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一國兩制,3000年前的山東已經實行

談起改革開放,談起重商主義、市場經濟,當今的國人已經不再陌生。但是,少有人知的是,早在春秋戰國甚至更為遙遠的年代,這種開放式、多元式的思想已經在中華大地上繁盛一時。這,就是齊文化。齊文化,這一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中華文明的重要淵源之一,她或許已經沉寂了太久。而今,當中國重新崛起之日,也正是齊文化復興之時。帶著對齊文化的崇敬,帶著對齊文化的探尋,

我們採訪了著名齊文化專家徐樹梓與張龍海兩位老先生

改革開放、一國兩制,3000年前的山東已經實行

山東省地圖

因俗簡禮,尊賢尚功

徐樹梓指出,齊文化是對東夷文化的繼承與發展。東夷文化之所以改稱齊文化是因為姜太公建立了齊國。“姜太公建立齊國,就是齊文化的基礎;姜太公的政策、姜太公的思想,就是齊文化的基礎。”

姜太公來到齊國以後,主要的措施為八個字:因俗簡禮,尊賢尚功。

改革開放、一國兩制,3000年前的山東已經實行

藍天野飾演的姜子牙(姜太公)。因為一部《封神榜》,姜太公的名字可謂家喻戶曉

“姜太公是周朝派來的諸侯,他必須實行周朝政策。但是姜太公來到齊國以後,沒有完全照搬周朝政策,而是‘因俗簡禮’。‘因俗’就是以東夷的當地文化為基礎,而不是照搬周制;‘簡禮’主要是簡化周朝的禮儀形式,採用了夷俗,形成了周禮與夷俗相結合的一種齊文化。後四個字就是‘尊賢尚功’。周朝主張宗權,就是我的兒子繼承我,我的侄子封侯;姜太公是尊賢尚功,是誰有本事誰幹,就是你不是我的親屬,但是你有能力我用你,這又是改變了周禮,這又是適應了齊國的實際情況。”

姜太公開闊的心胸與兼容的氣魄,不僅使齊地在五個月內恢復了安定,更促進形成了一種周與東夷文化相結合的新文化——齊文化,奠定了齊國八百年的歷史。

開放進取,兼容幷蓄

姜太公建都營丘後,中經胡公遷徙,獻公復都,最終將國都的名字由營丘改名臨淄。

“臨淄在當時是個城名,據戰國史書記載,‘臨淄轄四邑’,這時的臨淄已經有了城區,這四個邑就是臨淄的四個城區。當時整個臨淄城比現在的臨淄區還大一點。到了第十三代國君莊公和第十四代國君僖公時,齊國以臨淄為中心,開始對外輻射,就是已經開始對外開放了,與諸侯國之間有來往。齊國在莊、僖前已經有了十幾次的會盟,而莊、僖這父子兩君執政百年,齊國相當穩定,齊文化有了發展,史稱‘莊僖小霸’。此後齊桓公以管仲為相,修改了姜太公時期制定的已經不適應國家發展的政策,成為五霸之首,齊文化進入了飛速發展的階段。”徐樹梓充滿自豪地講道。

改革開放、一國兩制,3000年前的山東已經實行

臨淄齊國故城遺址博物館

張龍海還告訴我們:“齊文化的思想體系在歷史上是一脈相承的。姜太公的思想是齊文化的基礎,以後管仲的思想,包括他們的政治思想、經濟思想、軍事思想等等,還有《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等等,他們都是一脈相承的。比如《孫子兵法》不僅用於打仗,它有許多政治策略、經濟策略。”

“一匡天下”卻未能“一統天下”

齊國從一個普通諸侯國一舉名標春秋五霸之首、戰國七雄之列,可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然而,就是這個一匡天下、屢造輝煌的東方大國,卻沒能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在人們慨嘆“秦王掃六合”的豐功偉績之時,也就不能不對齊國的興衰加以思索。

歷史和文化是混合在一起的。”張龍海語重心長地說,“歷史發展每一個階段有每一個階段的特點。姜太公的八大政策奠定了齊國八百年曆史的基礎,他的經濟思想也影響了齊國幾百年的經濟發展。從西周建立,公元前11世紀,姜太公被封到東方的齊地,建立齊國,一直到秦始皇滅了齊國,公元前220年,這是八百年的歷史。周朝八百年,齊國八百年。齊國的歷史完全是附屬在周王朝的下。齊國後來成為諸侯強國,歷史發展與文化發展基本是一致的。

