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和廬江是何時分家的?

舒縣,就是現在的廬江縣,又稱是舒城縣,連隔壁的潛山都坐不住了,我才是廬州舒所在地。古時舒城、廬江同屬廬州。舒城離合肥的距離比廬江更近。我們都知道周瑜和二喬的家鄉在安徽廬江,周瑜是廬江人本無可爭議那麼古時的廬江、舒城又包含了現在的舒城縣、廬江縣、桐城、潛山等地。“周瑜字公瑾,廬江舒人也。”這是《三國志》對周瑜的介紹,但這個“舒”字指的是廬江還是舒城?多年來,兩個鄰近的兄弟縣展開了周瑜故里之爭。

舒城和廬江是何時分家的?

廬江與舒城在漫長的歷史上本為同郡同縣,大家都是手足同胞。龍舒縣,廬江縣,甚至廬州古代一直混為一談,實在值得一說。劉信“別置龍舒縣”。 “別置”的意思,就是“另外設立”。因為地域太廣,不好管理,劉信就把舒地南北劃開,北邊的(舒城、廬江)仍然叫舒縣,南邊的稱作龍舒(桐城)縣。但不知道為什麼,歷史上一直把“別置”一詞理解成“改稱”,說是把舒縣改名叫“龍舒縣”。

舒城和廬江是何時分家的?

《漢書·地理志》載:“廬江郡……轄縣十二:舒、居巢、龍舒、臨湖、雩婁、樅陽、尋陽、襄安、潛、皖、湖陵邑、松茲”⑴等。《宋書》說:三國時候,“江淮為戰爭之地,其間不居者各數百里。此諸縣並在江北、淮南,虛其地,無復民戶。”⑶ 三國時候,東吳的孫權與魏國的曹操在江淮連年交戰,廬江郡被無情地分割。魏國在今天的六安設立廬江郡,東吳在皖城(今天的潛山)設置廬江郡。今天的六安以南、潛山以東與合肥、巢湖以西的廣大地區被闢為戰場,專門用來打仗。其間的老百姓為了躲避戰爭,有的遷到潛山,有的移居六安。說明白一點,孫、曹割據時候,舒縣和龍舒縣都不復存在了。

三國歸晉之後,舒和龍舒才逐漸恢復。但是,姚鼐在《漢廬江郡縣沿革考》中說:“隋無舒。”⑷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到了隋朝,隋文帝撤銷了舒縣,設廬江縣。《詞源》進一步說:“隋開皇(文帝年號)初廢(廬江郡),稱廬江縣。”⑸《辭海》說的更具體:“隋開皇初,改合州置廬州,治所在今合肥,轄合肥、六安、霍山、廬江、巢縣、舒城、無為州 ”

舒城和廬江是何時分家的?

舒城這個地方,古時候不僅一直是舒縣治所在地,而且一直是廬江郡治所在地,但是到了隋文帝時候,不再叫“舒縣”了,改稱“廬江縣”,縣治還在這裡,區域也跟原來的舒縣一樣,相當於今天的廬江和舒城兩縣範圍;但是郡治移到了合肥,名字也改叫廬州了。

劉信時候設立的舒縣,經歷了西漢、東漢、晉、南北朝,一直到隋朝( “舒縣”這個名稱存在了740年左右——扣除三國的60年)才被“廬江縣”取代。而那個時期的廬江縣就包括今天的廬江、舒城兩個縣。所以說舒、廬兩縣一直是一個版圖,一個整體,屬於同一關係

那麼,廬江和舒城又是什麼時候分開的呢?

到了公元735年,即唐開元二十三年,又從合肥、廬江二縣中各劃出一塊,設立了舒城縣。《新唐書·地理志》說:“廬州轄縣五:合肥、慎、巢、廬江、舒城。舒城,開元二十三年析合肥、廬江置。”⑺

舒城和廬江是何時分家的?

從590年左右隋朝設立廬江縣,到735年唐朝設立舒城縣,150年之後,舒城和廬江完全分開,這才形成了並列的兄弟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