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軍270命令有多殘酷?引起了什麼樣的後果?

瘋狗的輕武


270號命令其實並沒有起到期盼的效果,是個可有可無的命令。

希特勒發動巴巴羅薩計劃後,蘇聯由於沒做好戰前準備,德軍勢如破竹,在戰爭初期取得碾壓性的成功。不知出於羞愧還是憤怒,斯大林從蘇德戰爭打消後,消失了兩週的時間。可能是出於自知之明,在此之後,斯大林對軍隊的指揮權有所放權,自己則主要充當思想工作,具體的地面作戰指揮由蘇軍將領執行。

在德軍的閃電戰中,蘇軍降兵如潮,以至於由於戰前因大清洗而軍事人才匱乏的蘇軍士氣更加低沉。在此背景下,蘇大林於1941年8月16日簽發270號命令,旨在抑制蘇軍投降的浪潮,提升指揮官的士氣。沒有俄國的戰俘,只有叛徒,這是270號命令的原則。

這份命令明確規定,任何一個在戰爭中翫忽職守或者投降自首的人,都將視為叛國者,並且他的家人都會受到連坐,根據嚴重的程度,被判處年限不等的有期徒刑和勞改。其中翫忽職守的人都將被就地處死,而那些因德軍包圍而放棄抵抗,擅自投降自首的士兵家屬將被剝奪所有政府補貼和援助。蘇聯實行的是生產資料公有制,在戰時所有的物資都實行管制,那些被剝奪補貼和援助的士兵家屬,註定是餓死的悲慘命運。

在斯大林嚴肅軍紀的氛圍下,在蘇軍中出現了兩極分化的影響,或者說即使頒佈了270號命令,蘇軍士兵該是咋樣還是咋樣。有一部分的蘇軍在蘇德戰爭中表現出的視死如歸的精神,不全是因為殘酷的軍紀,還有他們對國家的熱愛和對納粹德國的復仇心態。德國鬼子在入侵蘇聯時,把很多無辜的平民殺害,蘇軍很多士兵都因此而從軍。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希特勒曾經說過:“保盧斯之所以久攻未克,是因為俄國人打起仗來像沼澤裡的野獸,所表現出的精力和勇敢精神,是條頓民族所望塵莫及的。”蘇軍頑強的戰鬥精神,不僅是一紙公文就能夠被激發出來,而是德軍的姦淫擄掠點起了蘇軍的戰爭怒火。

在整個二戰期間,蘇軍的投降人數是最多的。德軍一共俘虜了500多萬蘇軍士兵,而100多萬則做了偽軍。可見270號命令並沒有真正抑制蘇軍投降的現象,反而更加刺激了某些戰鬥意志不堅定的蘇軍士兵集體投降的苗頭,法不責眾的從眾心理一直在作祟。蘇軍裡面的騎牆派更多的是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他們常常依靠伏特加的酒勁,從槍林彈雨中爬過去,藉著酒精在戰鬥,而不是熱情。

(蘇奸弗拉索夫)

在崔可夫的回憶錄中,就記載著270號命令頒佈後,某些蘇軍士兵仍是吊兒郎當。有一次他去陣地視察,發現德軍正在發起猛攻,而蘇軍陣地卻一炮不發,當面對崔可夫的責問時,團長以炮彈快打沒了的藉口在搪塞。然而事實上卻是彈藥並沒匱乏,而是指揮員在準備撤退時,往往這樣糊弄前來視察的上級指揮官。

聽了蘇軍總參謀長華西列夫斯基的前線報告後,斯大林說道:“他們已經把270號命令都忘了。”於是斯大林在270號命令上又在1942年7月28日頒佈了一個相似的227號命令,旨在強化效果。

在270號命令和227號命令相繼頒佈後,西方史學家曾經聲稱蘇聯在斯大林格勒戰役槍斃了將近1.35萬名蘇軍,特別是在影視作品的渲染下,更加形成了刻板印象。蘇軍在面對德軍的鉗形攻勢已經很缺乏人手,不太可能還有這麼多士兵被槍決。

然而蘇聯在前線槍決士兵的數據並沒有西方宣傳的如此恐怖。在1942年9月根據NKVD的數據顯示,NKVD有拘役了1218人,而其中只有21人遭槍決。而且槍決還要經過長時間的審判後才公開槍決,並不是像影視作品那樣直接給突突了。

