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不是用來炒的!

2019年10月24日,出現一則關於區塊鏈的重大利好消息,中央發聲強調區塊鏈技術的重要性,要把區塊鏈作為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大投入力度,推動產業創新發展。顯然,中央決策層是站在中國互聯網發展、數字中國的未來等高度來看待區塊鏈。

區塊鏈不是用來炒的!

相信,本次中央的發聲會大幅加快區塊鏈技術在我國的落地速度,提升政府及各個行業的運作效率。目前,全球主要國家都在加快佈局區塊鏈技術發展,我國在區塊鏈領域擁有良好基礎,若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將能積極推進區塊鏈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 目前,國內區塊鏈主要有6個應用場景:金融服務、供應鏈管理、智能製造、公共服務、教育就業、文化娛樂。大家最熟悉的當然還是金融領域,憑證、票據和金融服務平臺是區塊鏈應用最多的領域。還有公眾普遍關心的食品、醫藥行業溯源監管,通過區塊鏈技術建立藥品的身份記錄,藥品生產的全週期就能夠處於監控之下。

此外,國內一些地區已經在嘗試應用區塊鏈技術,如河北省雄安新區使用區塊鏈技術來建設大量政務系統、上海在2018年啟動了區塊鏈技術創新與產業化基地的建設、杭州互聯網法院發佈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智能合約司法應用等。

區塊鏈不是用來炒的!

國內互聯網企業也廣泛參與區塊鏈技術應用,如阿里巴巴關注產品溯源、跨境結算等領域,騰訊偏向研究電子發票等金融領域的應用,京東聚焦透明供應鏈體系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等。 由於區塊鏈和比特幣差不多同時出現,在大家印象中,區塊鏈幾乎淪為了炒幣者的狂歡,在其他領域的應用很少得到關注。這也是為什麼在中國提到區塊鏈,大家首先想到的會是炒數字貨幣以及騙子。

區塊鏈不是用來炒的!

區塊鏈不只是炒比特幣的工具,未來的應用還非常廣泛,如果中國在區塊鏈的應用技術領域實現重大突破,很多民生難題都會得到有效解決。區塊鏈是一個關乎中國互聯網未來的重大戰略性舉措,千萬不要淪為炒作的遊戲。 利好消息出來後,預計會有一波投資“區塊鏈”的熱潮,但一定要守住一個原則,區塊鏈不是用來炒的,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希望中央對區塊鏈技術發展的重視,能夠引入社會上更強的技術、人才與資本,從而“良幣驅逐劣幣”,淨化這一行業,真正推動互聯網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