100多年都毫无作为?你怎么看?

yl大爱牛奶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逐渐形成,终唐之世,唐朝皇帝也没法解决藩镇割据,反倒越演越烈。到后来,唐朝全国上下都是藩镇,皇帝不过控制长安周围那么一点地方,天下类同于春秋战国。到宣武镇的节度使朱温崛起,篡唐建立后梁,唐朝最终被藩镇灭亡。

要说面对藩镇割据,中后期的唐朝皇帝为什么没有办法,那还是得从藩镇是如何形成的说起。

一、唐高宗、武则天统治时期,随着唐朝的国土迅速扩张,边境需要常备兵、职业兵来驻守,做为临时兵的府兵制开始崩溃,到唐玄宗时期,终于设置了天宝十节度,是为藩镇最初的雏形

唐朝的府兵制,是从北周、隋朝继承下来的,府兵平时耕种、战时征集,兵农两不误,在帝国初期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但到唐高宗后,随着唐朝屡屡取得军事胜利,版图急剧扩大,临时兵种的府兵已经无法适应边境驻守的要求。于是,募兵制的常备兵、职业兵越发重要起来。到唐玄宗时期,府兵制已经完全崩溃,于是玄宗在边境上设置了十个节度使,统领这些常备边兵。这些节度使们不光拥有当地统兵权、还多半兼任着当地的人事权和财政权,几乎就是当地的土皇帝,藩镇雏形已经出现。只是,那个时候,因为唐朝政府掌控得还比较到位,十节度使都听皇帝的,还不是割据势力。但在这个时候,安禄山、哥舒翰等人,已经可以暗地里培植自己的私人势力,不仅搞走私买卖、还建立服从于自己的幕府,他们手下的将领多半都是自己推荐提拔,这就为以后安禄山的造反埋下了伏笔。

二、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直到763年唐玄宗孙子唐代宗时期,叛乱才被平定,唐朝为了加速叛乱的平定,对安史叛将予以姑息,从而在黄河以北一带,形成了强大的河北三镇

安禄山发动叛乱后,虽然进展迅速,攻陷洛阳当了他的大燕皇帝,但仅仅一年后,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此后,因为叛军内讧,唐朝本来有一举荡平叛军基地的可能,但是唐玄宗的儿子唐肃宗为求速胜,一意要先行收复长安、洛阳两都,对河北一带的叛军遗留放松了围堵,终究造成了史思明势力的急剧扩大。又因为对已经投降的史思明处置不当,造成史思明再次造反,叛乱又起,洛阳再度失陷。以至于直到唐代宗继位后,史朝义兵败自杀,叛乱才表面上被平定。史朝义虽然败了,但叛军在河北的势力依然庞大。有鉴于史思明降而复叛的教训,已经平叛将领仆固怀恩对叛将的求情,唐朝对安史残余予以姑息,不但没有继续剿灭他们,还封他们的将领为节度使,从此,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几乎都成为河北三镇的地盘。

河北三镇,最初分别是成德镇的张忠志(安禄山义子)、魏博镇的田承嗣(安禄山、史思明前锋大将)和卢龙镇的李怀仙(史朝义留守范阳的大将),加上昭义镇的薛嵩(叛军大将)、平卢镇的侯希逸(本是反安禄山的,但此时也割据山东半岛),当时的整个幽州、河北、山东等广大地区,都成为半独立的割据势力,只不过名义上向唐朝称臣而已。

三、从唐代宗直到唐宪宗之前,都只能对河北三镇予以姑息,唐代宗的儿子唐德宗曾想削平三镇,结果因为内忧外患,差点造成唐朝提前灭亡,此后,唐朝不得不饮鸩止渴,以新设立的藩镇对抗旧的藩镇,结果藩镇越来越多

不得不说,虽然关于河北三镇的历史资料是缺乏的,然而河北三镇对唐朝的离心力是巨大的。不仅三镇的节度使自己想割据,藩镇内的诸位将领、军队以及藩镇管理的百姓,似乎都不想被唐朝所管制。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节度使们想割据,想当土皇帝,这可以理解。事实上,藩镇内的将领、军队兵士们也要依靠藩镇的存在而享有许多特权,造成他们成为世代相继父子兵。而藩镇内的百姓,似乎享受着比唐朝更低的赋税徭役,从而让他们对藩镇更加支持。唐玄宗后期,越来越窄的官场上升通道,也让很多士子投入藩镇幕府,成为他们实现抱负的快车道。