改革開放、一國兩制,3000年前的山東已經實行

管仲紀念館

“從齊國本身來看,姜太公是打基礎的,其後是一個醞釀階段、發展階段,‘莊僖小霸’之後,到齊桓公繼位,用管仲為相,初步系統地完成了齊國幾百年來的思想,成就了霸業。而就周王朝而言,春秋時期的周王朝已經無法有效管理諸侯國了,而這個歷史時代必須出一個能夠維護周王朝統治的人物。而齊桓公的‘尊王攘夷’政策正順應了這種歷史的潮流,所以歷史選擇了他。”

而到了戰國,經齊湣王之後,“齊國的經濟實力、軍事實力都受到了極大的打擊。秦始皇統一中國採用遠交近攻的政策,而齊國則孤立自保,最終秦國滅齊如入無人之境。”曾經一度一匡天下的齊國就這樣與一統天下的大業失之交臂了。

兩千年的寂寞與新時代的春風

齊文化曾在中國歷史上風采照人,但是隨著秦統一中國,中國曆代王朝對齊文化的態度開始冷落,而齊文化的思想也再沒有成為官方思想。談到這個問題,張龍海也有些痛心疾首:“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仍有許多人是支持齊文化的,是主張齊文化的。但是中國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官方思想主要是儒家文化的思想。漢武帝開了這個頭,以後兩千年的歷代王朝看到這種文化思想政策可行,也就基本沒有改變。

但實際上,在創國之初,君主往往也採用齊文化,比如農民起義。因為他要推翻當朝統治,要造反建立自己的政權;但是國家一旦安定了,他就開始遵循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說,在中國歷史上,就官方文化思想而言,儒家文化時間長,齊文化時間短。

齊文化被當作是一種手段,一種工具。”而這種工具,又往往是用完就遺棄的,這也是從漢朝就開始的。《漢書》有貶齊的傾向,統治者都是壓抑齊文化的。”徐樹梓無不嘆息地對我們說。

改革開放、一國兩制,3000年前的山東已經實行

《漢書》有貶齊的傾向

不過,隨著封建統治的結束,尤其是隨著改革開放的到來,齊文化在沉寂了兩千年後,終於又迎來了新時代的春風。這是因為齊文化自身的精髓符合了當今時代的主旋律。

談及齊文化的今天,徐老激動地告訴記者:“在當代,齊文化的研究是從現實去出發的。中國近代改革開放的提出從歷史上講淵源在齊文化——齊文化中姜太公政策的基礎就是改革開放;通工商之業,這是姜太公的經濟政策,就是要發展地方手工業。

“姜太公的思想與今天國家的改革開放政策有直接的關係,所以我們當時一起商量組織研究齊國史,開發研究齊文化。就是用傳統文化的改革開放思想來賦予現代的改革開放。所以我們的研究是處於對現實服務的目的。”而這也正是齊文化的魅力所在。

“文物是文化的載體”

因為有了今天的這些文物,我們還能看到活生生的齊文化。談及對齊文化文物的保護,張龍海凝重地講道:“文物保護是基礎,你不保護文物你研究什麼?文物是文化的載體,保護是基礎,研究是手段。”“我們現在的文物保護還需要加強,像田齊王陵,原來有156座,現在只有140多做了。齊國故城,還有臨淄墓群,也就是田齊王陵,這些都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一些文物遺址還沒有開放,絕對要保護好,保護不好你開放什麼。尤其是強調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後,有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本來是物質的,被破壞了。我們為什麼要在物質文化變成非物質文化以後才保護呢?一旦沒有了文物,就沒有齊文化了。我們說文物是文化的載體,文物驗證了歷史。”

“文物是文化的載體。”每一種文化都有自己的載體,而這些載體有一些可以說已經物化成為文化的象徵,像秦皇陵、兵馬俑象徵著秦文化,十三陵、明長城象徵著明文化。而對於齊文化,目前還沒有一個作為文化象徵的文物遺址。這或許與齊文化開放進取、兼容幷蓄的精神有著直接而內在的關係。當然,這並不是說齊文化就不能有自己的物化象徵。

