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并不是李世民最有能力的儿子,李世民为什么要传位给李治?

思往不可再追


李治能够被立为太子,跟李承乾和李泰为太子之位两败俱伤,李治是长孙皇后的儿子、长孙无忌等大臣诬陷李恪为李治保驾护航都有关系,李治自己也是个很有作为的君主,并不平庸

一、李世民立李承乾为太子,又宠爱李泰,使两子相争,以至于两败俱伤

李世民自己通过“玄武门之变”后当上皇帝,他并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们步自己的后尘,搞骨肉相残那一套。所以他就立了他和长孙皇后的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希望这样可以平息纷争。

可李世民又十分疼爱嫡次子魏王李泰。他对李泰的宠幸让李泰有了夺取太子之位的想法。

李泰本身才华横溢,唐太宗对他的疼爱和赏赐超过了一个作为藩王应有的待遇,比如李泰成年之后都应该到自己的藩国里面去,并且无诏不能随便进入京城,但李泰无论是担任扬州大都督、还是鄜州大都督,都不用上任。

后来,李世民甚至封李泰为雍州大都督,就更不用去了,因为雍州管辖着京城长安。李世民看着李泰比较胖,还允许他乘着小轿上朝。对李泰的赏赐和俸禄甚至超过了太子李承乾。

朝中大臣们都看出,李世民这样做很不恰当,很容易让李泰产生争夺皇位的想法。李世民和魏征都直言劝谏,希望李世民注意尊卑有别,不要对李泰过分宠爱。

又泰月禀过皇太子远甚,谏议大夫褚遂良谏曰:"圣人尊嫡卑庶,谓之储君,故用物不会,与王共之,庶子不得为比,所以塞嫌萌,杜祸源。先王法制,本诸人情,知有国家者必有嫡庶,庶子虽爱,不得过嫡子。……今魏王禀料过东宫,议者以为非是。《新唐书·太宗子》

李泰的日益受宠让太子李承乾感到了危机,就想着提前发动政变,逼李世民下台,结果事情败露,李承乾被贬为庶人。

李泰自以为得计,没先到他的一句话让李世民不敢立他为太子。李泰对李世民说:如果立他为太子,他死之前,就杀掉儿子,立弟弟李治当皇帝。

李世民本来挺感动,褚遂良等人又劝谏,认为李泰的话不符合人情,他登基后,一定会杀掉李承乾和李治。

李世民醒悟,为了其他两个儿子的性命安全。打消了立李泰为太子的想法。

帝曰:"是也,有如立泰,则副君可诡求而得。使泰也立,承乾、治俱死;治也立,泰、承乾可无它。"《新唐书·太宗子》

二、李承乾和李泰被废掉之后,按照古制,只有李治有继承皇位的资格

李承乾和李泰两虎相斗,李治渔翁得利了。因为按照规定,太子必须是皇后所生。长孙皇后的儿子就剩下李治了。

另外,李治性格比较仁慈,他当皇帝可以保全李承乾和李泰的姓性命。

李承乾在唐太宗还活着的时候就郁郁而终了。李治登基之后,果然对李泰这个哥哥很是照顾,让他开府建衙,设置属官,给他的车马服装膳食都要超过其他人。

高宗即位,诏泰开府置僚属,车服羞膳异等。薨郧乡,年三十五,赠太尉、雍州牧。《新唐书·太宗子》

李世民为了其他儿子的安全,让李治当皇帝确实是正确的。

三、朝中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大臣出于政治需要都拥护李治

朝中大臣以长孙无忌为首,而他长孙皇后的哥哥,为了长孙家能够长久富贵,选择一个“仁懦”的李治当皇帝比阴狠的李承乾和李泰当皇帝更为有利。

所以,在李世民不确定立李治还是李恪为太子的时候,长孙无忌极力的支持李治,认为李治仁慈厚道,更符合一个守成之主的形象。

帝初以晋王为太子,又欲立恪,长孙无忌固争,帝曰:"公岂以非己甥邪?且儿英果类我,若保护舅氏,未可知。"无忌曰:"晋王仁厚,守文之良主,且举棋不定则败,况储位乎?"帝乃止。《新唐书·太宗子》

(长孙无忌谋害李恪)

为此,长孙无忌甚至不惜诬陷李恪谋反,杀掉了最像李世民的李恪。

四、李治并非是一个平庸的君主,相反他在位期间很有作为

李治虽然仁慈,但并不糊涂。长孙无忌拥立他当皇帝,把持朝政,李治并不甘心,最终以某犯罪把长孙无忌赶出了朝廷并逼他自杀。把大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

一代权臣,凌烟阁24功臣之首就这样被李治扳倒,能说李治平庸无能吗?