所以说,唐朝后来的皇帝拿藩镇没有办法,更多是唐朝深层次的问题造成的,而不是唐朝皇帝的个人能力所能决定。

唐德宗曾经幻想平定藩镇,却被藩镇和内部的叛乱打了个措手不及,差点当了亡国之君。从此后,唐德宗全心全意敛财去了,对藩镇更加放任。但是,为了对抗河北三镇的庞大势力,以及保障唐朝漕运线路的安全,河东、宣武等藩镇越发强大起来,唐朝要以藩镇对藩镇,这是迫不得已,却不得不这样做。

到唐德宗的孙子唐宪宗时期,唐朝的藩镇已经有四十八个,全国上下都是藩镇了。

四、唐宪宗耗竭天下民力,打败了各路藩镇,实现了唐朝表面上的短暂统一,但他一死,局面就迅速土崩瓦解,藩镇们纷纷再起,从此不可收拾

唐宪宗被称为唐朝中后期的第一英主,他的确打败了许多藩镇,还甚至逼着河北三镇中的两镇向他投降,在他统治末期,实现了表面上的天下一统。然而,这种统一局面在他死后迅速崩坏,人们都把罪责归咎于他无能的儿子唐穆宗,这只是看到了表面现象而已。事实上,唐宪宗耗竭天下民力实现的天下一统,既没有解决藩镇割据的根本问题,还让唐朝在百姓中失尽民心,唐朝高官成为幽州节度使后,书生般的处理问题的方式,更成为河北再乱的导火索。

以当时的形势,唐朝不能解决好各路藩镇里军将士兵的待遇问题、不能解决好藩镇内百姓们的赋税徭役的问题,那么藩镇再乱是迟早的事儿。然而这种事儿,即便唐宪宗再活二十年,恐怕也解决不了。

唐宪宗解决藩镇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只是靠武力震慑,然而把强大的藩镇拆分成更小的几个藩镇而已。虽然更小的藩镇力量确实更小了,但唐朝的实力和民心,其实也在屡次战争中被极大的消耗。

五、当黄巢起义爆发前后,藩镇开始不听唐朝号令,自相吞并,那些强大起来的藩镇,最终形成了一个一个的王,最后五代十国诞生了,唐朝也就灭亡了

拆分强大的藩镇,唐宪宗这种作法没有错,但错在唐宪宗的子孙即便连被拆分后的小藩镇也无法控制。结果这些小藩镇间反倒可以互相吞并,造成一些大藩镇的形成。

黄巢起义爆发后,唐僖宗的政府越发没有威信,对藩镇们听之任之。于是,藩镇们彼此间的吞并加速,由此,朱温崛起于宣武镇、李克用崛起于河东镇、杨行密崛起于淮南、钱镠崛起于吴越、王建崛起于川蜀、马殷崛起于长沙,这些人都是凭着武力上位,再四出吞并,唐朝不但不能把他们怎么着,还只能纷纷封他们为王。

后来,朱温把唐昭宗劫持到洛阳,又干脆杀了昭宗,篡唐建立后梁了,那些原本就割据的藩镇们,也各自称王称帝,于是五代十国开始了。

一个可笑的现象是,当河北三镇都强大时,虽然他们是半独立的、搞割据,但是至少承认唐朝政府。但当他们被唐朝拆分、弱小后,或者被李克用征服、或者被朱温占领,河北三镇灭亡了,唐朝也就灭亡了。因此有个说法是,河北三镇和唐朝的命运实际是联系在一起的。

不管怎么说,安史之乱后的唐朝,根本无法解决藩镇割据的深层次问题。唐宪宗以军事手段的强压胜利,不过是极为短暂的。在某种程度上,中后期的唐朝和某些藩镇之间,其实有这共荣共存、又矛盾不断的关系,毕竟他们在镇压地方民众暴乱的趋向上一致的。当唐朝的漕运生命线都被藩镇切断时(淮南、宣武等镇),朝廷的经济其实已经崩溃,再失去河东(李克用)、河中(王重荣)的兵力支持,唐朝的灭亡也就可以想象了。


星火辰


藩镇割据在唐朝时期尤为盛行,它通常指的是某些藩镇的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完全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而唐代藩镇割据主要表现在河朔,而河朔割据又集中在三镇。这三镇的节度使的力量确实不可小觑。

唐代藩镇节度使是以唐朝封疆大吏的资格自擅一方,其财政基础依赖于国家的赋税收入,其武力凭借是法律上属于国家的正规军队。藩镇里的那些割据藩镇既企图游离于中央集权之外,又不能彻底否定中央统治。