改革開放、一國兩制,3000年前的山東已經實行

稷下學宮,見證了百家爭鳴的思想解放

徐樹梓認為,齊國故城、稷下學宮遺址等都具備作為文化載體、物化象徵的資格。“齊國故城、齊城牆遺址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另一個現在比較影響世界的是稷下學宮遺址,這是中國第一次百家爭鳴的地方。還有田齊王陵,戰國田家的八個齊王有六個埋在這裡,是國務院批准的國家文物保護單位。此外齊國有個特點的就是臺多,臺又叫別宮,這許許多多的臺也是齊文化的一大特點。

面向全國 面向世界

就春秋戰國時代而言,秦文化、魯文化、楚文化等文化現在都得到了很好的推廣。但是由於種種歷史原因,齊文化現在的名氣卻不如這三種文化,儘管它在當代的實際影響力遠遠超過了中國歷史上的任何一種文化。

面對推廣齊文化的疑惑,徐樹梓從實用的角度說:“我們當時的幾個齊文化研究會都是全國性的。我感覺這是借鑑傳統的,這個不用我們推廣。在經濟方面,管子全國都研究。就是說已經推廣了。張老師寫過一篇文章叫《‘因俗簡禮’與‘一國兩制’》,‘一國兩制’在齊文化中已經都有了。

現在研究齊文化中的‘合同’思想,它有實踐意義。齊文化隨著秦統一全國融入了中華文化,成為了中華文化中的‘骨幹’。現在已經無所謂向全國推廣齊文化,因為它已經融合到中華文化中了。有一種觀點說今天的社會有兩條主幹:道德文化源自孔子、魯文化,經濟文化源自齊國、齊文化。我同意這個觀點。所以說齊文化在當今世界上遍地都是,就是你採用不採用、重視不重視的問題。”

改革開放、一國兩制,3000年前的山東已經實行

春秋時代的齊國疆域

當然,就齊文化本身,作為中華文化下的二級文化,傳播還是需要的。當談到齊文化的傳播時,張龍海欣慰地說:“我們臨淄區委對齊文化很重視。我們編了中學和小學的兩冊鄉土教材。一開始是在臨淄,後來我們也發向全市。我們有優惠的政策,組織學生來參觀、來研究。我們現在的文化研究中心也來了一些年輕的、專業的,像我們原來都是業餘的。我們現在傳播齊文化,先從本地學生做起。本地學生畢業後分配到各地的各個學校,把齊文化推廣到各地。身為臨淄人必須知道臨淄的歷史。齊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主體和重要組成部分,傳播齊文化從青年做起,要慢慢地來。”而當其他國家的外賓來時,還可以“通過他們將齊文化傳播到國際上去。比如姜太公,姜家姓氏102姓,每逢文化節都有好多國家的姜氏來這裡祭祖,由他們再將齊文化帶到國外去。”

徐樹梓最後總結:傳播齊文化主要有兩條渠道。“一條渠道我們出書,出書在全國發。第二是通過姜氏宗親活動宣傳,幾乎東北亞、東南亞年年都來祭祖,他們有正式刊物叫《姜太公會刊》,宣傳齊文化。對於西方歐美國家我們主要是召開學術討論會。前年我們召開齊文化的國際研討會,就匯聚了英美意等國的專家。傳播齊文化,一個是搞活動,另一個是出書。”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齊文化是一種開放文化、重商文化、海洋文化,是一種靈活的文化。但是在改革開放中,作為齊文化發源地的山東省並沒有走在前列。與廣東省等沿海省市相比,同時沿海的山東省並沒有完全體現出它的活力。兩位老先生認為,地理條件在這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徐樹梓講道:“山東開放了威海、青島等港口,但與廣東等省相比,我們開放得慢,還是因為地理條件。當年姜太公重視工商,也是因為地理條件。”張龍海還說:“這與古代是一樣的。古代齊國比魯國開放,魯國文化高。魯國只搞農業不重視工商業經濟還是上不去。但是齊、魯兩國還是要遵循周禮,這是一個文化。現在也一樣,山東開放了,經濟與文化也要同步。”

浩浩大國,泱泱大風。齊國的歷史已經伴隨著春秋戰國的硝煙而遠去,而齊文化的精神將永葆青魂,再創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