(李治剧照)

李治当朝期间,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在军事上,他还派兵征服了他爹李世民都没有征服的高句丽。

依此来看,李治不仅仅是个守成之主,还是个很有拓展能力的君主。李世民选他为太子也不算失误。

李治能被立为太子,跟李承乾和李泰两个哥哥互相争斗有关,李世民为了保证所有儿子的安全才选择了仁厚的李治。另外,李治能当太子也跟宗法制度,以及长孙无忌等大臣的支持,以及他本身的政治才能也有很大关系。


朋友们,我是“北冥说史”,爱历史,爱文学,书写有深度的历史,做一个优雅的探索者。感谢您的“关注、点赞、评论、转发”。


北冥说史


李世民作为一代传奇皇帝,创下了”贞观之治”,那么在选择继承人时为什么选择了看似很普通的李治呢?个人认为原因有以下3点:

1. 古代封建社会选皇位继承人讲究立嫡立长。长孙皇后有3个儿子,李治是嫡,但排行老九,前面还有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再才是晋王李治。照理说李治被选为继承人的机会微乎其微。但奈何前面的哥哥窝里斗,让他坐收渔翁之利。

首先是太子李承乾不争气,被李世民批评后叛逆起来,养男宠被发现,接着刺杀胞弟后又进行逼宫,彻底让李世民失望;

那么接下来应该最有可能的是魏王李泰了,聪敏绝伦又深得李世民喜爱。但李泰太心急,先是与李承乾争储,后又是说要杀子传弟。这让经历过玄武门之变的李世民颇为担忧,不希望他那一辈发生的血腥案件也降临到自己的儿子身上;

最后就是李世民的庶子中吴李恪能力也很强,但其生母是隋炀帝的女儿,这在硬性条件上就不符合。

并且李世民对长孙皇后也确实很有感情,所以最后目光放到了李治身上。

2. 立储大臣也会占据很大的因素,当时的权臣长孙无忌和褚遂良都反对立李泰而支持李治,可能是李治看起来太无害了。

李治无争、温良且孝顺的性格也让李世民很喜欢,觉得让李治继任皇位,才能避免后代免于残害。这也是一个老父亲的期望吧。

3. 再就是李治也并不是无能,一代明君李世民看人的眼光还是有的。李治紧跟”贞观之治”,开创了“永徽之治”,调整了诸如“罢辽东之役及诸土木之功”不恰当的政策,也解决了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老臣控制朝政的问题。

但可能是父亲李世民太成功,又没有料到后期因为身体原因,武则天上位立了武周。一个千古明君,一个唯一的女皇,把他夹在中间映衬的特别普通吧。真不好说他到底是运气好还是运气差了。




邮箱里的猫


唐太宗李世民,雄才大略,奉行大治天下的治国方针,励精图治,开创了被誉为封建社会中“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唐太宗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封建帝王中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然而,李世民的十四个儿子里面,却选不出一位像他那样雄才大略,智勇过人的太子来。而且,在远太子的风波中,还漾出些血腥的味道,最终有九子李治继承了他的皇位,他并不满意,却也只能是这位伟大帝王的遗憾了。

李世民有十四个儿子,但只有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是长孙皇后所生,有资格做太子继承皇位。根据嫡长子继承制,李世民登基当年,就立长子李承乾为太子。

为了李承乾能成才,李世民安排了中书侍郎杜正伦,光禄大夫张玄素等几位最有学问的人为太子的老师。可是,李承乾顽劣成性,嘻戏无度,时常捉弄这几位老师。

李承乾儿时胆大妄为,时常带人偷百姓家的牲畜杀了吃。而且假扮突厥人抢掠百姓财务,乐此不疲。年龄稍大些后,又与东宫一乐童“称心”搞起了同性恋。那乐童长相漂亮,能歌善舞,李承乾整日与他厮混在一起。

李世民知道太子与乐童的事,一怒之下,杀了乐童及相关人员。可是太子依然不该,竟然在东宫修了一座房子,里面摆上乐童的灵位,早晚祭祀,也不去朝见李世民了。

更厉害的是,李承乾与叔叔汉王李元昌,在东宫带着人马,玩起可杀人游戏。谁敢劝他就杀谁。并且真的暗杀了劝他的大臣。李世民看着不争气的儿子,有心废可他。

这时,四子李泰,听说了李承乾的事,就有心想上位。结果被太子李承乾知道了,李承乾暗中派人杀害李泰,不料被李世民识破。李承乾于是要密谋杀入皇宫,谋取皇位。最终,阴谋泄露,被贬为庶人。

李泰在李世民的儿子里,是比较有能力的。喜好诗文经典,深受李世民喜爱。但是他也有不甘心。当太子失宠时,他就开始勾结朝党,想挤掉太子。朝中大臣一时间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立九子李治,一派站位李泰。支持立李治的多是朝中老臣。如果李世民立李泰,这些老臣将来必然遭殃。


李世民后来发现,李泰暗中胁迫李治,让其退出太子之争,就联想到了太子李承乾与李泰之间的明争暗斗,李泰是积极的参与者。

于是,李世民决定立李治为太子,并在之前,先将李泰囚禁起来了。

李治生性弱弱,温和,天赋不高。即使在他们兄弟三人里,也是能力最差的。可是,他的皇位的得来,正是他两个哥哥鹬蚌相争的结果,犹如天上掉馅饼一样,砸中了他。当然,这也是李世民实在是没有办法的结果。


李世民为了李治,也是花费心血,让朝中最有名的大臣教他,临终前还位李治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将有名的丞相李世绩贬出京城,让李治登基后起用他,使他感恩李治。二是,托付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老臣辅佐李治,可谓是用心良苦。


路遥lgy


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既有内因逼迫的因素,又是外因助推的结果;既有感性上的偏爱成分,又是理性上的必然选择!