<strong>

<strong>

唐代后期的藩镇里,东南藩镇从财力上支撑朝廷,边疆藩镇对外作战,中原藩镇则具有镇遏河朔、屏障关中、沟通江淮的作用。河朔藩镇与中原藩镇在割据与防割据的相持关系上,中原藩镇与边疆藩镇在维系内外均势的平衡关系上,边疆藩镇、东南藩镇与中原藩镇在武力和财力的相互依赖关系上,构成了一个既密切联系又互相制约的整体结构,从而维系唐王朝相对稳定地统治了一百多年。

那么唐朝皇帝面对藩镇割据的死局,为何100多年都毫无作为?

一、藩镇自治程度太高

节度使在地方上是作为各种藩镇的头,在地方上可以说是一个“土皇帝”般的存在。同时,这些节度使还有父死子继的规定,唐王朝想任命新的节度使去接替都不行,俨然成为了一个世袭的国度。另一方面,藩镇的节度使不给中央缴纳赋税,拥有自己独立的财政权,于是节度使便将钱粮拿来培养自己的“军队”。藩镇上的军队调遣权皆由节度史所有,中央根本驱使不动,这些兵痞子吃着地方节度使发放的钱粮,眼中也只认节度使,不认皇帝了。

从内在结构来讲,藩镇是很难被皇帝下手铲除的,真是狗咬刺猬——无从下口。

二、不是没有作为,而是根除不尽

唐宪宗李纯不是没有对藩镇下手,但是在他死后藩镇割据如同野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他任用了两个著名的宰相,一个叫裴度,一个叫武元衡。当时,老淮西节度使吴少阳突然死了,其子吴元济秘不发丧,然后向中央请示子承父业。唐宪宗为了打破这牢不可破的藩镇割据的场面,于是直接将其请求驳斥回去。

这下不得了,吴元济开始带兵造反,一路上烧杀抢劫,兵锋直逼洛阳——当时的东都。唐宪宗派李愬去平叛,于是就有了著名的“李愬雪夜袭取蔡州,擒获吴元济之役”,这是一成功的奇袭战的典型战例。

最终吴元济被捉,正当唐宪宗准备严惩的时候,具有忧患意识的其他节度使坐不住了,都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当时有一个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就开始和中央叫板,甚至派遣刺客在长安城刺杀宰相,于是发生了古代政治史上骇人听闻的事——宰相在路边被刺客刺杀。面对如此奇耻大辱,唐宪宗硬生生的咬紧牙关,聚一口真气不散,将互相帮扶的藩镇节度使统统收服。在他当政的这十五年期间,天下藩镇大部分皆被平定了。<strong>

可是唐宪宗一驾崩,一切努力付之东流。

唐朝并不是坐任藩镇割据叫板中央,但实在是藩镇对外滴水不漏,朝廷根本无法瓦解,同时藩镇之间形成了一个隐形的利益共同体,互相帮衬着反对中央的清剿,彼此平衡消磨之下,最终拖垮了唐王朝。


邓海春


煌煌大唐最终亡于藩镇,令后人徒生无限感慨!那么为什么唐朝皇帝,对于唐朝中后期的藩镇割据竟然会毫无办法,而只能听之任之呢?个人浅析有以下三个主要原因。

一、藩镇割据于地方,其“势”己成,朝廷极难扭转这一趋势。


藩镇势力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所致。乃是由于国家政策没有与时代同步,没有因时而变、因事而变造成的。

在唐朝初年,因为力量有限,而四周部族力量强大,而不得不在边疆地区设置“行军大总管”,用以集中力量及时抗击敌人的入侵。这种形式维持了一段时间,最后在唐玄宗时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唐玄宗在执政的前半期,承接了唐太宗、唐高宗打下的基础,因而国家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仅国力强盛,而且国势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外向型”发展趋势,在开元盛世时,不仅四夷宾服,而且唐朝的疆域还很辽阔。

为了及时应对边疆各部族的异动,避免因鞭长莫及而有误大事,朝廷便在各个重要的边疆地区,设置了“节度使”,并由他们掌握军队,以利于“有事”时及时应对。这一举措曾经很有效果,起到了稳定边疆、镇抚四夷的作用。

然而时间久了,再好的政策也会变味。伴随着皇帝的逐渐懈怠,朝局的不断变化,以及边疆局势的变动——节度使这一原本单纯的军事单位,逐渐开始涉及到了民事权、财政权、用人权,且时间越久权力越大,只是节度使们的权力轻重有异而已。