其實蘇聯也知道戰前執行槍決會影響士氣,可能會引發譁變,而最重要的是要把想要投降和逃跑的人識別出來。在270號命令和227號命令下,蘇聯催生出了懲戒部隊,那些有投降和逃跑意圖的蘇軍士兵,會被懲戒部隊再次送往戰況最激烈的戰場去負責清理雷區或戰壕,這是個必死無疑的工作。藉此充分利用兵源,如果僥倖存活的士兵也算是將功贖罪了。

戰爭永遠都是殘酷的,西方軍隊中也存在執行軍紀的憲兵隊,而西方的影視作品卻在有意地凸顯蘇軍指揮官的殘暴。270號命令的初衷是為了讓蘇軍寸土必爭,而不是一味地突出其軍紀的殘酷一面。即使是蘇軍士兵違反了270號命令,也還有救贖的機會,而蘇聯最終的處理辦法也實現了利益最大化,充滿了彈性。人性的弱點註定了在人群中勢必會有害群之馬,而且這不是通過某個條文就能夠完全限制老鼠屎的出現。


梓蕤


熟悉二戰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在二戰中,蘇聯士兵被敵人俘獲的人數多達600萬,而戰後回到蘇聯的戰俘人數僅僅200萬左右,不到被俘人數的三分之一。那麼,剩下的400萬俘虜去了哪裡呢?



其實是除了一部分因病和因傷死去的戰俘外,大多數人不願意回國了。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的領袖斯大林頒佈的270命令

“270號命令”是蘇聯統帥部在1942年發佈的,由斯大林簽字的一條命令。這條命令幾乎可以算得上是人類戰爭史上最殘酷的命令。

那麼,這條命令中說了些什麼呢?

1.任何指揮官擅離職守或者投降即被列為惡意逃兵,上級可以就地槍斃這些人,此外逃兵的家屬也將被逮捕流放。

2.被圍困的部隊指戰員應當堅持組織戰士以任何方式抵抗,任何試圖投降或者是不抵抗的即被定義為逃兵,可以就地槍決,其家人將被剝奪國家福利和財政補貼以及軍屬救濟。

3.師級指揮員對戰場上作戰不利的指揮員予以降職處分,如有必要可就地槍決。

270號命令並不長,也不復雜,但是它對於前線蘇軍來說,不啻于晴天霹靂。



我們都知道,蘇德戰爭是二戰中最艱苦的戰爭,艱苦卓絕的程度超出了我們的想象。你死我活的戰場上,臨陣脫逃的有之,貪生怕死的有之,甚至叛變投敵的也大有人在。在1942年,蘇聯剛剛頂住德國的大舉進攻準備反攻時,為了徹底穩定蘇聯紅軍的軍心,扭轉戰場上的被動局勢,270命令“應運而生”。

命令下達後,蘇軍指揮官和其他幹部,如果在戰鬥中不能起到應有作用,私自出走或者叛變投敵的,將被當作叛徒,而且這些人的家屬將被株連。

蘇軍的每一個戰士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戰鬥到底,不能當俘虜。蘇軍戰士有權向沒有盡職盡責的上級指揮官開槍。

在蘇軍的高層看來,戰俘是可恥的,決不能允許有戰俘出現。只有不許軍人當俘虜,戰場上他們才會奮勇上前,視死如歸。

因此對於蘇軍中的戰俘,蘇軍指揮部全部槍斃,斯大林為了提高威懾效果,還命令把每一次行刑過程通告全國。他們就此以為,這樣就可以扭轉佔據,杜絕戰場上的潰逃現象了。


可是儘管蘇軍的戰俘和戰敗者被處決的人數達到了將近200萬人,被株連逮捕的家屬更是多得無法統計。但兩個月後,不但沒有遏止住戰場上的敗退,被俘的蘇軍戰俘反而又增多了100多萬。

因為蘇聯本來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這個國家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可有不少加盟共和國是因為恐懼而入夥,並非甘心情願的。斯大林的民族政策也有失偏頗,不乏簡單粗暴。蘇聯中的烏克蘭人,哥薩克人,車臣人和格魯吉亞人,他們和俄羅斯同床異夢,心裡巴不得德軍早點來呢。

即使是真心愛國的戰士,當他們不幸被俘的時候,不但不能保全自己,連家人的生命也被剝奪。如果回國只有死路一條,當俘虜說不定還有活路。而且在他們心裡,如果自己的家人已經被蘇聯政府發配到西伯利亞挖煤(或者去中亞種棉花),那麼究竟誰是自己的敵人,誰是自己的朋友呢?