李治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当中排行第九,又因为他是长孙皇后所生,在嫡子当中排行第三,是为嫡三子。与大哥李承乾的"性聪敏"、"特敏惠"、"丰姿峻嶷、仁孝纯深",二哥李泰的“才华横溢,聪敏绝伦”相比,李治的“优柔寡断”性格在争储上并不占优势,但他最终收获意外之喜,荣膺太子之位,虽存在所谓的“运气”成分,但实为当时宫廷内外因素共同发酵的结果,也是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在大唐帝国继承人问题上虽夹杂感性成分而又不失睿智、理性的必然选择!

分析当时宫廷内外部的政治形势,可以得出结论——李治被立为太子,既因宫廷内部斗争形势的逼迫,又是朝廷外部势力助推的结果。

(1)在宫廷内部,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的争储斗争已经十分明朗,并日益激烈,争储斗争有扩大化的趋势且有失控之虞。

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先后生有三子,嫡长子李承乾被立为太子,嫡次子李泰被封为魏王。

李承乾作为嫡长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被早早的确定大唐帝国的储君身份,但唐太宗李世民对同为长孙皇后所出的魏王李泰也是百般疼爱,甚至对其赏赐已经远远超过作为一个藩王应有的待遇——按制,大唐皇族除储君之外的皇子成年后须离开皇宫,到自己的封地开府建牙,无诏不得返京。

李世民封李泰为雍州牧,遥领雍州大都督之职。因为当时的雍州管辖着京城长安,所以李泰并不需要就任,得以皇子身份继续留在皇宫,并不断得到李世民的召见与赏赐。这让李承乾逐渐产生了心理压力。

随后李承乾随着年岁的增加,再加上患了足疾,开始叛逆起来,行为荒诞不羁。太子的辅臣及老师们规劝不得,只得不断向李世民上疏。李世民对李承乾耳提面命、下旨斥责,但效果甚微。

这种情况下,李泰逐渐产生了染指东宫之位的非分想法。为此,李泰更加卖力的在李世民的面前表现自己,也得偿所愿的收到李世民更多的夸奖与赏赐。

这让李承乾压力倍增,并逐渐产生唯恐自己的太子之位被废被夺的心理,进而铤而走险想学自己的父亲再搞一次“玄武门之变”,通过政变手段逼自己的父亲下台,提前获取皇位。结果事情败露,李承乾被贬为庶人。

面对如此情形,李泰觉得太子之位自己已经是唾手可得,但为了在父亲面前给自己即将到手的太子之位增加印象分,得意忘形的李泰画蛇添足的行了一招臭棋,对李世民说了一句让太子之位彻底与他无缘的话——臣有一子,臣死前会杀了他,传位于晋王!

可惜李泰的慌话很快被褚遂良拆穿,并愿望落空。

帝曰:"是也,有如立泰,则副君可诡求而得。使泰也立,承乾、治俱死;治也立,泰、承乾可无它。"《新唐书·太宗子》

就这样,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嫡亲大哥李承乾、二哥李泰相继失去继承大唐帝国皇位的储君资格。人在家中坐,“不问天下事,只读圣贤书”的晋王李治喜获太子之位。

(2)在外庭,以长孙无忌为首的握有朝廷大权元老重臣更属意李治这样“宽仁孝友”的守成之主。

李治出生于贞观二年(628年)六月,贞观五年(631年)被封为晋王,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李承乾与李泰为争太子之位而斗得你死我活的时候,李治才不到十五岁。

也许是由于年轻还没有争储的意识,又或者觉得在大哥二哥面前自己的实力太弱,就淡了那份争储的心思,李治正闭门“不问天下事,只读圣贤书”。这种淡然超然的态度让李治成功摆脱争储漩涡,从而置身事外。

也正当此时,以往李治在群臣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宽仁孝友”、“忠厚善良”、“优柔寡断”等品行品质成功的吸引了以长孙无忌为首的手握朝廷大权的元老重臣的注意。

经历过开国的艰难险阻,面对过唐太宗李世民这样杀伐果断、英明神武的雄才大略之主,作为大唐帝国权贵阶层的既得利益者,以长孙无忌为首的手握朝廷大权的元老重臣,更希望接下来看到的是一位守成之主,更在于他们需要一位易于摆布的君主以保证他们既得的权势和地位不被剥夺。

作为对唐太宗李世民有重大影响力的战友、国舅长孙无忌,出于保护长孙家族既得利益与地位,甚至权势更进一步的私心,在李世民不确定立晋王李治还是吴王李恪为太子的时候,长孙无忌极力支持自认为更容易被控制的李治,认为李治仁慈厚道,更符合一个守成之主的形象。

