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本戰敗後最“尷尬”的一支部隊:雖然是日本兵,卻是中國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但是有許多深受日本軍國主義毒害的日本軍人拒絕投降,這其中最出名的是小野田寬郎,他在菲律賓的叢林中進行遊擊戰,直到1974年3月10日才向菲律賓警方投降。

這裡要介紹的另一群“尷尬”投降的軍人比小野田寬郎投降的時間還要奇葩。不過由於他的特殊的身份——日據時代的臺灣人,所以各方對他們的介紹諱莫如深。他們中“代表”的名字有一個叫做李光輝,也被稱為一名最後投降的“日本”軍人。

二戰日本戰敗後最“尷尬”的一支部隊:雖然是日本兵,卻是中國人

臺灣籍日本士兵

說起二戰時期的軍隊,其中最尷尬的一支當屬臺灣籍日本士兵,日本在宣佈投降以後,這些戰敗的臺灣籍日軍恢復了自己的中國國籍,所以應該算得上“勝者”。但因為這些士兵曾經幹過很多助紂為虐的事情,所以在日本戰敗後他們不僅沒有勝利的榮耀,反而還成為了俘虜,於是回到故土成了一件奢望的事情。

二戰日本戰敗後最“尷尬”的一支部隊:雖然是日本兵,卻是中國人

臺灣強徵了近21萬人

根據戰後統計,二戰中日本曾在臺灣強徵了近21萬人,其中參戰士兵大概在8萬人左右,為戰爭服務的其他人員大約為13萬人。在經歷了戰爭後,有3萬臺灣籍日軍陣亡,並有1.5萬人在戰場上失蹤。這也能說明,這場戰爭導致百分之20的臺灣兵成了亡魂。

日本宣佈投降以後,大概還有15萬臺灣籍日軍以及後勤人員散落在各大戰區,而這些人的回家路走的非常艱難。在這些人中有個叫張子涇的臺籍日軍,他在投降前擔任日本海軍某部的翻譯官,隨軍駐紮於海南。根據此人的回憶:日軍在正式投降之前,部隊高層命令打開“酒保”。這裡的酒保是指購買食品和酒水的地方,在接到這一命令後很多士兵都跑到酒保,買了非常多的清酒和食品,並在當晚進行了盛大的狂歡。

二戰日本戰敗後最“尷尬”的一支部隊:雖然是日本兵,卻是中國人

日軍投降,臺灣日軍進行的盛大的狂歡

隨後日本政府投降,張子涇跟另外1000多名臺灣籍日軍被國軍繳械,隨後被關在了戰俘營裡,而這一待就是一年的時間。可以說戰俘營裡的日子是非常艱苦的,不僅沒有肉可以吃,就連主食和蔬菜也時常難以供應,所以這些俘虜個個都出現了營養不良的情況。為了能夠吃頓好的,不少年輕俘虜採取了各式各樣的辦法。例如他們曾聯手抽空了一個水庫裡的存水,目的就是抓取水庫裡的魚來解饞。在這期間他們還偷了一條牛,僅僅幾個小時的時間,數百名飢腸轆轆的士兵將整頭牛吃的是乾乾淨淨,讓前來尋找水牛的百姓連根骨頭都沒有找到。

二戰日本戰敗後最“尷尬”的一支部隊:雖然是日本兵,卻是中國人

臺灣籍日本士兵

當時間來到1946年7月的時候,戰俘營的看管變得非常鬆懈,於是張子涇和另外幾百名士兵合夥湊錢弄了一條大船,並從海口準備返回故土。船隻出發後,張子涇等人經歷了很多磨難,不僅遭遇了海盜的打劫,還遇到了颱風過境,幸運的是在第13天的時候,他們終於回到了臺灣。張子涇這幾百人還是比較幸運的,至少他們還可以活著回到臺灣。

在這場戰爭中,還有一位十分有名的臺灣籍日本士兵,此人名字叫做李光輝,在參加日軍之後還有了一個日本名字—日本姓名為中村輝夫。在1943年時,李光輝被徵調到日軍裡服役,隨後跟著日軍到達印尼作戰,在1944年一次作戰中和大部隊走散,自此躲在深山老林中度過了31年的野外生活,一直到1974年年底才被當地人發現。

二戰日本戰敗後最“尷尬”的一支部隊:雖然是日本兵,卻是中國人

李光輝

終於在12月17日發現了李光輝的蹤跡,第二天早晨其他人唱著日本國歌《君之代》,李光輝聽到歌聲就驚訝的出來探望,隨後被帶回基地。1974年12月28日日本大使館武官湯野正雄飛赴摩羅泰島,會見在醫院中接受體檢的李光輝。

事後,“最後的帝國軍人”——中村輝夫,獲得日本政府的“二階級特進”兵長 ,及補償金與捐款共800萬日圓,還以“李光輝”的新身份,搭乘飛機,被送返回臺灣。李光輝終於能夠回到自己的故鄉,而這件事也一度讓世人震驚不已。雖然李光輝的事蹟傳得很廣,但對於他本人來說還是比較尷尬的,因為他始終是個臺灣人。

二戰日本戰敗後最“尷尬”的一支部隊:雖然是日本兵,卻是中國人

在機場受到歡迎的李光輝

結束語:以李光輝等為首的21萬人臺灣日軍究竟在為誰而戰鬥?他們是勝利的一方,還是失敗的一方?他們沒有一個官方的定義,留給他們的只有尷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