因此好多戰俘拿起武器,向過去的祖國,現在的“敵人”開槍。

平心而論,每個國家的軍隊,程度不同地存在臨陣脫逃或者叛變投敵的情況。好多國家的軍隊不但制定有嚴厲的軍規,對違反軍規的軍法審判。而且他們還有督戰隊存在,對臨陣脫逃的可以當場處死。

但這大多僅限於進攻或者有限防守中。如果到了彈盡糧絕,無法改變戰局的時候。到了失去了抵抗意義的時候,甚至連自殺的能力都失去的時候。他們一想到,後面還有自己的祖國在等著自己受死,自己的親人也必須一起去死。這些失去了退路的戰士還能有什麼選擇,不反才怪呢。

而且,由於命令中僵硬的要求軍官和士兵們一步不準後退,讓許多蘇軍指揮官戰術非常死板。一些軍官眼睜睜的看著德軍迂迴包抄自己而不敢去堵截,因為堵截就意味著後退,後退自己就可能被當做叛徒槍斃了。

所以,雖然在270號命令下達後,蘇聯的戰場局勢不僅沒有獲得扭轉,反倒更嚴重的惡化了。這充分說明政策的執行必須要有靈活性,更要注重人性化。無論什麼時代,不能考慮人性和靈活性的死板教條主義,都是不能取得好效果的。


小約翰


《亮劍》中,七十四軍被快速擊潰,士兵四處逃竄,當他們遇到楚雲飛的時候,楚雲飛用槍逼著他們回到前線,可是士兵們依然畏畏縮縮不敢回去。戰場上兵敗如山倒時,出現逃兵不是少見的事情,蘇德戰爭初期,蘇聯西線防禦快速潰敗,士兵們被打蒙後四處逃竄,這讓斯大林甚是憤怒,於是他頒佈了蘇聯最高統帥部第270命令,這為蘇聯取得蘇德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夯實的基礎。

第270號命令規定:怯戰的軍官,將被槍斃或者降為士兵,允許以勇敢的戰士取代他們;未經允許就撤退的軍官和士兵視為逃兵,上級軍官可以就地槍斃他們,他們的家屬將以叛國罪被逮捕;投降者的家屬也會以叛國罪被逮捕,並剝奪所享受的國家權力和救助。

蘇德戰爭前,斯大林自以為希特勒不會違背《德蘇互不侵犯條約》,英國丘吉爾和美國羅斯福的提醒,德國駐蘇大使舒倫堡的好意相告、蘇聯間諜佐爾格的情報和德國特務小分隊的口供,這些關於德軍要攻擊蘇聯的信息全部被斯大林擱置在一邊,他允許蘇聯報社發表關於德軍要進攻蘇聯是假消息的聲明,這讓蘇聯大部分軍民都跟著麻痺大意了。蘇德戰爭爆發的時候,蘇聯士兵不管是武器裝備,還是心理,都沒有進入到戰鬥狀態,士兵們被德軍迅猛的機械部隊打蒙了,每天都有逃兵出現,但是這種情況在第270號命令發佈後,完全被扭轉過來。

蘇聯前線的官兵接到第270號命令後,開始頑強抵抗德國的攻擊,尤其是斯大林格勒戰役,蘇聯士兵的抵抗讓德軍感覺到恐懼。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德軍元帥保盧斯越打越感覺不對勁,按照他的經驗分析,德軍佔領了斯大林格勒的大部分地區,在德軍強大的兵力和機械部隊的威脅下,蘇軍應該投降了,再打下去沒意義,可是蘇聯不僅沒有投降,反擊力度還越來越大。

保盧斯作為指揮官,他們沒有在前線戰鬥,他們無法清楚體會到蘇聯人瘋狂地抵抗力度,但是德軍的前線軍官卻感受很深。德軍攻擊斯大林格勒穀倉的時候,蘇軍在德軍快要攻進穀倉的時候點燃了穀倉,然後繼續抵抗德軍的攻擊,雖然德軍攻進了穀倉,但是損失非常巨大。蘇軍士兵子彈打光的時候,直接把鋼槍拿來當紅纓槍刺向德軍,他們直到死去,手裡還是緊緊地握著鋼槍,他們不要命的抵抗讓德軍官兵感到恐懼。德軍坦克14軍指揮官斯特爾斯蓋伊姆向保盧斯報告的時候,明言蘇聯人太恐怖了,他覺得德軍攻不下這個巨人城市,應該立刻撤軍離開。