帝初以晋王为太子,又欲立恪,长孙无忌固争,帝曰:"公岂以非己甥邪?且儿英果类我,若保护舅氏,未可知。"无忌曰:"晋王仁厚,守文之良主,且举棋不定则败,况储位乎?"帝乃止。《新唐书·太宗子》

最后,李世民在太极殿召见百官,询问谁可立为太子,在长孙无忌等元老重臣的的带领下百官都认为李治仁孝,当立为嗣,于是李治在千呼万唤声中顺利地被拥立为太子。

李世民册立李治为太子,既是感性上的偏爱,也是睿智思考、深思熟虑之后理性选择的必然结果。

(1)感情上,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伉俪情深,在大唐帝国继承人选择上(在嫡长子李承乾、嫡次子李泰相继被罢黜的前提下),更倾向于同为长孙皇后所处的嫡三子李治,便在情理之中。

俗话说,每一位成功男人的背后必有一位贤惠女人在默默支持和奉献,作为千古一帝的唐太宗李世民也不例外。

长孙皇后13岁嫁与李世民,高祖武德元年册封为秦王妃。武德末年,独身一人在宫中周旋,竭力争取李渊及其后宫对李世民的支持,在玄武门之变当中亲自勉慰诸将士;李世民在位时,匡正其为政的失误,并保护忠诚得力的大臣。

可以说,长孙皇后唐太宗李世民得力的贤内助,夫妻两人一路前行,相互扶持,无论是艰难险阻还是荣华富贵,终是不离不弃,朝夕相伴二十三载,先后为李世民诞下三子四女。

可惜长孙皇后福缘太浅,贞观十年(636年)六月崩逝,终年36岁,谥号文德皇后,葬于唐昭陵。 李世民誉之为"嘉偶"、"良佐"并筑层观望陵怀念。

与此同时,李世民唯把对长孙皇后的深切怀念化作满腔父爱倾注到长孙皇后诞下三子四女身上,甚至把未成年的晋王李治以及公主带在身边亲自抚养,这在历朝历代帝王身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情。

所以,在册立大唐帝国储君之位这件事上,自然而然的掺杂着皇家难得的亲情、父爱等感性成分。

在争储这件事上,最具继承储君之位资格的嫡长子李承乾与嫡次子李泰相继被罢黜,那么“不争不抢”、“不闻不问”、“宽厚仁孝”的嫡三子晋王李治,

(2)在亲自策划了“玄武门之变”,目睹了嫡长子李承乾与嫡次子李泰为争储君之位斗个你死我活的事情,并差点酿成第二次“玄武门之变”事件之后,李世民这位杀伐果断、英明神武的雄才大略之主,在立储这件事上终究回归理性,睿智的对大唐帝国皇位接班人的人选问题做出了圆满、正确的选择。

历朝历代在皇位继承人选择上,基本都是遵循“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宗制,也就是所谓的嫡长继承制。

但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帝位不是正途得来的,而是通过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弑弟囚父获取的。他不希望这样的惨剧再次发生在自己的儿子之间,因此李世民特别重视培养自己的几个儿子的兄恭弟友之情。

可惜事与愿违,虽然早早的确定下嫡长子李承乾的太子之位,但先是魏王李泰存有夺嫡之心,其后吴王李恪亦隐约露出争储野望,这让太宗皇帝李世谨慎起来。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也意识到:

“泰(李泰)立,承乾(李承乾)、晋王(李治)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

如果立“英果类我”的李恪,就是废嫡立庶和废长立幼,这就破坏了作为大唐帝国存续基石的嫡长继承制,存在巨大的政治风险,会引发不可测的后果。这也与自己的初衷相违背。

而夺嫡之争的最终结果就是李承乾、李泰相继被罢黜,李恪被杀。

李治作为“硕果仅存”的嫡子,也就成了册立太子的不二人选了!这也是理性的必然选择。

至于李治的能力问题,从他登上帝位后所取得一系列成就就可以很好的说明了,无需多做解释。

综上所述,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是内外在一系列系因素共同发力的结果。不可否认存在感性上的偏爱成分,但又确实是理性上的必然选择!您觉得呢?


萧老师说可以


关于这个问题,首先是最有能力怎么判断。都是皇子,有能力没能力的是没有标准的,顶多是看谁会造势。隋炀帝当皇子的时候不管哪方面的口碑都是杠杠的吧,可是结果呢,大隋二世而亡。

(后人作李治画像)

唐高宗李治虽然不像他父亲唐太宗李世民那样文治武功成为“天可汗”,但他继位之后,大唐并没有衰落,同样是欣欣向荣。所以李世民选择李治为继承人并不算错。而之所以选李治,当然也不是认定了这孩子以后能怎样,其实也是多方面因素所影响的。

李治之前 李承乾已经当了17年太子

李世民的太子立得是相当早的,玄武门之变后一登上皇位马上就立了太子,就是李承乾,这孩子那一年才8岁。“性聪敏”,“特敏惠”,“丰姿峻嶷、仁孝纯深”这些溢美之词都是史书所载。