在这个有害于国家稳定的基础上,危机开始展现。终于在公元755年酿成了“安史之乱”的悲剧!这场叛乱是造成唐朝由盛而衰的重大转折点,虽然最终叛乱被平复下去了,但是在平叛过程中,又形成了更多的节度使拥兵自重。而且唐朝还在内地又新增加了许多节度使辖区,试图要以“藩镇制约藩镇”。

从此以后,唐朝中央的权威日削,而地方的权力日重。最终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节度使们己将辖区经营成了自己的私人属地,就连朝廷用人也得受到他们的制约。久而久之,各个藩镇割据于地方的局面就形成了!而再想扭转这个局势,己经是不可能的了!

二、唐朝中央与地方曾经形成过,某种形式上的平衡,因此无意也无力改变这个局面。


唐朝中央也并非拿藩镇一点办法都没有。至少在黄巢起义前,中央与藩镇还是有过长期的平衡局面的。

那时虽然藩镇已经近乎于呈现出半独立状态,但是大多数藩镇还是听从皇帝和朝廷的命令的——唐朝中央可以命令听从诏令的藩镇,去打击或压制那些反对中央的藩镇。

而且朝廷也掌握着一支精锐的武装:中央禁卫军——神策军。这支精锐部队成了中央震慑地方的有效手段之一。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和朝廷的赏功罚罪、封官赐爵等手段的配合,各地藩镇才会呈现出大体稳定的局面。

在黄巢起义前,这一局面是无法改变,也轻易改变不了的。而到了黄巢起义之后,平衡局面己被彻底打破了。此后朱温、李克用以及其他地方的藩镇势力,己经膨胀到难以复加的地步。唐朝中央已经失去了对于地方的掌控能力,大唐朝廷随之也即将陷入名存实亡的局面之中了!

三、唐朝中央内部混乱,因此没法集中力量从藩镇手中,夺回权力。


自唐朝中期以后,朝廷便逐渐陷入了君主权力和宦官权力的争斗漩涡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君主的权威,也降低了朝廷的威信。

有许多权力极重的宦官,甚至可以随意废立皇帝或太子,就连中央禁军——神策军,也落入了宦官的掌控之中。从此以后很多皇帝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制于宦官。形成了“奴欺主”的局面。

而且宦官依仗着皇帝情愿或不情愿的“宠信”,对朝廷政务也多有干涉。宦官同朝廷大员们也有着纷繁复杂的矛盾与权力冲突。使得许多不肯依附宦官势力的正直大臣,在朝堂之上无立椎之地。

朝廷官员之间也长期存在着所谓“牛李党争”的局面,这是晚唐病态政治的体现之一。牛党是由依靠科举上位的官僚构成的,他们同依靠门荫势力为官的李党,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与冲突。

各种内耗,是使唐朝中央无法集中力量,从藩镇手中收回权力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朝廷只能眼睁睁地坐视藩镇势力的坐大,而无可奈何。

以上粗略分析,便是唐朝皇帝和朝廷坐视藩镇势力壮大,而毫无办法的原因了。

藩镇割据、壮大,最终使得唐朝因此而灭亡,中国也因此而被拖入了“五代十国”的乱世之中。


北疆同心


应该说唐朝自安史之乱以后,、中央政府的实力和控制力就大大地减弱了,除了在形式上保持住了统一之外。实际对上对地方藩镇已经没有任何统治力和控制力了。而地方藩镇也只是表面上认‘’上面‘’这个大唐皇帝。实际上却是自行其事。藩镇割据的出现首要原因就是府兵制破产。而唐朝之所以无法结束藩镇割据是不能也没有办法,更不敢。但不得不指出的是,唐朝之所以又延续一百多年,还多亏了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以后,皇帝彻底不信任朝臣,宦官主政时代来临。唐朝中央政府的实力的减弱,军事权力实际控制在宦官手里,而财政还是人事也不是皇帝完全控制,这样就造成没有能力消灭各个藩镇。而地方藩镇不缴纳赋税。大唐的租庸调制已经破产。两税制又不足以充实国库收入。也就是说,在财神政和经济上唐朝政府也无能力征缴了。没钱如何消灭藩镇,国家禁军战斗力下降。迫不得已用以藩制藩的策略,调一个藩镇去打另一个藩镇。但是唐代规定,藩兵出藩打仗要多付一倍的工资,这些钱都是朝廷出,本来就没有钱,这下就更加财政紧张。而且打下来的地方还不一定就归复朝廷。德宗朝还发生了泾原兵变,调去平叛的藩兵就是因为钱没有给足,自己造了反。 各地藩镇连成利益共同体,彼此照应,而且对朝廷里主张削藩的大臣进行恐怖暗杀(武元衡被杀)协调策略共同对付朝廷。使得朝廷也不敢削藩了。河北三镇简直就是国中之国了。



