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项不注意,试驾就白试了

买车必试驾,除非自己相当了解这款车型,并深切感受过。否则建议大家在购车时一定要善用4S店所提供的试乘试驾服务,这样才会对车有一个非常直观的印象。

但是开试驾车究竟在试什么,可能很多人都不太了解,特别是新手司机刚买新车,兴奋感很容易使人冲昏头脑,上车来脚地板油,觉得这车加速不赖,其他的却什么也没有试出来。

下面小编就来告诉你,如何通过试驾了解该车是否合适自己。


这几项不注意,试驾就白试了



动力性

这里我们应该知道的是,马路不是赛车场,买车也不是为了竞速之用,就目前2.0L排量以下车型,即便账目数据有所差异,具体加速性能也不会过于悬殊,因此,在试驾时,加速性能可以说是没有参考意义的。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缓加油门,逐渐提速,如果是自动变速箱,应该感受一下油门响应是否迅速,换挡过程是否平顺舒适。如果是手动挡车型,应该感受一下手动波箱的手感,入档是否顺畅,包括离合点高低与油门初断的响应,这些是决定一款手动车是否好开的重要因素。离合行程大,结合点短促,势必会加大新手开车的难度,不多加适应很容易熄火。

多弯道感受转向手感

除了简单的加速、换挡挂挡,转向手感也是很重要的,不同的车转向手感都不相同。是液压助力还是电子助力、转向力度自己能否接受、转向是否精准、虚伪是否明显,此外还包括方向盘回正力度,这些都可能对日后行车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选择试驾道路时,尽可能选择接近城市道路、路况的地方进行试驾,模拟日常用车,当然,安全是首要因素。

调节坐姿和方向盘

在试驾时要了解该车能够提供多少可调节的空间,包括座椅、方向盘,找到合适的坐姿再进行试驾,勉勉强强试驾过后买了车,却发现这车的方向盘无法前后位调整,座椅只支持两向或者四向调节,这就比较尴尬了。另外,如果车长期载人或者经常长途的情况比较多,对于座椅的舒适性要求肯定也要高一些,比如材质的软硬和座椅长度对于大腿的支撑是否到位,这些都需要详加考量。

底盘的侧向支撑性与滤震性

有人说这两者不是矛盾的吗?悬架软,那么侧向支撑肯定有所不足,悬架过硬,减震性肯定要打些折扣。理论上是这样的,但也得分用途不是?如果偏商务功能多一些,那么一定要考虑到乘客的乘坐舒适性,那么底盘过滤震动的能力很重要。在试驾时要做到综合考量,比如试着过几个减速带,以较高的车速过弯,体验减震的效果和对于车身侧向摆幅的控制,出弯之后恢复车身姿态的能力等等。

调整坐姿后观察盲区和死角

出于外观设计的原因,可能这辆车的外后视镜会小一些,自然提供的视野也就小一些,或者A柱过于粗壮,有可能会让盲区变大,那么,在试驾时一定要留意这些细节,在调整好驾驶位之后,感受一下正常开车时的视野是否宽阔,观察仪表是否方便。

除了上述几点比较重要的试驾项目之外,还有很多值得仔细试车的地方,包括车内各按键操作是否便利,设计是否到位,各旋钮的转动手感、阻尼是否舒适,中控内饰各细节用料材质、装配工艺、接缝有无大小不一,还有车里的储物空间、储物格等是否能够满足所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