戰場上,如果士兵的作戰意志不堅定,那麼這場戰鬥必輸無疑。斯大林的第270號命令對蘇聯士兵的戰鬥意志影響很大,它讓蘇軍前線官兵沒有退路,他們只能選擇完全戰鬥,否則他們和家人都要以叛國罪被處決。官兵們與其後退等死,不如在前線拼上一把,結果他們果然取得了蘇德戰爭的勝利,保衛了自己的家園。



金色漁鉤


電影《兵臨城下》、《登陸之日》以及遊戲《英雄連2》中有一個場景,蘇聯的紅軍督戰隊手持馬克沁機關機,一邊大喊著“蘇聯母親不會收留叛徒”,一邊向著敗退中的紅軍士兵們瘋狂掃射。

而這一場景,就是來自蘇軍270號命令中斯大林的批示:“沒有俄國戰俘,只有叛徒”。斯大林為了推行270號命令,對於在斯摩稜斯克城保衛戰中被德軍俘虜的長子雅可夫·朱加什維裡,置之不理,最終導致雅可夫撲向電網自殺未果後,又被哈韋開機打死。同時,斯大林還逮捕了大兒媳尤利婭,並送入勞改營。

由此一斑,可見270號命令有多麼的殘酷。

那麼,270號命令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1941年6月22日拂曉,德國違背與蘇聯簽訂的《蘇德友好條約》,突然出動190個師、3500輛坦克以及5000多架飛機,對蘇聯實施“閃電戰”。 蘇聯措手不及下,連戰連敗,甚至第二道防線都來不及組織。

為此,作戰不力的西方面軍司令員巴甫洛夫大將等4名高級將領,也被莫斯科軍事法庭判處死刑,但依然未能阻止蘇軍的投降和潰敗。到了9月份,蘇軍傷亡已高達280餘萬,戰機損失7237架、坦克與自行火炮損失15601輛、各種火炮70574門、輕武器損失417.28萬件等。期間,被德軍俘虜的蘇聯紅軍更是高達380萬,竟佔德軍戰俘的四分之三。

1941年8月16日,斯大林面對大量蘇軍不戰被俘的問題,簽署併發布了《國防人民委員270號命令》:戰場被俘者,家人全部流放!即使被俘者被放回,也要受到軍事法庭的審判;任何不抵抗者必須處決,其家人將被剝奪國家財政補貼與救濟等福利;對於作戰不利的指揮員給予降職或就地槍決。

同時,斯大林還在270號命令上批示:“沒有俄國戰俘,只有叛徒。”

可是,270號命令一經發布,究竟出現了兩個極端。即:前期,令斯大林心驚肉跳;後期,令斯大林精神振奮。

前期,令斯大林心驚肉跳

由於發佈的270命令,並沒有將之前被德軍俘虜的380多萬蘇軍排除在外,因此使380萬被俘的蘇軍官兵人人自危,紛紛倒戈相向。其中:尤以車臣人、哥薩克人、烏克蘭人、波羅的海人投降的積極性較高。

為此,於1945年1月28日,希特勒正式任命被俘的俄國弗拉索夫中將為進攻俄國武裝力量總司令,並授權他從集中營裡招募士兵,組建“俄羅斯解放軍”,地位等同法西斯盟國軍隊。而弗拉索夫等100多萬蘇軍官兵之所以投降德國,就是因為270號命令。結果,他們的家人遭到連累,被陸續逮捕流放,還有許多人不幸死於流放的路途。因此,斯大林也多遭人詬病。

所以,當斯大林看到百萬蘇軍俘虜調轉槍頭,反過來攻打自己的祖國和同胞時,豈能不心驚肉跳,可能心中已經後悔發佈了270號命令。

可是,正當他為270號命令頭痛的時候,卻又傳來了一個又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後期,令斯大林精神振奮

