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尾狐黑化簡史:從瑞獸到妖物

九尾狐的傳說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一部《封神演義》,使蘇妲己這一角色深入人心,也讓九尾狐直接成為禍亂人間的代名詞。其實,以九尾狐為代表的狐神形象是經過千百年歷史洪流的洗禮而逐漸豐富起來的。

九尾狐黑化簡史:從瑞獸到妖物

山西皮影戲《紂王寵妲己》

作為祥瑞象徵的九尾狐

在現存的文獻中,關於九尾狐的記載很多,其中以地方誌和志怪小說為主。在地方誌中,九尾狐其實多以瑞獸的形象被記載。關於九尾狐的記載,最早可追溯到先秦的《山海經》。

青丘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青雘。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之不蠱。

從文中我們可以看出,九尾狐生活在青丘山上,狐形九尾,叫聲像嬰兒的啼哭。它吃人,但是如果人或者動物吃了九尾狐的肉,便不會中妖邪之氣了。

九尾狐黑化簡史:從瑞獸到妖物

九尾狐 清·吳任臣《山海經廣注》

前幾年大火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楊冪飾演的九尾狐便是以青丘白淺自居,在劇中,青丘一族是“上神”,能與天族太子婚配。這一切可不是編劇亂編的,而是有據可循,因為九尾狐在宋代以前,確實是祥瑞之獸,甚至具有神格。

《文選》中,王褒的《四子講德論》(西漢)記載:“昔文王應九尾狐而東國歸周。”意思是說,在周文王時代有九尾狐作為祥瑞出現,導致當時相當強大的東夷各部落歸順周王朝。

東漢的《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中記載了大禹娶九尾狐塗山氏為妻的故事。

禹三十未娶,行至塗山,見九尾白狐。禹以為王者之徵,遂娶於塗山氏。

可見,九尾狐為瑞獸。在這裡,九尾狐被視為明君出現的吉兆,和帝業、國家等政治元素結合在了一起。當然,有說塗山氏並非九尾狐,而是以九尾狐為圖騰的部族,我們今天就不在此討論了。

神話學家袁珂先生曾說,在漢代畫像石中,九尾狐經常與白兔、蟾蜍、三足烏一起列於西王母座旁,以示禎祥。在隋唐之前,九尾狐跟龍鳳龜麟一樣,都是吉祥的生物。

九尾狐黑化簡史:從瑞獸到妖物

九尾狐“黑化”史

宋代的《太平廣記》中記載:“九尾狐者,神獸也”。可見在宋代九尾狐還未妖化,那麼,九尾狐到底是何時“黑化”為妖的呢?其實,九尾狐是在宋元之後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知名度最高的就是明代小說《封神演義》中的蘇妲己了。《封神演義》來源於元代的講史話本《武王伐紂書》,講了九尾狐化身為妲己迷惑紂王禍國殃民的故事。妲己罪狀大概有如下幾條:

一、魅惑君主,不理朝綱。慫恿紂王網羅天下珍寶奇獸,建酒池肉林,縱情享樂。

二、性情殘暴,亂殺無辜。這一點可在兩件事上窺見一斑。第一件是妲己見到有人光著腳走在冰上,覺得此人生理特殊,從而將其雙腳砍下,研究其為什麼不怕凍。第二件是著名的刨孕婦肚皮看嬰兒事件。

三、殘害忠良。慫恿紂王殺死皇叔比干,剖腹剜心,以看所謂的“七竅玲瓏心”。

劣跡斑斑的九尾狐妲己,最終被姜子牙斬殺,一代妖后就此落幕。

九尾狐黑化簡史:從瑞獸到妖物

《封神演義》劇照

至晚清,九尾狐被進一步妖化了。小說《九尾狐》高度概括了其妖化特性:

蓋狐性最淫,名之九尾,則不獨更淫,而且善幻人形,工於獻媚,有采陰補陽之術,比尋常之狐尤為厲害。

可以看出,此時的九尾狐形象徹底墮落為妖物,其祥瑞之說逐漸隱於歷史中。

日本的九尾狐“玉藻前”

在日本民間也有一個關於九尾狐的傳說。說大唐年間,九尾狐作亂頻繁,李世民便派道士李淳風去降服九尾狐。九尾狐聞風而逃,溜上了日本來華遣唐使的船,來到了日本,化身為“玉藻前”。

“玉藻”本是鳥羽天皇最為寵愛的嬪妃,由於其天生麗質,被譽為“自體內散發出光芒的賢德姬君”,也因此,久壽元年(1154),天皇特賜名號稱為“玉藻”。她引誘鳥羽天皇不理朝政,奪取精氣使其病臥床榻,後來被陰陽師安倍泰成(安倍晴明之孫)揭穿了妖狐真身。醒悟過來的鳥羽天皇一怒之下派出大軍討伐逃走的九尾妖狐,卻在玉藻前強大的妖法面前一敗塗地,最後還是靠英勇的大將三浦介義明和上總介廣常,才在那須野斬下了妖狐的首級。

九尾狐黑化簡史:從瑞獸到妖物

九尾狐死後,其屍變化為巨大的毒石,散發出的毒氣殺死了附近的動物,那須野的村民畏懼地稱之為“殺生石”。討伐軍不管殺生石的事情,拍拍屁股走人了。結果殺生石在漫長歲月裡一直殺人害命,直到南北朝時代會津元現寺的第一代主持玄翁和尚才將殺生石成功破壞。

九尾狐黑化簡史:從瑞獸到妖物

玉藻前是日本妖狐中的最強者,其他日本傳說中的狐狸大體上沒這麼強悍,最多也就是用尾巴點“狐火”而已。

還有一種說法,說妲己以假死逃過了姜子牙的追殺。為了避免再被追殺,便逃到了印度,憑藉美貌做了摩竭佗國太子的王妃。而後,她又故技重施,迷惑太子、殘害忠良,致使摩竭佗國亡國。而她因為思念故土,又輾轉回到了中國。回來之後的九尾狐發現自己在故土早已臭名昭著了,商湯滅亡的原因全怪在了她的身上。顯然,國內待不下去了,便隨遣唐使船來到了日本,化身為玉藻前。

這種說法顯然杜撰的成分很高,但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九尾狐在印度及日本流傳的故事中,都是其“黑化”之後的形象。


宋代之前的文學作品中,有很多關於普通狐類妖化作祟人間的記載,如干寶的《搜神記》中說“狐者先古之淫婦也,其名曰阿紫,化而為狐,故其怪多自稱阿紫。” 葛洪《抱朴子》 中記載“狐狸豺狼,皆壽八百歲。滿五百歲,則善變為人形。”這些文學作品中都明確可見狐整體的妖化,但對九尾狐這方面的記錄卻很難見到。和其他狐類相比,九尾狐的妖化過程來得晚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