不过这些词形容的都是李承乾的少年期,当时李世民对这个储君是非常期待,17岁的时候,李世民有疾,就“诏太子承乾于东宫平决庶政。”可见他是肯定了这个儿子的能力的。

可是这时候李承乾得了腿疾,而且母亲长孙皇后又去世,对他的打击很大。

很多大臣认为李承乾有腿疾有损国体,希望李世民换储君,但是李世民坚决不同意。“我儿虽患脚。犹是长嫡。岂可舍嫡立庶乎。”《唐会要》

但即便父皇站在自己这边,李承乾的心态还是发生了变化,“时太子承乾有足疾,不能朝谒,好昵近群小。”《旧唐书杜正伦传》

对于辅佐自己的东宫大臣,因忌恨他们常常劝谏,李承乾甚至派刺客去暗杀,

十四年,(张玄素)擢授银青光禄大夫,行太子左庶子。时承乾久不坐朝,玄素谏。书入,承乾不纳,乃遣刺客将加屠害。《旧唐书张玄素传》

也许是因为对李承乾太过失望,李世民分外宠爱次子李泰。害怕自己会被父皇废掉,于是李承乾决定先发制人,学他老爹一样起兵逼宫,失败后被废为庶人,流放黔州。

李泰聪明反被聪明误

李泰只比李承乾小一岁,《贞观政要》说李泰聪敏绝伦。又兼才华横溢,好学礼贤下士,《旧唐书.岑文本传》说,“是时,魏王泰宠冠诸王。”

李泰比较胖,李世民不让儿子减肥,反而怕他累着,上朝时居然允许他坐轿子。平日的赏赐更是规格高过了太子。

而李泰的儿子更是得李世民宠爱,居然一直养在宫里。

(李泰墓中出土的金狮子)

李承乾试图谋刺李泰未果后谋反,自然是与李泰过于受宠有关。

这一次李泰本来是受害者,可惜他却聪明反被聪明误,过早暴露了自己的心性。

当日李承乾太子位被废,李世民许了李泰当太子,李泰马上说,

“臣今日始得与陛下为子,更生之日也。臣唯有一子,臣百年之后,当为陛下杀之,传国晋王。”

后面话的意思就是,我就一个儿子,我死之前会被父皇杀了他,好把帝位传给晋王李治。他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自从皇后死后,李世民对李治这个儿子也是非常宠爱。

李世民一听很高兴,还对大臣们讲了,说哪有不爱儿子的父亲,李泰肯为我这么做,真是没话说了。

可是谏议大夫褚遂良听了马上就有话说了,而且毫不留情地指出了唐太宗的错误:

“陛下言大失。愿审思,勿误也!安有陛下万岁后,魏王据天下,肯杀其爱子,传位晋王者乎!陛下日者既立承乾为太子,复宠魏王,礼秩过于承乾,以成今日之祸。前事不远,足以为鉴。陛下今立魏王,愿先措置晋王,始得安全耳。”

唐太宗本是明主,一听就懂了。

李世民不想让兄弟相残的悲剧重演

长孙皇后一共生了三个儿子,就是老大李承乾,老二李泰,老九李治,这三人才是嫡子,所以琢磨出了李泰的心性后,李世民决定不能让这个儿子继位,而更加喜欢仁孝的儿子李治。

李世民不想让自己孩子们重蹈骨肉相残的覆辙,

他对臣子说,“我若立泰,便是储君之位可经求而得耳。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

李世民亲自审问李承乾,李承乾说自己之所以这么干是因为李泰一直在谋夺储君之位,于是李世民幽禁了李泰,立晋王李治为太子。他还立下了皇位继承的新规矩,“自今太子不道,藩王窥嗣者,两弃之。传之子孙,以为永制。”

太子位再起波澜 长孙无忌力挺李治

李世民虽然喜欢李治的仁孝,但是却又觉得这个儿子和自己的性格太不像了,循规蹈矩,而且性子偏懦弱。

(李恪墓志铭的石盖)

《资治通鉴》记载,上疑太子仁弱,密谓长孙无忌曰:“公劝我立雉权,雉奴懦,恐不能守社稷,奈何!吴王恪英果类我,我欲立之,何如?”