但藩镇割据却也延续了大唐的国祚。其最大的‘’益处‘’就是,藩镇为唐朝基本抵御了地方民间起义,少数部族叛与入侵。因为依靠唐朝中央政府自己已经没有这样的实力来了。说不好早就亡了。虽然藩镇主观是为了自己想,但客观上延续了唐朝的寿命。藩镇对朝廷的要求无非是三点:不缴纳赋税,自给自足。保持军队的独立。藩镇权力的内部消化解决。再从双方冲突来说。都是朝廷削藩持“进攻”态势,而藩镇则是防守反击型的,维持现状就行。冲突原因基本上就是藩镇的上一任节度使去世了,要立自己儿子接班,或者嫡系将领。要求朝廷“加封”(承认),一开始朝廷不认,那就打,谁赢了听谁的,后来朝廷衰弱,也就成立了橡皮图章了。但地方藩镇又必须需要朝廷的认可。双方算是达成一个微妙的‘’平衡‘’。而朱温灭唐以后,各个藩镇立即各自称帝。也就是五代十国。


唐朝中央禁军的衰弱。太监乱政,中枢机构混乱。财政破产,以及必须依靠藩镇抵御外来入侵都使得唐朝无法彻底消灭藩镇。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的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1、唐朝皇帝面对藩镇割据的死局并非毫无作为,例如唐德宗和唐宪宗的作为。只是藩镇割据状态积弊太深,只有通过唐末农民起义推翻唐王朝统治,“五代”统治者对藩镇势力反复斗争,由后周和宋初统治者完成消灭藩镇割据。

<strong>

2、唐朝藩镇割据产生难以消除的原因在于:

一是“府兵制”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均田制”的崩溃。均田制和府兵制分管唐朝的土地和军事,不仅保证了前线士兵的粮食补给,还为中央提供了充足的兵力,减少了军费开支。从唐高宗、武则天时起,社会生产力得到提高,土地兼并展剧烈,均田制逐渐破坏,到开元、天宝年间,均田制彻底崩溃。农民失去了土地,纷纷逃亡;地主阶级逃避兵役,府兵来源因此受到了很大限制,不能再担当巩固中央集权的职责了。最终在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唐玄宗彻底废除了府兵制。取代府兵制的是募兵制,这种方式优点是加强了将领与士兵的联系,增强了战斗力,缺点是绝对的服从导致其成为割据的军事资本。

二是唐王朝边疆危机导致军事政策发生变化。唐朝中期,边疆形势越来越严峻,吐蕃对唐朝西部的侵扰引起了朝廷的重视。唐太宗和松赞干布去世后,唐廷对外要实行“启土”政策,与吐蕃发生了战争,唐军损失很大。为了保卫西部边疆,唐朝把原来设防在边境的一些军队调到了西部地区。而正是这一举动,使得原本被监控的突厥降户不受控制,突厥势力趁乱崛起,建立了东突厥政权,开始不断派兵侵扰唐朝,成为唐朝北边的大患。设立藩镇在当时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

3、唐朝中期唐德宗、宪宗对藩镇割据所做的努力:唐德宗时主要是:实行“两税法”是在“均田制'后”租庸调“难以实施背景下,进行的税务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削弱藩镇财政加强中央财政的一种措施,为宪宗时平叛打下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唐宪宗启用裴度、李愬等名臣贤将,直接对藩镇用兵,元和十二年,荡定淮西,元和十四年,平定淄青十三州,只不过后期宪宗骄纵,不再有彻底铲除藩镇抱负,最终为宦官所害。

4综上,唐朝皇帝面对藩镇割据的死局也曾努力过,也取得过一定成效,但主要是靠当时的贤君明主来推动,不能从根本上消灭藩镇的威胁,只有通过农民战争将经济、政治、军事政策重新洗牌,由后来统治者完成消灭藩镇。

