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年,有点意思的一年

1863年,有点意思的一年。这是抄袭《万历十五年》的风格,《万历十五年》的英文原名为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直译过来就是《1587,无足轻重的一年》。此文用此篇名算是向黄仁宇老先生致敬。

1863年是清同治二年,历史上所谓的同治中兴走到了第二个年头。同治年号本不叫同治,而叫祺祥,不过没过几天,就被一个女人改掉了。

1863年,有点意思的一年

同治

1860年,英法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窝囊帝咸丰仓皇逃亡至承德避暑山庄。冬季的承德冷得要死,这位皇帝最后气死在烟波致爽殿上。他和唐高宗李治一样,自己的死亡却给一个极有野心的女子腾出了权力的位子。

慈禧干得不比武则天差,乾纲独断47年,发动辛酉政变扳倒顾命八大臣时,她才27岁。顾命八大臣之首肃顺当年是45岁,败就败在他太小看这对孤儿寡母了。不过,话说回来,八大臣主政会比慈禧更好吗?不见得。八大臣怎会容下贤明而有世界眼光的恭亲王奕訢?怎会容下倡导重用汉臣、推行自强运动的文祥?怎会容下曾国藩、李鸿章和左宗棠?而这些人,可都是未来“洋务运动”的中坚力量啊!

现在回头来看,最好是恭亲王奕訢上台。当年道光皇帝在选择接班人时,就在咸丰和亦訢之间举棋不定,最后选了平庸的咸丰。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错误的。后来无数事实证明,奕訢的才干远在咸丰之上。

要是奕訢执政,恐怕中国有逃过其后无数劫难的可能,至少会缓解一下清王朝腐朽的速度。问题是,奕訢为什么不趁机对慈禧下手呢?当年的唐玄宗李隆基对他的姑姑太平公主下手可一点都不含糊,难道慈禧真对他施行了美人计?不管真相如何,结果是很明白的,那就是恭亲王奕訢尽心竭力,没有任何觊觎之心,安心做自己的摄政王爷。

1863这一年,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与太平天国的军队正在做最后的决战,石达开负气出走天京,兵败大渡河,苏州陷落,天京危在旦夕。看过李连杰和刘德华出演的《投名状》吗?苏州守军的叛将以为献城可换来清廷的二品顶戴花翎,没想到反送了性命。历来的叛徒都没啥好下场,你可以为保命投降,但杀主求荣当见面礼的事谁都不齿。

1863年,有点意思的一年

慈禧

这一年,大洋彼岸的美国也在打内战,南北战争也快分出成败胜负了。乔治将军率领的联邦军队和李将军率领的南方军队在葛底斯堡混战三天(Battle of Gettysburg),最后北方军队胜出,胜利的天平开始偏向林肯。

四个半月后,1863年的11月19日,林肯在葛底斯堡国家公墓(Gettysburg National Cemetery)揭幕式中发表了那篇被广泛引用的演说,其中民有、民享、民治(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的观点极大地影响了美国历史的进程。

这一年,安庆的军械所造出了中国的第一艘木壳小火轮,高兴得曾国藩手舞足蹈,洋务运动终于有了成果。

这一年,左宗棠正在围攻杭州。第二年三月,杭州城破,左宗棠控制整个浙江,挥师南下福建及江西追讨太平军残部。

这一年,时任江苏巡府的李鸿章给大学士文祥上了那份著名的奏疏,言及中国文人须舍弃章句小楷之积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云云。随后他在上海和广东开办同文馆,培养通晓外语的人才。

这一年,初出茅庐的张之洞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开始步入清廷。其后,他成为洋务运动的最大的主将,他建造的汉阳铁厂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铁厂。

1863年,有点意思的一年

张之洞

这一年,曾国藩52岁,左宗棠51岁,李鸿章40岁,张之洞27岁,晚清四大名臣的确是一个老中青的梯队。

这一年,英国足协诞生,现代足球运动发轫,英国人物质富有了,开始玩“体育”了。

我们也没闲着。第二年,全聚德在北京开张,再生逢乱世,中国人总不忘一个“吃”字,中国人自有自己的享受之道。

这一年还有一件标志性的事件,中国近代第一家酒店开业了,它就是位于天津海河边上的利顺德酒店,一位传教士按照自己汉语名字的谐音起了这个店名。

两次鸦片战争,来华的外国人越来越多,扛枪的,不扛枪的,乌泱乌泱的,闭关锁国的大门被戳了一个大窟窿。天津离北京最近,离朝廷最近,离皇帝最近,洋人们需要一个歇脚的地方。

孙中山和宋庆龄曾下榻利顺德酒店的288号总统套房,美国的胡佛总统在发迹前曾在其388号住过5年,当时他还不是总统,只是一位被派往中国的外企高级白领,曾任英商开平煤矿的总经理,开平煤矿即如今的开滦煤矿。

据说李鸿章在此签订了《天津条约》,酒店的博物馆一进门就能看到李鸿章的雕塑,并且复原了当时签约的局部场景,但是《天津条约》是1858年签订的,当时利顺德酒店尚未开张,恐与历史记载有出入。

1863年,有点意思的一年

李鸿章

酒店不唯为政治布景,也有才子佳人的佳话。张学良当年在此幽会赵四小姐,蔡锷将军携小凤仙在此密谋倒袁,所以,酒店的长廊处不时出现拍摄婚纱照的情侣。

末代帝王溥仪与皇后婉容被冯玉祥赶出紫禁城后,寄居天津,也曾偶尔下榻此处,于此出席饮宴,至于其他社会名流,不可胜数。这里究竟发生了多少故事,很难说得清楚,反正,一个酒店,囊括中国近代自第二次鸦片战争至民国的百年风云,绝无仅有。

秋日的一天,猴王来了,站在了利顺德的大堂里,与诸位先贤对话:你们还好吗? 无人应答,声音在维多利亚风格的建筑里产生些许回响。后人又将如何述说我们的2013年呢?平淡无奇的一年,还是电光石火的一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