正當斯大林因簽署270號命令而飽受人們詬病之時,原本兵敗如山倒的蘇軍,卻有效遏制了德軍前進的步伐。或許,這正應了“慈不掌兵”的道理吧。

戰鬥中,官兵們深知,後退是死,被俘也是死,投降更是死,還會連累家人。反之,如果死戰,可能還有一線生機,就算戰死,家人也會受到國家的優撫。因此,特別是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蘇軍官兵向德軍發起瘋狂阻擊與反攻,從而扭轉了蘇軍連續潰敗的不利頹勢。至此,蘇軍戰略徹底由被動防守,轉向了主動進攻,並一舉將德國法西斯趕出了蘇聯,最終實現了反法西斯的革命勝利。

雖說270號命令是蘇軍的一把雙刃劍,也曾刺傷自身,但終歸起到了扭轉乾坤的作用,可謂是一個先悲後喜而又值得肯定的好命令。


祥子談歷史


蘇軍270號命令是在衛國戰爭爆發之初的1941年8月16日發佈的一道命令,此時德軍已經深入蘇聯腹地如入無人之境,蘇聯國防系統近乎崩潰,數個師甚至集團軍被圍。而蘇軍指揮官經歷了大清洗之後士氣低落,毫無鬥志,導致戰場逃兵和集體叛逃的案件時有發生。

被德軍俘虜的蘇軍官兵

所以當時命令主要有三條:

  1. 任何指揮官擅離職守或者投降即被列為惡意逃兵,上級可以就地槍斃這些人,此外逃兵的家屬也將被逮捕流放。

  2. 被圍困的部隊指戰員應當堅持組織戰士以任何方式抵抗,任何試圖投降或者是不抵抗的即被定義為逃兵,可以就地槍決,其家人將被剝奪國家福利和財政補貼以及軍屬救濟。

  3. 師級指揮員對戰場上作戰不利的指揮員予以降職處分,如有必要可就地槍決(相當於先斬後奏)。

蘇軍270號命令原文

但是蘇軍270號命令並沒有起到原本的作用。他的原意是讓被圍困的蘇軍戰士不能當戰俘,不能投敵,只能死戰到底。在這種情況下,你叛逃家人遭罪,你即便被俘虜家人也遭罪,你僥倖從戰俘營逃出來卻發現自己的妻子爹孃已經被抓到西伯利亞修鐵路了(或者去中亞的斯坦國種棉花),你還願不願意為國家賣命?

1941年,德國毛特豪森集中營的蘇軍戰俘

在衛國戰爭初期的情況下,由於德軍不宣而戰,以閃電戰快速切割的作戰戰略,導致很多前線的蘇軍還沒等組織起來就稀裡糊塗做了德國人的俘虜。他們不是不愛國,他們也不是不想抵抗,但他們自從被圍困開始,除了奮力突圍以外,自己和家人沒有別的活路,但那時候突圍難度堪比登天。

著名的“蘇”奸弗拉索夫曾經是蘇聯中將,就是被這條軍令逼反的

所以270號命令非但沒能起到阻滯德軍前進道路,起到所謂“一寸山河一寸血”的作用。而且很多蘇軍乾脆投降叛變,直接加入“偽軍”與德國人並肩作戰打蘇軍。據統計,在命令發出後的兩個月裡,蘇軍戰俘又增加了130萬。整個衛國戰爭當中,蘇軍被俘人數達到570萬,其中變節者超過100萬,很大程度上就是拜這一命令所賜。

所以鐵匠君說這是條吃人的軍令一點也不為過。


鐵匠工坊


270號命令,是蘇聯最高統帥部與1941年8月16日簽發的命令,其簽發背景為蘇德戰爭早期蘇軍將士氣勢低迷,敗多勝少,被俘虜的官兵多達三百餘萬人。為了振奮士氣,斯大林簽署了270號命令。

270號命令的大致內容如下:

1.凡是在戰鬥中投降的指揮官與政治工作者都會被視為逃兵。逃兵的家庭成員將會被逮捕。在叛逃過程中,高一級的指戰員和政委有權力就地處決逃兵。

2.陷入敵人包圍的各作戰單位必須義無反顧的戰鬥到最後一刻,不能腿是自己的武器,要在敵後給敵人以致命打擊。

3.向敵人投降的紅軍家屬將會被剝奪一切享受的國家權利和救助。

<strong>

在蘇軍最高統帥部眼中,所有的戰俘都是變節之人,成為全國的公敵。斯大林曾經說過:“沒有俄國的戰俘,只有俄國的叛徒!”