<strong><strong>

参考文献:《唐朝为何解决不了藩镇割据》 王春南

《唐代出现藩镇割据的原因和影响》 徐海涛

《唐代出现藩镇割据的军事原因》 田甜 李茹

《唐中叶的削藩措置及其作用》 齐勇锋


<strong>


燕山史话


至于这个问题,我想问问题主,如果一亿人民币掉在你家客厅,你需要多久能够捡完?打这个比喻,就形象的告诉你,一个国家,受到严重破坏以后,不管是没在破坏和内在破坏都是一样的,你在想修复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李世民之后,除了李志站在李世民打下的牢固基础上还能有所作为之外,后面的武则天登上地位,就像给前面的唐朝捅了狠狠的一刀,等李显上位的时候,有软弱无能,自己的女人乱政,他不敢管,最后被毒死,李旦继位的时候,韦后和太平公主,两股势力互相牵制,互相壮大,李旦一家怎么能够挑战的了,两家势力都把朝中能用的资源全都用尽,李旦根本就没有资源可以利用,到了,李隆基继位,靠着励精图治的魄力,重新开发资源,最后用手上新开发的资源,重新把权利拿回到手上,结果呢,李隆基晚年,沉迷杨贵妃,荒芜朝政,重用安禄山,被安禄山后面捅了一刀,这刀之深,差点命都没有了,最终丢车保帅,才把老命給捡回来,命是捡回来了,位置却被自己的儿子占去了,这个儿子就是李亨,也是窝囊鬼,自己的媳妇和史朝义乱搞,给李亨戴了一顶大大的绿帽子,自己还不知道,无辜的把自己的儿子也葬送了,那时候是内忧外乱,里里外外都是李豫在处理。毕竟,李豫还有点“政治头脑”。不然,早被张氏夺去了,等李豫上位的时候,这个帝国早就是一盘散沙了,里里外外都是,他拼命的想捏拢,就是捏不起来,传给后面的越难捏拢,因为本来还算湿的沙子,结果被太阳越晒越干,越难捏拢,最后来了一场大风,全都刮跑了,这就是黄巢起义。一个杯子,碎了一次,还有百分之九十能恢复出原来的百分之九十,再碎一次,能恢复原来的百分之六十,越往后面碎的越厉害,到最后已经无法成型了,也丧失可用性。


科拉伊奇


本来,开疆拓土自高祖开始,李唐的本领不弱。众所周知隨末乱象初,李唐先下手为强,已然呈扩张态势。但扩张的同时,唐中央领导集体也顾虑了手握重兵的藩镇将领潜在的犯上作乱的危害,只是出于中央兵马的数目有限才不得不给地方势力极大的权力,以安抚地方势力,这必然形成藩镇势力。

藩镇权力在握,在设置初期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实现了巩固政权、减少中央财政拨款、维护地方治安、使人民安居乐业、各层休养生息的功能,形成初期确实功不可没。



但随着藩镇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犯上作乱迹象彰显时,朝廷已无能为力,此时藩镇实力强大到能与中央集权叫板的地步,安禄山、史思明带头起哄,皇帝(唐明皇李隆基)老儿只好落荒而逃,被逼赐死妃子(杨玉环贵妃)、当了太上皇,落下千古笑柄!想撤藩,可能吗?说实话是藩镇想撤销中央以代之,没实力说话不算数!


此后一言难尽了,安史之乱后,疆域辽阔的李唐边境形势纷乱复杂,连续的战乱,外教的介入,朝庭内部的纷争,经济中心的南移对削弱藩镇割据势力都有影响,而北方少数民族对唐中央政权的觊觎几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也是当务之急,怎么办,睁只眼、闭只眼了!谁叫李唐王朝祖宗没先见之明,非设置藩镇呢?


希望星晨58298869


其实,说唐王朝100多年都毫无作为的实在是有点言过其实了。


藩镇割据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


笼统的来说,唐朝的藩镇格局和募兵制有着极大的关系。可是,更为直接的一点便是唐王朝为了平定安史之乱,而埋下的严重的藩镇祸根。


这里面有一个很特殊的人---仆固怀恩。


仆固怀恩原本是唐王朝的平叛功臣,在平息了为期七年之多的安史之乱之后,仆固怀恩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不至于受损,于是在安史之乱平息之后,将曾经的燕军大将都做了一定的安排,并且归还了他们的统兵之权。


唐王朝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纷争,算是默许了仆固怀恩的这一项行为。


可是,正是唐王朝的默许,为以后数百年的晚唐埋下了一颗隐患和毒瘤。


安史之乱后,没能成功收缴这些曾经反叛将领的统兵之权,这不仅仅意味着唐王朝的服软,也暗示着唐王朝开始和地方上的将领有了一种微弱的利益合作关系。


或者说,这些叛将在承认唐王朝的皇权的同时,也在时时刻刻的维护着自己的降权。


唐王朝如何制衡藩镇之祸?


