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董卿点评,浅析批评的艺术与方法

最近央视举办的主持人大赛,董卿因为点评上了热搜。

从董卿点评,浅析批评的艺术与方法

短短几句,表达了对选手的肯定,也指出选手的不足,并给出自己的宝贵建议。

点评第一位选手时,董卿说:“你的三分钟陈述很有文艺范儿,就像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把两个人物的命运串联到一起。如果有什么建议的话 ,是我想说在一些关键的字和句的时候一定要突出。”

可以看出,董卿在评价每一位选手时,都用了我们常见的先肯定,后否定的方法。

从董卿点评,浅析批评的艺术与方法

生活中,我们常常希望自己的批评、建议能被周围人采纳、接受,但现实是,很少有人认真倾听、采纳我们的批评与建议。

所以,只有掌握批评的方法,才能最大程度,让我们的话起到作用。

01要想批评不刺耳,首先要懂三明治效应

那么,什么是三明治效应呢?

人们把批评的话,夹在两个表扬的话当中,从而使他人乐意接受,这就是心理学中的“三明治效应”。

就像三明治本身,在两片面包中夹杂蔬菜、肉片、果酱,纵使用量很少,也依然美味可口。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就曾听同事小王讲过自己的经历:

读书时,小王因为家中突发状况,来到学校晚了十分钟,任课老师当着全班的面问他:“整个班里就你一人迟到,你不丢脸吗?”虽然小王知道自己有错在先,但这位老师的斥责却让他心生厌恶,不仅开始讨厌这位老师,还越发排斥他的课。

从董卿点评,浅析批评的艺术与方法

而另一位老师,虽然也指出小王迟到的问题,但小王心里丝毫没有不开心,反而对他十分尊重。

那位老师是这样说的:“我一直都觉得你的表现不错,最近是有什么事吗?不然的话你也不会迟到。但迟到总是不对的,不管什么理由,都要受罚,你说对吗?不过我相信你以后会准点来教室上课,因为你从没让我失望过”。

几句话,让小王感受到如沐春风般的温暖。此后,小王尤其注意时间,有事儿早点出门,再也没有迟到过。

从董卿点评,浅析批评的艺术与方法

可见,要想通过批评别人,起到让对方改变的效果,在批评时融入赞美与肯定,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02为什么我们要在批评中融入赞美?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做过一个实验:

他对一群学校一到六年级学生做了一次“未来发展预测”,并把其中他认为有潜力的学生名单交给老师。半年后,罗森塔尔再次来到这所学校,对上次做过测验的学生又做了一次智能测试,他发现,名单上学生们的成绩和表现都有显著提高。

从董卿点评,浅析批评的艺术与方法

但实际上,那份有潜力的学生名单只是心理学家随机抽取的,并没有进行系统地科学检测。而心理学家的目的,就是指引老师用期待的眼光对待学生,有了老师的期待,学生们自然也更加努力用功。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也称“人际期望效应”,意思是,当我们给予对方期待、鼓励等正向反馈时,对方也会受到你的影响,不知不觉向你期待的样子靠近,最后成为你满意的模样。

这个效应告诉我们,适当的鼓励、赞美,发现并挖掘别人的优点与长处,是可以完完全全改变一个人的。

从董卿点评,浅析批评的艺术与方法

在电影《垫底辣妹》里,善良温和的坪田老师,就曾多次对学渣女主沙耶加抱有期待。

尽管沙耶加的知识面十分匮乏,第一次测验只得到0分,可坪田老师还是鼓励道:“虽然一道题都没答对,但你把所有题都答完了”。坪田指引沙耶加一步步从基础做起,再攻克难题,最后,沙耶加在坪田的帮助下,考上心仪的大学。

你的一句赞美,能激励一个人奋发上进,也能让一个人瞬间跌落低谷,所以,在批评时,也记得不要吝啬你的夸奖与肯定。

03三种方法,轻松掌握批评技巧

(1)使用委婉语气

在英文中有用委婉语气表达命令的语句,在中文中也同样适用。

比如,“我今天实在太累了,你等下能把碗洗了吗?”

“这批货真的很急,你们能晚上7点前送到吗?否则大家到点都下不了班。”

“你有没有想过备用方案呢?”

委婉语气的不同之处在于,提出要求却不直接,用请求代替指令。

从董卿点评,浅析批评的艺术与方法

(2)多用“同时”,少说“但是”

这样的句式,你肯定很熟悉:

“你的课讲得很好,但是不实用。”

“你这学期的成绩虽然进步了,但数学依然考得不好。”

“你的方案看得出来改得很用心,但是问题考虑得不全面。”

这些话,前半句都让我们听起来很舒服,可一旦有了“但是”这个词出现,前面再好的夸赞都会失去原来的作用,到头来,只会让被听者闷闷不乐,一场谈话不欢而散。

从董卿点评,浅析批评的艺术与方法

同样的三句话,把“但是”一词用“同时”替换,效果就大大不同。

“你的课讲得很好,如果同时能加强点儿实用性的东西会更好。”

“你这学期的成绩有进步,如果同时把你的数学成绩提上去的,你的进步会更大。”

“你的方案看得出来改得很用心,改的同时也应该记得考虑问题全面些。”

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记得多用顺的方式,少用逆的方式。

(3)批评别人前,先承认自己的错误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里写道:“承认自己的过错——哪怕是尚未改正的过错——能够促使对方重新审视他的行为。”

在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刚上任的秘书在处理文件时,总把一些字词写错,因为这件事,领导对秘书有些意见,领导直接说过秘书存在的问题,但后来的工作中,秘书并没有太大改进。

领导便换了一种方法,在工作不那么繁忙时告诉他:我过去也会拼错词,为了减少这种失误,我总会随身携带笔记本,把不会的词记下来空闲时再查找,你看,我现在的文件上,几乎没有错词了。如果别人看到我们的文件上老有错字,就会认为我们不够专业。

从董卿点评,浅析批评的艺术与方法

当领导再看到秘书处理的文件合同时,上面的错字明显比她之前看到的少了很多。

先承认自己的错误,是每个人领导者都应该学会的,批评下属的方法。

只有掌握批评的艺术,才能让身边人愉快接受并改进。

你学会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