270命令是殘酷的,也是冰冷的。時任沃爾霍夫方面軍副司令、突擊第二集團軍司令的弗拉索夫中將,因其在戰略反攻之時縱深過度而兄弟部隊沒曾及時跟進,導致弗拉索夫被德軍團團圍困,情急之下的他下令第二集團軍分散突圍,結果被德軍的集中火力完全壓制,弗拉索夫被俘虜。

原本作為普通俘虜的他在努力的保護晚節,結果從祖國傳來的270命令宣佈所有投降者的家人都將被處決,即使是從俘虜營中逃出來也要被槍斃。這使得弗拉索夫進退兩難,也促使他徹底投敵。不僅如此,在270命令的迫使之下,約有一百餘萬紅軍投敵叛節,將槍口對準了自己的國家。弗拉索夫在後來被希特勒任命為“俄羅斯解放軍”的首領,這隻有集中營士兵組成的隊伍,最終開赴前線,為法西斯而戰!

270命令的意義

270命令的意義是重大的,首先,270命令的簽發使得蘇聯士兵沒有了退路,後退是死,被俘是死,前進殺敵或許還有一線生機。原本的蘇軍之中包括了車臣人、哥克薩人、烏克蘭人等人種,俄羅斯與其他民族本來就有矛盾,作戰十分不積極,但270命令的簽發,著實改變了這樣的局面。蘇軍的將士開始奮勇殺敵,使得蘇德戰場有了一線轉機。

但是,270命令的簽發,使得蘇聯士兵人心惶惶,各個有朝不保夕之感。二戰中蘇軍被俘人數高達570萬,其中有將近130萬就來自與270命令簽署之後,這是給軍中帶來的直接損失。對斯大林等蘇聯最高統帥部的形象可是極具抹黑性。

但無論如何,270命令與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相同,都是具有時效性而不具有長效性的方針,對於蘇聯當時的抗戰的確有一定意義,但被無辜株連的俘虜家屬卻成了犧牲品!

<strong><strong>


武佑觻得鮮饒舌


蘇軍的270命令是關於投降和逃兵的處理。也就是戰前的洗腦,讓士兵們向前衝。

命令裡面對於文職工作的軍職作出了比較殘酷的聲明,我不知道他是怎麼考量的。文職工作就是動筆乾的工作,難道沉迷於文字工作也是懦弱的表現麼?從中反應出斯大林似乎要動用所有能戰爭的人力全面和德軍戰鬥。


在命令中斯大林說第13步兵軍軍長基裡洛夫少將向德軍投降導致第13步隊大部分成為戰俘,斯大林指出那些沒有阻止少將投降的士兵都是懦弱的表現,也一同視為叛國。


斯大林在命令中表現了殘酷、鐵血的一面。那麼這麼殘酷的命令帶來的後果是什麼呢?


被錯誤的認為叛國的人不計其數,因此死於斯大林叛國罪論處而死去的人數不下於在和德國戰爭中死去的人。當然其中被德軍俘虜的人即使脫逃回來也是死罪,對於這一條,儘管身為斯大林親生兒子的雅科夫·朱加什維利被德軍俘虜後也是沒能倖免。專門研究蘇德戰爭的權威約翰·埃裡克森教授和俄羅斯的一些研究員們得出結論,雅可夫是在與英國軍官發生口角後,一時絕望而自殺的。但是埃裡克森在《蘇聯軍事日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他發現了新的證據證明:卡廷大屠殺才是造成雅可夫自殺的真正原因。卡廷大屠殺是蘇聯佔領被德軍侵佔的波蘭後對波蘭的戰俘的大屠殺,他們認為波蘭是他們追殺德軍的阻礙必須清洗掉。



雅科夫

成為俘虜的雅科夫


希特勒表示願意釋放朱加什維利以交換保盧斯。斯大林通過瑞典紅十字會回答說:"我不會用一名將軍交換一名士兵。"他覺得戰俘就是叛徒,我覺得就算雅可夫沒死回到蘇聯也是死路一條。他的妻子也在他稱為戰俘後被斯大林關押,這不正是以叛國罪論處了麼?斯大林的幾個子女都對他們的父親失望透頂,在斯大林的世界裡只有國家沒有家庭。他在臨死前才真正的關心了他的兒女。