明知道长孙无忌是李治的亲舅舅,李世民还这么问,显然并不是真想罢黜李治,只是想要个宽心丸。

长孙无忌的回答果然让李世民放了心。

无忌曰:“太子仁厚,真守文良主;储副至重,岂可数易?愿陛下熟思之。”

再加上长孙无忌代表着关陇世家的态度,于是李世民就打消了换太子的想法。直至他死后,李治登基。

结论

排行第九的李治能够登上皇位,首先自然是他的大哥二哥不争气,但凡有一个强点的,都轮不到他。然后就是李治的心性其实很得李世民喜欢,虽说天家无情,李世民对兄弟一家十分狠辣,可是看李世民对儿子们的态度就知道,他希望孩子们都能活得好好的,不会互相残杀,于是选择了仁慈的李治。

而李治只是仁慈谈不上懦弱,更不是什么庸人,大唐在他手里,收复了辽东征服了三韩,完成了李世民未竟之事业。

李治之所以被人们认为平庸,大概就是因为武则天的缘故。但后期是因为李治患病,甚至目不能视,所以才让武则天擅政。


辽风物语


李治之所以可以成为李世民的继承人,主要是因为太子李承乾涉嫌谋反被废;李治得到了长孙无忌为首的朝中元老的支持;同时李治的宽仁可以让他的兄弟姐妹平安的活下去。


太子李承乾被废

李承乾虽然为李世民的长子,而且也早早的被立为了太子,本身可以理所应当继承唐朝大统的,但是阴差阳错让他做出了许多错误的选择,最终与皇位无缘。太子李承乾为什么会被废呢?

1:个人认为罪魁祸首就是李世民,因为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因此唐代好多皇室子孙都想效仿李世民夺取皇位,可以说李世民给他的后代一所们起了一个很坏的头;

2:李承乾的弟弟李泰工于心计,而且很有才华,于是野心勃勃的李泰便想把太子斗败,自己当太子。但是李泰这个人太阴了,以至于没有朝中忠臣死命支持他,虽然他给李承乾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但是他也与皇帝无缘;

3:李承乾在与李泰的斗争中被揭发出来很多对他不利的行为,因此李承乾担心太子位置不保,于是决定学习父亲李世民组织死党谋反。但是很快被李世民发现了,因此李承乾被废,同时给其他的弟弟们创造了机会。

长孙无忌等大臣鼎立支持李治

李治在李承乾和李泰的面前显得手段有点弱,因此李治如果和李承乾和李泰斗的话是讨不得便宜的,所以李治从始至终也没有参与到皇位之争中。

正是由于李治手段不够强硬,却吸引了长孙无忌为首的朝中重臣支持。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第一功臣,所以长孙无忌在朝廷的威望是少有人能比的。李世民晚期看到支持李治的力量比较强大,因此成为了李治继位的很重要一个原因。

当然长孙无忌等大臣也并非看好李治,而是因为只有李治的领导下他们才可以掌握更多的权力,如果阴沉的李泰当上皇帝,他们的日子八成是不太好过的。


李治比较宽仁

李治是一个比较宽仁的皇帝这也是李世民看上他的一个原因。因为李世民身为父亲,肯定是希望自己的儿女们都能平平安安的,而李治当上皇帝方可保的兄弟姐妹平安。

当然宽仁不等于无能,李治在位期间唐朝更加繁荣昌盛,远胜于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当然李世民给他打了很夯实的基础的,但是这也足以证明李治是一个有为之君!

所以李治能够继位跟太子被废;长孙无忌等重臣的支持,和他的宽仁是有说不清的关系的。


唐朝的长老


我个人认为李世民传位给李治还是有过考虑的,我会从朝堂官员,太宗李世民,李治这三方面入手去讨论。(对于之前的问题,我觉得李治个人的能力还是很不错的)

自禹以后的家天下制度,嫡长子继承制是深入人心的,立嫡不立长,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很多,有能力的也不少,比如吴王李恪,太宗甚至评价其“英果类我”,认为李恪觉得和自己很像,而李治太懦弱,不适合当太子,于是想立李恪为太子,但长孙无忌坚决反对,尽管他当时的理由是“太子仁慈厚道,是可以守成的君主;太子的位置这么重要,怎么能随便改变?”但在这里我认为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我认为还有几个原因,其一便是这个嫡长子继承制,吴王李恪尽管优秀,但他毕竟不是长孙皇后亲生的,也就没有嫡子的身份,这一点相较于李治来比处于弱势的位置。其次,李恪的隋唐两朝皇室血脉也颇为臣工忌惮。最主要的还是李治是长孙无忌的外甥,作为当时的文官之首,他的支持无疑具有很大的作用。

而唐太宗李世民,则是因为长孙皇后的早亡而对李治颇为疼爱,在对前两位嫡皇子失望后,对于最后一个嫡子也是颇具期待,而因为自己当初的得位来自于玄武门之变,他希望自己的接替者名正言顺,不用经历政变斗争上台,而为了避免兄弟相残的局面出现,选择性格更为温和的李治似乎更加适合,而李治在平时的表现中,特别是在对待恭孝问题上的回答深的李世民的认可。特别是唐朝所遇的这种情况下,李治更适合守成之军的需要。

对于李治来说,他的能力也并不是很弱,只是性格上比较温和,姑且用温和来形容吧,他也是很有城府和手腕的,比如在与长孙无忌,高季辅和褚遂良等顾命大臣的周旋中,在武后掌权对于武氏权力的限制中(起码在李治驾崩前,权力还是掌握在他的手上),打败高句丽,永徽之治,以及在他的统治下唐王朝的疆域达到了顶峰。

