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很多中年人的最大期望:熬到退休”對此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主要是社會不穩定的細胞太多。今天工作你肯定很很好。明天就不知道怎麼回事了。遺憾多,希望少。


手機用戶6357324994


轉眼成了四十多歲的中年體制男了,想不到過去激情滿滿的自己,也萌生了早點退休的想法,仔細分析起來,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原因,與各位共勉。

一是工作壓力大。很多人都認為體制內的人就是每天一杯茶一張報紙,我很負責任地說,這已經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從2003年考入公務員起,就沒有享受過這種待遇。而現在更是如此,日常工作是五加二、白加黑,加班常態化,常態化加班,各種工作任務一年比一年重。而且感覺工作效率已經每年在提高了,為啥還是趕不上工作量的增幅。特別是最近幾年的扶貧、環保等專項工作,擠佔了大量業務工作的時間,各種打卡各種釘釘、拍照留痕、定位管理、還有兩頭受氣……

二是生活壓力大。二娃剛剛出生,老人身體不好帶不了小孩,所以奶粉、尿布等常規開支加上保姆費,每個月至少8000以上,已經把自己的個人開支降到最低了,還是每個月透支,只能咬牙堅持。雙方老人身體都不好,都是些高血壓、中風、糖尿病等急慢性病,長期吃藥,稍有不慎就要去醫院,自己是最早一代的獨生子女,一個人請假照顧都請不過來,感覺每天都是透支身體的狀態。老婆時常抱怨這埋怨那,聽了就感覺特別抓狂。房價也是一年比一年高漲,娃多了想換個大點房子都是奢求,有時候感覺非常絕望,只能咬牙堅持。不知道能停多久😭😭😭

三是自己身體不好。當了十幾年警察,以前年輕不知道病痛,經常性熬夜辦案,抓人總是衝在最前面,生怕自己比同事乾的少了,結果就是心臟頻發室性早搏十幾年了,稍微劇烈運動就氣短胸悶;到了飯點不吃東西就是胃絞痛,二期糜爛性胃炎,必吃胃藥才能止痛;加上過度鍛鍊導致的半月板磨損,經常加班吃快餐導致的脂肪肝,久坐導致的前列腺疾病、痔瘡、腰椎間突出、頸椎病,以及慢性咽炎……加之腦力體力嚴重下降,眼睛都開始花了,熬個夜幾天都恢復不過來,感覺身體真的吃不消了,真的處於崩潰邊緣了。

有時候很能體會有些中年男人在丟工作之後的自殺自殘等極端行為,因為丟了工作天就塌了,已經輸不起了,重新開始很難了。提拔與否已經與我關係不大了,不在乎狗屁前途了,只想輕鬆一點,早點退休。所以被領導罵也要默默承受,被群眾罵也要笑臉相迎,工作再重也要咬牙堅持,我們中年男人已經輸不起了😭希望各位中年老兄弟們一定要堅持下去,再堅持十幾年就能退休了,就是懷疑不知道能不能等到退休的那天,只是希望那天早都到來。加油啊兄弟們💪💪💪


巴釐虎10


打算熬到退休的都是什麼人呢?男土應該說是60後。60後是60年及以後出生。一出生就趕上三年自然災害。吃不飽捱餓是肯定的。剛上小學又是文革。初三畢業有些生日大一些的就要下鄉。高中又趕上恢復高考。沒考上的過了二年招工考試,開始工作。那時工資很低只有30多元錢。後來開始有了獎金,最高5元然後4元和3元。慢慢的工資長到40多。後來100多。總之到00年前後大批員工下崗再就業。這時好一點的企業,工人的工資1500左右,差點的就是800元左右。下崗結算是一年工令給一個月的工資。差不多的工令都是20年左右,算下來好的拿到3萬元左右,差的拿到1.6萬元左右。這就跟企業沒有了任何關係了。有的有點技術找個工作還好辦,有的就是普工很難找到好工作。就是找到工作工資也很低。這個年令段不說養老人,最企碼的說供孩子上大學肯定是要錢的。愁壞很多下崗人員,接下來還要自己交養老和醫保。結算的那點錢交不了幾年。剛開始有人開個小地攤,蹬個三輪什麼的。但後來城市規化越來越正規了,小攤位不讓隨便搞。這些在企業裡把最美好年華都貢獻了之後,突然下崗都十分迷茫。心情不好,加上就業困難和生活的壓力。熬到現在快退休了,可不就想著趕快退休了。再也不用操心了,不用再交養老金了。這是這一代人的真實想法,非常令人同情。