题主所说的100多年毫无作为,其实有一点夸张了。


从代宗皇帝在平息了安史之乱后,虽然说和曾经的河北叛将选择了一种极其平衡的妥协关系,他们终究是唐王朝万里河山中的一颗颗毒瘤。


到了德宗皇帝的时候,德宗皇帝虽然说没有给这些藩镇下一剂猛药。可是,在对待藩镇的态度上可是异常的强硬,德宗皇帝所采用的的方法是“笼络”、“离间”、“分化”的策略来一步步的收拾。


这种解决藩镇的方式,对于已经渐渐贫弱的唐王朝来说,无疑是作为睿智的方法。


刚刚上台之后,德宗皇帝就将西川节度使崔宁征召到了京师,算是将西川节度使这颗毒瘤悄无声息的拔掉了。


德宗皇帝的屡屡出手激怒了山东道节度使梁崇义,德宗皇帝的机智似乎超出了别人的想象,他积极收拢了李希烈,成功的借李希烈之手除掉了嚣张跋扈的梁崇义。


如此种种,怎么能说唐王朝100多年对于藩镇毫无作为呢?


藩镇的裂变和崛起


晚期的唐王朝不是不想收拾这些已经异化的藩镇,而是皇权已经被宦官们完全架空,晚唐的每一位帝王已经成为了宦官手中的一个正义的标杆,能够行使这些皇权的已经成为了那些腌臜不已的宦官集团。


这些唯利是图的小人,他们压根不会明白,如何用皇权去对待各地的那些藩镇们,如何合理分化他们,又如何合理弱化他们。


对于他们而言,借助皇权干自己喜欢的事情才是最为重要的。


什么国家,什么帝位,什么藩镇,这些他们统统都不会放在心上,皇权已经成为了滋生他们权力的温床。


而此时,那些各地的藩镇得到了有效的强化,藩镇势力越强化,中央对于地方藩镇的控制就相对越弱,藩镇对于黎民百姓的压迫也就越严厉。


如此一来,皇权弱化,藩镇强化,百姓奴化,这些一系列的演变,已经让唐王朝的真正统治权名存实亡,渐渐农民的矛盾被极度的激化,随即爆发了农民大起义。


所以说,不是唐中晚的帝王不想努力,而是他们已经没有能力去驾驭目前的唐王朝所面临的种种复杂的局面,这种局面不光光是藩镇,还有宦官专权、朝堂党争,几乎所有的矛盾都被迅速的激发,这些帝王所能面对的也仅仅是做好宦官手里的那个提线木偶,看着自己的李唐王朝渐渐地被蚕食,被覆灭。


历史总探长


不能说唐朝的皇帝毫无作为,唐朝皇帝里面也有大有作为的皇帝,像唐宪宗,他对藩镇割据起了极大的约束作用。

唐宪宗即位后,他看到地方的藩镇势力危及到中央集权后,就采取了不少措施打压藩镇。唐宪宗首先杀鸡儆猴,他派裴度与李愬攻打淮西节度使,其中“李愬雪夜入蔡州”便是精彩的一幕。唐宪宗把淮西拿下后,给其他藩镇造成了极大的震撼,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献地归顺朝廷,并以长子入侍为质;宣武节度使韩弘入朝,并两次贡献大量绢帛、金银、马匹,要求留在京师。可见在唐宪宗时,中央压过了藩镇一头,致使“中外咸理,纪律再张”,出现了“唐室中兴”的局面。但可惜唐宪宗命不久矣,还没有等到他大展宏图就一命呜呼了。


之后的唐朝皇帝对藩镇就再也没有机会了,他们想对藩镇动手都是有心无力。这还是因唐朝积重难返,内部问题过多。像兵制的问题,社会的问题,这些对唐朝来说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也是很难妥善解决的问题。而且藩镇个个手握重兵,在他的势力范围就是他说了算,皇帝要是没有足够的实力对他们实在没有办法,正所谓“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再说唐后期皇帝手中并没有军队,都被宦官掌握了,皇帝想解决这个死局也是有心无力。

