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政治建設的基本經驗及其啟示

在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政治發展進程中,黨的政治建設被視為推動政黨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動力,關乎黨的生存發展,關乎黨的興衰成敗,關乎黨的前途命運。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實踐中,中國共產黨歷來高度重視加強黨的政治建設。


早在延安時期,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一文中,毛澤東就指出,要建設“全國範圍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什維克化的中國共產黨”。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中國共產黨成為全國範圍的執政黨,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成為擺在中國共產黨人面前的一個重大問題。在加強黨的建設問題上,黨的領導人特別強調加強黨的政治建設。鄧小平多次強調講政治的重要作用,指出“我們講政治,威力就大多了”。江澤民提出,我們黨很重要的一條歷史經驗,“就是我們始終堅持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結合我國的具體實際和不同歷史時期的形勢,圍繞黨的中心工作,在帶領群眾進行偉大實踐的過程中,堅持不懈地加強黨的思想建設、政治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胡錦濤認為:“我們講的政治,是馬克思主義的政治,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

黨的十八大以來,針對一些黨員幹部包括某些領導幹部在政治上存在的“七個有之”的行為,習近平明確強調,要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做到“五個必須”,即:必須維護黨中央權威,決不允許背離黨中央要求另搞一套;必須維護黨的團結,決不允許在黨內培植個人勢力;必須遵循組織程序,決不允許擅作主張、我行我素;必須服從組織決定,決不允許搞非組織活動;必須管好領導幹部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決不允許他們擅權干政、謀取私利。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正式提出並深刻闡釋了“黨的政治建設”這一重要命題。2019年《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的頒佈和實施,標誌著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建設達到了一個新高度。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對黨的政治建設進行了科學理論闡釋與積極實踐探索,有力地推進了黨的政治建設,增強了黨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戰鬥力。

歷史經驗一再告訴我們: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是中國共產黨立黨、興黨、強黨的保證和有力武器,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有效開展的關鍵環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之際,基於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建設提供理論支撐和對策建議的目的,我們試就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政治建設的基本經驗及其啟示作一初步概括。

一、必須在思想認識上明確黨的政治建設的價值意義,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確保以黨的政治建設的思想自覺引領黨的政治建設的行動自覺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也是實踐的指針。對黨的政治建設價值意義的科學認知,是有效推進黨的政治建設的邏輯前提。只有在思想認識上明確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價值意義,才能在實踐中自覺有效地推動黨的政治建設,真正將其落到實處,從而建立起一個政治上真正過硬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恩格斯曾經指出,工人階級政黨應當是獨立的,“絕對放棄政治是不可能的”。列寧總結了領導蘇俄革命和建設的實踐經驗,認為“一個階級如果不從政治上正確地看問題,就不能維持它的統治”。這都為馬克思主義政黨重視黨的政治建設提供了科學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根據。


黨的政治建設的邏輯前提是在思想認識上明確其價值意義,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政治建設過程中得出的一條基本經驗。在加強黨的建設實踐中,中國共產黨人特別強調黨的政治建設的戰略地位,始終將黨的政治建設視為自身永葆蓬勃生機、鞏固執政地位的一項基礎工程重點推進,形成了講政治的優良傳統。

毛澤東要求,共產黨人“在政治上都要光明磊落”。鄧小平強調,黨員幹部“到什麼時候都得講政治”。江澤民指出:“講政治,對共產黨人來說任何時候都要堅持。”胡錦濤提出,“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要自覺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切實保證政令暢通”。正是中國共產黨人特別注重黨的政治建設的價值意義,將政治建設視為黨的興衰成敗的關鍵之所在,注重發揚黨的政治建設的自覺性與積極性,才建立起了一個政治上完全鞏固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可以說,在黨的建設問題上,旗幟鮮明講政治,高度重視黨的政治建設,是中國共產黨開展自身建設的突出特點和優良傳統。

