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是戒不掉烟的烟民,要不要用这个“5R”法则干预一下?据说管用

点右上角“关注”,给你更多

许多戒烟者都经历过戒烟,复吸,戒烟,复吸……的漫长而折磨的过程。烟草依赖是一种病,想要通过意志去戒烟,10个人当中只有2个人能成功,如果你是其中之一,请收下小编的膝盖!

“吸烟有害健康”是倒背如流的话了,既然靠意志戒烟那么难,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到你和你身边的烟瘾患者?看看专家怎么说。

讨论 | 对老是戒不掉烟的烟民,要不要用这个“5R”法则干预一下?据说管用

戒烟药物有助于缓解戒断症状

戒烟是否有必要使用药物?对此国内外权威专家推荐,应使用药物辅助戒烟。药物可以缓解戒断症状,辅助有戒烟意愿的吸烟者提高戒烟成功率。是不是所有的吸烟者都需要药物治疗?哪些人需要药物治疗?英国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Ronnie Troughton医生表示,来寻求专业人士帮助的吸烟者他都会建议其使用戒烟药物,因为需要帮助的吸烟者,往往都是烟草依赖者。

《中国临床戒烟指南(2015年版)》同样指出,不是所有吸烟者都需要使用戒烟药物才能成功戒烟,但医生应向每一位希望获得戒烟帮助的吸烟者提供有效戒烟药物的信息。而存在药物禁忌或使用戒烟药物后疗效尚不明确的人群,目前尚不推荐使用戒烟药物[3]。

戒烟药物的使用是可以缓解戒烟者的戒断症状,以免戒烟者因忍受不了戒断症状从而复吸。要了解戒烟药物的作用机理就要先了解尼古丁成瘾以及戒断症状是如何产生的。据英国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Peter Hajek教授介绍,烟草中的尼古丁与中脑腹侧被盖区的α4β2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导致伏核处的多巴胺释放增加,从而刺激大脑产生奖励机制,进而使得吸烟者想要去持续吸烟和吸更多的烟,反复多次后形成烟草依赖。

吸烟者停止吸烟或减少吸烟量后,会出现一系列难以忍受的戒断症状,包括吸烟渴求、焦虑、抑郁、不安等。因此,使用戒烟药物以帮助戒烟非常有必要。

关于临床上戒烟药物的选择,Ronnie Troughton医生强调,应让戒烟者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使用戒烟药物。在吸烟者决定选择哪种药物时,戒烟医生要给予他们充分的鼓励,让他们对治疗方案有信心,让他们坚信,戒烟药物治疗可提高戒烟成功率,这才是最关键的。当然也要告知患者戒烟药物不是魔法神药,一吃就能立马戒烟成功,使用戒烟药物后同样需要吸烟者努力才能戒烟成功。

戒烟复吸:要防诱导 但不要羞于报告

中日医院烟草病学及戒烟中心主任肖丹教授强调,戒烟过程中,戒烟医生应持续关注戒烟者的戒烟进程,并告知戒烟者若出现复吸倾向应主动向医生寻求帮助。对戒烟成功者,医生可与他们探讨戒烟的经验,进一步巩固戒烟状态。并告诫戒烟成功者可能还会遇到诱导其复吸的因素,应有所戒备并加以抵制,如有复吸发生,应尽早报告医生以获得及时干预,不要“羞于”报告。

戒烟干预的5R﹢ 5A“法宝”

《中国临床戒烟指南(2015年版)》指出,行为干预包括“5R”法增强吸烟者的戒烟动机和“5A”法帮助吸烟者戒烟。

对于愿意戒烟的吸烟者采取“5A”戒烟干预方案。具体包括:

(1)询问(Ask),询问并记录所有就医者的吸烟情况;

(2)建议(Advise),建议所有吸烟者必须戒烟;

(3)评估(Assess),评估吸烟者的戒烟意愿;

(4)提供戒烟帮助(Assist),向吸烟者提供实用戒烟咨询,戒烟资料,介绍戒烟热线。以及推荐有戒烟意愿的吸烟者使用戒烟药物;

(5)安排(Arrange)随访,吸烟者开始戒烟后,应安排随访至少6个月,6个月内随访次 数不宜少于6次。随访的形式可以是到戒烟门诊复诊或通过电话了解其戒烟情况。

对于暂时没有戒烟意愿的吸烟者采取“5R”干预措施增强其戒烟动机。
具体包括:

(1)相关(Relevance),使吸烟者认识到戒烟与其自身和家人的健康密切相关;

(2)危害(Risk),使吸烟者认识到吸烟的严重健康危害;

(3)益处(Rewards),使吸烟者充分认识到戒烟的健康益处;

(4)障碍(Roadblocks),使吸烟者知晓和预估戒烟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障碍。同时,让他们了解现有的戒烟干预方法(如咨询和药物)可以帮助他们克服这些障碍;

(5)反复(Repetition),反复对吸烟者进行上述戒烟动机干预。

欢迎合作与投稿,我们的工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讨论 | 对老是戒不掉烟的烟民,要不要用这个“5R”法则干预一下?据说管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