再者,唐朝后期少数民族崛起,像吐蕃就是一大威胁势力,中央政府还得靠地方藩镇抵御外来的挑战。双方就是相互利用,相互对抗,谁也不能把谁怎么样,要不然就是两败俱伤。


历史百家争鸣团队成员:小木


历史百家争鸣


唐朝中期土地兼并使府兵制瓦解,募兵制出现,唐玄宗为打击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建立藩镇。藩镇的兵力越来越多,中央的力量反而弱于藩镇,导致安史之乱爆发。

本来安史之乱时可以解决藩镇问题,唐肃宗在灵武登基时,宦官李辅国、妃子张良娣帮助很大,内宫势力逐渐控制朝廷。官军夺回长安后,朝廷里文武大佬都受到宦官的打压,名相李泌看到朝堂之上乌烟瘴气,局势稳定之后就隐居山林过起了闲云野鹤般的生活了。郭子仪武将中功勋最大,一直是功高不震主的典型,谁又知道宦官带人挖了他家祖坟,只能忍了。其他将领像仆固怀恩等看此情景,为避免兔死狗烹纷纷做了一件事情,“留寇”自重。

仆固怀恩追击史朝义到莫州,田承嗣看到安史叛军气数已尽,骗史朝义去幽州,自己押着史朝义家眷投降仆固怀恩。名义上田承嗣投降了,却称病不肯出城,并以重金贿赂。此时仆固怀恩也害怕会被朝廷削去兵权,暗中与田承嗣、李宝臣、李怀仙、薛嵩等安史叛将联络,引为外援。四人后来也到仆固怀恩军中谢罪,表示愿意效劳。由此唐朝藩镇割据最重要的河朔三镇形成,其它边境地方像西北、剑南、河东也要派重兵把守,也是以藩镇形式存在。只是此时唐朝中央对藩镇有一定影响力,赋税只是截留部分,唐朝法令还能在这些地方实行,除了军队,地方官员还能委派部分。

唐朝中央内部一直处于内斗之中,导致中央无法集中力量解决藩镇问题,只能采取打一个拉一个的办法。除非像李希烈那样要称帝的,一般都是打击刺头,但也不会赶尽杀绝,总体上藩镇问题属于可控范围。真正使藩镇问题变成死局的是田承嗣的死。

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在弥留之际想要把节度使的位置交给侄子田悦,让节度使世袭。此例一开各大小节度使为了能够世袭,开始联合对抗中央。节度使的任命和中央无关了,新的节度使想要顺利接位需要讨好士兵,从此骄兵悍将成了决定继承权的力量,朝廷再也无法控制藩镇割据。

唐宪宗李纯登基后大力打击藩镇割据,朝廷内用几位贤相,如裴垍、李绛、武元衡、裴度等对藩镇强硬派。朝廷建立神策军,宗室大将李愬也很给力,先平定叛乱的淮西节度使吴元济,以雪夜奔袭蔡州生擒吴元济闻名天下。接着又打败了首鼠两端的李师道,使唐朝藩镇形势大为好转。宰相李绛分化河朔三镇,使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参与围攻李师道,并率六州之地归顺朝廷,朝廷派李愬为魏博节度使。如此大好形势下,中央应该能很快平定藩镇割据,实际是李愬到了魏博根本指挥不动魏博牙兵。(各节度使挑选强壮有力的士兵组成的精锐称牙兵,只服从节度使,以魏博牙兵最为精锐,屡次发动兵变废旧主迎新主。)也就是从田悦世袭节度使开始,各节度使组织的牙兵成了决定局势的人,即使李愬这样名满天下的名将也没用。当时人们甚至称:“长安天子,魏博牙兵”,把牙兵和天子并列,这还是唐宪宗时代对藩镇最有威慑力的时候。李愬病逝后,朝廷派田弘正的儿子田布出任节度使,没多久就被手下的牙将给逼死了。

唐朝中央宪宗后期开始朝政日益败坏,宪宗把中央直属的神策军交给宦官指挥,大臣们又陷入“牛李党争”。宦官和大臣各自找藩镇为支援对抗对方,何谈解决藩镇问题。黄巢起义以后为镇压起义,藩镇割据一发不可收拾。除了原有的节度使,一些地方团练势力强大以后也开始割据,自称或要求朝廷承认他们为节度使,原本属于中央控制的财税来源地的东南地区也开始割据。中央的神策军军官都是由宦官所收养的干儿子,只听从宦官指挥。唐朝皇帝到了这个时候财税收入没有了,中央禁军掌握在宦官手里,皇帝的废立有宦官或者势力强大的藩镇说了算,只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