實踐證明,只有明確黨的政治建設的價值意義,才能有黨的政治建設的行動自覺與實際成效。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建設、以政治建設統領黨的各方面建設,直接關係到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深入推進,進而關係到社會主義現代化以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如期實現。習近平明確指出:“政治問題,任何時候都是根本性的大問題。”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只有在思想上自覺堅持黨的政治建設的戰略地位,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才能在實踐中主動落實黨的政治建設的重大舉措。正因如此,黨的政治建設被視為黨的根本性建設重點部署、全面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才能取得顯著成效。這深刻反映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對黨的政治建設價值意義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更為自覺的科學水平。


中國共產黨以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執政黨的政治建設的實踐歷程和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一旦馬克思主義政黨缺失政治建設,就會影響政黨形象,使政黨黯然失色、吸引力喪失;就會使政黨失去生機與活力,群眾根基動搖、號召力喪失;就會使政黨變成一個空架子,危及政黨生存和發展。只有明確黨的政治建設的價值意義,突出黨的政治建設的戰略地位,才能真正激發黨的政治建設的主動性、自覺性、創造性,才能在實踐中切實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才能長久保持黨的蓬勃生機與內在活力。因此,在思想認識上明確黨的政治建設的價值意義,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確保以黨的政治建設的思想自覺引領黨的政治建設的行動自覺,是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一個關鍵切入點。

二、必須站穩人民立場,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的政治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確保黨始終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為什麼人謀利益,從來是任何政黨都不能迴避的最基本的問題,也是政黨政治建設的價值指向和目標所在。真正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始終把人民立場作為自身的根本政治立場和生存根基。列寧強調:“只有我們正確地表達人民的想法,我們才能管理。否則共產黨就不能……率領群眾,整個機器就要散架。”這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在自身政治建設過程中堅守人民立場提供了重要遵循。


回顧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政治建設歷程,可以發現,黨的政治建設的根基,就在於黨能夠一貫保持純潔性、始終體現先進性,就在於黨能夠反映群眾的願望要求、滿足群眾的利益訴求。

毛澤東指出,“共產黨就是要奮鬥,就是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鄧小平強調:“黨只有緊緊地依靠群眾,密切地聯繫群眾……代表群眾的利益,才能形成強大的力量”。江澤民指出:“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必須始終把體現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作為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胡錦濤要求:“我們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正是中國共產黨人在黨的政治建設中牢牢站穩了人民立場,將人民群眾視為一切行動的最終價值指向,才得以持續獲得人民支持、不斷夯實群眾基礎,從而匯聚了黨的強大群眾組織力與廣泛社會號召力。可以說,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政治立場,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不斷為人民造福、把事業推向前進,是中國共產黨加強自身政治建設進而取得勝利的法寶。


目前,黨內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以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為表現的不良風氣,動搖著部分黨員的政治立場,影響著黨的群眾基礎乃至政治根基。習近平明確強調:“我們要始終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政治立場,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不斷把為人民造福事業推向前進。”黨的一切行動都要以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目標指向、以人民群眾的幸福作為終極歸宿,要始終同人民站在一起、榮辱共擔、利益共享。對站穩人民群眾立場的高度重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提出,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提出和穩步推進,無不深刻反映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對黨的政治建設的人民立場的深刻把握和深入實踐。

無論在何種情況下,堅持人民立場決不能出現絲毫動搖。在黨的政治建設過程中,牢牢站穩人民立場,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相信並依靠人民,有助於穩固黨的群眾基礎,長久贏得民心;有助於彰顯黨的政治本色,完成執政使命;有助於夯實黨的執政根基,確保長期執政。站穩人民立場,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的政治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確保黨始終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這是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一個關鍵立足點。


三、必須緊緊抓住“關鍵少數”,以發揮領導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來樹立黨的政治形象,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領導幹部在黨的政治建設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人民群眾對政黨的認知往往是通過領導幹部的言行得來的。只有發揮領導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才能有效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真正做到為人民群眾謀利益;才能贏得人民的認可,樹立黨的光輝形象,不斷夯實黨的執政根基。