以上是我的个人意见,如果有其他的看法或者本人的回答有错误的,也欢迎来讨论和指出。谢谢。


Bing3


大家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一代明君,而且也是一代雄主。在他统治时期,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万邦来朝,他被番邦尊称为“天可汗”。可是在选拔继承人的时候,李世民眼光就没那么好了。因为唐高宗李治继位后,大权旁落,皇后武则天把持了朝政。等李治死后,李氏江山更被武则天改为了“武周”。那李世民为何要选能力平庸的李治上位呢?其实都是无奈之举。

李世民是李渊的次子,按理说是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但太子李建成没他的功劳大,还妄图加害他的部将。所以在手下的支持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坐上了皇位。李世民继位后,为了防止自己的儿子们也发生这样的惨剧,所以早早的便立下了太子,那就是长子李承乾。李承乾小时候还挺聪明,待人又有礼貌,所以不论是李世民还是大臣们都很看好他。

为了培养接班人,李世民也是煞费苦心,先后为李承乾找了十多个老师。这些大臣多是刚正不阿之人,所以李承乾但凡犯了错便毫不留情地痛批一顿。李承乾没有父亲的肚量,被批评的多了,渐渐开始叛逆起来。后来李承乾养男宠被李世民发现,李世民对他大失所望。而在这时,魏王李泰开始向皇位伸出了爪牙。

李泰是李世民的第四子,生母也是长孙皇后。因为他在诸皇子中天资最高,所以李世民也最宠他。很多大臣看李世民宠魏王过甚,便数次上书劝谏,李世民却不以为意。太子李承乾被李世民放弃后,李泰看到了希望,想方设法的让李世民改立他为太子。为此,他又是主编《括地志》,又是花钱拉拢大臣。为了抢先一步成为储君,李泰还信誓旦旦的跟李世民说:“如果立我为太子,那我百年之后便杀掉我的儿子传位给弟弟李治。”

李世民听了李泰的誓言感动的一塌糊涂,当场便允诺改立他为太子。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李世民被他儿子的谎话蒙蔽了,其他大臣可不傻。中书令褚遂良毫不留情的揭穿了李泰的阴谋,李世民惊出一身冷汗。他静下心来仔细一想,李泰如果坐上皇位,确实不可能再杀子传弟。

这时长孙无忌等老臣给李世民推荐了一个合适人选,那便是晋王李治。长孙皇后共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和晋王李治。李承乾因谋反被废,李泰因觊觎皇位被大臣反对,只有晋王李治无欲无求、安贫乐道。李世民想了一下,对臣子说:“我若立李泰为太子,那后世子孙必定会认为皇位是可以通过谋划得来的。太子李承乾又让人失望,所以这两人都不能立。此外,如果李泰做了太子,那承乾和李治都活不了。如果李治做了太子,那承乾和李泰都能活。”所以李世民为了能让自己的儿子都活下去,才立了李治为太子。


论历史观点


李世民为什么要传给李治,主要是玄武门兵变是李世民的心病,为了皇位,兄弟互相残杀。在他为政二十三年里,施仁政,体恤百姓,但对于玄武门这事,一直是李世民无法释怀的。而李治在仁孝方面比其他皇子都要强,这是李世民为什么要传位给李治。​

虽然李治在能力方面没有太子李承乾,泰王李泰和吴王李恪强。正因为李治的仁慈,才不会发生兄弟相残。处于这方面的考虑,李世民传位给李治。即使李治在治国施政方面差强人意,可有长孙无忌,房玄龄,李绩辅政,源用李世民一直施用的国策,国家也是会顺利的发展,李氏皇朝不会出现混乱的局面。

太子李承乾与泰王李泰就是为了争储,两兄弟争斗不断,不仅扰乱朝纲,而且拉帮结派,党争上皇朝的病根,影响皇朝的发展和稳定。在公元643年太子李承乾与侯君集等人,密谋叛乱,事情败露,才被李世民贬为庶民。李泰也是为了争储。不惜在李世民面前承诺,如他继承大统,将来他传位九弟李治,杀死自已的儿子。李世民其实是想将皇位传给李泰,但他表明心迹后,感到他太过残忍,再加上长孙无忌劝说,最终在公元643年封李治为太子。

李世民最杰出的儿子应该是李恪,可惜他是李世民与隋朝公主杨妃所生,如他被继承皇位,则朝堂上的大臣与隋朝旧臣为之惊慌。自古以来,一朝天子开朝臣,隋朝的旧臣怕他上位后,秋后算账。李世民也只能内心婉惜,没有其他的办法可想,只能做罢。

李治其实是大智若愚,后继为大家讲述,先说李治,从小他就很聪慧,宽厚仁慈,兄弟之间也很和睦。唐朝萧德言是著书的作家,他著一本叫《孝经》。当时李世民问李治:“你认为《孝经》最重要的是什么?”李治回答说:“我认为孝道最重要,年少时就要侍奉父母,长大后忠于君王,最后才是修身养性。”李世民非常的感动,能有这样的儿子而骄傲。

