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浙江農家,他從國企辭職回鄉創業,吸引院士前來合作

抗生素的使用,在動物疾病防治、提高飼料利用率和促進畜禽生長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因無法有效、快速地降解,抗生素也嚴重威脅食品和環境安全。在我國浙江,有一位出身醫學世家的農家子弟,為了實現"無抗養殖"的最高理想,毅然辭職下海創業,憑藉千萬次失敗後的堅守和覆蓋芸芸大眾食品安全的信念,硬生生地摘取了微生物發酵溶菌酶———動物免疫世界的皇冠;他依戀故土,帶著"國字號"項目回鄉發展,並先後聘請"千人計劃"專家和院士加盟團隊,向打造世界級的健康產業集團的目標進發。他就是

武漢輕工大學88級校友、浙江艾傑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潘宏濤。

出身浙江農家,他從國企辭職回鄉創業,吸引院士前來合作

懷著志向投身飼料行業

1992年,從武漢輕工大學畢業後,潘宏濤被分配到杭州一家國有飼料企業工作。在基層工作中,他發現了畜牧業的眾多問題,其中濫用抗生素的現象尤為嚴重。為此,他進入到浙江大學研究所,立志於開發抗生素綠色替代物的研究。在研究中,他經歷了眾多失敗的磨難,最終發現溶菌酶的作用被人們輕視了。事實上,英國科學家弗萊明在1922年就從人體鼻腔分泌物中觀察到了溶菌酶,它具有抵抗微生物的能力。但是,由於6年後抗生素被發現,人類的注意力集中在抗生素的開發,而忽視了溶菌酶進一步研究開發。"

與抗生素的殺菌機理不同,溶菌酶是通過直接溶解細菌的細胞壁來徹底殺死病菌,因而不產生耐藥性,並且溶菌酶是動物的非特異性免疫因子,存在眼淚、吐沫、奶水及機體中,與機體的生物相容性特別好。於是,潘宏濤決定利用先進的分子生物技術,全力研究開發生物溶菌酶,將其應用到畜禽飼料中替代抗生素。為了實現"無抗養殖"的最高理想,他毅然辭職下海創業,決心利用高新技術研究成果,確保動物食品的安全,惠及人類的健康。

帶著"國字號"項目回鄉創業

2009年,在外創業十餘年的潘宏濤決定將"生物溶菌酶"的產業化項目帶回浦江,在家鄉成立浙江艾傑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出身浙江農家,他從國企辭職回鄉創業,吸引院士前來合作

2011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准了杭州康源飼料科技有限公司年產"500噸發酵溶菌酶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項目"。項目主要推動基因重組、微生物發酵技術在生產溶菌酶方面的應用,實現微生物發酵法生產溶菌酶的產業化。該項目被列為"國家創新基金項目",2012年被工信部確定為溶菌酶國家行業標準制定單位、溶菌酶食品添加劑國家標準制定單位。

2015年5月,生物溶菌酶正式投產,到2015年年底,短短7個月,企業銷售額達到1000多萬,並且打入了泰國、韓國、菲律賓、巴基斯坦、印度、俄羅斯、巴西等國際市場。2016年6月,浙江省農科院豬場試驗表明,從母豬產前一個月到仔豬100日齡內,採用無抗養殖集成技術是可行的。

出身浙江農家,他從國企辭職回鄉創業,吸引院士前來合作

藉著科技與人才創新發展

"得人才者得技術、得市場"。潘宏濤非常重視人才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高新企業的發展、生物醫藥的研發都離不開高科技人才。2013年,潘宏濤聘請了國家第十批"千人計劃"創新人才顧震天博士為研究中心主任,由顧博士帶領的科研團隊進行多肽複合物方面的研究,在生物多肽複合物的研究上填補國內空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出身浙江農家,他從國企辭職回鄉創業,吸引院士前來合作

2017年12月,中國科學院印遇龍院士在浦江與浙江艾傑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簽約,受聘為該公司首席科學家,並授予中科院無抗養殖示範基地。潘宏濤表示,企業已經成功實現了"無抗養殖領導者"技術地位和"動物腸道健康首選方案"市場地位,而全國動物腸道健康的權威印遇龍院士的加盟,無疑是對艾傑斯發酵溶菌酶的最有力認可,為發酵溶菌酶在動物腸道健康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

雖然生物溶菌酶以畜牧業為起點,但潘宏濤計劃將產業鏈向日化用品、保健食品、食品防腐、生物醫藥等領域延伸。作為一名誓為人類健康謀福祉的企業家,潘宏濤以生物溶菌酶為核心,研究推廣"無抗養殖",在助推和美鄉村建設的道路上繼續前行。

關注"武漢輕工大學本科招辦"頭條號,獲取更多精彩校園資訊

本文部分素材來源:武漢輕工大學校友會、政協金華市委員會、浦江新聞網、浙江艾傑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