黨的政治建設要求發揮領導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緊緊抓住“關鍵少數”,高度重視發揮領導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推動黨的政治建設,有效地增強了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毛澤東強調:“中國共產黨是在一個幾萬萬人的大民族中領導偉大革命鬥爭的黨,沒有多數才德兼備的領導幹部,是不可能完成其歷史任務的。”鄧小平指出:“現在需要全國的幹部,首先是高級幹部起模範帶頭作用,把我們黨的艱苦樸素、密切聯繫群眾的傳統作風很好地恢復起來,堅持下去。”江澤民認為:“黨是整個社會的表率,黨的各級領導同志又是全黨的表率。要促進社會風氣進步,必須搞好黨風。各級領導同志必須以身作則。”胡錦濤指出:“各級幹部都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正是中國共產黨一貫注重激發領導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始終強調領導幹部在黨的政治建設中的表率作用,才塑造了一個具有先進性和純潔性的人民群眾滿意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當下在黨的政治建設方面,領導幹部隊伍整體是好的,多數領導幹部能夠自覺擔當先鋒模範,但也存在一些消極因素:少數領導幹部理想信念滑坡,不信馬列卻信鬼神甚至鼓吹西方價值觀;少數領導幹部政治站位模糊,濫用職權、任人唯親、謀取私利;少數領導幹部被動消極,安於一隅、無所作為、鮮有政績,等等。習近平強調:要“保證領導幹部忠誠乾淨擔當、發揮表率作用,保證廣大黨員以身作則、發揮先鋒模範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先後深入開展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以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這些黨內集中教育對於領導幹部堅守初心、勇擔使命、為民服務、發揮作用、塑造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回顧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的政治建設的成功實踐,發揮好領導幹部“關鍵少數”的模範帶頭作用意義重大。領導幹部發揮模範帶頭作用,有助於增強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為黨的發展匯聚更多力量;有助於塑造黨的光輝形象,贏得人民群眾的廣泛支持與真心擁護,推進黨和人民事業繁榮發展。因此,緊緊抓住“關鍵少數”,以發揮領導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來重塑黨的政治形象,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這是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一個有效突破點。


四、必須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以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厚植黨的政治建設的精神根基,確保黨的政治建設能夠始終朝著正確的方向推進

黨內政治文化是黨的政治建設中更為基礎、更為根本的價值觀念,不僅是黨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根基,涵養著黨的文化基因,展現著黨的精神品質,而且是黨持久保持鮮亮政治底色的關鍵所在,規範和約束著共產黨人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關係和影響著黨的政治建設的根本性質和前進方向。

中國共產黨一直注重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在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的浸潤下,我們黨持續發展壯大。在推進黨的政治建設實踐中,毛澤東要求:“把主觀主義、宗派主義這兩個東西切實反一下,此外,還要反對官僚主義。”鄧小平指出:“我們必須恢復和發揚黨的艱苦樸素、密切聯繫群眾的優良傳統。”江澤民要求,“集中一段時間,以整風的精神深入開展‘三講’教育”,通過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胡錦濤強調:“我們共產黨人是為人民謀利益而執政的,更要有馬克思主義政黨黨性所要求的浩然正氣。”


中國共產黨人在黨的政治建設中一貫強調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夯實了黨的政治建設的文化基礎,建立起了一個先進的、純潔的、深受人民群眾擁護與支持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作為一種無形的客觀存在,黨內政治文化一直伴隨著黨的發展歷程,並貫穿於黨的建設歷程之中。實踐證明,作為黨的政治建設的一個核心要素和關鍵變量,黨內政治文化健康與否,關乎黨的政治建設的成敗。

當前,發展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依然面臨一定的挑戰:伴隨著中國走向世界、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進程,西方文化中的一些消極因素也助長了黨內政治文化中存在的不正之風,汙染著黨內政治生態;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封建腐朽思想短期難以根除,致使本位主義、好人主義、宗派主義、碼頭文化等消極因素制約著黨內政治文化發展;市場經濟條件下,開放程度日益加深,多元價值觀念充斥,主流價值觀受到影響,黨內政治文化遭遇挑戰等。

為此,習近平明確要求:“發展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全面淨化黨內政治生態,堅決糾正各種不正之風”。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必須注重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必須倡導和弘揚忠誠老實、光明坦蕩、公道正派、實事求是、艱苦奮鬥、清正廉潔等價值觀,必須旗幟鮮明抵制和反對關係學、厚黑學、官場術、“潛規則”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這都表明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更加自覺和科學地把握並推進了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為黨的政治建設營造了風清氣正的文化環境。


