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汽:从黄河到豪沃的“重卡传奇”

马勇,一位在运输线路上奔波了30余年的老司机,从老黄河汽车到斯太尔、沃尔沃,再到现在的豪沃、汕德卡,他和他的父辈经历见证了济南造重型卡车的一次次进步,也见证了中国重汽一次次技术跃进。

如今,无人驾驶技术逐步在行业内试验、推广、应用,马勇期待着有朝一日,后辈们不用再夜以继日、风餐露宿、两个人轮班倒着开车运输,而是坐在舒适的空调房里,卡车便可以日行千里……

中国重汽:从黄河到豪沃的“重卡传奇”

17天试制成功吉普车

如今一提起中国重汽,很多人都知道“生产卡车的,尤其以重型卡车最为著名”。殊不知,它1956年刚建立时只是一家汽车配件厂,根本不生产汽车,而且生产的第一辆汽车也不是重型卡车。

上世纪5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对中国经济进行封锁,汽车进口成为重大难题。在这种形势下,当时还是以生产汽车配件为主的济南汽车配件厂(中国重汽的前身)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决定生产汽车。1958年,济南汽车配件厂在职工代表大会上作出了“五一”完成试制汽车的“跃进”计划,一场群众性生产汽车的高潮,掀开了25天试制汽车的神话。

为了完成任务,原济南军区特地捐赠了一辆“嘎斯69”汽车(苏联制造),车一到立即拆解,各单位依葫芦画瓢,工人们夜以继日地忙碌起来。在汽车试制的同时,为汽车起一个名字也被提上了议程。

黄河象征着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精神,因为济南地处黄河岸边,济南生产的汽车也取黄河水奔流向前之意,希望黄河汽车可以驰名中外。终于在第17天,第一辆“黄河”牌汽车问世了,只不过这辆车是吉普车。

开会迟到“被迫”生产重卡

由于可以生产汽车了,1958年8月,济南汽车配件厂正式改名为济南汽车制造厂。随后,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改变了济南汽车制造厂的命运。

1959年,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六局召开试制汽车的车型分工规划会议,当济南汽车制造厂得到消息派人到北京时,车型分工规划已经结束,只剩下7-8吨的重型车。

当时我国还没有自主生产过一辆重型汽车,当时济南汽车制造厂也并不具备试制、生产重型汽车的条件,但为了今后发展,刘德惠、王子开两位厂长接下了制造重型汽车的艰巨任务。

济南汽车制造厂再一次面临新的挑战。得知了这个消息,全厂职工的精神为之一振。两位厂长多次找到相关部门,要求调拨一辆“斯考达”卡车,参照过去的经验,照葫芦画瓢。

制造一辆重型汽车需要几万个零部件,无法买到的零部件,则靠自己动手制作。铁锤敲打、电气焊接、人工打磨,经历四个半月夜以继日的奋战,1960年4月15日,中国第一辆重型汽车——黄河牌JN150型8吨载货汽车诞生了。

1960年5月4日,毛主席在济南珍珠泉参观山东省技术革新、技术革命最新成果成就展览时,仔细观看了黄河牌JN150型8吨载货汽车,对这辆车称赞不止。黄河牌汽车在一夜之间享誉千家万户。

黄河牌JN150型8吨载货汽车的诞生,不仅极大缓解了新中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运输难题,更是改写了新中国不能生产重型汽车的历史。黄河车的诞生,开启了中国重型汽车的纪元,也树立起了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一座意义非凡的里程碑。

不断“牵手”国际巨头

“听父辈们讲,第一批黄河重卡还完全没有机械助力,虽然和现在的卡车没法比,但在当时的国产卡车里已经很先进了。”马勇说。上世纪60年代后期,这种车开始进入国际市场。

1984年,济南汽车制造总厂(中国重汽前身)与中国其他整车、发动机及零部件制造商合并,组成重型汽车工业联合公司,从奥地利斯太尔公司引进整车技术,在国内联合生产“斯太尔”系列重型汽车,济南汽车制造总厂是主要项目单位之一。

如今,“斯太尔”在很多人嘴里依然是重型卡车的代名词。在加速消化吸收“斯太尔”技术的过程中,济南汽车制造总厂利用斯太尔先进技术优化“黄河”第二代产品,在斯太尔产品和黄河产品的系列化、通用化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

2001年1月18日,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济南正式宣告成立,后与沃尔沃卡车公司重型汽车合作,成立合资企业济南华沃卡车有限公司,第二年本土生产的第一辆沃尔沃重型卡车下线。

2005年12月12日,中国重汽集团自主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HOWO重型卡车第10000辆驶下生产线,标志着HOWO重卡当年投放市场当年产销突破万辆,这在当时的中国尚属首次,也创造了世界重卡历史上的奇迹。

2009年,中国重汽与德国曼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全面启动双方的战略合作,影响至今。2014年是重汽曼产品全面进入市场的一年,销量达到1万辆。

无人驾驶卡车上路

信息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改变着各行各业,当然也包括汽车行业。在众多汽车制造商甚至互联网企业都在研发制造智能汽车的时候,中国重汽也已提前布局。

2017年12月17日,中国首款智能卡车——中国重汽汕德卡正式投放市场运营。作为首批体验用户,车辆安全性是王鹏最为看重的因素:“这种车集防追尾、防侧翻、防窜道、防溜车、自适应巡航五大功能于一身,安全性能极大提高。”

到现在,1年零8个月累计行驶28万公里的陪伴,“跑得快、油耗低、高效可靠”是王鹏对这台智能汕德卡的评价。

2018年4月12日,中国重汽、天津港及主线科技三方联手打造推出的重汽豪沃T5G纯电动无人驾驶牵引车,率先在天津港开启试运营,这也标志着中国重汽成为全球首家推出无人驾驶电动卡车港口运行的主机厂。

2019年1月22日,济南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正式开放,中国重汽豪沃无人驾驶公交车上路测试,获得成功。据了解,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是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形态,是关联众多重点领域协同创新、构建新型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载体,是汽车产业未来战略的制高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