值得注意的是雅科夫死於德軍的監獄,二兒子瓦西里因為一次空中飛行表演出現事故被斯大林撤職,斯大林死後他被關入監獄8年,斯大林在的時候瓦西里沒沾什麼福氣,斯大林死了他還要因為他受罪,並且當時他已經改掉了父親為自己起得名字,40歲後死於酒精中毒。而斯大林唯一的女兒斯維特蘭娜一直居住在國外直至死在了美國也不想回來。可見斯大林作為父親是非常失敗的。


英國首相丘吉爾這樣評價斯大林:"斯大林締造了一個龐大的帝國並使其臣服於他。斯大林的確是一個世界上無人可與之相比的最大的獨裁者。但他接手的是一個犁耕手種的、落後的俄國,而留下的卻是裝備有原子武器的蘇聯"。顯然對於蘇聯他是偉大的人。


尼采廣寒宮中坐


蘇德戰爭爆發後,蘇軍屢戰屢敗,由此導致蘇軍的軍心越發動盪,逃兵、投降乃至叛變的現象變得非常嚴重,於是蘇軍最高統帥部便下發了這條“簡單粗暴”的命令。270號命令的內容並不多,加起來也只有三條,但每一條都很殘酷,總之概括起來只有一句話“凡事打仗不拼命的人不單自己會被處決,其家人也會受到珠鏈”。

270號命令下達後,蘇軍徹底被逼上了絕路,在殘酷的戰場紀律以及株連制的影響下,蘇軍的戰鬥意志確實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不惜一切代價”成了蘇軍軍官下達命令時最常說的一句話,蘇軍在某些地區的抵抗也因此陷入了瘋狂。在莫斯科戰役期間,蘇軍就曾派出兩個蒙古騎兵團進攻德軍的炮兵連陣地,結果整整兩千餘人在德軍的火力打擊下無一倖免。從軍事角度看,這種騎兵突擊根本毫無意義,白白犧牲了兩個團的兵力卻未能傷及德軍一絲一毫,儘管如此這種“瘋狂”卻每時每刻都在上演。

蘇軍的頑強抵抗的確給德軍帶來了不小的“麻煩”,但它也讓蘇軍付出了許多無畏的犧牲。在270號命令的利劍下,無論上級下達了什麼樣的命令,下級軍官也只能照辦,因為誰也不敢保證提反對意見會不會被扣上一頂“叛國”的帽子。下級軍官的主觀判斷被嚴重束縛,而蘇軍的作戰方式也變得越發呆板,給人一種喪失思維能力的感覺。

270號命令還引發了另一種極端現象,當已經被俘的蘇軍得知這一命令後,他們中的一大部分人直接選擇了叛變,同德軍一起殺向了自己的祖國,這其中甚至還包括原第二突擊集團軍司令弗拉索夫中將。蘇軍中將帶頭叛變這與270號命令有著直接關係,因為他們明白就算戰爭結束他們也不可能再回到蘇聯,而且他們的家人已經受到了株連,既然如此還不如拼死一搏,推翻蘇聯政權,或許還能尋得一絲生機。正是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加入德軍的蘇聯人有很多,最多的時候竟然達到了百萬之眾。

270號命令雖然很殘暴,不過它也有積極的一面。在嚴厲的紀律面前,潰逃的現象有所好轉,蘇軍的抵抗越發激烈,德軍的推進也因此變得越發艱難。這種“瘋狂”為蘇聯贏得時間,而這也成了蘇軍反敗為勝的關鍵。當然,這其中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忽略。


戰情解碼


您好,軍武雜談為您解答——不是270命令,而是227命令。在沒有上級命令的情況下撤退,即被當做叛徒處理,後方家人“連坐”。


227命令可以簡而言之的稱之為“絕不後退一步”命令,任何蘇軍前線部隊指揮官到普通士兵,在沒有上級的直接命令之前,決不允許後退一步,一旦後退,馬上會被認為是“叛徒”和“懦夫”。不僅本身會上軍事法庭,甚至後方的家人也會受到牽連。

227號命令提出的背景是在1942年的夏季。在1941年冬季嚴寒的幫助下,德軍初期的攻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扼制,於是斯大林想要乘機反攻,收復失地。

但是沒想到的是,當時的德軍在氣候轉暖之後馬上恢復了攻勢,前線的蘇聯紅軍部隊不僅未能夠趁機奪回失去的領土,而且還有被打散的情況。加上前幾次戰役蘇軍十幾萬部隊成建制的被德軍俘虜,於是斯大林下發了第227號命令。