天堂麗鳥


記得我姐的孩子,從小聰明,漂亮,學習也很好。家裡鄰居都很喜歡,在三歲的時候,每個月20日,就跟姥姥去退休辦排隊領工資。鄰居就問她:以後長大了,想做什麼?她說:和我姥姥一樣,當個退休工人,不上班,光領錢。轉眼二十幾年過去了,如今研究生畢業,月收入也上萬了,想想也奇怪?那麼小的孩子?怎麼會有哪種想法?長大當一個退休工人。歲月流失,有這種想法的人會更多。



甜甜姐2


我不這梓想,最好還輩子,這樣人永遠年輕,但現實上退休遲早要到,老天爺為什麼不我照顧一下。退休了說明是老年人,進老年年活動室。目前很需要錢,兒子十五年貸款,他收入只4000十社保十公積金。找兒子沒能力控制,讓兒媳砸頭殼、摔平機、其它房內重耍生命。我兒子總有一天會折磨死,每次老婆的無理總是承諾,如果我們不會老,可以多照顧一下我可憐獨子。


用戶3137051951982


大家好!現實生活中,“熬到退休”成為不少中年人的最大願望,是否很多中年人都有此想法,難以估評。我以為,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不值得推崇。


一、相當多的中年人還在拼搏。通常認為45—55歲為中年。中年是人生的黃金時期,年富力強,在單位一般是骨幹力量,頗受領導的重視,亦受年輕人的尊敬。在家裡是頂樑柱,是全家的希望。正是為國為家出力的時候。重任在肩,時不我待,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沒有時間唉聲嘆氣。他們盡心盡力,拼搏奉獻,無怨無悔。

二、哪些人在熬?說實話,據我這個五十出頭的下崗職工觀察,主要有以下幾類人:

一是下崗職工,包括靈活就業人員。靠打工或做生意維持生計,每年自己交醫保社保幾千甚至一萬多。盼望早點退休,領養老金,可減輕生活負擔。這種心情是值得同情的。


二是效益不景氣的企業員工。工資二三千元,餓不死人也發不了財。退了休養老金不比上班少。早點退,趁還動得,要麼為年輕人看孩子,使他們安心在外打工。或另外找份工作,多少再掙倆個。這也乃人之常情。

三是單位上班但身體不太好的人。有的同志體弱多病,高血壓,糖尿病,甲亢甲減,痛風,類風溼,經常吃藥。搞工作力不從心,覺得累,也覺得煩。心裡壓力不小,想早點退休,輕鬆一點;趁還動得,到處走走,開心一點。這也無可厚非。

四是年齡偏大的普通職員。說提拔,年齡大了點。論知識,文憑低了點,弄個電腦啥的,趕不上新進大學生。講技能,也沒啥突出的。自己感覺自己沒啥奔頭,成了多餘的人似的。自己偏偏又有許多看法,牢騷滿腹。眼不見心不煩,心生退意。這也可以理解。


三、怎麼熬到退休?

其一,調整心態,知足者常樂。農民工兄弟何其辛苦,幹到六十歲也退不了休啊。

其二,樂觀向上,向榜樣學習。那些科學家,工程師,老教授,比咱們累得多,還在苦幹呀。

其三,惜時如金,爭取多幹。向年輕人學習,也總結自己的經驗教訓,幫助年輕人。這樣時間過得好快,就不會感到度日如年了。

其四,培養一二種愛好,充實自己。如寫文章玩頭條,跳舞唱歌,琴棋書畫,養寵物種花草。或抽時間出去走走,看看。忘而忘憂。


總之,離退休還有幾年的中老朋友,咱們不是要熬到退休,而是要幹到退休,樂至退休。如此則國家甚幸,家庭甚幸。有一天真的退休了,才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才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愧。

朋友,您的看法如何呢?圖片來自網絡,謹此致謝。


衷心趣事


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女人五十以上,男人到五十五以上,離退休還有幾年,在國家單位幾乎退居二線,在企業,也是二線員工,在單位也不能當主力員工使用了,身體也慢慢病多起來了,想幹事,也力不從心了!所以,大多數人就是混日子,熬退休了!