李治被封太子后,常伴李世民左右,听其执政,参加议事,让他在旁边观看自已的决断各种政务,然后李世民再考他,多次受到李世民的称赞。李世民将自已写的《帝范》给太子李治学习,并告诫他,要向圣人贤德的人学习,学之长,辟之短,不要效仿他,因为他在执政期间,也有不足之处。

在李世民攻打高丽时,让李治坐朝听政,决断朝政一切事务,可李治担心执政有误,每天将大臣递呈上来的文件,传递给李世民查看。李世民凯旋而归,身上长了一个大毒疮,李治用嘴将毒疮的毒吸干净。李世民看到儿子李治的表现,深感慰藉。

在公元649年李世民病死,李治继位,在长孙无忌,李绩,房玄龄辅政下,一切都按照原来的轨迹运作。在李治施政期间,编著而成的《唐律疏议》,成为唐朝的律法,也是封建社会较完整的律法。此部法律对我国的法典发展产生的深远的影响。

唐高宗李治在废王皇后而武媚娘为皇后这件事情来看,行事果断,虽然违背了李世民的遗愿,但这次重的变更,为以后他独揽朝政起了很大的作用。逼退国舅长孙无忌,贬黜褚遂良。将这些元朝国老处理了后,直接掌握政权,不再受任何人摆布,果断决事的表现,这是昏懦的皇帝不可能有的胆量和作为。后来被人评称“百生阜安,有贞观之遗风”。

李治要位期间,继续遵守李世民的施政国策,内体恤百姓,减赋税,边御强敌,在农业,商业的发展比原来李世民在位时,要繁荣得多。唐高宗李治被人称为“永徽之治”。

李世民传位给李治是明智之举,从小聪明,仁厚,与兄弟和睦,一系列事情的表现,是一位懦弱无能的人能干得出来的吗?生在帝皇家,兄弟之间争储,互相残害在历史中发生的还少吗?可李治不争就是争,坐收渔翁之利,这就是他大智若愚的高明之处。











小陈说历史


李治并不是李世民最有能力的儿子,李世民为什么要传位给李治?

  这是个老问题了,李治凭什么能接班?我说说个人看法。

  题主说李治并不是李世民最有能力的儿子,我觉得不是特别赞同,这个要怎么说呢?能力这东西,其实是很主观的,有的人性格外向,喜欢出风头,无论是做点什么都喜欢高调,哪怕是给父母尽个孝心,也要闹得人人皆知,比如说李泰,有的人性格内敛,喜欢闷声发大财,往往无声处定下乾坤,手段还特别高明,其实一肚子的计谋,比如李治,还是史书说得好啊:“大帝往在籓储,见称长者”。能说低调的就不如高调的有才?肯定不能,当然了,因为李泰李承乾等人没有了帝国平台,他们的能力到底有多大,谁也不知道了。

  李世民为什么要传位给李治呢?

  虽然李世民的儿子多,但其实李世民认可的选项并不多,在他心里,可选的就是长孙皇后的三个儿子。(网络参考图)

  李世民深爱长孙皇后,有多爱呢?超乎想象。李唐王室,在帝国初建时,五姓七宗的门阀们是不看好李氏的,他们甚至不太愿意和皇家结亲,为了抬高门第,贞观年间李皇帝颁布《氏族志》,规定皇族李氏与后族长孙氏的门第高于五姓七宗。历史上皇后那么多,有几个能真正与帝王平起平坐?

  李世民能成功登顶,和秦王府旧部的支持是分不开的,除了这些人之外,最大的功臣,其实应该还得算上长孙氏,要是没有她,玄武门之变未必能够成功,李世民未必能做皇帝,而这些旧部,自然也不可能走到人臣顶端。所以,下一任帝王,如果不是长孙氏所出,比如吴王李恪这样的,位置也不见得能多稳,而只要是长孙氏的儿子,这一点就没问题了。尤其是长孙无忌还在呢,只要是他的外甥,保证妥妥的。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三个儿子,原太子李承乾谋反,被废,李泰公开结党,想学老爸夺嫡,出局,李治呢,为人孝顺,性格仁厚,哥哥有的优势,他都有,哥哥没有的优势,他也有。

  相较于哥哥们来说,李治兄弟关系很好,他心里到底怎么想的没人知道,但表现在外在的,就是李治的仁厚。哥哥们争皇位争得你死我活,但李治愣是两边都不帮,两边都不得罪,但是看李承乾和李泰,一个要害哥哥,一个要杀弟弟,哪来的天家亲情啊,李世民选择保住他们的命,目的是很明显的。选了李治当皇帝,至少这两位兄弟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了。

  李世民对李治的感情是很特别的,他是唯一由李世民亲自抚养的皇子,哪怕都要成年了,还和李世民住一起,要不是有臣子三番五次地上疏,李世民怕是不会自觉地放开儿子的手,还会如慈母一般,参与照顾着这个儿子的饮食起居,李世民对这个儿子,应该是寄寓了厚望的,毕竟前两个号都练废了,这个可不能啊。

抛砖引玉了,期待朋友们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