227號命令最直觀的效果就是前線蘇軍的失敗情緒減少,各級軍官開始嚴格執行上級的命令,除非實在是無路可退,不然決不投降。而在227號命令執行期間,包括聲名在外的“懲戒營”在內的大批蘇軍士兵,都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上。

而且在戰鬥之中,蘇軍前線軍官根本不敢根據前線的實際情況進行快速調整。比如你是一名營長,突然發現一股德軍的部隊在向友鄰部隊後方包抄。這時候如果你分出一部分部隊去攔截,就很可能被上級認為是帶領一部分部隊擅離陣地,很有可能上軍事法庭甚至直接軍法處理。

而個人認為227號命令最大的影響是直接切斷了蘇德戰爭初期幾十上百萬蘇聯降軍的後路,只要他們重新回到蘇聯一側,馬上就會被認為是“祖國的叛徒”。那麼,作為降軍的他們,就只能夠拼盡全力為德軍服務,與自己昔日的戰友拼命作戰了。


軍武雜談


蘇軍第270號命令的殘酷之處在於大範圍的實施死刑這一最嚴厲的懲罰,投降、逃跑、不服從命令的蘇聯軍人都將被以叛國罪為名實施處決,士兵只有在完成上級賦予的任務後才能活下來,否則就必須進行戰鬥直到戰死為止。而在1941年蘇軍基本上都無法完成上級賦予的作戰任務,這意味著蘇軍官兵完全被逼上了絕路,要麼戰死,要麼被自己人處決,除非投降。



更加殘酷的是蘇聯實施了“連坐”制度,士兵在前線的表現將和後方家人親戚“掛鉤”,如果士兵在前線投降或者當了逃兵,那麼他的家人和親戚都會被冠以“叛國罪”,從而遭到關押和流放。這一舉措非常有效,士兵們不敢再輕易的投降或者逃跑,否則他的家人將受到牽連,他們不得不進行絕望的戰鬥,即便這場戰鬥毫無希望。

蘇軍這種鋼鐵般的紀律也造成了兩種極端的現象,蘇軍士兵在作戰中表現的更加頑強,即便身處絕境也很少投降,堅持進行抵抗。這使得德軍雖然可以很快包圍蘇軍,卻無法迅速殲滅他們,蘇軍即便被包圍也會進行頑強的作戰,牽制了大量德軍,使其無法迅速投入下一階段的作戰。另一種現象就是,一旦蘇軍士兵被德軍俘虜,他們會堅決的投靠到德軍這一邊,許多蘇軍俘虜自願加入德軍為其服務,他們一般在後方執行輔助任務,但是某些情況下他們也會直接加入戰鬥,作戰非常勇猛,這就是因為270號命令的原因,這些蘇軍俘虜已經明白他們不可能再回到蘇聯,回去也是死,還不如加入德軍一起推翻蘇聯紅色政權,還可能有一線生機。



除了上述的特點在,第270 號命令也給蘇軍的作戰帶來了許多不利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下級對上級命令的盲目聽從,因為害怕因不服從命令而被判處叛國罪,蘇軍各級指揮官明知命令錯誤也不敢違抗,只能硬著頭皮執行,結果導致大量不必要的傷亡,這種情況在戰場上普遍出現。例如某一蘇軍步兵團在執行對德軍陣地的進攻任務時,由於沒有炮兵的有效支援,蘇軍步兵團數次進攻失敗,實際情況表明蘇軍要想成功就必須得到炮兵支援,否則不可能完成任務。但是在上級的嚴令下,蘇軍步兵團指揮官只能繼續發起早已知道結果的進攻,直到他的兵力被消耗殆盡後,才被允許放棄進攻。這說明這一命令極大束縛了蘇軍中下級軍官的主觀判斷力,是他們不敢提出正確的觀點和建議,作戰靈活性大大降低,導致蘇軍的傷亡率居高不下。

無論如何,第270命令還是收到了明顯的效果,蘇軍的抵抗變得越發頑強,德軍即便能贏得戰役的勝利,也往往會蒙受嚴重的損失,蘇軍絕望中的拼死戰鬥拖延了德軍的進攻步伐,使得蘇軍最終粉碎了德軍的“閃電戰”企圖,並使其遭受重創!德軍很快發現,不同於西線“紳士”般的作戰,東線完全是一場生與死的決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