笑對人生CDY


               何時解放

        晃一晃,滿頭霜,快退休了。很多老同事見面後常問一句話:你還要熬多少年才能夠解放?一個熬字包含了多少心酸和無奈。

        人的一生,從二十歲到六十歲是最美好的年華,都在忙於工作,養家餬口,如果你天天都不快樂,天天都在盼著退休,那麼你這一輩子活得真的太悲慘了,辜負了生命。

        數年前,有很多專家提出:退休養老金存在巨大的缺口,必須延遲退休。消息一傳出,全國人民一致反對,呼聲一浪高過一浪,至今延退政策還未能出臺。

                      度日如年

人生五十花白頭,激情早已不再有。

天天上班啥奔頭?度日如年盼退休。

早日退休早自由,讓我天天睡個夠!

        這是大多數臨近退休的老百姓真實心理的寫照。但我是另類,雖然僅是一普通百姓,但我認為工作是美麗的,工作是快樂的。每當聽到鈴聲響起,這便是我激情登臺表演的時刻:

                       大嗓門

登上講臺嗓門大,教學大樓快震塌。

唾沫飛濺似雪花,前排女生意見大。

天生一副大喇叭,學校拿我沒辦法!

        人們常說人生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你該如何去面對呢?有人把平凡的工作和生活過成詩,其實快樂就在你我的身邊,只是我們缺少了發現的眼光,一樣的世界,不同的人卻有不同的活法。

一樣的眼睛,不一樣的看法;

一樣的耳朵,不一樣的聽法;

一樣的嘴巴,不一樣的說法;

一樣的大腦,不一樣的想法;

一樣的錢財,不一樣的花法;

一樣的世界,不一樣的活法!

        著名作家周國平說:什麼是幸福?一生從事一件你所喜歡的工作,並以此為生。願天下勞動者的辛勤汗水都能換來豐收的果實,願天下百姓都幸福快樂!


申一平613


首先,說一下基本觀點。第一,問題中所描述現象,是一個我國社會中普遍存在的現象,是不可否認的。第二,這個現象的出現,根源於我國目前的社會環境。包括社會的政治條件、經濟條件、文化條件。這些條件在短期內是無法改變的。第三,對持有這種觀點的人,不應加以指責。因為他們對於社會的發展,仍然具有重大的,無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說,社會的進步,就是在千千萬萬的普通老百姓默默無聞的,養家餬口的奔波勞作中實現的。《國際歌》的歌詞說得好,是誰創造了人類世界?是我們勞動群眾。

從我國當前的社會環境來看,雖然同過去相比,不同階層的人,有了更多的流動的機會。向上流動的可能性,比過去大大增加。但是,仍然有很大的侷限性。不想當將軍的人,不是一個好士兵。這句話,雖然能夠起到激發人們奮鬥意志的作用,但是在現實中,畢竟是無法實現的。更多的是需要我們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所謂熬,也不能簡單的理解為就是混,應付差事。因為現在很多地方,是混不下去的。認認真真的工作。也是一種熬,是一種堅持。只要能夠兢兢業業地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是對社會做出了貢獻。就能夠對自己的人生有所交代。

從社會的角度來講,需要加大加大人才選拔的力度,讓有能力的人脫穎而出。提供人們實現自己理想的條件和途徑。有千里馬更要有伯樂。要創造更多的條件。提供更多的機會。充分調動人們的積極性、進取心。同時也要設立一些制度。給那些平凡的崗位提供出路。例如,在公務員的崗位職務序列上,既有各種現職的“長”的崗位。又有各種“員”的崗位。在教師序列中。也有許多地方設定或提出,晉升職稱可以某某年教齡,晉升某某職稱,等等。都為社會的健康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忽然想起來一句話,過去指責一個人不求上進,常說不能“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但是,如果這個和尚能夠兢兢業業,按時按點,不辭勞苦地撞好、撞響每一天應該撞的鐘,難道不能說他是一個好和尚嗎?


渴望幸福的人


對於企業中的近退休人員或下崗工人,環境讓他們的感受是前途無望,生存焦慮,家庭的具體,工作的壓力,難找的工作等焦頭爛額,唯一盼到退休時有份穩定的養老金過日子就成了很正常的事了,得有個盼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