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脹、手足不溫,是脾胃陽虛?這2種情況需要注意了

脾胃陽虛,是指因脾胃陽氣虛弱,則寒自內生,胃失溫養,脾失統攝所表現出來的脾胃不通的症狀

造成脾胃陽虛的原因往往是因為脾胃氣虛加重或者過食生冷、風寒侵襲、誤用寒涼藥物導致耗傷陽氣。

腹脹、手足不溫,是脾胃陽虛?這2種情況需要注意了

病機:中醫有“胃以降為順”的說法,中醫講究脾胃一家,胃氣在體內是下行的,脾氣上行。脾氣,即為中氣,一身之陽,應主升。而胃氣不可升,升則胃氣上逆,容易打嗝、嘔吐、頭暈、精神不振等。胃氣下行可通便,易消化。

腹脹、手足不溫,是脾胃陽虛?這2種情況需要注意了

而若脾胃陽虛,胃氣運化失常,不能和降而上逆,便見飲食稍多即吐,或呃聲(嗝聲)低長無力,倦怠乏力。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脾胃陽虛?

臨床上脾胃陽虛的主要表現為怕冷,手足不溫,食慾減退,而最明顯的症狀是嘔吐或呃逆(即打嗝),接下來就詳細說說脾胃陽虛是嘔吐與呃逆的具體病症。

腹脹、手足不溫,是脾胃陽虛?這2種情況需要注意了

1、嘔吐

具體症狀:飲食稍多即吐,面目失華,倦怠乏力,喜暖惡寒,四肢寒冷,口乾而不欲飲,大便溏薄,舌質淡,脈濡弱。

腹脹、手足不溫,是脾胃陽虛?這2種情況需要注意了

2、呃逆(打嗝)

具體症狀:呃聲低長無力,氣不得續,泛吐清水,精神不振,頭昏無力,脘腹不舒,喜溫、喜按(腹部按壓減緩疼痛),面色毗白,手足不溫,大便溏薄,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腹脹、手足不溫,是脾胃陽虛?這2種情況需要注意了

脾胃陽虛該如何調理?

脾胃陽虛可用附子理中湯(《三因極—病證方論》卷二)進行調理。

附子理中湯:

組方:

適量附子(制)、黨參、白朮(炒)、乾薑、甘草

功效:溫中祛寒,健脾化溼。用於脾胃虛寒,自利不渴,脘腹冷痛,嘔吐洩瀉,腹滿不食及中寒霍亂;陽虛失血,如吐血、便血或崩漏;胸痞虛證,胸痛徹背,倦怠少氣,手足不溫。

腹脹、手足不溫,是脾胃陽虛?這2種情況需要注意了

方義:脾腎陽虛,不能溫煦,故大便清稀,完谷不化。陽不溫散,陰寒內生,故形寒肢冷,精神萎頓。舌淡,苔白,脈沉細為脾腎陽虛之表現。

理中湯溫補脾胃之陽,加附子溫補脾腎之陽,故附子理中湯為先後天並補之劑。方中以附子溫補脾腎,人參補氣益脾,白朮健脾燥溼,乾薑溫胃散寒,甘草和中補土、調和諸藥。

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腹脹、手足不溫,是脾胃陽虛?這2種情況需要注意了

1、附子用時注意先煎,用量不宜過多。

2、平時不要食生冷食物。

3、孕婦忌服。

4、不可盲目用藥。

腹脹、手足不溫,是脾胃陽虛?這2種情況需要注意了

5、切勿病急亂投醫,任何症狀都應辨證,身體不適時請諮詢正規醫師。文中處方並無具體用量,視個人情況適量加減,具體請諮詢正規醫師。

總結:

脾胃陽虛會導致胃氣不能和降,導致呃逆或嘔吐,可用附子理中湯進行調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