黨的政治建設的成功實踐啟迪我們:中國共產黨自身的政治建設,離不開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只有發展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共產黨人的頭腦、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涵養共產黨人的黨性修養、以革命文化的精神基因熔鑄共產黨人的政治理想、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激活共產黨人的精神品格,才能徹底清除顯在的不良風氣、肅清潛在的消極因素,才能不斷提高共產黨人的政治覺悟、永久保持共產黨人的鮮亮底色。因此,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以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厚植黨的政治建設的精神根基,確保黨的政治建設能夠始終朝著正確的方向推進,這是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一個重要著力點。

五、必須完善和落實民主集中制的各項制度,以健全的制度體系為支撐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確保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

民主集中制作為黨的根本組織原則與重要制度規範,不僅是黨內政治活動的重要準則,為黨內政治生活的有序開展制定了科學的規則約束,而且是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增強執政能力的制度保障。只有完善和落實民主集中制的各項制度,才能有效規範黨的各項活動、使黨的主張真正落到實處。


黨的政治建設的一個重要保障是完善和落實民主集中制的各項制度,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政治建設實踐發展得出的又一條基本經驗。中國共產黨始終把民主集中制的各項制度落到實處,並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完善,從而切實推進了黨的政治建設。

在黨的政治建設的實踐中,毛澤東指出:“沒有民主集中制,無產階級專政不可能鞏固。”鄧小平指出:“要真正實行無產階級的民主集中制。我們需要集中統一的領導,但是必須有充分的民主,才能做到正確的集中。”江澤民認為:“共產黨不但要發揚民主,尤其要實行在民主基礎上的集中,這也是民主本身的要求。如果離開集中談民主,就會違背民主原則,導致極端民主化和無政府狀態,那我們就什麼也幹不成。”胡錦濤強調,要“堅決克服違反民主集中制原則的個人獨斷專行和軟弱渙散現象”。正是中國共產黨從實際出發,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黨的政治建設制度體系更加成熟、更加成型,在制度層面規範了黨內政治生活,黨的政治建設才得以有序高效進行。

歷史一再告訴我們,什麼時候違背了民主集中制,什麼時候黨的政治建設就會出現重大挫折。只有完善和落實民主集中制的各項制度,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提升黨的建設質量,才能使黨成為堅強領導核心。

進入新時代,黨的政治建設面臨新形勢、新課題、新挑戰。民主集中制的各項制度能否完善和落實,關係到黨的政治建設的成效,關係到黨的執政能力與執政水平能否提高,關係到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能否順利推進。習近平明確強調,在黨的政治建設問題上,要堅持民主集中制,“堅持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在習近平看來,能否完善和落實民主集中制的各項制度,事關黨的政治建設的成敗,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今後要繼承貫徹落實民主集中制的優良傳統,結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際,將民主集中制堅持和發揚下去。

黨的政治建設的歷史經驗充分證明:制度問題對於黨的政治建設發揮著根本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的作用。只有完善和落實民主集中制的各項制度,才能科學規範黨員在政治活動中的言行,為主動擔負起應有使命提供必要遵循;才能充分發揮黨的各項政策的現實效用,為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提供必要保障,從而實現黨的全面領導與社會的全面進步。因此,完善和落實民主集中制的各項制度,以健全的制度體系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確保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這是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一個有力支撐點。


六、餘論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始終把旗幟鮮明講政治看作增強自我革新魄力、拓展自我完善能力、提升自身抵抗功力的有效路徑,並將其作為自身補鈣壯骨、強身健體的必然選擇。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這就在戰略高度上明確了黨的政治建設在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準確把握黨的政治建設的基本規律與路徑選擇,就要把其視為一個立體互動的有機系統,既要從根本意旨層面上進行科學審視,也要從具體內容層面上展開系統闡釋。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匯聚各方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既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鮮明標識,又是中國共產黨始終不變的目標追求;既展現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歷史傳承,又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突出優勢;既凸顯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屬性,又昭示了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政治建設的基本經驗及其啟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