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王婷妈妈”


留守儿童的“王婷妈妈”


她叫王婷,生于1985年,本科学历,中共党员,2002年7月毕业于信阳师范学校,她16年如一日,一直在农村小学任教。她本是一位平凡普通的农村小学教师,却在16年的农村教学生涯中,用温暖的怀抱和钢铁般的意志,为留守儿童托起一片艳阳天,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大爱无言,心甘情愿从教乡村

当教师是她的梦想。2002年信师毕业时,她积极要求到偏远的农村小学任教,她说:“我从农村出来更要回到农村,因为那里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教学条件差,我要用自己学得的知识回报家乡这块热土,立志要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在工作态度上,严格要求自己,谦虚勤奋;在业务上,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建功,立功,不居功,始终保持着一颗谦虚的心向更优秀的人学习。


留守儿童的“王婷妈妈”


二、爱心无限,关爱学生无微不至

“我是一个农村的孩子,从小父母不在身边,用现在的话来说我也是80年代的留守儿童,我从小很自卑,不自信。我知道留守的孩子需要什么,所以,我不想这400多名孩子和我曾经一样,我希望让他们看到未来。”王婷说。

她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寄宿制的留守儿童学校,学校里的孩子都是留守的孩子,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这些孩子比一般的同龄孩子更需要耐心和爱心。

巾帼不让须眉,2013年9月,王婷调到明港镇新集小学后,她既是老师,又是保姆,为了学校的工作,为了孩子们,她使出了全部精力,舍小家为大家,完全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

每天早晨起床铃一响,她就一刻不停地在4个寝室间来回穿梭。这个孩子懒床不起,她摸摸额头,看看是不是发烧了;那个孩子没有精神,她就敲敲肚子,看看是不是晚上睡觉着了凉;还会有个别孩子尿湿被褥,那就要赶紧抱出去换洗。十多个女娃娃叽叽喳喳地围在她的膝前,要她为她们梳头。活泼的马尾辫、可爱的羊角辫、调皮的冲天辫,她总是能根据女孩子们的喜好,在几十秒内,就能为她们创造出美好而欢快的一天。这时,她们就会仰起笑脸,嗲声嗲气地说一声:“谢谢王妈妈!”

她利用学校“心语室”,利用各班级微信平台,在与家长们沟通下,利用网络让父母跟孩子们进行视频,让家长和孩子们不仅能听到对方的声音还能看到对方的身影。缓解了留守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思念,这种方式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一致好评。她利用晚自习时间,深入到班级里给孩子们辅导功课;在课外活动时间里,跟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参与到孩子们中间,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利用就寝前半个小时的时间耐心地倾听着孩子们的开心和苦恼,疏导着孩子们的情绪,引导着孩子们更积极阳光的成长。白天不仅要组织学校工作,还要给学生上课,每天夜晚还要不断地坚持查岗。检查学生宿舍,给学生盖盖被子,掖掖被子,从早上六点钟一直忙到深夜才和衣就寝。每天睡眠不足六小时,累得精疲力竭,浑身像散了架似的。

学校有个叫李梦涵的孩子,从小父亲丢弃了她,母亲也外出打工多年不回,孩子留给姥姥姥爷照顾,随着姥姥姥爷日益年迈,老人们没有能力再去照看孩子。王婷就用自身为例去跟老人们沟通、开导,并想法设法去帮助老人家,让两位老人看到希望,他们很是感激,并说:“我们一定会好好地把李梦涵照顾好!”。

有人这样问过她:“你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她总是微笑着说:“因为我曾经也是一名留守儿童。”

看着新集小学的孩子们一张张一天比一天笑的灿烂的面容,她笑了,再苦再累,为了孩子都是值得的!


留守儿童的“王婷妈妈”


三、痴心不悔,以校为家写春秋

作为留守儿童寄宿制小学的一员,作为学校400余名留守儿童的“王妈妈”,为了学校的工作和更好的照顾学校的学生,她忍痛割爱把当时五岁的儿子托付给了公婆,由他们照料,她放弃了家里的一切事务。今年“五一”节放假,她回家刚一踏进门,婆婆就气呼呼地抱怨说:“你为了学校和学生,连你自己的孩子就不要了。”当她叫儿子时,他不理不睬,反倒和爸爸、爷爷奶奶有说有笑,当时她好不心酸,是呀,也难怪,为了别人的孩子,她对自己的孩子关爱太少,欠他的太多,心里感到无比的愧疚。她难过过,哭泣过,但是她最终还是心平气和地跟家里人好好沟通,说服了公婆。为了学校的工作和留守孩子们,为了改变这群留守孩子的思想,她义无反顾。她用慈母之心,让留守的孩子们重新绽放灿烂笑脸。她是400多名留守儿童共同的“王妈妈”,她用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感动了家长、学生。


留守儿童的“王婷妈妈”


四、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为教育。

在业务上,王婷坚持学无止境,不断学习求创新,不断学习勇探索。在平桥区教育局的统筹组织下,她多次与学校教师一起去往江苏、南京、溧阳、新乡、焦作沁阳、信阳、平桥等地培训学习。让教师走出去,把经验学进来。

明港镇新集小学作为平桥区生活教师培训学校,广泛开展生活教师培训,她积极参与积极学习,并参与编写《平桥区寄宿制小学生活教师培训手册》第二章节,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构建开放灵活的生活教师终身学习体系。

明港镇新集小学作为食育课推广学校,王婷积极支持本校食育课的开展,在教育局的组织下,多次在本校组织开展食育研讨会,共同关注儿童饮食健康,为儿童未来发展一起保驾护航。所带教师食育团队引领了平桥食育工作,获得了各级领导的认可。

她扎根农村学校16年,默默耕耘,忘我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鲜花、奖状频频落在她的头上:

她先后荣获“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信阳市优秀先进工作者”、“信阳市优秀骨干教师”、“平桥区最美乡村教师”等荣誉称号,同时又被当选为“信阳市青联委员”、“平桥区党代表”、“平桥区政协委员”、“明港镇妇女代表”。

也正因为如此,她由一个教师走到领导工作岗位。但是,她深知: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她所取得的成绩是微不足道的,成绩只能说明过去,距离中国留守儿童教育梦想还很远。今后要用博大的胸怀拥抱所有的孩子,无愧于学生,无愧于人民。将本着追求卓越的精神,努力把新集小学打造成“家长放心、孩子开心、教师安心”的一级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用自己的双肩托起乡村雏鹰,点亮希望展翅飞翔。在党的旗帜下,抒写着自己辉煌的人生篇章!

(本文转载于【师训文卫】,经【凯升融媒】编辑,转载此文请标明原作者,保持文章完整性。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